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修远轻轻一碰诸葛亮的手,凉得像打冰水里捞起来的一块石头,又痛又急地说:“手真凉!”他见诸葛亮坐在颠沛的马车里还在翻公文,埋怨道:“先生,你都病成这样了,还累死累活,他们都是死人么,有事让他们做去,平白地让那帮懒人偷闲,白拿朝廷食禄不干事!”

    诸葛亮嗔道:“我没有这么娇弱,你偏爱叨叨。”他握住一册文书,叹息道,“还有很多事没做,不能倒下呢。”

    外边有人轻轻敲车板,诸葛亮拨开车窗:“威公?”

    杨仪把一份急报递进来:“赵将军来信了,自中军南撤,他们遭曹魏大部袭击,幸有赵将军断后,烧断赤崖栈道,未曾有大覆败,不过一二日即返汉中。”

    诸葛亮看着急报,突地问道:“幼常有消息了么?”

    杨仪摇摇头:“还没有,传闻很多,但都不可信。张钺将军断后,着斥候打探,没有在北边发现马参军的踪迹。”

    杨仪话里有话,他的意思是马谡并没有投敌。诸葛亮把急报轻轻扣下:“去告诉张钺,一定要把幼常找回来。”

    “是。”

    车窗合拢了,诸葛亮忽地觉得一阵寒意袭来。明明快入六月天了,正是暑热时,他却觉得寒冷,像是身体里养着一块冰。他不禁拍了拍腿,怅然道:“老了。”

    修远一愕,他看着自称老去的诸葛亮,本想随口把那自损的言辞否决一番,最后却惊惶地发觉根本不能反驳。

    天蓝纶巾下压着的鬓发一多半泛了银色,眼角唇角的皱纹便是不笑不怒时也分明如叶面经络,清亮的眼睛总被浮翳渗着。整个人比去年又瘦了一圈,脸颊微撮了,浓重的青黛色从鼻梁上扫下去。他即使在睡梦中,在安静地养神时,也皱紧了眉头,每个瞬间都不松开思考的阀门,那日复一日的操劳加速了他的衰弱。

    修远看得心酸,几乎便要垂泪了。他真想把诸葛亮手中的公文抢过来,把先生锁在一个没有朝政公文,没有战事绸缪的安静地方,将一切打扰人休息的喧嚣关在门外,让先生年轻起来,健康起来,他宁愿先生不是丞相。

    诸葛亮翻动文书,方看了两行,说不得是为什么,轻轻拨开车窗,阳平关的险峻苍茫陡然映入眼底。

    大片的山野花朵仿佛喷火蒸霞,红的、紫的、黄的、白的,叫得出名的,叫不出名的,泼辣辣开满了山冈,浓烈得像要淌出水来。

    乔就死在这里么?

    他往下俯瞰,一团团云雾荡上来,看不清幽深峡谷的模样,也不知哪一处深谷埋着乔的尸骨,会有野犬野鸷侵害他么?或者他本没有死,被哪个好心的采药人救起,正在农家舍屋养伤,过得一些日子,乔会健健康康地回到他身边。

    也许是在明天早上,他从如山的文书后抬起头,乔已经悄悄地坐在他身边很久很久,无声无息,仿佛安静开放的一束白玉兰。他被蛛网似的朝政缠紧的心登时柔和舒展开,对乔微笑着说:“乔,你来了多久?”

    乔仍然安静地说:“父亲,没有多久……”

    诸葛亮觉得自己的想法太荒唐,像个胡搅蛮缠的懵懂孩子,可他多么想乔没有死,阳平关传给他的死亡讯息是一个笑话,或者是他莫名其妙的一场噩梦。

    诸葛亮第一次感觉自己是那么无力、软弱,他原来以为可抗拒命运折磨的个人信念,在儿子的死亡面前不堪一击,他此时便是想要做一个寻常的父亲,也来不及了。

    他再也不能弥补他对儿子的亲情亏欠,不能有过一次放纵宠溺,不能像普通父亲一样体会天伦之乐。为什么总是到最后才发觉自己以前的残忍,等自己想要救赎过往时,上天却又不给自己机会,这莫非是命运对自己的惩罚?

