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高情侣-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影片给观众留下了无数猜测后戛然而止得恰到好处。非常巧妙地处理好了现实里没有抓到凶手的问题。

    老实说,有奉俊昊的杀人回忆珠玉在前。在最初听说最后一个案件也将被搬上银幕时,我很怀疑孩子们能拍出新意来。带着这样的疑惑,我看完了孩子们,有惊喜但也有失望。

    惊喜在于影片把重点更多的是放在情感的展现上,而不是破案的过程中。其中对人性的拷问,让我觉得这是三部影片中给了我最多感悟的。听说最初金恩和xi所饰演的角色本是男性,因为金恩和xi的强烈出演意愿最终变成了女性。不得不说,这是影片成功的一个关键。剧本其实有非常明显的硬伤,主角姜真前后的巨大转变处理得过于突兀。如果不是金恩和xi用女性情感上的细腻去弥补剧本的漏洞,其实影片的后半段是没有说服力的。

    但是很遗憾的是,导演和编剧可能是避免跟前作重复,故意在最后安排证据明确指向的嫌疑人。这是不是太过主观了?像这种现实题材的电影如果夹杂太多主观臆测,既是对观众的不负责任,也是对死者家属的不尊重啊。

    在大家对孩子们热议了两天后,新一期的电影杂志刊登了金恩和与李圭满接受采访的内容。瞬间又引发了新的话题。

    金恩和在电影上映之前就猜到结局会引发争议。所以在首映之前金恩和就跟李圭满导演提议,接受一家电影杂志的采访。李圭满就直接把采访时间安排在了首映结束当天。

    电影杂志在得到孩子们的邀约时,还有点不敢相信。毕竟之前那么多媒体想采访金恩和都不得其门而入。谁能想到这么一个天大的馅饼就砸在了他们家头上。即便随即金恩和的经纪人就告知了杂志只能提关于电影方面的问题,也无损他们的喜悦。只要打出金恩和访谈的噱头,那就是销量啊!

    记者首先问了金恩和一个最大的问题:“孩子们备受好评,但同时争议也很大。那么金恩和xi觉得孩子们主要想表达是什么呢?”

    金恩和想了想,回答:“其实电影的剧本在拍摄过程中改动过多次。但是我认为,影片的核心并不是追凶,而是黄教授出场时的那段剧情。我不知道记者先生还记得吗?黄教授在出场时所讲述的认知失调理论。”

    记者立刻想起了:“就是黄教授对学生们讲了一个美国邪教预言了世界末日,但到期并没有实现,信徒不但没有幡然醒悟,反而更加坚定了信念,认为是自己的虔诚感动了上帝,所以改变了世界末日到来的悲惨结局的例子吗?”

    金恩和点头:“您说的没错。其实我也看过大家的评论,感觉大家似乎对结局有一点误解。电影最后并没有说,那个屠夫就是凶手啊”

    记者很惊奇:“金恩和xi是说,其实那个屠夫不是凶手?可是证据不是都指向他了吗?”

    金恩和笑容狡黠:“您在看前半段的时候,难道没有跟着黄教授的思路,认定钟浩的父亲就是凶手吗?”

    记者惊呆:Σ|||

    李圭满笑着接过话题:“屠夫是不是凶手并不重要,否则到了那里影片就可以结局了。实际上不管是最后姜真没有如几年前那样,坚持认定屠夫是凶手;还是最后钟浩妈妈揭露事实真相:当初钟浩妈妈只是不相信孩子已经死去,希望引起警察重视怕他们放弃寻找孩子们,所以才故意骗警察那个孩子的声音是她的儿子。都是在传递一个主题:绞尽脑汁证明自己信仰的合理性,不惜扭曲现实和常识,是根植于我们每个人人性中的弱点。”

    “其实,姜真最后看着屠夫丢下一句‘你有证据吗’扬长而去后的绝望,我认为并不仅仅是无力制裁凶手的绝望。”金恩和补充道,“我更愿意理解为,她在那一刻幡然醒悟,发现自己此时已经跟当年的黄教授一样,被自己认定的念头主导。她认为自己证据确凿,但那就真的证据确凿了吗?其实这个屠夫跟当年被怀疑的钟浩父母有什么区别呢?”

