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诱妃成瘾:妖孽王爷轻轻爱-第2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夜,杜恪辰没有阖眼,晨曦微露时,他的心中已有计较。在钱若水醒来前,他已经出了营帐,唤来萧腾和谢洲。等到钱若水起身出来,萧长信已经奉诏而来。

    他面带倦意,看到儿子平安,似是松了一口气,“这小子没给娘娘添麻烦吧?”

    钱若水摇头,“萧腾这回立了大功,等回了宫再论功行赏,这小子比你强。”

    “蒙娘娘夸赞了。”萧长信深深一揖,“上皇,娘娘,京城局势未明,皇上被困宫中,几位辅政大臣都不得入宫,末将失职,请上皇责罚。”

    “萧长信,传朕密旨,召集京中各府影卫,今夜出城见朕。”

    萧长信跪地领旨。

    可当天夜里,出现在杜恪辰面前的影卫寥寥可数,都是一些五官以下官员府中埋伏的暗桩。

    “其他人呢?”杜恪辰似乎早已料到有今日,“都死了?”

第389章:入城() 
杜恪辰安插于京城各王公贵族府中的影卫,是从先帝驾崩,废帝登基之后,逼迫他不得不离开京城远走凉州时,逐渐挑选、训练,并慢慢地渗透到各府之中,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的积累,虽说当中更新换代,旧人换新人,但都对各府有相对稳定的掌控,绝不可能一夕之间全都死了。

    但也并非全然不可能,这些世家的府里死上一两个奴仆也不算是大事,谁又会把下人的生死看在眼里。

    萧长信也不愿相信眼前没有一人的空地,他只能对杜恪辰道:“消息放出去了,可末将也不知道为何没人来。”

    他只负责传递消息出去,但他并不知道具体在各府中的人,因为这些人都归管易管辖,就算是回了京,他官居中书令,杜恪辰也没有下了他这个职务。

    “末将这就去找老管。”

    “回来。”杜恪辰道:“不必了,这件事先这样,你不必和他说起影卫之事,朕自有计较。”

    萧长信道:“末将这一出城,暂时回不去了,城中还有老褚在。”

    杜恪辰不想再说什么,挥挥手让萧长信退下。

    钱若水一直没有出声,等到萧长信走后,她才从帐内走了出来,“管易不会做这么笨的事情,这也不像是他的手笔,我不相信他会背叛你。”

    “那你如何解释影卫们的集体缺席。”

    “京城大乱,想要出城并不容易,萧长信出城尚且需要冒生命危险,又何况是隐于各府的奴从。”钱若水道:“京城被困,各府想必也是草木皆兵,门户紧闭,仆从们都会被严令出府,以免横生枝节。”

    往深了说,各府也都是有警觉的,自己府里都有些什么人,为了明哲保身,必然要节约府中下人的行为,以免大乱之后为自己带来祸事。

    若说世家没有这点觉悟,也就不称其为世家了。

    “你这是在为管易辩解?”杜恪辰不太明白她的用意,钱若水与管易向来是井水不犯河水,可以同仇敌忾,也可以势成水火,只看是否处于同一立场。但他们大多数的时间里,都各自为政。

    钱若水道:“若是你连管易都不相信,这朝中便没有你可以信任之人。但若是你信了管易,那么顾征就不足以为信,若是顾征不足以相信,那么我也是值得怀疑的。可若是连我都不值得相信,你我之间十年的感情也会变成一场笑话。你不是不愿意相信我,但你也不愿意怀疑管易。我与管易就是你的左手和右手,你又岂能自断一臂。”

    杜恪辰笑了,“你都快把我绕晕了,什么右手左手的,我都还在,只是双腿残了。”

    他伸出手,“影卫不来,可我相信还有你云氏商社的情报网,你能告诉我答案。”

    她摇头,“我不想告诉你任何消息,因为此时的我带给你的任何消息,都有可能是假消息。你想想看,影卫出不来,那么我云氏的消息也会受阻,或是云氏商社的情报畅通无阻,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有的故意放消息给云氏。”

    这也是钱若水最怕发生的事情。

    京城陷入僵局,杜恪辰同样也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

    攻进京城,无疑是打破僵局最好的途径,但他要的不仅仅是重掌天下,而是把这个幕后之人揪出来,斩草除根,不再让大魏朝臣深陷乱局的怪圈。

    杜恪辰这一夜睡得很早,山风微寒,人已疲累,就算心中有着诸多的疑惑,他也要好好地睡上一觉,毕竟来日方长。

    五更时分,何风悄然而至,隐于暗处,几声鸟叫将钱若水唤出。

    她披衣而出,没有惊动任何人,在帐向执夜的士兵向她执礼,她微微点头,“本宫到处走走,不必跟来。”

    谢洲见她出来,跟了上去,被她挥退,他不便再跟。

    “怎么这个时候来?”钱若水走到山间斜坡处,坐了下来,对着隐在斜坡处的何风轻声说话,“还隐了形迹,有什么事不能让别人知道的?”

