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医狂妃:腹黑王爷追上瘾-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件事夫人便不必操心了,你知晓的越多,闲话便也越多。”赵郡然说着便起身朝秦蕙兰欠了欠身,淡淡道,“我瞧着夫人身子安好,便也就放心了。”

    赵郡然出了秦蕙兰的屋子,却见邵振楠此刻正从月亮门内走进来。他见到赵郡然,面上倒也和善。他对赵郡然道:“今日我进宫,见陛下咳嗽严重,听汪公公说御医们也是束手无策,你若有什么好法子,便早早地献上去。”

    “郡然还需经望闻问切后方敢断症,如今陛下不曾请郡然进宫,郡然却是不能够随意入宫去面圣的。”

    邵振楠点了点头道:“你放心,我已然向太后提过,兴许明日太后便会召你进宫去。”

    赵郡然闻言柔顺地点了点头,对邵振楠道:“夫人产下五妹妹后,身子虚弱,郡然一会儿便派人出去抓一些补药回来。”

    邵振楠已然明白赵郡然的意思,他微微颔首道:“近些日子我忙于奔走,倒是疏忽她们母女两了,还望你替我好好照料她们。”

    次日一早,宫里果然来了一位嬷嬷来请赵郡然进宫,却是太后身边的杨嬷嬷。

    赵郡然换过衣裳,命海兰带上药箱,便急急忙忙跟着杨嬷嬷进宫去了。

    邵振楠负手站在前厅门口,眼见着赵郡然离开,微微松了一口,心想着自己丢了一个嫡长女,这个养女可不能够再出什么事了。相府今后的荣辱,便都全靠她了。

第459章 久咳不愈() 
杨嬷嬷将赵郡然带进宫中之后,自然先安排她去见了太后。

    太后显然已经在宫中等了许久,见到赵郡然进了正殿,不等她行礼,便命宫女搬来绣墩让她坐下来。

    赵郡然还是依礼朝太后福了福,方才坐下来。

    太后对杨嬷嬷道:“你快去打听打听,皇帝可曾下早朝了?”

    杨嬷嬷道:“回禀太后,老奴方才带赵小姐来时路上,已然向武德殿里的宫女打听过,因与卫国的战事吃紧,陛下此刻还未下朝。”

    太后点了点头,赵郡然道:“哀家听说相府的夫人刚刚诞下一位五小姐,可是母女安好?”

    赵郡然含笑道:“劳太后惦记,夫人诞下了一位可爱伶俐的五妹妹,倒是母女安康。”

    太后朝杨嬷嬷看了一眼,很快杨嬷嬷便从屏风后捧出了一只橡木描花匣子。太后对赵郡然道:“这是哀家给相府五小姐的出生礼,原本是该由相府夫人抱着五小姐进宫来领赏的。只因她还在月子里,便由你替哀家转交吧。”

    赵郡然赶紧起身朝太后福了福,笑道:“郡然替夫人感谢太后恩赏。”

    太后见赵郡然行事沉稳,规矩一样不差,却是有些不自觉地叹息了一声。

    赵郡然知道太后因何而叹,她叹息赵郡然并非邵振楠的亲骨血,出身低微,配不起她的娘家人。太后虽喜欢赵郡然,却一直不曾赞同赵郡然嫁入皇室,只因她为皇帝所不喜。她好几次想要将赵郡然配给自己的娘家人,好赵郡然留在身边,可赵郡然的出身到底令太后有所芥蒂。

    赵郡然倒是对自己的出身很是满意,因为有了这低微的身份,她便可躲过太后的“喜爱”,无需再为了逃避婚事而费心。

    宫女送上了茶水,太后喝了一口茶,对赵郡然道:“哀家听说敏茹出了事,被邵相送出府去了。这件事说小也不小,但仔细论论,也不过只是一件家事。邵相如此做,岂不是等同于断了敏茹的后路。”

    赵郡然只是微微垂眸,应了声“是”。

    太后问道:“这件事新夫人是如何处理的?”

