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里汉宠妻:空间农女田蜜蜜-第4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茵比唐妙心大两岁,因为祖父祖母还有父亲相继去世,接连守孝而耽误了亲事,如今与母亲和弟弟暂住外祖家。

    唐妙心与许茵接触过几次,觉得许茵性格坚韧,沉稳大方,最重要的一点,她并没有因为亲人相继去世耽搁了亲事而怨天尤人,所以左文昕一提这事,唐妙心想都没想就提出让哥哥和许茵见上一面。

    唐海光与许茵在左家“偶遇”后,都没反对,这亲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唐妙云接过名单仔细看了看,又加了几个名字,这才将册子递回给管家:“范叔,大哥完婚后就要到沧州上任,该请的人都得请到,千万不能有遗漏,省得别人觉得哥哥目中无人。”

    “好的,我待会再仔细看看这名单,然后再给老爷过目。”管家接过册子,恭敬回道。

    正说着话,外面传来丫环又惊又喜的声音:“大姑奶奶,二姑奶奶,二爷和二奶奶回来了!”

    “二哥二嫂?”唐妙心和唐妙云欣喜的相视一眼,一同起身迎了出去。

    “二哥,二嫂,姐还说你们没那么快回来呢。”唐妙云一见到唐海亮夫妇,就高兴的叽叽喳喳说了起来。

    当年的殿试结果一出来,就有不少人打起唐海光的主意来,不过唐海光发了话,说自己这些年拖累了弟弟妹妹,如今自己得了功名,也要等弟弟妹妹的婚事有了着落才会考虑自己,随后就有不少人给唐海亮还有唐妙心和唐妙云保起媒来。

    唐海亮是个白身,唐海光那些同僚或上司给唐海亮介绍的无非都是官宦人家的嫡次女或庶女,又或者是什么远房亲戚,后来还是唐妙心给相中了这个盛京城一商户人家的嫡长女。

    当初唐妙心给自己哥哥相中这个商户人家的姑娘时,背后不少人议论并嘲讽唐妙心眼界太小,不识鱼目与珍珠。

    后来唐海亮迎娶这商户女时,为数不多的嫁妆又让唐妙心再次被那些曾经给唐海亮保过媒的人嘲笑了一番。

    外人不知道唐妙心的良苦用心,可如今生活美满的唐海亮却明白自家大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他好。

    他是农户出身,当初他若是娶了那些官宦人家的小姐,想必没有共同话题,或许能相敬如宾,却无法体会到普通夫妻之间的真谛。

    当初自己媳妇过门之时,也是大妹要求岳父岳母不要给太多嫁妆,因为大妹说了,如果自己媳妇的嫁妆太厚重,那他后半辈子都会被人说吃软饭,而他也不希望这样。

    他媳妇陶氏是个通情达理的女人,明白了大妹的苦心后说服了岳父岳母,所以他们成亲之时很是低调。

    如今他们在飞云沟那边承包了一个茶山,并在飞云沟那边买了两间铺子,经营着茶庄和卖山货,不敢说日进斗金,所挣得钱可远比哥哥的俸禄多,唐海亮打从心底感激自家大妹。

    “二嫂,你是不是还没满月就出门?”原本因为见到二哥二嫂的唐妙心在仔细推算了下,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二嫂身子骨弱,过门很长一段时间才怀上,一个半月前才生下第一个孩子,飞云沟离盛京城坐马车都得将近半个月的路程,这样算起来可不就是没满月就启程回来?

    唐妙云看了看二嫂陶氏,又看了看她身后的丫环,也没见她们抱着自己的小侄子,不由也道:“对啊,春哥儿呢?”

    春哥儿是唐海亮与陶氏儿子的小名,大名是唐海光帮忙娶的,叫唐凌春。

    “我们启程回来的时候还差两天才满月,孩子就没敢带回来。”唐海亮说道。

    “二嫂,大哥成亲的日子还远着呢,也不差这两天,怎么能没满月就出门呢?”唐妙心的眉头拧得都可以夹死一只苍蝇了:“二哥你也是,二嫂的身子你又不是不知道,你怎么能让由着二嫂呢,听老人说,这月子没坐好,以后可有得受呢!”