    何风艰难地探出头来,“你先前吩咐我盯紧鲁国公府,我不方便进去,便让家主稍加留意,可是今日家主没有出门,我找上门去,也不让我进去,说是家主病了,不宜出门。”

    钱若水心中大惊,“你是说遥遥被困在鲁国公府?”

    “我也不能确定,只是这不是家主的行事风格,她就算是病了,也会召我入府商议,而眼前京城被困的危急时刻,她更不可能置身事外,避而不见。昨日我与她相见,她还好好地,怎么只一夜就病得见不了人。而据我所知,鲁国公府并没有召大夫前去诊治,这不得不让我怀疑她是否撞破了什么。”

    “你也觉得鲁国公有问题?”

    “我认为管易也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何风说:“京城被困,他整日留在府中,哪里也不去,连往常常去的承恩公府,也不见他的身影。”

    钱若水记得,管易在杜恪辰被困金镛城时,经常去承恩公府与钱忠英喝茶闲聊,在承恩公府的对门住着简飒,顾征也会经常过府相聚。

    “兴许遥遥真的病了,鲁国公府不愿意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而遥遥的身份特殊,还是留在府中不出来为好。”

    “但你如何解释蒋松数度造访鲁国公府,且大多数是在深夜时分。”何风又抛出一个重要的情报,“你走后,我就一直盯着蒋松和崔严生。”

    钱若水望着满天繁星,心中更是压抑难纾,“这件事不要告诉任何人,你派人潜入鲁国公府,探明遥遥是否无恙,至于其他的,等攻进京城再说。”

    “娘娘!管易他”

    钱若水制止他,“不必再多说。”

    钱若水心事重重地回了营帐,杜恪辰正好迷迷糊糊地醒来,嘟囔一句:“你怎么还没睡?”

    她没有说什么,便上了榻,抱着他一宿无话。

    隔日一早,京城的城门大开,城门下贴了一纸告示,宣告少帝退位,让位于成王之子杜少诚,并附了一纸先帝遗诏。而这当中所提的先帝正是杜恪辰,杜恪辰在遗诏中称自己谋朝篡位,罪该万死,还政于成王之子,以正天下。

    杜恪辰拿到那纸告示的时候,大笑起来,“也该是朕回朝的时候了。”

    是日傍晚,离宵禁还有半个时辰,杜恪辰带着他的骁将卫站在了京城的城墙下,一身帝王冕冠长身而立,凛冽的目光直视前方,眸中有微芒不加掩饰,就算一匹嗜血的狼,等待着他的猎物。

    风很大,吹起他的袍裾,而他依旧注视着洞开的城门。

    城中的人发现他的存在,却不敢上前,有人去凛蒋松,蒋松带着人过来,在看到杜恪辰时却乱了分寸,“快,关城门。”

    可守城的宿卫军没有一个人动,都怔怔地看着城外之人。

    “关城门,违令者斩。”

    可依旧没有人敢上前,震慑于杜恪辰的威仪,没有人敢上前阻止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带着铁甲寒衣的骁将卫,长驱直入,他们身上的铁血征伐之气,是经年积累而成,无法叫人忽视。

    马蹄踏破京城暮色的沉寂,甲衣铿锵,兵刃不见银光,只有暗哑的锈色,似乎是浸透血水无法抹去的痕迹。

    杜恪辰一马当先,如入无人之境,最终在正阳门前停了下来,轻蔑地扫视宫门口层层设置的弓箭手,冰冷的箭口对着他,散发着幽冷的寒光。

    他冷笑:“就这些人?”

    宫门守将余峰亦是齐国公帐下的先锋,后来去了关中,这次回来没想过会与杜恪辰正面交锋,慌乱之中只能摆下弓箭下,希望能让杜恪辰知难而退。

    “余峰?你觉得这些人能挡得住朕吗?”杜恪辰与他一同征战过,“还是你有自信能挡住朕?”

