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祭明-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72章 逼宫(一)() 
徐氏摇了摇头,话是这么说,可脸上的神色却极为严肃。作为大明国实际掌权人,她很清楚这一系列事件的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尤其是上次朝堂亲政风波过后,她越发觉得,朱勉这个皇帝当得太不像话了,处处违逆自己的意思。

    “上次我就说过了,小皇帝应该关进碧波宫好好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才是。现在倒好,整出亲政的事情来,这是没把您放在眼里啊!”徐长恭恨恨的说道,“也更没有把我这个国舅姥爷放在心上!”

    “还有那个唐浩!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原本支持着他把自己的孙女扶上皇后的位置上,能够与我们一同掌权,谁曾料到现在竟然向着小皇帝!这等大臣,就应该罢官免职!”

    在徐长恭的眼中,唐浩这是赤裸裸的背叛。一下子,让整个徐家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

    “听说梁王刚生了个儿子?”徐氏似是没有听到徐长恭的抱怨,“梁王十五日朝贺结束之后,我就把他留了下来。”

    徐氏这没来由的两句话,让徐长恭心中一动。太皇太后这是想做什么?怎么会平白无故的提到梁王?徐长恭毕竟是个聪明人,只稍微动了动脑筋,便是明白过来,恐怕徐氏对这个梁王的王子有什么想法。

    “大金国的公主就快要来了,这样子做的话,恐怕给大金国没有交代!”徐长恭试探着问道,他的话语中很隐晦的提到一件事,那就是换掉现在的皇上。

    “梁王跟哀家的儿子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听到这里,徐长恭就有些明白过来,徐氏恐怕有意于梁王来做这个皇帝。只是到了这里,徐长恭便是顿了一下,他想起一件事情来。

    梁王的生母是神宗皇帝的丽妃,只可惜丽妃早逝,独独留下了梁王朱栅。梁王年幼,彼时作为皇后的徐氏,就将其收养在跟前,换句话说,太皇太后徐氏算得上是梁王半个母亲。

    而且,这个梁王自小就依恋太皇太后,即便是出阁主政,也和徐氏常常来往。若是形容梁王对徐氏的态度,那可以说是百依百顺。不管是在寻常为人处世的方面上,还是在某些政事上。

    更何况,梁王也是神宗皇帝亲生的儿子,论起道理来,这皇位的继承权,也有他一份。

    只是,徐长恭心里想的却不是梁王,他有更好的人选。不过,他并未开口,因为徐长恭知道,即便是自己开了口,徐氏也不会答应。

    “如今,这天下的兵马大权都掌握在你的手里,其余藩王没什么军队,因此这一件事做起来将会很容易!”

    徐长恭自然明白徐氏口中的事情是什么,他正想接着话,谁料徐氏压了压手,又是摇了摇头,这个动作就让徐长恭觉得奇怪:“难道太皇太后姐姐,觉得这件事不可行?”

    作为天下兵马的掌权者,徐长恭自然明白废立皇帝的后果,稍有不慎便会天下大乱。不过,也好在这天下兵马的调动大权,都在他徐长恭的手中,这也就间接的避免天下大乱的情况发生。

    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朱家宗族的诸多藩王了!

    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然而,这皇帝之位,岂是随随便便更替的?不管怎么说,小皇帝也是嫡子,其他藩王都是旁系。尽管有着血缘关系,但于皇位的正统性来说,必然是不合制度的。

    如果真的要把梁王或者是汉王,亦或者是其他的藩王扶上位,必然是打破了这种制度的。到时候,天下士子也许不会说什么,但这众多藩王,必然会闹将起来!

    实际上,徐长恭心中所想,是如何将这一件事放在汉王的头上。只是心念电转之下,便是想明白了,汉王暗中有十万军队,哪怕是废立皇帝,梁王上了位,那汉王也可以假借勤王之名入宫,绞杀梁王从而奠定自己的道路。

    这一番,便是将计就计。

    “事情说说是容易,可小皇帝没有太大的过失,纵然是终日享乐,也找不出其他的毛病啊!”

    徐氏口中的过失,徐长恭自然明白,既然没有,那就得创造。创造不了,那就生搬硬套!

