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孝恭皇后-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京师到各州各府,虽然皇帝遗诏说是不禁嫁娶,但各家宅邸不约而同地摘下了门前鲜红的对联,取下了红灯笼,停止了一切乐奏歌舞之事,自觉地停下了婚嫁、开业之类的喜事。

    洪熙帝大殓入棺之后,尽管对外的口径是皇上因为心绞痛猝死,但东西六宫里上上下下都知道,其实是因为几个年轻的妃子勾着皇上纵欲无度引发的心悸。

    想起去年里永乐帝崩逝之后遗诏让无子妃嫔尽数殉葬之事,后宫中的妃嫔们人人自危——仅有子傍身的李贤妃、张顺妃气定神闲,反正她们年纪已大,又不得宠,还和皇后走得近,怎么轮都轮不到她们。

    只有女儿,或者生产后又没了孩子的成日战战兢兢,还有那些没子女的年轻妃嫔自打知道消息,个个从早到晚都哭丧着脸,到哭临三日的时候,更是哭得就和自己要死了一样的悲切。

    可不就是要死了嘛,皇太子已经回到京师,洪熙帝大殓,接下来就该轮到妃嫔殉葬入陵了。

    虽说洪熙帝的献陵还没修好,但那只是迟早的问题,死亡的恐惧和绝望已经逼近了她们。

    原以为皇上登基,就是活到先前永乐帝的岁数,怎么着也得有十几年的好日子过,若是早知道皇上的身子这么不经折腾,她们决不会愚蠢得为了多得些宠爱,变着花样勾着皇上。

    听说郭贵妃已经在皇上崩逝那天就自愿殉葬了,但谁信啊?那可是有三个儿子的贵妃,皇上最宠的妃嫔,肯定是皇后逼死的。

    这些年里,虽然郭贵妃最得宠,但侍寝最多的,却是她们这些年轻的妃嫔,皇后连郭贵妃都没饶过,还能饶过她们?

    到了这会儿,她们才发现,再得宠的妃子也比不上不得宠的皇后,皇上龙驭宾天,这后宫里头,就是皇后娘娘说了算。

    死不死的,还不就是皇后娘娘一句话的事情?

    每天早晚哭临之时,都不断有人跟皇后示好,中间的空闲时间,也都是到坤宁宫里涕泪横下,作幡然悔悟模样。

    王昭容、谭昭容、黄婕妤、王婕妤几个,更是把郭贵妃骂得一文钱不值,指天说地讲自个儿都是受郭贵妃撺掇,才勾着皇上的。

    皇后却冷然道:“贵妃娘娘也是你们可以随便议论的吗?她虽及不上本宫和皇上的多年夫妻情分,所想所做却不过是为了让皇上快活些,她是真心对待皇上的,真正视皇上如夫,待他如君!岂是你们这些献媚邀宠之辈能比的?”

    想到郭贵妃的刚烈,想到她毅然决然刺向自己的那一簪子,想到她平静赴死的面容,想到她至死仍然紧紧扣住洪熙帝的手,再看看眼前这些人的乞怜丑态,皇后只觉得恨不能一手都将她们扫个干净

    “回去好好准备,好好去了,还能晋晋你们的位分,给你们家人留些余荫,若是再胡言乱语,说些宫闱之事嚼舌头,可别说本宫不讲情面。你们做下的事情,就是杖毙也不为过,如今给你们殉死的机会,就是给你们存一份体面,好自为之。”

    听了皇后冷冷的话语,她们知道,自己的最后一线生机也没了。

    一个个面如死灰退出了坤宁宫。

    见王昭容几个如此,其他人更是揣测自己的命运,一时之间,东西六宫里头,总是听见哭泣声。

    因为皇后一直叫人瞒着,所以郭贵妃所生的三个儿子,滕王、梁王、卫王之前并不知道消息,等洪熙帝大殓入棺,郭贵妃在同日殉死的实情也传到了几位皇子的耳朵里。

    宫里头的皇子,三岁后便要自己去皇子所单独居住了,每日进内宫请安,都是先见皇后,再见生母。当初因为东宫地小人多,也不像内宫里头那么大规矩,所以滕王几个都是在郭贵妃跟前长大的,和生母的感情很是深厚,体弱多病的滕王当时就晕了过去,梁王放声大哭,只有八岁的卫王虽然懵懂,但见两个哥哥的情形,也跟着痛哭流涕。

    一时间,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朱瞻基初时虽然因为父皇的崩逝和郭贵妃脱不了干系,心里愤恨,却在知道郭贵妃自愿殉死之后,烟消云散。

    他甚至想,有一天自己如同父皇一般宾天的时候,得防着清扬做这样的傻事。

    想到自己这几个嫡亲的弟弟,从此以后,就是无父无母的孤儿了,他更觉得郭贵妃的殉死实在太意气用事,难道那会儿,她就没有想到这三个儿子吗?

