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祭明-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倒是忘记这一件事了!”说着这话的时候,朱勉神色不由得凝重起来,唐浩得病的事情,从年初一直持续到现在。

    虽然这期间,朱勉让太医院的人去诊治过一番,自己也去探视过几次,但病情的发展,始终是无法控制。

    不过,听着张生全的话,朱勉也明白,不是唐浩病重无救,而是快要到了临终之际了。这一件事,比之自己召见杜元甲要来的急切。

    “报!启奏皇上,唐修在宫门外求见!”朱勉正要继续安排着事情,谁料侍卫径直进了宫中,“内阁首辅唐浩已经进入了弥留之际!”

    听着侍卫的禀报,朱勉神色再次一暗,立刻起身出了重阳宫,恰好见到了神色焦急的唐修:“唐修,唐浩的病情如何了!”

    “回禀皇上,父亲已经弥留了!”唐修见得朱勉出来,便是立刻跪下来,言语之中多是哭腔。朱勉闻言,也不多说什么,便是当即下定了决心道:“把皇后给朕叫来,随朕一同前往唐府!另外,着在京之官,五品以上,通通前往唐府候旨!”

    谁也没想到,唐浩的病情会加重得如此迅速,前几天太医们的回话,还能够治疗一段时间,今天就不行了?一时之间,别说是朱勉,就是身旁的两位太监总管,都有些不能够接受。

    唐浩病危,进入弥留之际的消息,很快就传播到了各个官员的府上。作为当今皇后的亲爷爷,本朝的内阁首辅,前来唐府探望的人,自然是十分的多。

    “爷爷,您醒一醒,皇上来看您了!”唐凝侍奉在病床的一侧,轻声呼唤着唐浩。如今的唐浩,皓首白发的样子,比之以往更加苍老,脸上的皱纹,显示着他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朱勉见此,不禁有些动容。回忆曾经的诸多事情,要是没有唐浩的支持,当年政变,屠灭乱国臣子徐家,也不会成功。换句话说,唐浩可谓是朱勉成功道路上的第一辅政大臣!

    “唐浩,朕来看您了!”朱勉坐了下来,此刻卧房之中,跪下了众多臣子,“您有什么话,尽可对朕讲!”

    这就是在问唐浩有什么遗言。

    “老臣……愧对……皇上!”唐浩睁开了眼睛,气喘吁吁的说道,“皇上正是开展宏图伟业的年龄,而老臣却要先行一步,去面见先帝了!”

    “首辅,朕知道您的辛苦,这么多年,您的功劳朕都记着呢!”朱勉叹息了一声,此刻的唐浩,已然是回光返照了。

    “皇上……目前……天下大定,革新之策正在推行,然而其中的阻力,现在还没有出现,但并不代表着将来不会有……”唐浩艰难的说完一句话,但很快就大口喘气,朱勉不得不伸手,垫住他的后脑,以免唐浩一口气提不上来,“徐家已经被灭,接下来的就是藩王势力,瀛洲岛的东瀛以及大草原上的那匹狼……皇上,革新思想流派的阻力……将会史无前例的大,万望皇上自持……”

    唐浩终究是没能将最后几个字说完,话音还未落下,脑袋便是一歪,身子一软,呼气的声音也戛然而止。

    “奉旨昭告群臣,大明国内阁首辅唐浩去了!”

    “臣等恭请吾皇节哀顺变!”

    skbshge

第125章 公车上书(一)() 
“大明国宏光四年三月二十二日,内阁首辅唐浩病逝。临终遗言,嘱托圣上革新变法,其忠诚之心,天地可鉴。”

    早有史官,在一旁记录着这一件大明国的重要事情。于整个大明国来说,这一件事乃是最重要的了。当今的内阁首辅去世,就意味着大明国皇帝的左膀右臂被砍了。更何况,唐浩本身就是有功于社稷,而且还是大功。

    朱勉轻轻的将唐浩的身体放了下来,神色有些悲哀,作为一代功臣,自己的辅佐大臣,还未享受到革新的成果,就这么去世了。要说朱勉心中不去抱怨上天不与其人寿,那是不可能的。

    “传旨,追封唐浩为唐王,敕封镇国庙,于大明太庙次庙配享,葬朕之帝陵一侧,以表彰其功勋!”