    诸葛亮把车窗合上了,渐渐封闭的空间里有两道浅浅的光在他脸上余留,像泪。

    夜晚像一领黑色披风,从汉中平原边际遥远的山脊飘过来,渐渐把汉中平原罩住,最后的余晖在天尽头落下帷幕。

    向朗匆匆地走上府门的台阶,一点月光流泻而下,照见门口蹲着的一个人。他以为是乞丐,也没在意,正要推门而入,恍惚听见谁喊了自己一声,他呆了一下,四处看了看,门前的巷道唯有风过路,并没有其他人。

    那“乞丐”站起来:“巨达、巨达……”

    向朗吃了一惊,他睁大眼睛看了半晌,惨白的月光洗着那人的脸,黑脸膛,宽额头,浑身脏兮兮的,袖口肩膀掉着碎布片,他难以置信地说:“幼常,你是幼常么?”

    “乞丐”“呜”的一声哭了:“我是、是……”

    向朗不顾一切地捉住他的手臂:“你怎么在这里?”

    “我、我一路南下,不知该去哪里……”马谡仓皇地说。

    向朗备觉怜惜:“别说了,先和我进屋吧,外边都在找你……”他警惕起来,挽着马谡进了门,“砰”地把外门关得严严实实。

    马幼常弃生投罗网诸葛亮挥泪诛心腹

    烈风在汉中平原盘桓,像排解不出的哀愁,一次次撞向山峰,又一次次反荡回来,继续沉压下去,蓄积下去,满山满野的青翠都失了颜色,像是季节提早残敝了。

    杨仪顶着风跑进沔阳的临时丞相府行营,风险些将他吹出去,他把着门迈了进去,心里琢磨着诸葛亮到底是什么病困模样。

    杨仪进门的第一眼看见诸葛亮没有卧床不起,依然坐在卷册堆满的案后,一面翻动案上的文书,一面儿和姜维叙话,还把公文上的要紧处和疑难处指给他看。

    蜀军上下任谁都看得出,诸葛亮对这个魏国降将优渥有加,常常随带身边,亲待程度很像当日的马谡,也是昼夜相谈,亲加点拨,还请命朝廷封他为奉义将军,当阳亭侯,领仓曹掾,以降将之身而获此殊荣,也算是平步青云了。

    杨仪本要回话,因见蒋琬正在和诸葛亮说公务,便垂手立在一旁等候。蒋琬今早刚从成都赶来沔阳,也不曾休息便来见诸葛亮,说起话还带着尘土味儿。

    “陛下问丞相是要回成都,还是留守汉中?”

    诸葛亮思索了一会儿:“烦公琰回去禀明陛下,我把汉中之事处置完毕,最迟本月底复返成都,到底要给陛下一个交代。”

    打了胜仗,诸葛亮不会邀功请赏,打了败仗,他却一定要面君负罪。

    蒋琬自然清楚诸葛亮的心思,他请道:“下官是否随丞相一同回成都?”

    “不,公琰先回去,成都丞相府不能少了你。”这一茬事才说毕,诸葛亮立刻转向杨仪,“威公,说说你的事。”

    “丞相,”杨仪道,“从西县拨来的千户魏民已安置妥当。”他把手中的文书递给修远,修远再展给诸葛亮。

    诸葛亮点头:“嗯,散于山野总不太好,可在沔阳附近修归附城,你和蒲元合计一下,择一处善地凿城。”

    杨仪答应着,说道:“再一件,我军既屯守汉中,以为他日北伐,魏贼兵多将广,难以一朝克定,诸将议之,是否要更发兵力?”

    “发兵?”诸葛亮漠然一叹,“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此病不在兵少,而在亮一人也。”

    杨仪劝道:“丞相不必自愆过逾。”

    诸葛亮摇头,徐徐道:“败军已成事实,亮怎可推诿,若不是亮用人不当,何以至北伐顿挫?故而今欲减兵省将,明罚思过,校变通之道于将来。若不能,虽兵多何益!”他微微一顿,诚恳地说,“自今以后,诸公有忠虑于国,但勤攻吾之阙,则事可定,贼可死,功可跷足而待!此意可书教令颁下群吏,以广纳诤言,补缺过失。”

    诸葛亮不推诿不塞责,主动承担责任,还欲广纳诤言,杨仪有些感动,他爽爽利利地应诺了一声,又说道:“再一事,随参军马谡逃走的李盛、张休找到了,他们意图抗拒,已被逮拿,现正押往汉中,请丞相示下。”

    诸葛亮抬起双睑:“哦,按背军之律处决。”

    那便是斩杀了,杨仪打了个寒战,可他不敢提出质疑。

    “幼常在哪里?”诸葛亮看似不经心地一问。

    杨仪迟疑着,像是咬着桃核,吐不出来:“马将军……”

    “怎么,威公有难言之隐。”诸葛亮的语气很淡,却像刀一样锋利。

    杨仪哆嗦了一下:“没有没有,丞相让我查找马将军下落,我,我……马将军大约是回,回汉中了……”

    诸葛亮一疑:“回汉中?在哪里?”

