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哀王印-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娘,奴婢瞧着,那秦娘虽生得端庄,可眉眼之间却透出一股算计,像是像是在刻意隐瞒什么!方才,娘娘您夸她手生得美,她即刻就将手向后缩了一缩!”“你也瞧出来了?她可是天师选进宫的,断断不简单!”

    “除了哺育公主,难不成,召秦娘入永康宫还有其它用意?”“眼下,有无其它用意你我不得而知!只不过,以后日子长了,若其身后真有隐秘之事,必定会露出蛛丝马迹!”

    “娘娘,即便有何隐秘,如今的永康宫已再不是昔日众人瞩目的储君宫苑了;纵使盼君公主再得圣宠,也不过是一个无用的女娃儿罢了!”“皇上一心立嫡为储,怎奈老天不允,硬是要断绝太子一脉!这是天意,是连皇上都不得不顺从的天意!”

    “回皇上,奴才刚刚命人去瞧过了!二皇子仿佛是心里不大痛快,正一个人在殿中饮酒;三皇子不在永祥宫,不知是到望春宫还是出宫去了;瑜妃娘娘已然照顾六皇子睡下了,同从前一样,依旧是娘娘亲自哄睡了,估摸着该是一整夜守在身旁吧!”“瑜妃自是要时时守着承钰,生怕一个不留神,儿子便被旁人夺走了!”

    说着,皇上合上了面前的奏书。

    “皇后的身子如何了?魏太医可开了方剂?”“回皇上,饮下刘太医所拟之汤药,皇后娘娘已然好多了!”

    “绮华宫一向不是魏太医在照应嘛!怎的换了刘太医?”“皇上有所不知,今日,德妃娘娘与二皇子前去探望皇后娘娘;听闻娘娘脾胃不适,二皇子特意举荐了刘太医。”

    “刘太医是不错,朕用过他的方子,可谓良药不苦口、药到病痛除!泰儿有心了,念及尽孝于嫡母!”“是啊!二皇子纯良仁厚,对皇后娘娘更是一片孝心!”

    “摆驾麟德殿!朕要去看一看德妃与泰儿!”“是!奴才遵旨!”

    “已然多日,奴才未曾到天师的辅恒斋了!”“承天殿差事多,你自是分身乏术!”

    浓重夜色之下,承汲与天师相对而谈。

    “现今,毓亲王一系拥立二皇子,十七王一派拥立三皇子,先前一向主张立嫡的九王更是建言由皇后养育六皇子、日后立为太子;前朝后宫,如此种种,皇上倒是稳如泰山、不动声色。”“立储事关江山社稷,也许,皇上一时还没拿定主意吧!”承汲回应到。

    “圣心难测!越是细细揣摩,有时候,越是误入歧途啊!”

    说罢,天师徐徐饮下一盅清茶。

    “当日,奴才入天牢,同公公念及兄弟之义,特前来向天师求救;亦亏得天师指点,奴才这才得以平安归来。天师施救之恩,奴才没齿不忘!”“姚护卫言重了!能保得万全,一是天恩庇佑,二是你自身的造化!”

    “奴才心中有一问,还请天师赐教!”“姚护卫请讲!”

    “那日,天师为何要同公公到永祥宫为奴才求救?忠王贵为皇子,天师又如何能知晓奴才卑微之躯一定可得皇子垂怜?”“姚护卫并非不知,鄙人精通卦象占卜,算准了你必有一难,亦料到了可搭救之人位于东北之方。永祥宫乃位于承天殿东北一侧,其宫中的主子便是解你于危困的贵人了!”

    “天师术数高深、隐而不露,奴才敬服!”承汲躬身致礼。

    “世人万般筹谋,却无论如何都逃不脱上天之意!天师上承神旨,可否起上一卦,算一算奴才的旧主——毓亲王,其拥立最终能否功成?”“不必算了!这一次,天算与人意相合,待得时日,世人无须踌躇、尽可施为!”

第181章承坤为怒,青玉之念() 
“儿臣参见父皇!”“泰儿!今日怎的这样早?”

    “方才,儿臣先去探望了太后,随后又到绮华宫向母后问安;请父皇安心,太后病体渐愈、母后凤体无虞。”“嗯!身为诸皇子之长,你能有这样的孝心,朕很是安慰啊!”

    “儿臣今日到承天殿请安,特意携六弟一同而来;此刻,六弟就候在殿外,若父皇允准,便宣他入殿吧!”“承钰也来了?快!快宣他进来!”

    见到天真懵懂的幼子,此时,皇上笑着走下金阶,俯下身,拉住了那双稚嫩的小手。

    “钰儿是朕最小的儿子,只可惜,瑜妃的出身家事不高,且德言容功并不出众;如此,多少还是牵累了这孩子的福泽与前程!”