    朱勉收起自己有些悲伤的表情,他心中当下有了决断,要对唐浩过往的功绩进行表彰。生前时刻,唐浩不曾接受过各种封号,死后朱勉自然不会吝啬。唐王作为一种王爵封号,自不必多说。

    要知道,从大明国开国至今,除了开国功臣受封过王爵封号以外,就再也没有别的异姓王出现了。即便是当年的徐家,徐长恭虽然被封了王,但最后却是被朱勉革除掉的,可想而知,封王爵足以彰显唐浩的功勋了。

    更有甚者,配享太庙,葬在帝陵,这都是一种对唐浩功勋的表彰。自古以来,还没有哪些臣子,在死后能够葬在帝陵里,其令牌配享太庙了。

    此时,众人听得这番话,悲伤之中不免多了些艳羡,这一番,唐家可谓是风光至极!皇上赐唐浩死后哀荣,也就意味着,从此往后,唐家的子弟,无论如何都能够进入到中枢系统,以掌控朝政。即便是将来出了没什么才能的子弟,那也是将会是一方的封疆大吏。

    这等利益,自然是为众多朝臣所羡慕的。

    “张生全,传旨下去,今日晚朝与明日早朝取消,朕要为亡灵守夜!”

    “奴才明白了!”

    是日下午,在朱勉亲自的指挥下,唐浩的葬礼,便是按部就班的展开了。这一番的葬礼规格,因为朱勉的旨意,比之以往大臣们逝世时候的,都要来的高。毕竟死后追封了王爵,自然是不能与前朝大臣相提并论了。

    哀乐阵阵,持续了许久,朱勉替唐浩亡灵守夜,同时也与众多大臣,论及过往事情。呜呼,五年之久,大明国方才显现出新的转机来。

    直至次日中午时分,朱勉才结束守灵回归了重阳宫。在唐府上,作为孙女的当今皇后唐凝,则是继续的披麻戴孝,招呼众多吊丧的人员。

    一夜未眠,朱勉自然是有些疲惫了。于瑞华宫中处理了些政事后,便是睡下了,直至晚上,方才醒转过来。

    “皇上,您醒了!”

    张生全上前,将披风搭在了朱勉的肩上。

    “今儿个还要召见杜元甲吗?”

    朱勉原本打算要去见一见杜元甲的,只是因为唐浩突然病故,自己才拖了时间,一时半会也忘了这件事。此时,张生全的提醒,倒是让朱勉想了起来:“为何不早早的将朕叫醒?”

    “皇上,奴才怕把您给累着了……”

    只是,服侍朱勉的张生话音还未落下,便是有人快速走进了重阳宫:“皇上,公车府中,西凉省的徐时,联合了众多学子,一起上书,要求朝廷出兵收复失地?”

    “徐时?前面带路,朕这就前往公车府看一看!”

    skbshge

第126章 公车上书(二)() 
在侍卫的带领下,朱勉很快就到了公车府。夜色之下,火把的光辉,将整个公车府照耀的如同白昼一般,许多学子聚集在这里,议论的声音不绝于耳。

    “皇上驾到!”

    张生全那近似女人的尖锐声音传来,公车府前,众多学子便是纷纷跪下行李。此时此刻,公车府内,也走出了一名中年男子,他是公车府令赵飞:“臣赵飞,惊扰圣驾,万望皇上恕罪!”

    “听闻众多学子前来上书呈奏,不知所谓何事,朕特意亲自来看一看!”朱勉压了压手,示意赵飞不必多礼,“不知西凉行省的徐时是否在你们这些人中?”

    朱勉的下一句话,并不是对赵飞说的。他已经接到奏报,说这一场公车上书的引领人,是西凉行省的徐时。

    作为一个曾经微服私访过的皇帝,朱勉自然明白西凉行省的徐时,指的是谁。

    大明国的天下,有三个徐家最为有名,其中一个,便是京城蓟州国公爷徐长恭一门,只是这一门,因为徐长恭乱国的原因,已经被朱勉灭了,如今只剩下太皇太后徐氏留在了碧波宫中;再一个,则是原来驻守在宁远边关的徐志良一门,这一门因为当年蓟州保卫战的战功而被朱勉高升重赏,分别镇守边关的各处隘口了,现如今不在京城;至于最后一门,便是西凉行省的徐家,这一门,乃是天下首富,而徐时就是这一门的长子!