    二嫂本来就难怀上,唐妙心怕有个万一,二嫂以后就更难怀上了。

    唐海亮无辜的挠了挠头:“我也说起码要等满月才出门的,可你二嫂她。。。。。。”

    唐海亮说到一半,被自己媳妇眼神淡淡一扫,没出口的话当即收了回去。

    见二哥这么怕二嫂,唐妙云抿唇偷偷笑了起来,还朝自家二哥挤了下眉眼。

    “妙心,我这月子坐得很好,吃了你送过去的那些药材,身子骨比以前好多了,也不差这两天时间,爹娘说了,过些天他们一块带春哥儿回来。”

    她娘心疼她这个女儿,早早就给孩子找了奶娘,所以她没亲自喂养,这才能先回来。

第971章 泽儿番外(73)() 
人都回来了,唐妙心即使再担心也不好多说什么,便让他们先回屋休息,并交待厨房给陶氏炖些补品。

    爹娘在二嫂怀上身孕后就去了飞云沟,家里家外一切应酬都由她张罗着,其实就算唐母在家的话,每次人情往来唐母也是要问过唐妙心,只不过是由唐母出面而已,对于这点唐家上下都知道。

    陶氏也就休息了半天,第二天就帮忙张罗起唐海光的亲事来。

    她嫁入唐家后没多久就跟自己夫君去了飞云沟,和唐妙心相处的日子并不长,但她对唐妙心却是心存感激和愧疚的。

    唐妙心当初执意让唐海亮娶她的事至今都还被人说道,不少人觉得她这个小姑子短视,见钱眼开,再加上她被人退过一次亲,所以她的亲事到现在还没着落,陶氏对此很是愧疚,也很感激唐妙心为他们做出的牺牲。

    吃完晚饭,唐海亮和唐海亮兄弟俩在厅屋说着话,见唐妙云去梳洗,陶氏借口说让唐妙心陪她到园子里消食,把她叫出去单独说话。

    “妙心,听说大哥成亲,项大少爷也会过来?”说完自己茶山的事,陶氏突然开口问道。

    陶氏也是从唐妙云那里得知唐妙心早有心属之人,而这个人正是自家男人口中的恩人。

    刚才唐妙云趁着姐姐不在,特意跟陶氏说了泽儿的事,就是希望陶氏能探探姐姐的口风。

    唐妙心呼吸微微一窒,随后没好气道:“二嫂,又是妙云那丫头在你面前胡说了吧?项大少爷跟大哥是患难兄弟,大哥完婚后要去沧州上任,项大少爷这次若是不来,以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面呢。”

    听唐妙心顾左右而言他,陶氏正色道:“妙心,你明白二嫂说什么的。”

    “二嫂,妙云那丫头就喜欢乱想,你别听她的。”

    唐妙心脸上是无懈可击的笑意,若不是陶氏精明,事先从自家男人那里探了口风,说不定会被她蒙骗过去:“妙心,我们也是关心你,如果你心里真的有项大少爷,不如让大哥探探项大少爷的口风?”

    唐妙云如今也定了亲,对方是翰林院一个从七品小官员,不过唐海光看中的是对方忠厚老实的性子和家中人口简单,现在全家人就操心唐云心的亲事了。

    “二嫂,我对项大少爷真的没有其它想法,而且我也没打算嫁人,二嫂你就别再为我的事烦恼了。”

    唐妙心承认自己一直没有忘记项家大少爷,可是她也没有任何非分之想,等妙云嫁了人她就回到唐家村,把家里租出去的地给收回来,自己一个人过着平静自在的生活。

    至于爹娘年纪也大了,不可能跟大哥去沧州,应该会一直跟二哥二嫂在飞云沟生活,到时她偶尔还可以去看看爹娘哥嫂,唐妙心觉得这样也挺好的。

    陶氏并不知道唐妙云已经将以后的日子都安排好了,还想劝她,唐妙心却向她取起生意经来。

    “对了,二嫂,我在紫英镇那边买了个铺子,不知道要用来做什么生意好?”

    紫英镇是盛京城外的一个小镇,坐马车也就半个时辰的路程,唐妙心手头上就只有两个哥哥逢年过节给的零花钱,想在盛京城买铺子根本就不可能,便托人在城外物色,最后在人口比较密集的紫英镇看中了一间铺子。

    这个铺子的地理位置不错,唐妙心原本是打算租出去的,后来想想,自己以后得一个人过活,手头若没一些存银没有安全感,便想着做点小生意,总比把铺子租出去来钱快。

    “妙心,你终于想通了。”闻言,陶氏露出欣喜的笑容。

    陶氏之前就劝唐妙心派一两个人到飞云沟跟他们学着做点小生意了,毕竟唐海光那点俸禄要维持一家子的生活实在有点捉襟见肘,只是唐妙心总有顾忌,这事便不了了之。

    唐妙心一笑,道:“二嫂,以前我是怕做生意会影响到大哥的仕途和婚事,现在大哥完婚后就要去沧州任职了,我也没什么好顾忌的了。”