    记者感觉豁然开朗:“所以,我们在嘲笑黄教授偏执的时候,其实自己也在犯着同样的错误吗?导演先生所想表达的,竟然是这样的”

    李圭满点头:“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说,金恩和xi能加入这部电影是我的幸运。要想准确理解这一点,并恰当地表演出来是非常难的。但是金恩和xi完成地比我想象中还好,甚至还帮忙修正了一些剧情上的偏差。”

    金恩和马上谦虚地表示:“您太过誉了。其实我在进剧组的时候,也没有理解到这一点。只是在拍摄的时候,刚好那段时间发生了一些事情,身边有人的经历让我一下子就想起了认知失调理论。意识到原来人是真的可以为了维持自己相信的事情,对摆在眼前的事实都视而不见的。而不仅仅只是剧本上几句冰冷的台词。所以才有了一些感悟,并把这些感悟反映到了表演中。”

    记者微妙地看了金恩和一眼:这话意有所指地简直不能更明显了啊金影后!果然业内传说金影后放话和jyj势不两立是真的啊!

    不过记者在圈内见多识广了,心里腹诽归腹诽,面上是一点都没露出来。继续愉快地采访。

    在采访的最后,记者觉得无论如何也应该尝试提一下如今的热门话题。当然他也没有太过分,只是简单地提了一句:“金恩和xi这还是从柏林回来后,第一次接受采访吧?这次在柏林有什么关于电影的感悟吗?”

    并没有指望金恩和会回答什么。但金恩和没有像记者预想的那样,刻意地避开这个问题,非常坦荡地回答了:“我知道大家都在关注什么。之前拒绝了媒体的采访也不是故意摆架子或者吊胃口制造神秘感。可能是因为我一直以来说话都比较直爽,所以大家会觉得我是不是太张扬了。这次确实是冲动之下的举动,当时我就是想告诉大家,我如果真的想张扬是有很多机会。不过事后我也有反省自己。”

    金恩和笑:“其实,只要做了公众人物,就要受得了外界的挑剔和误解不是吗?用语言为自己辩解,不如用实际的行动去证明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而实际上,跟外界的猜测的蹭热度蹭红毯啊不同,我这次去柏林,就是去学习世界电影基金的优秀经验的。我一直觉得,大家应该多把目光放在我们本国自己的电影事业上,而不要盲目崇拜欧美。这也是我成立电影基金的初衷。所以,请大家好好的看着我,看未来的几年我会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电影吧。我相信那时,大家会给我一个公平的评价”

    直到这个采访公诸于世,金恩和从jyp正式声明起的步步为营才算完成了最后一击。

    先是用合照震慑,让大家产生“原来金恩和有这么多可以用来夸耀自己的资本却从来不说,直到这次被逼急了才拿出来的”的感觉。看似跟以往如出一辙的高调,其实在高调中埋下了低调的伏笔。

    然后在引发轩然大波,所有人都想采访她的时候,对媒体避而不见。再次强化低调形象。

    紧接着上映新电影,靠着复杂的角色和有深度的影片,在第一时间就证明了作为演员的实力。而且事先一点风声不露,零宣传零通告。民众只要稍微回想,就会发现这几乎是金恩和的习惯。

    当这篇采访最终面世时,大家看着她前面专业深刻的解读,看着导演对她的高度评价,最后那些高风亮节的话便会跟她前面的铺垫、跟她出道起始终如一的表现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啊他们的金影后哪里是高调张扬,明明就是一个真诚直爽没有心机的年轻女孩嘛

第184章() 
金恩和低调多年;从来没炒作自己的“国际地位”,也没拉着欧美名人秀友谊。所以她这次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地一次‘性’放出一堆,那效果简直是地震级的。这次就不只是网络上议论一阵子;而是引发了全民热议,最近韩国人打招呼的话题都成了这样的:“金影后的cy看了没有?”、“看了看了!唉哟真是不得了呢”、“果然是金影后啊;真的完全是国际级的呢”。

    媒体都要疯了,因为每个人都想采访金恩和,但是统统被拒绝了。jyp的负责人表示金恩和觉得这件事“没什么可说的;到此为止吧”。

    什么叫没什么可说的啊!!!!他们觉得很有可说的啊啊啊!!媒体集体哭瞎。

    但是金恩和说不接受采访就是不接受啊;谁还能让金恩和改变主意啊于是没办法,大家只能各想办法各显神通。

    有跑去首尔大学找金恩和的父亲金教授采访的,然后被残忍拒绝。记者只好一边被拒绝还一边赔笑,感叹不愧是金影后的父亲一样的低调谦逊啊其实心里都在滴血:这不接受采访的坚决劲,真是亲父‘女’啊。

    也有跑去联系朴振英的;问他金影后突然爆发是不是有什么内情。朴振英装傻:“啊;孩子们‘性’格开朗没有‘交’际障碍;我就放心了。”记者吐血:没有人要问这个好吗?!

