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约翰·克利斯朵夫-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新教教堂里唱着的圣诗谱成音乐,可并不保存原有的赞美歌性质,那是他最厌恶的。
他给圣诗一种自由活泼的表辞,例如流浪的基督徒之歌,某些段落被加上了高傲的气息,
夏日之歌原来象平静的水波,此刻被异教徒式的狂欢一变而为汹涌的急流。这些改变都
会使原作者格哈特为之骇然的。    
  ①格哈特(1606—1676)为德国的圣诗作者。
 
    乐器终于付印了,当然一切都做得不合情理。为克利斯朵夫代印代售的出版家,除
了是个邻居以外,根本没有别的资格。他不配做这一类重要的工作,因此拖了好几个月,
又花了很多钱改正错误。全盘外行的克利斯朵夫让他多算了三分之一的账,费用大大的
超过了预算。赶到大功告成之后,克利斯朵夫捧着一册硕大无朋的乐器,不知道怎办。
那出版家是没有什么主顾的,也一点不设法推销作品。虽然他做事全无精神,和克利斯
朵夫的态度倒配搭得正好。为了良心上有个交代,他要求克利斯朵夫拟一段广告,克利
斯朵夫回答说:“用不着;倘若作品是好的,那末它本身就是广告。〃出版家完全尊重他
的意思,把印好的乐器藏在栈房的尽里头。要说保存,真是保存得太好了,因为六个月
中间连一部也没卖掉。
    在没有主顾的期间,克利斯朵夫先得想法填补亏空;而他也不能苛求了,因为除了
还债,还得维持生活。他不但债务超出了预算,并且积蓄也没早先计算的那么多。是他
无意之中丢了钱呢,还是把积蓄计算错了?——大概是算错的成分居多,因为他从来不
能做一个准确的加法。不管钱是怎么短少的,总而言之是短少了。鲁意莎不得不流着血
汗来帮助儿子。他看了难过极了,只想不惜牺牲赶快把债料清。尽管向人自荐和遭人拒
绝是多么难堪,他还是到处去找教课的差事。可是大家已经对他完全冷淡,极不容易找
到学生。所以听到某所学校里有个位置,他就很高兴的接受了。
    那是个带点宗教气息的学校。校长为人精明,虽不是音乐家,很明白在目前的情形
之下只要花很少代价就能把克利斯朵夫派作多少用场。他面上很客气,钱却是出得很少。
克利斯朵夫怯生生的指出这一点,校长便和颜悦色的笑着告诉他,没有了官衔,他就不
能希望更多的报酬。
    而且还是件苦差事!人家并非要他教学生音乐,而是要让家长们以为他们的子弟会
弄音乐,使学生也自以为会弄音乐。他最大的任务是教他们能够在招待外客的典礼中登
台唱歌。至于用什么方法是无关紧要的。克利斯朵夫对这些情形厌恶透了;照理一个人
尽了职务总觉得自己做了些有益的工作:可是他连这点儿安慰都没有,反而良心上受到
责备,仿佛干了什么自欺其人的事。他想给孩子们受点切实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并且爱
好纯正的音乐;他们可满不在乎。克利斯朵夫没有方法教他们听话,他缺少威严;其实
他也不配教小学生。他对他们结结巴巴的歌唱不感兴味,想立刻和他们解释乐理。上钢
琴课的时候,他要学生和他一起在琴上弹一阕贝多芬的交响曲。那当然是办不到的;于
是他大发雷霆,把学生从琴上拉下来,自个儿弹上半天。——对于学校外面的私人学生,
他也是同样的作风:一点儿耐性都没有,譬如他对一个以贵族出身自豪的小姑娘说,她
的琴弹得跟厨娘一个样;或是写信给学生的母亲表示不愿意再教了,说这样没出息的学
生,要他再教下去,他会气死的。——这套办法当然只会把事情搞得更糟。绝无仅有的
几个学生也跑掉了;他不能把一个学生留到两个月以上。母亲数说他,要他答应至少别
跟学校闹翻;倘使丢了这个位置,他简直不知怎么糊口了。所以虽然心里厌恶,他只能
勉强压着自己,从来没有迟到早退的事。可是一个蠢得象驴子似的学生在同一地方犯到
第十次的错误,或是要他为下次的音乐会拿一段无聊的合唱一遍又一遍的教学生(因为
人家不放心他的鉴别力,连编排节目的权也不给他),那他真不容易遮盖心中的思想。
不用说他是不会热心的了。但他还是硬撑着,一声不出,皱着眉头,冷不防用拳头敲敲
桌子,使学生们吓得直跳,算是发泄一下胸中的怒气。有时这种苦水实在太苦了,咽不
下去;他就在半中间拦着学生,嚷道:
    “得啦得啦!这东西别唱了!还是让我来替你们弹弹瓦格纳罢。”
    他们正是求之不得。等他一转背,他们就玩起纸牌来。结果总有一个学生把这种情
形报告校长;于是克利斯朵夫受到埋怨,说他在这儿的任务并非教学生爱好音乐而是教
他们唱歌。他气哼哼的听着这些教训,终于忍受了:因为他不愿意决裂。——几年以前,
当他的前程显得光明,可靠,但实际上还一无成就的时候,谁又敢说,等到他一朝有了
点价值,就得受这样的委屈?
