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祭明-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元芳不由得心中一阵狂喜,我亲眼见着皇上了?老天开眼啊!

    “看在我家徐公子的身份上,李大人不能不给这个面子啊!”张生全拍了下李元芳的肩膀,旋即在众人面前遮住了他变色的表情,“借一步说话!”

    李元芳的思绪被打断,闻听此言,又是见到在场的众多人,便是明白张生全的意思,旋即收回惊变的脸色小声道:“皇……徐公子来到这里要做什么?”

    “微服私访!”张生全与李元芳来到酒馆的隐秘处,“这个狂生杜元甲,徐公子的意思很明显,将来可能会用的着他。你暂且将他收监,却不要轻易判罪,免得再出什么乱子,同时要把接下来两场的乡试试卷呈交给他。”

    “这……我听说他口吐悖逆之言,诅咒大明亡国,皇……徐公子都亲耳听到了,难道就不治他的罪?”

    “你照做便是!皇上说你有罪,你就算无罪也得认罪,这个道理不用我多说了吧?”

    “在下遵命便是!”

    李元芳脸色阴晴不定,这个少年天子这么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他猜不透,只能照做。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道理,李元芳还是明白的。

    “哼!这位小公子,就不必去公堂了,你、你还有你们三个,跟我走一趟就是了!”李元芳回到原来位置,见着手下之人已经将神志不清的杜元甲五花大绑起来,便是咳嗽了一声,“京城乡试,诸位需要自觉保持良好的治安!在下告退!”

    说完,李元芳便是带着捕快们以及几位见证人离开,旋即酒馆中立时安静了下来,只留下对朱勉这个少年感到好奇的几位士子。

    “他姓徐?难道是徐国公府上的那位公子?”

    “年纪轻轻就有这么个侍卫伴随在身旁,想必是身份绝非一般人。这等人物可遇不可求,今日又是共同见证了这狂生杜元甲发酒疯,也算是缘分,不如去认识一番。”

    几人商议之后,便是端着酒杯来到朱勉面前。很明显,通过刚刚的一切,他们已经认定朱勉的身份绝非一般。

    “听说阁下姓徐,不知是京城的徐氏,还是宁远徐府,亦或者是凉州徐家?”

    天下传闻,京城的徐国公,跟当今的太皇太后徐氏是一脉,这一家的幼子,与眼前少年有些相似之处;宁远的徐府,乃是世世代代敕封的镇国侯,一门之中,三五名将才,替大明国镇守着宁远边关;至于凉州的徐家,乃是天下闻名的富豪之家,没有人知道这一家有多少财富,据说这一家的公子,最喜欢游戏寻常人间,与眼前的少年颇有相似之处。

    “我家徐公子,只是外省来到京城看望亲戚的,虽然颇有家资,但并不是什么有名的人物。诸位不必揣测!”

    张生全的一番话,让众人难免有些失望。看样子,眼前的小公子,也不过是个寻常人物罢了。若是天下三大徐家的公子的话,说不定能够攀上点关系呢?可惜不是!

    众人的心思,自然是被朱勉看在眼里,他在心里不住摇头,人为名死,这句话没错。

    但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朱勉仍然是端起了茶碗道:“初到京城,多有不便,请诸位包涵!”

第16章 青云直上入内阁() 
众人闻言,皆是颔首,眼前的徐公子,虽然看上去年纪轻轻的,但却散发着老成的气质。这也难怪,毕竟人家是富贵公子,要继承家族产业的。

    “一会众多考生要到青云阁中集会,不知道徐公子你是否有兴趣?”

    此时有人提议,朱勉闻言,点了点头道:“来到京城,恰逢科举秋试,这等结交众多文人的机会,本公子怎能错过?诸位先行请过,在下饱餐一顿,自会前往!”

    “既然如此,我等便在青云阁恭候尊驾了!”