    赵郡然起身对太后道:“这件事夫人已然在极力劝说义父,但义父的性子却是听不得任何人的劝说的。因此夫人便只能等着义父消气之后,再想办法将大小姐接回府中。”

    太后悠悠地叹了一口气,说道:“究竟是何人这般作恶,好好的一个女儿家就这样被坏了名声。”

    言语间,太后似乎是在为邵敏茹鸣不平,但事实上太后很是介意这件事的。邵敏茹妄图再嫁入皇家,或者嫁给世家子弟,那都是不可能的。邵振楠也很是清楚这件事,因此与其让邵敏茹留在府中高不成低不就,所幸认了万老爷为义父,好歹也能嫁个像样的人家。

    赵郡然也跟着太后叹息了一声,说道:“义父虽然很想彻查这件事,但唯恐越是张扬便越伤了大小姐,便也只好忍气吞声了。”

    太后沉吟了片刻,方才对杨嬷嬷道:“敏茹也是哀家看着长大的,哀家好歹要还她一个清白。你速速派一些可靠的人出去,仔细查一查这件事。”

    赵郡然眉心微微一动,眼底浮起一抹冷然。

    就在杨嬷嬷刚离开未多时,有宫女进来禀报太后,皇帝已经下了早朝。

    太后迫不及待地站起身,对赵郡然道:“你赶紧随哀家去武德宫。”

    赵郡然应了声“是”,整了整衣裙,扶着太后往武德宫去了。

    汪公公已然一早就知晓太后要将赵郡然带来武德宫为皇帝诊脉,因此派了两名宫女守在武德宫外,她们瞧见太后远远而来,快步走上前去将太后扶过。

    赵郡然退到太后身后,跟着她进了武德宫。

    武德殿的大门敞开着,皇帝正坐在书案上批阅奏折,时不时地咳嗽几声。

    赵郡然见皇帝一阵咳嗽过后,面上便有些泛红,微微喘着气,好似十分吃力的样子。她心下疑惑,咳嗽不过是小病痛,御医们何故诊断不出皇帝的病症呢。她收起思绪,朝皇帝稳稳行礼。

    太后看了皇帝一眼,说道:“皇帝久咳不止,哀家很是担忧。宫中的御医们却都束手无策,因此哀家便将郡然召进宫里为皇帝瞧瞧。”

    皇帝朝太后十分恭谨地行了礼,笑道:“赵小姐虽是大夫,但到底不曾经过御医的教化,在医术上多少还是有所欠缺的。”

    他的言下之意便是赵郡然的医术肯定不如御医,连御医都找不出病症来,她一个民间大夫如何找得到呢。

    赵郡然倒也不气恼,只是微微含笑。

    太后皱了皱,对皇帝道:“民间的匠人未必比宫中的差,民间的大夫也未必输过御医。皇帝不让郡然瞧瞧,又如何能够断言呢。皇帝已经咳嗽多日,如此拖下去,哀家也跟着担忧,也不能安寝。”

    皇帝听到太后如是说,方才点了点头,命人扶太后坐下来。皇帝自己也在龙椅上坐了下来,朝赵郡然颔首示意。

    赵郡然上前瞧了瞧皇帝的面色,而后问道:“陛下咳嗽之时,可曾觉得喉咙干痒?”

    皇帝摇了摇头,说道:“朕只是觉得胸口发痒,喉咙里倒是并无任何感觉。”

    “那么陛下咳嗽之时,胸口可曾觉得有轻微的痛意?”

    “咳嗽之时并无感觉,只是每次咳嗽过后,会有一阵轻微的痛意。”

    赵郡然轻轻点了点头,随后替皇帝把了把脉,不禁眉头微微一拧。

    这个细微的动作已经被皇帝看在眼中,但因为太后在场,皇帝深怕太后为他担忧,便不曾发问。

    赵郡然朝太后道:“回禀太后,陛下恐是劳累过度,只要多加休息,并无大碍。”

    太后显然有些不相信赵郡然的话,她看了看皇帝的面色,说道:“这数十年的时间,皇帝都是披星戴月,倒也不见有过如此症状。现今有太子帮衬皇帝打理朝政,更不会太过劳累才是。”

    赵郡然含笑道:“正因为如此,陛下如今反倒有所不适应。”

第460章 不敢揣测圣意() 
太后依旧是将信将疑地看了赵郡然一眼,这时候皇帝开口道:“赵小姐所言极是,朕便是自打将一部分朝政交给太子处理开始,手上闲下来后,便有所不适的。”

    赵郡然微微颔首,朝皇帝福身道:“陛下若信得过郡然,那郡然便为陛下开一剂方子。此方有助于消除疲劳,蓄养精神。”

    太后连连点头道:“那便让御医们再来为陛下确认一下,若果真如此,就按着此药方去抓药。”

    皇帝朝赵郡然道:“如此朕便派人去请御医过来,你先将药方写下来。”

    太后只是端坐着,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皇帝瞧了太后一眼,面上掠过一丝不安的神色。

    赵郡然朝皇帝福身颔首道:“郡然遵旨,待郡然与御医们确认过药方后可否去一趟何采女宫中。前些日子何采女称自己分娩后便觉乏力,郡然想去瞧瞧她可有好转。”