    在学校里担任教职而受到的许多屈辱中间,对同僚们必不可少的拜访也是件不容易
受的苦事。他随便拜访了两个,心里就堵得慌,再没勇气去访问别的。那两位受到拜访
的同事对他也并不满意,其余的更认为是对他们个人的侮辱。大家拿克利斯朵夫看得在
地位上智慧上都比他们低,对他摆着一副老起横秋的神气。他们那种自信和把克利斯朵
夫看透了的态度,使克利斯朵夫也相信他们的见解是不错的,觉得和他们一比,自己的
确非常愚蠢:他能有什么话和他们说呢?他们三句不离本行,根本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
天地。他们不能算人。倘使是书本倒也罢了,但他们只是书本的注解,考据文字的诠释。
    克利斯朵夫避免和他们在一起。但有时候非见面不可。校长按月招待一次宾客,时
间定在下午;他要大家都到。第一次,克利斯朵夫规避了,连道歉的话也不说,只是无
声无臭的装死,还一相情愿的希望他的缺席没有被注意;可是第二天他就给话中带刺的
说了几句。下一回,因为受到母亲责备,他只能抱着送葬般的心情去了。
    到的有本校和当地别的学校的教员,带着他们的妻子和女儿。大家挤在一间太小的
客厅里,依着各人的级位分成几个小组,对他理都不理。邻近的一组正谈着教学法和食
品。这些教员太太都有各式各种的烹饪秘诀,发挥得淋漓尽致。男人们对这些问题的兴
趣也一样浓厚,也差不多一样内行。丈夫钦佩妻子治家的才具,妻子钦佩丈夫的博学多
闻:彼此钦佩的程度也恰好相等。克利斯朵夫站在一扇窗子旁边,靠着墙,不知道怎么
好,有时勉强装着傻笑,有时沉着脸,眼睛发呆,脸上的线条扭做一团,真是厌烦死了。
离开他不远,有个没人理睬的少妇坐在窗槛上,也和他一样的在那里纳闷。两人只望着
客室里的人物,彼此都没看到。过了一会,他们支持不住而转过头去打呵欠的时候,才
互相注意到了。就在那一刹那间,两对眼睛碰在一起了。他们彼此会心的瞅了一眼。他
望前走了一步。她轻轻的对他说:
    “你觉得这儿有劲吗?”
    他背对着众人,望着窗子,吐了吐舌头。她大声笑了出来,忽然精神一振,做个手
势教他坐在旁边。他们通了名姓。原来她是本校生物学教员莱哈脱的妻子,新近到差,
当地还没有一个熟人。她绝对谈不上好看,臃肿的鼻子,难看的牙齿,一点也不娇嫩,
可是眼睛很灵活清秀,老带着天真的笑容。她象喜鹊一样的多嘴;他也兴致很好的和她
对答;她的爽直教人看了好玩,又会说些发噱的话;他们大声交换着心中的感想,全不
顾虑周围的人。而那些邻人,在他们孤独的时候岂不肯发发善心理睬他们,这时可对他
们侧目而视了:当着众人这样的嘻嘻哈哈,大家认为太不雅观。但他们爱怎样想都
可以,两个饶舌的人简直不放在心上:难道他们就不能痛快一下吗?