    几人言罢,与朱勉通过姓名后,便是抱拳拱手,回归了自己的座位,与此同时,店小二也将朱勉要的饭菜端了上来。

    朱勉想要前往青云阁,暗中查访民间,并不是心血来潮。或者换句话说,他要观察这些文人士子,看有没有适合成为自己班底的成员。

    如今的大明国朝堂,朱勉虽然表面上是个皇帝,但却并没有属于自己的势力。就比如说最近的辅政大臣之争,尽管是先皇密旨所定,但仍然有人为了这个位置而争斗。作为皇帝的,权力如果不集中在自己手中,那样的后果,朱勉不敢想象。

    事实上,对于狂生杜元甲的处理,朱勉也是为了自己班底成员考虑的,他想将杜元甲收为己用。

    从杜元甲酒后口吐狂言的样子来看,应该是一个山村野人,这也就意味着,杜元甲跟京城之中各个重要大臣之间没什么联系;其次,从他的言论中,可以看得出此人精于法家道理而厌恶儒家,且有着自己的思想,这样的性格,正是朱勉所喜欢的;最为重要的一点,闻听此人言语,一腔热血,有着忠君为国的思想,换言之,若是真的当了官以后,必定是个酷吏能臣。

    皇帝需要忠臣与能臣,也同样需要酷吏。朱勉犹记得,大夏神朝之前的武周时期,一代明君李曌,重用酷吏,兼用能臣,而使得朝堂政治清明,同时天下繁荣。

    如同徐氏说的那样,想要得到别人的效忠,就要用恩义去换,朱勉一边吃着饭菜,心中一边想着,自己该用什么样的恩义,去换取杜元甲对自己的绝对效忠。

    封官赏爵,财物利诱,这些都不是上乘的办法,朱勉要的是绝对,而不是相对。

    如此想着,已然是到了下午时分,朱勉走出酒馆,抬头望了望天上的太阳,又是看了看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便是说道:“走,小全子,跟本公子去一趟青云阁!”

    宫中严肃的生活,自然比不上这市井繁华的乐趣,朱勉不禁有些艳羡起来。但作为大明国的新皇帝,为了祭奠大明王朝,他必须扛起皇帝的责任。

    “一任书生读千秋,两度春风游蓟州。寒门贵子三朝相,青云直上入内阁。”

    出了酒馆,一路沿着前往夫子庙的道路前进,便是到了夫子庙一旁的青云阁。刚一走近,朱勉就听见一阵曲赋声音,他不禁讪笑自语:“好一个青云直上入内阁啊!但凡是士子,无一不是这样的追求,至于寒门子弟,更是这般心境。平步青云,内阁辅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阁中辅政今做甚,上安君王下抚民。民安乐,君安康,金銮殿上好名声!”

    自古及今,做官为甚?十个里面有七个,为了实践自己理想从而博得历史好名声;剩余的三个便是为了权力而做官。

    “谁在那儿瞎咧咧?平步青云?呵呵,自古以来,寒门难出贵子,这句话不是白讲的!”

    一阵不屑的声响,从朱勉身后传来。朱勉回头望时,却是见到一名英俊少年,手执白纸扇,身旁跟着两个家丁,一看穿着打扮,朱勉便是明白此人来历不凡,不是豪门之子,就是官员后代。

    “就是你?你也是从乡下赶来参加秋试的?像你这种乡巴佬,也只能发出这样的感叹了!大明国,还不需要你这种乡下来的狗奴才!”

    此言一出,跟在朱勉身后的张生全脸色瞬间阴沉起来,这是哪个朝官的公子啊,真是瞎了狗眼,竟然开口就喝骂当今圣上为乡巴佬、狗奴才,哼,侮辱圣上乃是死罪,这一条必须记下,回去好好查一查。

    朱勉闻言,眉头一皱,他有些生气甚至是心中冒起怒火,眼前的这名少年公子,衣着打扮倒是人模狗样的,怎么嘴巴这么臭?

    当真是狗嘴吐不出象牙来,连最基本读书人的礼仪之道都没有,自己只不过是自语评论了一番传来的曲调,被他听了去就张口骂自己乡巴佬、狗奴才,这搁谁身上,谁要是能平静下来,那才是见了鬼。

    更何况,朝堂上要是有了这等官员,万一在外使来访,口出这等言语,岂不是有损国体?此时,朱勉的心中已经下定决心,若是在此人通过秋试,来年参加春闱殿试,自己绝不可能让他通过。

    “本公子怀疑你的嘴不是用来进食的,是用来排泄的!”

    骂人最高的境界,就是不带脏字,更何况朱勉还不屑于对眼前少年使用污言秽语。

    “你应该去宫内皇上出恭的地方去干活,不应该在这青云阁让我遇到!”

    皇上出恭的地方,自然是指皇上茅厕。朱勉的言下之意,自然是在讽刺少年的不知礼仪,同时也是在讽刺他目中无人,这样的人只配去做太监的活,不配去做官。

    张生全一听,心中不由得笑了起来,皇上虽然年轻,但却智慧过人,骂人不带脏字,短短几句就讥讽了眼前少年,真是大快人心啊!