    说罢,皇上再次抚了抚承钰并不宽阔的前额。

    “泰儿!”“儿臣在!”

    “承钰是你的亲弟弟,身为兄长,长久以后,你要代朕照顾好他!”“是!父皇叮嘱,儿臣铭记于心!”

    “钰儿,告诉父皇,愿不愿意让二哥陪着你玩儿啊?”“愿意!”承钰轻声答到。

    这一刻,望着承泰的大手牵着承钰的小手,皇上的眼中透出些许慰藉,更隐约流露出一丝丝难以言说的忧伤。

    “回皇上,忠王殿外求见!”“今儿是怎么了?朕的儿子们都到了承天殿!”

    “宣他进来吧!”“是!奴才遵旨!”

    当承坤跨入内殿之时,眼见二哥与六弟同在,他忽然顿了一下。

    “儿臣参见父皇!”“于你二哥和六弟相较,坤儿今日倒是迟了些。”

    就在此时,承坤刚要伸出手去抱一抱承钰,可承钰却一下子避开了。

    这极其微妙的一个躲避,皇上与楚公公都看在了眼里。

    “承坤,你这哥哥当得可不称职啊!弟弟见了你,不肯亲近不说,还有些惧怕!”“父皇教训得是!日后,儿臣自当恪尽兄长之德,多多照顾六弟!”

    “泰儿,你先带着弟弟退下吧!”“是!儿臣告退!”

    皇上缓缓落座,楚公公奉上茶饮。

    “近些日子,除了十五王与十七王的府邸,章衍章大人府上你也没少去吧!”“父皇明察秋毫,儿臣不敢欺瞒。”

    “并非朕明察秋毫!你是皇子,又是太后与朕格外爱重的皇子,宫里宫外,不知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你呢!”“是!儿臣多谢父皇教诲!”

    “你是朕的儿子,内里,朕虽能庇佑,于外,朕这个皇上却不能堵住那悠悠之口!”“防人之口甚于防川!父皇天恩庇护,儿臣感激不尽!”

    “坤儿,你是个聪慧明智的孩子,朕有心扶持,你亦要谨言慎行,断断不能出任何差池,为人诟病、授人以柄!”“是!儿臣遵旨!”

    “送他出去了?”“回皇上,奴才一直将三皇子送到承天殿门口。”楚公公答到。

    “出去的时候,承坤脸上的神情如何?”“奴才瞧着,三皇子倒还好!”

    “你说,朕方才的一番提点,承坤听明白了吗?”“三皇子机敏过人,想必是懂了皇上的意思!”

    “为了太子之位,他一定会想明白该如何做的。”“是!皇上圣明!”

    “传朕旨意,宣鲍直入宫!今晚,朕要在承天殿设宴,与他君臣小酌!将军府弄璋之喜,朕赐了赏,他还未向朕当面谢恩呢!”“是!奴才这就命人出宫传召!”

    “一定是毓亲王!一定是毓亲王!”

    望春宫内,承坤抑不住心中的怒气,一旁的婢女惊得连连退避。

    “你与承泰共争储位,毓王自然要在皇上面前做你的文章!”“母亲,事已至此,儿子再不能坐以待毙!明里,二哥惺惺作态,拉着六弟在父皇面前一副兄弟情深的样子;暗里,毓王肆意窥探,一日日网罗着我结党营私、谋夺皇位的不忠不孝之罪。长此下去,早晚有一日,父皇会听信他人谗言,迁怒于我、降罪于我;到那时,我便再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坤儿,既然毓王不留余地,那咱们也就不必再念什么亲眷之情了!”

    “母亲,您要”“本宫早有筹谋,就等着施以大计的这一天了!”

    当晚,鲍直入承天殿,君臣相谈甚欢,其乐融融。

    “哪日,得了空闲,朕就出宫到你府上,亲眼瞧一瞧你那儿子!”“若能得皇上过府相探,岂不是犬子莫大的福气啊!”

    “朕记得,你的府邸与毓亲王府相隔不远!”“是!”

    “想来,朕亦许久未曾到过毓亲王府了;如今,朕只记得毓王府中仿佛有个不小的锦鲤池。”

    听此言,立在皇上身后的承汲不由地心中一颤;而这瞬间的“神动”,鲍直看在眼中、明了于心。

    “宝天啊!”“奴才在!”

    “过几日,你随朕到毓王府走走,带朕去瞧一瞧那锦鲤池!”“是!奴才遵旨!”