    太后听赵郡然还要去何采女宫中,便也就不多做停留,待御医们到了武德殿再次为皇帝诊过脉,确认皇帝脉象平稳后,太后便放心地离开了。

    皇帝将两位御医屏退后,大殿里便只有皇帝、赵郡然与汪公公三人。皇帝定定地看着赵郡然,目光中流露出一丝复杂难言的神色。

    赵郡然不卑不亢地站着,低垂着眸子,一副静候皇帝吩咐的样子。

    过了良久,皇帝方才道:“朕相信你必定知晓朕的病情,你倒是说来听听。”

    赵郡然自然也相信御医们已经诊断出了皇帝的病情,但由于皇帝刻意隐瞒太后,御医们便也就只得称皇帝无碍。赵郡然不想让皇帝给她扣一个“揣测圣意”的罪名,也不想被太后扣上一个“医术不精”的高帽子,便只好以皇帝疲劳过度为由,为他开方。

    至于皇帝会不会服此药,赵郡然倒是无所谓。

    皇帝对赵郡然道:“你但说无妨,朕恕你无罪便是。”

    赵郡然依言道:“陛下近来定是服食过不少强身健体的丹药。”

    “朕在两个月前确实服食过一段时间,但后来因为市场口干舌燥,便因此停了丹药,也将炼丹的道士送出宫去了。那丹药并无问题,朕已然命御医们检查过。”

    赵郡然微微颔首,慢条斯理道:“道士送到御前的丹药,的确是不敢出任何问题的。只是强身健体的丹药大多都是用虎狼之物提炼的,陛下纵然要停服,也需要慢慢减量。否则反倒亏损了身子,造成体质虚弱。”

    这些话御医也曾对皇帝说过,但那是因为御医们都清楚皇帝在服食丹药,才容易检查出久咳不愈的原因。可是赵郡然又是如何知晓皇帝在服食丹药的呢?御医们并没有胆子透露消息,他身边的人更是不可能了。

    想到这里,皇帝不禁抬眸看向赵郡然,冷冷道:“朕的一举一动,你倒是了如指掌。”

    赵郡然却只是摇了摇头,神情淡定道:“陛下误会郡然了,对于陛下服丹药一事,郡然只是根据脉象猜测的。”

    皇帝将信将疑地看了赵郡然一眼,说道:“你倒是说一说朕的脉象如何。”

    赵郡然道:“陛下脉象看似沉稳有力,然而细细感觉,却是虚弱细缓。如此脉象,便是因为身体之中血气相冲所致。通俗的讲,是因为陛下先前身体强壮,脉象强劲有力,如今因为突然断了药物,身体一时难以适应,体内的阴虚之气乱串,导致了脉象紊乱。”

    皇帝冷冷一笑,心想着这个赵郡然还真是会糊弄人。她说了一堆看似十分专业的话,但细细品味却都没有说出究竟是如何瞧出皇帝服食过丹药的。皇帝心中自然清楚,赵郡然定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了这件事。

    因为如今她对皇帝而言还有用处,便也不再追究。他点了点头,对赵郡然道:“既然何采女有所不适,你便去瞧瞧吧。”

    赵郡然并未多言,只是朝皇帝欠了欠身,便退了出去。

    海兰跟着赵郡然进了何采女的寝宫,才刚进门便听到里面传来咿咿呀呀的学语声,便是小公主在跟着何采女的拍子哼曲子。她虽不过百日,却已然会连续哼出咿呀声了。

    赵郡然见了倒也觉得十分可爱,不禁对何采女道:“姐姐可否让郡然抱一抱小公主?”

    何采女瞧了瞧四周,见无外人在,赶紧让乳母将孩子抱给赵郡然。她朝赵郡然笑道:“你是小公主的姨母,自然是该让你抱的。”

    小公主倒也不怕生,依偎在赵郡然的臂弯里,继续轻轻地哼着。

    赵郡然瞧见小公主,不由想起自己的女儿来。她的女儿也十分喜爱随着乳母的拍子哼哼,那神情如出一辙。然而这一切仿佛已经是很久远的事了,久到她已然忘记那时候自己是何种心情了。

    她只知道如今每每瞧见那些粉雕玉琢的婴孩,她便希望自己的孩子们能够回来,哪怕从咿呀学语开始渐渐成长,她也愿意。这一世,她必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绝对不允许任何人再伤害他们。

    何采女见赵郡然看着小公主微微沉吟,不禁唤了一声“郡然”,随后道:“小公主倒是与你投缘,谁哄着都不肯睡,你抱一抱她便睡着了。”

    赵郡然见小公主睡下了,赶紧将她送到乳母怀里。她对何采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