    “你……”少年公子闻听朱勉所说,脸上一阵红一阵绿的,“你们几个,给我上,把这个小子抓起来,给本公子往死里揍!这京城的蓟州知府,见了小爷我,也要客客气气的,这小子竟敢如此讥讽小爷我,哼,小爷我要让他尝尝皮肉受苦的滋味,!都别犹豫,揍死了也没关系,他这条贱命值不了几个钱,捅到刑部尚书那里去,也没人敢抓我!”

    话音落地,少年身旁的几个家丁,便是上前一步,摆开了架势,喊打喊杀的;张生全见此,也是上前一步,将朱勉挡在了身后,他的脸色阴沉似水,娘希匹的,这帮官二代竟敢公众之下袭击当今圣上,想不死都难!

    此时,青云阁门前,一大堆人围观,其中不乏身着富贵衣着的官宦子弟,也不乏豪门之子。

    “哎呦喂,高公子,您这是作甚,干嘛跟徐公子过不去?”

    恰逢此时,青云阁中走出一人,朱勉望过去,似乎是之前酒馆遇到的,好像隐约之间通过姓名,姓赵,叫赵无极。

第17章 高衙内() 
赵无极走出众人,阻住几名家丁后,连忙走到朱勉身前,小心翼翼地说道:“徐公子,赶紧给高公子赔个不是,不然今儿个恐怕真是要吃不了兜着走!”

    “哼,赔礼道歉就算了吗?小爷我要亲自掌他的嘴,让他知道知道,在这蓟州京城里,谁能惹,谁不能惹!”

    姓高的少年公子,自然是听见赵无极的劝告之声,他双眼紧盯着朱勉,脸上阴狠的表情,没有丝毫的减弱。在他心里,眼前的这名徐公子,已经是死人一个了。

    “哎呀,徐公子,您就听我的劝吧!高公子是当朝高中堂的幼子,鼎鼎大名衙内,得罪了他是真的……”

    赵无极还想继续劝说朱勉,但却被朱勉打断:“高中堂的幼子高虬是吧?听说你的长兄高翔被太皇太后看中,想要选给皇上当侍卫是吗?”

    “你知道就好!”

    朱勉话音落下,高虬便是满脸的得意之色,但旋即神色一愣,脸色便是再次阴沉沉的盯着朱勉:“知道你小爷的名号,还敢如此嚣张,看来不教训你一下,你是不是不懂这京城的规矩!”

    京城的规矩?哼,天子脚下,没有人敢跟朕讲规矩!这个高虬,真是不知死活,看来不把他打的不成人形,是不知道本公子的厉害!

    “张管家,去给这位高衙内两巴掌,让他明白什么叫规矩,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

    “啊呀,徐公子,您真的不能生气,他是高中堂的幼子,高中堂啊,当今圣上的四大辅臣之一,打了高衙内,您就怕没活路了!”

    赵无极听见朱勉如此说,早已经是脸色惨白,他赶紧拦住张生全,生怕出什么乱子。

    “您要是真的打了他,这青云阁前所有人怕是没得活路了!”

    朱勉闻言,眉头一皱,原本他对这个赵无极还有些欣赏的,毕竟在发生冲突的那一刹那,赵无极冲了出来苦苦相劝;但朱勉此时听着赵无极所说,便是越发瞧不起他了,胆小如鼠,趋炎附势,已经成为了赵无极带给朱勉的实际印象了。

    表面上看,赵无极苦苦相劝朱勉,让他为刚刚所说的言论道歉,但从本质上来看,又何尝不是在曲意逢迎高虬呢?毕竟,高虬是当今圣上四大辅臣之一高参的幼子,要是攀上了这根天线,那今后做官的路上,还不是火箭一样的晋升吗?

    朱勉最看不上这种人了,表面实诚,内心虚伪,朝堂上要是用了这种士子当官,不知道会惹出什么样的乱子来。他已然是将赵无极在明年的春闱中殿试判了死刑,就算文采再好,也不可能位列三甲了。

    “这位徐公子,究竟是什么人,竟然对高虬公子的身份丝毫不在意?”

    “虽然姓徐,但绝非是京城徐国公家的那位少年公子。京城之中,徐、高、曹、唐、慕容这五大家族的几个公子哥儿,彼此之间都是认识的,好的都快要穿上一条裤子了。可这位徐公子,究竟是什么来历?对于宫中的一些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