    如今的大明国西凉行省,早已是被西域诸国给占据了,其中的很多世家富商,不愿意沦为异族奴隶,而逃亡到了大明国别的地方。这其中,自然是包括徐家。虽然西凉行省被割让,然而原本的西凉行省的户口建制,仍旧存在。故而,天下首富徐家,虽然迁往了河东行省,却仍然称为西凉徐家而非河东徐家。

    “草民便是徐时,草民叩请吾皇圣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朱勉的话音刚落,公车府前跪拜的众多学子中,便是走出一名满脸刚毅的青年。其人身高足有七八尺,火光照耀之下,面如冠玉,唇如涂脂,秀美俊朗的面庞,与朱勉相比,不相上下!

    朱勉下了马车,端详了一番徐时,心道不愧是天下首富的长子,竟是美男子一个,怕是男人见了,都欣喜不已!

    “朕听闻你联合众多科举考试的学子,在公车府上书,究竟所谓何事?”朱勉点了点头,挥了挥手,示意众人免礼,同时也在示意着徐时上前讲话,“昨日科举国试的榜单已经出来了,朕也见了,你徐时排名极高!”

    “皇上过誉了!”徐时走上前几步,拱起手来,便是谦虚了一番,“若不是皇上提倡教化,我等众人也不会有如此机会考得这么高!”

    徐时说完之后,便是顿了顿,思索了一番,而后从自己的袖口中,拿出了一本奏章,道:“草民不才,今日联合众多学子,于公车府上书,实际上是为了大明国的一些事情,还请皇上过目!”

    说完,徐时便是将奏章双手捧起,服饰在朱勉身边的张生全见此,便是赶紧上前去,伸出手来接了过去。

    “皇上!”张生全将奏章捧到朱勉面前,朱勉却并未接过,而是再一次的仔细打量了一番徐时。

    “联名上奏,这倒是弘光年间的头一次。”朱勉笑了两声后,方才从张生全手中接过奏章。事实上,朱勉不用去阅读奏章,也能大概猜测得到。

    西凉行省的事情,是大明国的耻辱,这在中东部地区的人们来说,也许没多少关系,顶多是印象中朱勉这个皇帝懦弱无能。但是,在西凉行省本地人眼中,这就是一种刻骨铭心的国耻。

    谁也不愿意自己的家园被侵占,更何况眼前的这名天下首富之子呢?西凉行省,可是他的根!

    正如朱勉自己所猜测的那样,他翻开奏章后,映入眼帘的第一句话,便是有关于收复旧土,抵御外辱的言论:“草民徐时,叩请吾皇行三件事,以宽慰大明国列祖列宗在天之灵。其一者,抵御外辱,收复旧土……”

    “其二者,民为本,当奖励生养,开垦荒地,教化民心……其三者,鼓励工商,追逐世界之潮流……”

    这一份奏章,朱勉足足看了半个时辰,整个公车府门前,也足足安静了半个时辰。

    “徐爱卿,你这一份奏章中所写的内容,朕已经大致了解过了。”朱勉将奏章递还给了徐时,他看的真切,的确是如同侍卫报告给自己的那样,这封奏章的最后面,有上百个名字与鲜红色的拇指印。

    很显然,这是一场意志坚决的上书行动。然而,其中所列举的诸多措施,朱勉都有所规划。他纵然是一个贤能的君主,也明白事情的轻重缓急。

    当前的大明国,吏治的革新,已经开启,这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只有吏治澄清了,大明国的百姓才能安生,接下来才是奖励生养等诸多政策,最后才是抵御外辱,收复旧土。

    然而,这一封奏章中,很明显是将抵御外辱这一件事,放在了第一重要的位置上。没错,朱勉也承认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但就当前局势而言,却又不是最为重要的。

    “徐时啊!朕知道,你的家乡在西凉行省,你又是有着一番抱负的。然而,当今的大明国国力已经衰微到了极点,若是此时此刻,再派遣大军去讨伐周边各国,恐怕朕吃不消啊!”朱勉半开玩笑一般,“国库没什么银子了,打仗也打不起来了!”

    “草民等知晓大明国的困难,愿意捐助国库,以求皇上收复失地,抵御外辱!”朱勉的话音刚落,原本站起来的众多学子,再次跪了下来,发出了一番极具血性的声音。这是朱勉始料未及的。

    听着众人慷慨激昂的表态,一时之间,朱勉不禁有些动容了。大明国的学子,还是向着自己的,自己又何尝不希望立刻前往边关,御驾亲征呢?可惜,他不能这么做,因为大明国的痼疾不除,百姓便不得安生!

    “好!”但朱勉仍然要答应众多学子,“朕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