    虽然母后是可以托付之人,但再可靠,又哪里比得上自己亲身照料来得用心?

    他一边急传太医来给滕王瞧病,一边将梁王、卫王搂在怀里哄:“别哭,别哭,你们还有大哥,还有母后,我们一家人还在一起,大哥会照顾你们,大哥会对你们好的。”

    卫王年幼,哄了一会儿就好了,而且童言无忌,眼泪挂在腮边就开口问道:“太子哥哥,你以后会常陪埏儿玩吗?”

    朱瞻基哽咽地答应:“当然,埏儿乖,听话,大哥会常来陪你玩。”

    知道这会儿需要太子殿下处理的事情千头万绪,卫王旁边的采青就拉过他:“贵妃娘娘说了,她去陪你们的父皇了,以后,你们要听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的话,太子殿下自是会疼你们的。”

    那夜,郭贵妃去乾清宫前,已经打定主意,若洪熙帝有不测,她决不独活,所以事先就和采青交代了一应事宜,让对自己最为忠心的采青做卫王的教引嬷嬷。

    卫王几个每每见郭贵妃,也都是采青陪着,所以对她也很熟悉。

    经过这一幕,朱瞻基和皇后商量,除开已经殉葬了的郭贵妃外,其余妃嫔,有子有女,哪怕只是怀过孕,或者有生产后早夭的妃嫔,都免殉葬,宫人们也免殉葬,到年龄的放出去,没到年龄的就在原先的宫里留用

    皇后犹豫:“这下你父皇在地下,岂不短了人侍候?而且,这是太祖皇帝立下的规矩,历代皇帝龙驭宾天,除皇后外,无子的妃嫔都要殉葬的。”

    朱瞻基沉吟片刻:“咱们把供礼准备丰厚些就是,毕竟活人生殉之事,好些朝代也没有,未见得到了那边,就真的需要活人跟下去侍候。咱们现在,不是有子女或有过子女的免殉吗?也不算违背了太祖爷爷所定的规矩。”

    朱瞻基又在名单上划出一个人:“英国公是立了大功的,他的女儿张敬妃要是也殉葬,恐怕会冷了老臣的心。”

    “就依瞻儿的,敬妃以勋旧之女特恩免殉吧。不过——”

    “那一日,勾着你父皇的几个,决不能饶。”这一点,皇后不肯让步,她再不想再看见那几个年轻貌美的妃嫔,只要一看见她们,她就会想起洪熙帝的早逝,她们,就是自个儿心头的刺。

    朱瞻基沉默半晌:“就依母后所言。郭贵妃依礼陪葬山陵,王昭容几个封妃厚葬,优抚其家人。等发丧之后,她几人所居之宫院暂封!”

    给洪熙帝殉葬的名单就这样定下了,郭贵妃谥号“恭肃”;谭昭容加封顺妃,谥号“恭僖”,王昭容加封丽妃,谥号“惠安”;黄婕妤加封充妃,谥号“恭靖”;王婕妤加封淑妃,谥号“贞惠”。

    年轻的妃嫔里,只有家世与郭贵妃相近的英国公之女,敬妃张婉玉,虽然无子、无女,却以勋旧之女特恩免殉。

    有三个儿子的郭贵妃自愿殉葬,无子的张敬妃却好端端地活着,这样一来,大家越发传言郭贵妃是因为受宠,所以才被皇后假借洪熙帝之名逼死了。

    但这些议论,只敢在私下里悄悄说,谁也没胆子将之摆在明面上,毕竟,和洪武帝、永乐帝崩逝,妃嫔尽数殉葬相比,洪熙帝的妃嫔大多都保全了性命,能够曲解太祖爷定下龙驭宾天除皇后外无子妃嫔都要殉葬的规矩,全靠洪熙帝的仁慈和张皇后的宽厚,所以宫里头的人,越发敬畏皇后张晗。

    也因为这个缘故,端本宫里的人心也有了悄悄的变化,太子妃胡善祥跟前进进出出的人更多、更频繁了。

    毕竟,等太子登基,太子妃胡善祥名正言顺,将会成为皇后。当然要趁这会儿局势未定之前,先行示好。

    回到北京之后,朱瞻基一方面妥善处理了父皇的后事,一方面加紧北京城的戒备,防止有人伺机作乱。

第153章 身若游极乐(2)() 
六月十三日的晚上,朱瞻基忙了一天之后回到乾清宫里,内侍陈会福早就命人收拾了龙塌等他休息,朱瞻基却在寝殿里走来走去,眉目间有些烦躁,并不像他白日处理国事那般沉着、冷静。

    陈公公当然知道他的烦恼因何而起,小声说道:“娘娘们那边如何安排,不知——皇上打算什么时候叫她们搬进宫来?安排她们住在哪里?”