    余峰摇头,“真的是上皇,末将到京城是清君侧,既然上皇还活着,那么末将就没有必要留在这里。”他长臂一挥,“撤。”

    弓箭手在他的一声令下有序地撤离,留下空无一人的宫门,只有几片落叶翻滚向前。

    这时,正阳门大开,杜恪辰不再逗留,策马前进,进了宫。

    宫中还有埋伏着的士兵,仍是无数的弓箭手,还有组成围墙的盾牌,黑鸦鸦的阵仗竟比骁骑卫的人数更多。带兵的是刘同,亦是杜恪辰的旧识,同样是出身征北军中。

    “方才余峰已经走了,你要跟他一起走,还是留下来?等死”杜恪辰抬眸望去,“这些人虽多,但关中的战力这几年来并没有进步,对战朕的骁骑卫,胜算是有,但伤亡很大,不值得一拼,刘将军你觉得呢?”

    “不拼一下怎么知道会不会赢呢?”刘同与余峰不同,他想赢,赢了就能封侯拜相,一世荣光。

    “是吗?”杜恪辰大笑,冷冷地下令:“那好,骁骑卫听令,不留活口。”

    突然,身后的宫门被重重地关上,四处宫殿的屋顶上聚满了弓箭手,似有瓮中捉鳖之意。

第390章:闯宫() 
此时此景,与杜恪辰闯宫救刚刚生产的钱若水何其相似,同样的宫室,巍巍的宫墙,还有布满弓箭手的屋顶,随时都能将他射成马蜂窝。

    只是此时的他心中没有惧怕,因为他最爱的人被他留在城外,但同时他亦不能安然,宫中还有与他血脉相连的亲人。他从来都不是一个人,更何况他为了天下苍生,也要拼死一搏。

    他不是抱着必死的决心而来,他不是那种会把生死置之于度外的人,他的每一次出征都有着必胜的信念,决不打无把握之仗,就算他现下不良于行,但只要他还能策马扬鞭,他就能领兵作战。

    “你们这是要杀了朕的意思吗?”杜恪辰坐在马上俯视刘同,“弑君乃是大罪,虽然你们另立了新君,可前提是朕已死。如今朕回来了,还是从城门外骑着高头大马进城,骁骑卫护驾,全城百姓都看得清清楚楚,你就不怕受天下人唾弃?”

    “新君已立,你就算是活着回来,也改变不了新皇的登基。”这时,鲁国公从勤政殿走了出来,神采奕奕,并无半分病态,“天下易主已成事实,你还是下马受死,以免连累儿女。”

    杜恪辰大笑,“没想到,还真的是你。父皇真的是用心良苦,当初为何不把天下就给了成王,朕就当一个贤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偏偏要如此峰回路转,几番辗转。”

    也不嫌累!

    鲁国公冷哼,“你甘心只当一个贤王吗?你开疆拓土,战功赫赫,这样的贤王谁敢留?”

    “平息战乱,倒成了朕的错了?”杜恪辰冷笑,“按鲁国公的说法,朕当初从军,就该当一个兵痞子,混世魔王,不用打仗,也不要立什么战功,就算是看着蛮夷的铁蹄踏遍我大魏山河,也要置身世外。然后,让先帝把这样一个破碎不堪的江山交到成王的手中,让他平息战乱,休养生息,还大魏一个太平盛世。可是我想问问鲁国公,以成王之才,他能行吗?”

    鲁国公哈哈大笑,“你一个只知闯祸的纨绔都能成为一代名将,你凭什么认定成王不会是圣主明君?他受的是宫中最好的教育,先帝倾其所有,教导他成人,他文武全才,他”

    “好了,鲁国公,人都死了,你说这些还有什么意思?”杜恪辰不耐烦地打断他,“你想除掉朕,怕是不可能了,这天下朕要定了。”

    “那也要看你有没有这个命拿!”鲁国公胸有成竹,“看看这宫墙四周,都是我们的人,你插翅也难逃。”

    杜恪辰淡淡地环顾四周,悠闲地下马,抚平衣袍的褶皱,“朕根本就没想走。鲁国公,你也算是看着朕长大的,就算你抱着先帝的遗命想要把朕变成另一种人,结果反其道而行之,但这一整个过程中,漫长的三十余载岁月,难道你还没看清楚朕的为人吗?好吧,就算你不清楚,但你总该知道朕的能力,像这样的阵仗,在朕的戎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