    徐长恭沉吟了许久,最终确定了心中的想法,便是道:“太皇太后姐姐,这件事得需从长计议。若是找不到小皇帝的过失,可以先以不孝的名义将其关在碧波宫中,然后太皇太后您临朝称制,再往后的事情,便可以顺理成章的替换皇帝了。”

    这是鸡蛋里挑骨头的事情,世上谁人不会?更何况,这不孝的行为,可大可小,没有一个标准,只要抓住了小皇帝朱勉的一个差错,就能往大了的说。

    天下之人,最重儒家学问,而这儒家学问的核心便是忠孝两个字。于小皇帝朱勉来说,忠没什么可说的,这孝就可以掰扯掰扯了。一旦天下人知晓,小皇帝朱勉是因为不孝的原因而被关入碧波宫,以至于最后废立皇帝,那么所有的一切都能够水到渠成了。

    即便是到时候有藩王闹起事来,也可以名正言顺的出兵镇压。徐长恭与徐氏又商议了一番,望了望宫外的天色,已然是不早了!

    慈宁宫中的事情,朱勉自然不知晓,此时此刻的重阳宫,秀女舞娘,笙歌饮宴,绵绵不绝。然而,宫中却没有朱勉的影子。

    “张生全,你去门外看着,万一有人来了,你就说皇上在休息,不方便见人!”唐凝此时望着殿中婀娜多姿的众多秀女,张口便是吩咐着张生全,“如果太皇太后来了,你就说皇上肚子有些不舒服,出恭去了,一时半会回不来!”

    “奴才遵命!”

    与此同时,上林苑之中,朱勉的身影,在众多兵士的行列中穿梭着,跟在他身后的则是东方剑修、张宗义与孙世宁等人。

    “皇上,这么多兵马,怎么混进城?若是稍有不慎,就会被徐家发觉,到时候御林军、神机营赶过来,就麻烦了!”

第73章 逼宫(二)() 
朱勉此行上林苑的目的,就是为了把自己掌握的这一部分私兵,调往皇宫去。然而,正如孙世宁说的那样,如果是安排一个两个的,倒是没什么问题,但这是足足五六千的兵马,还有那么多的武器装备,想要弄进皇宫,比登天还难!

    “而且,近几日上林苑操练的动静,似是引起了徐家的警觉!”孙世宁的脸上流露出忧愁的神色,“好在,这上林苑很大,他们没有找到这里!”

    “是得想个办法,要不然空有计划,却是不能够实行,实在是令人憋屈!”东方剑修跟在朱勉身后,不住的点头,显然是在认同孙世宁的说法,“如果这么多兵马想进城,除非强攻城池,否则的话千难万难!”

    朱勉闻言,脸上倒是没什么表情,道:“并不一定需要五千兵马都进城!”

    此言一出,跟在朱勉身后的几人,皆是有些意外。如果这五千兵马不进入蓟州城池的话,那皇上的计划怎么实施?皇上想要夺权,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宫变来实施。宫变的主要力量,自然是兵马了。

    如果没有掌握一定数量的军队,那么这宫变从何谈起?

    “皇上有何计划,还请直说,我等定当遵从!”孙世宁瞅了个空档,赶紧接上话茬,“臣已经打听清楚了,近些日子来,徐家和汉王等藩王走动频繁。而且,从慈宁宫中传出来的消息,说是徐长恭一直在跟太皇太后商议着什么!”

    朱勉听着孙世宁的话,自然明白他所说的是什么意思。废立皇帝的事情,朱勉早有耳闻,要不然他也不会再次来到上林苑,打算调动兵马以做最后的准备。

    “五千兵马拉进皇宫,的的确确不现实!”朱勉神色凝重的点了点头,他对于这一件事很重视,“这样子,你点选一百人,乔装打扮,分头送进蓟州城,然后再选入皇宫,留在重阳宫中,朕自有用处!”

    常言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朱勉的意图很简单,既然这大明国的兵权在徐家之人手中掌握着,那自己就先用计策,来斩杀徐长恭再说。从他那里取得兵符之后,再打开城门,往后的事情,便能够水到渠成。

    “一百人?”孙世宁有些不解,若是按照计划,这一百人怎么着也不够用,“那神机营和御林军万一发现了猫腻怎么办?”

    “皇上,您是不是想要利用丘神绩?”

    不待朱勉开口,东方剑修便是明白过来,眼前的皇帝既然敢这么做事,想必是有一定的道理。细细思索之下,东方剑修就想到了一个人。

    “丘神绩在神机营和御林军中都有门路,我回头跟他讲讲,说不定能成行?”