    士农工商,商人是最为低贱的,她不能让大哥被人瞧不起。

    听罢唐妙心这话,陶氏心里一片酸楚,她这小姑子为了两个哥哥牺牲太多,就连亲事都给耽误了,她这个当嫂子却帮不上忙,只能干着急。

    陶氏沉默片刻后,说道:“妙心,要不这样,让你二哥往飞云沟捎信,让茶山的管事送些茶叶过来给你试卖着,如果生意能做起来最好,万一做不起,也可以把茶叶送回去,也不用担心会亏本,你觉得呢?”

    陶氏也是知道家里的情况的,更清楚以唐妙心的性子她是不会拿家里的钱,做成本高的大生意肯定是做不成的。

    唐妙心眼睛一亮:“二嫂,你这主意好,就这么定了。”

    有这种便利,唐妙心当然不可能拒绝了,就如二嫂说的,这是不怕亏本的生意!

    “行,我这就去跟你二哥说。”

    陶氏说着就转身回屋去了,可是刚走到屋门口,陶氏就懊恼的跺了跺脚:“真是的,被那丫头给忽悠了,正事都还没说明白呢!”

    陶氏的贴身丫环陶菊笑着道:“二夫人,大姑奶奶明显不想跟您说这事,您就算再问下去也不会有结果的。”

    自家小姐进唐家后,因为过得舒心顺意,也越来越没心机了,被大姑奶奶这么一岔开话题就忘了正事,不过陶菊不但没为自家主子发愁,反而还很开心,因为唐家从上到下对自家主子都是发自真心的好。

    自家主子过门那么久没怀上孩子,姑爷也没说要纳妾,唐家两老还时不时的安慰她,除了那个基本没怎么见面的大爷,两个姑奶奶也很好相处,她每次和自家主子回娘家,看到那些庶出小姐还有姨娘脸上的羡慕羡妒恨,陶菊都会觉得很解气,而她家老夫人也每每都说小姐嫁了个好人家,总算替她出了口恶气。

    陶氏沉吟了会,说道:“不行,这事还得跟大爷提一提。”

    据她所知,项大少爷跟大爷的书信不断,探口风的事让大爷去办最好不过了。

第972章 泽儿番外(74)() 
陶氏觉得唐海光那么疼爱两个妹妹,她若提这事他肯定会一口应承的,哪知唐海光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陶氏,我知道你关心妙心,不过妙心跟越泽是不可能的,这事以后不许再提了!”唐海光郑重其事的说道。

    “大哥,为什么不可能?”陶氏有些生气的看着唐海光:“妙心那么好的姑娘,虽然年纪大了点,可是妙心模样长得好,这年纪根本就不成问题!”

    陶氏真心实意待妙心,唐海光很高兴,在他心里,这个妹妹也是世上最好的姑娘,可是。。。。。。如果是换作别的男子,他还能开这个口,可是对方是他们唐家的大恩人,他的好兄弟,他怎么开得了这个口?

    陶氏是个执着的人,唐海光知道自己不给她一个明确的答复她是不会罢休的,斟酌了下才开口:“陶氏,妙心在我们看来是千好万好,可是在外人眼里她毕竟被退过一回亲,先不说别人会不会因为我们开这个口而觉得我们忘恩负义,坑自己恩人,就是项家恐怕也不会同意这门亲事,你也知道,项家可不是普通的人家,你觉得妙心如果嫁进项家,她就真的能过得好吗?”

    大妹与越泽的事他不是没想过,而是想得越深,他就越觉得不可能。

    唐海光的话让陶氏无言以对,她知道唐海光说得没错,项家虽然搬离了盛京城,可是项家是安晋国百姓心目中永远的名门望族,项大少爷是项家的嫡长子,肩上的担子重着呢,项家真的能容得下一个曾经被退过亲的女子做为宗妇吗?

    陶氏越想就越难过,不过唐海光大婚在即,陶氏只有将心头的伤感压下,低声说道:“大哥,我明白了,这事我以后不会再提了。”

    唐海光抿了下唇,说道:“陶氏,我在沧州要呆上好几年,以后家里的事你就多辛苦一点,妙心的婚事你也别逼得太紧,如果妙心防真不愿意嫁人,我以后会养着她,只要她开心就好。”

    唐海光当然希望妹妹能寻到好婆家,不过他却不糊涂,虽说他现在仕途一片光明,可想找个能与妹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