    当然金基德必然在记者们的寻找名单上;但是跑他的电影公司一问;这位大导演躲深山老林去拍纪录片了;至于人在哪里他的弟子们回以神秘的微笑。好吧,逮不到老师逮到师兄们也不错啊。记者们再接再厉揪住张哲秀,问他对师妹的看法。张哲秀完全是无脑吹的态度:“小师妹那么可爱,人见人爱不是很正常的吗?”

    最敢想的记者,则是跑去联系s。m公司,看看能不能采访到郑允浩,实在不行沈昌珉、金希澈也好啊自然被傲娇的s。m直接回绝:jyp家的艺人跟我们公司的idol有什么关系?出‘门’左转找jyp不送谢谢

    记者们失意体前屈:我们想听的不是这个啊!!!为什么金影后身边的人都跟她一个德行,不想回答问题的时候就可以把话题歪到天边去啊啊啊!

    但是,采访的路走不通,新闻还是得做啊。这个时候纸媒是最苦‘逼’的,他们版面不够,只能挑几张有代表‘性’的照片发表。网媒就好做多了,除了第一时间转发全文,抢占各大‘门’户网站头条头版的位置。不少网媒还专‘门’做了几期报道,从金恩和的时间表和作品集里分析她是什么时候认识的什么人,几乎就是在连载回顾她的电影之路。

    这么一分析,让做报道的小编都惊恐地发现金恩和被叫金影后这么多年,绝对不是开玩笑的,是真的好吊啊。于是报道的言语之间流‘露’出来的膜拜跟之前艹大字报的格式化吹完全不同,那叫一个真情流‘露’啊很多没经历过金恩和新闻轰炸时代的10代孩子这次也大开眼界,相关报道下面全是“瞳孔地震”的留言,感觉像是发现了新大陆。

    电视台不甘示弱,干脆另辟蹊径,请电影界的专家或者知名影评人来制作电视节目。标题也都极尽‘肉’麻:耀目国际舞台背后的华丽人脉、独家剖析金恩和的世界之路、金影后的下一步欧洲?!美国?!。

    就连日本的媒体也及时报道了,不仅报道了,还有很多日本人嘲韩国,说他们不识货喜欢内斗攻击自家的优秀艺人,然后强烈呼唤恩酱干脆就在日本发展不回去了云云。

    日本那边的反响又被迅速地传回韩国,韩国这边自然又跟日本人撕起来。

    于是就在舆论热热闹闹地时候,孩子们低调地进行了首映。

    李圭满从开拍起就把金恩和参演的消息捂得严严实实的,不希望大家过于关注演员而忽视了电影本身。金恩和也是类似的想法,连首映都没有在媒体面前‘露’面,是在灯熄后悄悄进场的。所以竟然没有一家媒体知道,他们上天入地想找的人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出现了。

    同样悄悄去看孩子们的,还有变装后出现在另一家电影院的郑允浩和沈昌珉。

    沈昌珉戴着口罩去买了电影票和爆米‘花’。期间简直胆战心惊。既怕自己被人认出来,也怕郑允浩那边捅娄子。虽然他是知道郑允浩太显眼亲自出马帮他变装,也怕他被认出所以让他一个人默默呆在角落里等他亲自买票回来。但是!!!他还是不放心啊‘混’蛋!

    匆匆抱着两个大桶爆米‘花’去消防通道,看到郑允浩好好地蹲在里面他才松了口气。

    郑允浩接过爆米‘花’的时候抱怨:“为什么我要在这种地方等你啊昌珉感觉好像我是个通缉犯呢”

    “top明星跟通缉犯的生活有什么区别吗?”沈昌珉无情地揭‘露’事实:“出来之前说好的今天的行动听我指挥。允浩哥如果有意见的话我现在就回去了。”

    郑允浩不说话了,默默抓了一把爆米‘花’吃。

    快开场的时候,他们才‘摸’黑偷偷去了最后一排。坐下的时候沈昌珉还是不明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