    “对了!还得请上天师!天师最通阴阳风水之术,一番堪舆之后,让他略施调补,也好保着承恩远离灾病、平安长成!”“是!奴才记下了!”

    “皇上仁厚,不但于宫中广施恩泽,宫外王府中事亦劳心牵挂。”鲍直紧跟着说到。“诸王皆是朕的手足兄弟,治家治国,朕不能不惦念他们啊!”

    这一刻,望着立在皇上身后的承汲,鲍直的脸上露出了隐含着重重深意的一笑

    十日后,太后病体康愈,为此,皇上在宫中设家宴庆贺。宴饮之上,太后身边,雀贵妃侍奉在侧,承坤更是逗得太后合不拢嘴;相比之下,德妃与瑜妃则黯淡失色;见此情此景,皇后喜在面上、恨在心里

    宴饮毕,承汲与天师将酒后微醺的皇上搀扶进寝殿。

    “天天师!”“请皇上吩咐!”

    “方才,与九王碰杯同饮之时,朕瞧见他腰间挂着一只穿有红绳的青玉方石。那玉石通透明润,不似寻常之物,随身佩戴可有什么讲究吗?”“皇上您忘了!九王爷之所以佩戴那方青石,全全是为人父、一份挥之不去的念想啊!”

    “念想?青玉为璧!经天师提醒,朕倒是记起来了!昔年,一场急惊风,致使九王之长子——承璧夭折;为此,九王痛心不已,险些一病不起。后来,心念爱子不忘,九王便将其子生前挚爱之物——青玉方石日日佩戴于身,以此求得阴阳两隔之下的父子亲近。”“是!睹物思人,持物而缘不尽!但凡世人珍爱之物皆聚有其主之魂灵;有物在,魂不灭、灵不散;终有一日,九王之子会托身与其再相见的!”

第182章天师指点,榻下木盒() 
隔日巳时,皇上携德妃驾临毓亲王府。

    “臣恭迎皇上、恭迎德妃娘娘!”“毓王快快请起!”

    “诸王之中,属毓王府邸最为气派,朕早就想来看一看了!”“天恩浩荡!臣居于府中,一日不敢忘皇上之恩遇庇佑!”

    “哈哈哈哈!朕难得出宫,今日,既到了你府上,就莫要再拘着君君臣臣的礼数了!”

    一步步朝府内走去,皇上一路欣赏着不同于宫廷之内的景色。

    “天师,你看毓亲王这宅邸如何呀?”“回皇上,毓王府安于四方正位,气运流通可纳天地之福,着实是块风水宝地啊!”天师答到。

    “能得圣上之垂爱,此乃臣最大的福气!”毓王紧跟着说到。“依朕看,如今,毓王贵为亲王,可谓一人之下、百官之上,福禄自是深厚;只不过,这世间的福报,你到底还是缺了一样啊!”

    世人福报,莫不过“妻、财、子、禄、寿”;而此刻,皇上说他少了一样,这令毓亲王顿觉心头一颤。

    “朕指的是多子多孙之福!”

    “承恩,你怎的一个人回来了?”承恩房中,三夫人问到。“姨娘,我不愿随父亲在园子里逛了!趁着娘在正厅与宫中的娘娘说话,我就悄悄跑回来了!”

    “没人跟着你怎么行呢?若是跌着碰着了,王爷岂不要心疼坏了!”

    说着,三夫人拿出丝娟拭了拭承恩小手上的泥土。

    “姨娘,皇上为何要到咱们府上啊?”“你爹是亲王,是皇上的亲哥哥,兄弟亲眷之间相互走动也是寻常啊!”三夫人笑着说到。

    “听娘说起过,皇上是我的六叔!”“是啊!不过,一会儿若再见了皇上,你可不能直接称呼为六叔,而要恭恭敬敬地跪拜叩头,以全君臣之礼。”

    “姨娘叮嘱,承恩记下了!”“姨娘知道,咱们承恩是聪明懂事的好孩子,定会为王爷脸上增光的!”

    话音未落,此时,几下轻声叩门传入耳中。

    “进来!”

    “姚宝天见过三夫人!”“哟!是姚护卫啊!妾身有礼了!”

    “许久不见,夫人的身子可好些了?”“劳姚护卫惦念,妾身已然好了许多。”

    “夫人,此刻,皇上正由王爷陪着在锦鲤池边赏鱼;再有一会儿,皇上要顺路过来瞧一瞧承恩。”“能得皇上亲自探望,这真真是承恩的福气啊!”

    “夫人,皇上驾临,您怕是要先行回避!”“是!妾身这就离开!”

    “锦心,你留在这儿照顾承恩,千万别让他到处乱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