    杨仪虚弱地说:“张钺,张将军,他说,马将军或在、在……向长史藏、藏起来了……”

    诸葛亮微微眯着细长的眼睛,忽然把手里的文书抬起来一摔:“张钺既是早知幼常下落,为什么不告诉我,他这是包庇!”

    杨仪吓得一抖,他本也不是有意卖友,原是被诸葛亮逼得无处遮掩,慌忙辩解道:“张钺也不是、不是有意隐瞒,他、他也只是风闻,也没有凭证,不敢乱说……”

    诸葛亮冷笑:“你去告诉张钺,限他三日之内将马谡交上来,不然,他便为马谡顶罪!”

    杨仪吸了一口冷气,老实道:“是。”他埋着头走了出去,刚离开诸葛亮的视线,这才发觉冷汗已把衣衫浸湿了,脊梁骨像被砍了一刀,心里的恐惧统统被劈了出来。

    诸葛亮把目光重新落回案头,余光却瞥见姜维痴痴地出着神:“伯约,你想什么?”

    姜维游走的神经被诸葛亮叫了回来,他先是吓了一跳,结巴道:“我,我在想,马将军……”

    “哦?”诸葛亮有些惊异。

    “丞相会怎么处置他?”

    诸葛亮默然,轻轻地翻开一卷又一卷公文,很久以后才缓缓地说道:“依据军法处置。”

    姜维震惊,难道、难道诸葛亮要杀了马谡么?他和马谡几乎没有交情,连话也没说过,可到底是一条鲜活的生命,打败仗是常事,何至于便要斩将,诸葛亮的军法严厉得让他承受不得。

    有些话姜维不便说出口,蒋琬却能说,他用试探的语气说:“丞相,马参军的罪……够不着死罪吧?”

    诸葛亮微微一诧,他看了看姜维和蒋琬:“怎么,你们都想为马谡求情?”

    蒋琬委婉地说:“不是,马参军有罪,理应伏法,只是……”他不敢把心里的真实想法全盘托出,后边的话卡住了。

    “怕我杀了他?”诸葛亮目光平淡,却看得蒋琬低了头。

    “丞相会、会么……”蒋琬忐忑地说。

    诸葛亮沉默有顷:“若是亮以为按律当伏诛,公琰赞同么?”

    蒋琬心中颤抖,却为那无辜受戮的怜悯心,逼着他说道:“昔日楚王杀得臣而文公喜,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

    诸葛亮缓缓一叹:“孙武所以能制胜天下者,用法明也,是以杨干乱法,魏绛戮其仆。今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非法,何以讨贼?”

    蒋琬知道自己劝不住诸葛亮了,在诸葛亮心中,酷烈而不徇私的严法重于恩情优渥,他宁愿亲手处死自己多年倚重的心腹,也不肯让刑法的基石松动一小块。

    看来马谡终究难逃一死,蒋琬觉得很难过,他甚至生出一个荒唐的想法,希望马谡永远不要出现。直到他退出门去,他还在悲伤着马谡的命运,没有死在战场上,却被刑法加以大辟,对于好立功名的马谡来说,该是多么悲哀啊。

    这种喟叹也同样回响在姜维心中,只是蒋琬可以问出来,他却不能说出口。到底他刚刚投降没几天,百事该当谨慎,少言寡默方不会出纰漏。

    “伯约,想冀城的家么?”诸葛亮的声音像羽毛般轻柔。

    “想……”姜维诚实地说。

    诸葛亮叹息:“可惜当时情况紧急,大军撤退太匆忙,没能将你老母妻子接出来。你可去信天水问消息,国家不问你通敌之罪。”

    姜维呆了一下,想哭的感觉让他的眼角酸酸的。他其实在南撤的那天,便深种下思念的根,每往南走一步,心却往北进一步,每晚都梦见母亲守着孤灯吱嘎织布,梦见白蘋在巷口送他远去,泪澎湃着,伤汹涌着。可他是隐忍的性子,再大的苦也深深埋下,熬碎了自己的骨血自己品尝。

    只是他想不到,诸葛亮会猜中他的心事,会许诺他寻找家人。也许,也许,他真能把母亲妻子接来,一家人团圆相聚,那该多快活,多快活呢,他想着想着便露出遮不住的笑意。

    诸葛亮看得出姜维的心结,他沉沉一叹,再去看那写满了字的公文,字一一浮起来,意识里想起的却是一个人的模样:黑面孔,黑眉毛,黑头发,额头宽宽,笑起来没有顾忌,快四十岁了,还像个孩子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