    朱勉走在众人之前,听着东方剑修这么说,便是点了点头。他还记得,丘神绩欠自己一个人情呢。凭借着这个人情,再让东方剑修去游说一番,必然能够让丘神绩帮自己一个忙——掩盖兵马入城的事情。

    “所有交代,我都写在了这份帛书上。二月二日,听到城中炮响,立刻行动!”朱勉神色严肃,“关乎行动的成败与否,朕不能预测。如果你们有谁不愿意,现在就可以退出!”

    “臣等誓死追随皇上!”

    众人没有丝毫的停顿,便是给出了答案,这让朱勉很是欣慰:“如此便好!”

    倏忽时间,一来二去,便是到了二月一日。如同往常一样,早朝依旧。只是,今日又和往常有些不同,不仅仅徐长恭没来上朝,更是太皇太后徐氏也没来。他坐在龙椅上,察言观色,发现众臣之中的表现如同往常一样,没什么差别。

    只是,这几日从慈宁宫中传来的消息,说是太皇太后徐氏对自己这个皇帝的各种不满,准备托词,让徐长恭废立皇帝。这一则消息,一直让朱勉坐立不安。此时此刻,徐氏不来临朝听政,已然让朱勉心中越发的怀疑起来。

    “诸多政事,已然禀报过了。然而,太皇太后身体染恙,不能理政;国公爷又是外出有事,因此都积压在那里。若是辅政大臣能够处理的,便是处理掉吧!”朱勉心中没来由的感觉到一丝不对,便是匆匆应付着眼前的早朝局势,“朕这几日身体也有所不适,暂且退朝……”

    朱勉的话音还没落下,便是听见金銮殿外传来一阵吵杂之声,旋即便是见到,一大队士兵,身着铠甲涌进金銮殿来!

    “你们是什么人,竟然敢擅自闯入金銮殿?”唐浩此时起身,眉头紧蹙,今日朝堂上太皇太后徐氏不在,这让他感觉到一丝不对,“还不速速退去!”

    “奉太皇太后懿旨,皇帝朱勉犯不孝之罪,即日起禁足于重阳宫!”金銮殿大门之外,走进徐长恭,与唐浩一样皓首白发,只是此时没有了往日的那种老态,反而更加精神了,“从今天开始,大明国将由梁王摄政!”

    徐长恭话音落下,便是从他的身后走出一名英俊秀美的青年男子,不用思考,朱勉就知道这人是梁王。更何况,前一阵子诸王朝贺的时候,自己还见过他。

    “徐长恭!”朱勉脸色一沉,他听得出来,不孝之罪乃是无中生有的,这分明是徐长恭想要找借口,将自己软禁起来,“朕乃是先皇所立天子,你凭什么废了朕?”

    “徐长恭,你不思忠君报国,却是拉拢梁王,叛君篡位,到底是何等的阴谋?”这一番情景,作为辅政大臣的唐浩也看的明白,徐长恭这是来逼宫的,“你做下这等逼宫之事,将来你和梁王朱栅,有什么面目去见先帝?”

    “唐大人,此言差矣。太皇太后徐氏,为国家民生计,天子不孝,当禁足重阳宫以作反省。待将来反省结束之后,自然可以出来,而且到了那个时候即可亲政!”

    说这话的是梁王朱栅,他手中拿着一把白纸扇,神色冷峻,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朱勉。朱勉也抬起头来,便是迎上了朱栅的目光,四目相对,转瞬间仿佛要嚓出火花一样。

第74章 逼宫(三)() 
从朱栅的目光中,朱勉能够感受到他的兴奋与热切。毕竟,朱勉屁股底下的位置,在吸引着他。先摄政,继而登基,好一个套路!

    “朕真是后悔,当初没有听岳武穆的话!”朱勉神色凝重,冷哼一声,便是从龙椅上走下来,“太庙之中的先帝如果活到现在,绝不会允许你们这些人胡来的!”

    当初岳武穆提出废除外戚的奏本来,本是朱勉的计策,他要为自己的计划拿出一个由头来。可是,现在看来,既然想要实施宫变,又何须什么由头?到底是自己的心太软了,杀伐不果断啊!

    此时,朱勉搬出太庙来,想要以太庙之中的先帝之名,来提高自己的地位,表示自己乃是一脉相传的皇帝,不是说废就废的。他在拖延时间,等待着群臣为他来辩护,然而除了唐浩以外,其余的朝臣,皆是浑身如同筛糠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