    朱瞻基被他说得一愣,问道:“什么娘娘?”

    陈公公忙道:“就是胡娘娘她们那边。”

    因为朱瞻基尚未给他的妃嫔们册封,所以她们暂时仍然居住在端本宫,没有名号,内侍、宫女们,就含糊地一律以姓氏加娘娘称之。

    朱瞻基微皱了眉头,问道:“按制她们应该居哪个宫室?”

    陈公公心中迅转了几个念头,暗自苦叫,这位分都没定呢,自个儿如何知道她们该居哪个宫室?但他可没胆这么回复皇上,瞅了瞅朱瞻基的神色,笑道:“宫里头,坤宁宫就在乾清宫的后面,先前是皇太后娘娘住着,前几日,太妃们都随太后娘娘迁到了慈宁宫,坤宁宫和各宫各院都已经空出来了。乾清宫的东边是长宁宫,西边是长乐宫,坤宁宫的东边是承乾宫,就是先前郭贵妃所居的宫殿,西边是万安宫”

    朱瞻基挥了挥手止住他道:“承乾宫改名永宁宫,也算有些新气象。”

    思忖半晌,他方道:“让胡氏居坤宁宫吧,新朝始立,还是宜静不宜动的好,孙氏就迁到长宁宫里,其他的,你拟了单子让胡氏禀了太后做主吧。”

    这就是给先前的太子妃胡善祥定下位分了。陈公公小心翼翼道:“是,奴才明儿个就使人去接皇后娘娘她们入宫。”

    胡善祥入主中宫的第二日,就与朱瞻基商讨:“臣妾想着,皇上的妃嫔里,除开臣妾外,就孙妹妹给您生了个女儿,不如以她为贵妃,衔领九嫔,也好帮着臣妾分忧。”

    朱瞻基点了点头:“既然是与你分忧,除开衔领九嫔外,她该位同副后,只是母后那边”

    胡善祥心里苦若莲子,面上却露出微笑:“这三宫六院,既然是臣妾打理,这样的事情,自当臣妾去与母后商量。”

    朱瞻基嘉许地看了她一眼:“皇后如此明白事理,能够谦恭礼让,朕很欣慰。”

    当夜,歇息在皇后胡氏的坤宁宫里。

    次日清晨,胡善祥领着众妃嫔给太后请安后,独自留在了慈宁宫里。

    “母后,皇上的意思,他即将登基,这后宫里头的位分,也要提前定下来才好,臣妾拟了个单子,您瞧瞧合不合适?”

    太后接过胡善祥手里的单子,细细看了,有些不高兴:“虽然清扬是个好的,晋升为贵妃也理所应当,但怎么能让她仪同副后呢?你这个样子不行,太惯着皇上了,副后,副后,就是半个皇后,以后贵妃要是压到你头上来,怎么办?”

    胡善祥知道太后最忌讳嫡庶混杂、尊卑不分之事,尤其她自个儿之前才经过郭贵妃在宫里的风头压过皇后,以致六宫不稳,先皇患病早早逝去之事,更让她讨厌宠妾灭妻的行为,只得赔着小心说:“这是臣妾的意思,孙妹妹先前就经常帮着臣妾佐理宫务,而且,这宫里头,除了臣妾,就她给皇上生了个女儿,自该嘉奖的。”

    太后仍然不愿意:“什么你的意思,这一看就是皇上的意思,你叫他来和哀家讲,哀家好好说说他。”

    因为有先前郭贵妃几人的事情,她如今就更不愿意妾凌于妻,即使清扬再好,也不能让瞻儿再步他父皇的后尘。想那郭贵妃从前在东宫里头,不也一样是谦恭礼敬吗?当了贵妃没多久,就现了原形,纵然她对先皇一片真情,但太后也不肯原谅她令洪熙帝早逝这件事。

    潜意识里,她就觉得等孙清扬当上贵妃,也会像郭贵妃似的,不知道会引着皇上做出什么荒唐事来。

    所以,一听皇后的提议,她就很排斥。

    “母后——”胡善祥轻声喊道,“臣妾知道您是为臣妾着想,但您想,皇上与孙妹妹青梅竹马,他俩自小就感情好,若不是当初起了些波折,别说太孙妃,太子妃,就是如今的皇后之位,只怕也是她的”

    太后恼怒道:“不管怎么说,太孙妃,太子妃,还有这皇后之位,都是你的不是她的。”

    胡善祥温言相劝:“母后您如此想,或是臣妾如此想,天下如此想,可皇上他如此想吗?若是闹僵起来,皇上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