    最后莱哈脱太太把她的丈夫给克利斯朵夫介绍了。他长得奇丑无比,一张苍白的,
没有胡子的,阴惨惨的脸,可是神气和善到极点。他的声音是在喉咙里迸出来的,说起
话来出口成章,又快又不清楚,常常在音节之间停下来。
    他们结婚才只有几个月,这对丑夫妻倒是非常相爱:在大庭广众之间,彼此的眼风,
说话,拉手,都有种特别亲热的方式,又可笑又动人。一个喜欢什么,另外一个也喜欢
什么。他们马上约克利斯朵夫等这儿散了,上他们家去吃晚饭。克利斯朵夫先是用说笑
话的方式辞谢,说今晚最好是各人回去睡觉:大家都累死了,好象走了几十里路。莱哈
脱太太回答说,心里不快活就更不应该立刻睡觉:那是对身体有害的。克利斯朵夫终于
让步了。他在孤独的环境中很高兴遇到这两个好人,他们虽然不大聪明,可是老实,殷
勤。
    莱哈脱夫妇的家也象他们一样好客:礼数太多了一点,到处是标语。桌椅,器具,
碗盏,都会说话,老是翻来覆去的表示欢迎〃亲爱的来客〃,问候他的起居,说着好多殷
勤的和劝人为善的话。挺硬的沙发上放着一个小小的靠枕,在那里怪亲热的,悄悄的说:
    “您再坐坐吧。”
    人家端给他一杯咖啡,杯子又劝他:
    “再来一滴吧!”
    盘子碟子盛着很精美的菜,同时也借机会替道德作宣传。有的说:
    “得想到全体:否则你个人也得不到好处。”
    有的说:“亲热和感激讨人喜欢,忘恩负义使大家憎厌。”
    虽然克利斯朵夫不抽烟,壁炉架上的烟灰碟子也忍不住要勾引他:
    “这儿可以让烧红了的雪茄歇一歇。”
    他想洗手,洗脸桌上的肥皂就说:
    “请我们亲爱的客人使用。”
    还有那文绉绉的抹手布,好似一个礼貌周到的人,尽管没有什么可说,也以为应当
多少说一点,便说了句极有道理而不大合时的话:“应当早期享受晨光。”
    临了克利斯朵夫竟不敢再在椅子上动一下,唯恐还有别的声音从屋子的所有的角落
跑出来招呼他。他真想和它们说:“住嘴罢,你们这些小妖怪!人家连说话都听不见了。”
    他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推说是想起了刚才学校里的集会。他无论如何不愿意使主人
难堪。并且他也不大容易发觉人家的可笑。这般人和这些东西的好意的噜嗦,他不久也
习惯了。你有什么事不能原谅他们呢?他们人都那么好,也不讨厌,即使缺少点儿雅趣,
可并不缺少了解人的聪明。
    他们来到这儿还没多久,觉得很孤独。内地人往往有种可厌的脾气,不愿意外乡人
不先征求他们的同意——(那是规矩)——就随随便便闯到地方上来。莱哈脱夫妇对于
内地的礼法,对这种新来的人对先住的人应尽的义务,没有充分注意。充其量,莱哈脱
可能当做例行公事一般的去敷衍一下。但他的太太最怕这些苦役,又不喜欢勉强自己,
便一天天的拖着。她在拜客的名单上挑了几处比较最不讨厌的人家先去;其余的都给无
限期的搁在那儿。不幸,那些当地的要人就在这一批里头,对于这种失敬的行为大生其
气。安日丽加?莱哈脱——(她的丈夫叫她丽丽)——态度举动挺随便,怎么也学不会
那种一本正经的口气。她会跟高级的人顶嘴,把他们气得满面通红;必要时也不怕揭穿
他们的谎言。她说话最直爽,并把心里想到的一起说出来不可,有时竟是大大的傻话,
被人家在背后取笑;有时也是挺厉害的缺德话,把人当场开销,结了许多死冤家。快要
说的时候,她咬着嘴唇,想忍着不说,可是已经说出口了。她的丈夫可以算得最温和最
谦恭的男人,对于这一点也怯生生的跟她提过几回。她听了就拥抱他,埋怨自己糊涂,
认为他说得一点不错。但过了一忽她又来了,而尤其在最不该说的场合和最不该说的时
候脱口而出:要是不说,她觉得简直会胀破肚子。她生性是和克利斯朵夫相投的。
    在正因为不该说而说的许多混话中间,她时时刻刻要把德国怎么样法国怎么样作些
不伦不类的比较。她自己是德国人,——(而且是德国旗息最重的),——可是生长在
亚尔萨斯,和一般法国籍的亚尔萨斯人很有交情,受着拉丁文化的诱惑;那是归并地带
①内的多少德国人都抗拒不了的,连表面上最不容易感受拉丁文化的人在内。也许因为
安日丽加嫁了一个北方的德国人,一朝处于纯粹日耳曼式的环境中而故意要表示与众不
同,所以这种诱惑力对她格外强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