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曲沃武公,见势不妙立刻命令士卒撤退,这是邓荒等人始料未及的。
    邓荒率军追赶,终究没敢追太远。
    万一中了曲沃武公的圈套,那就不妙了。
    “主上!”邓荒和刚出城迎接郑忽的高渠弥同时向郑忽见礼道。
    郑忽回礼之后,问道:“如何?”
    邓荒摇了摇头,一脸严肃的回答道:“曲沃君防备之心甚重,见我率军至,即刻撤离,无纠缠意,臣率军追,未敢及近,恐有埋伏!”
    郑忽又看向高渠弥,高渠弥也点点头,看样子也同意邓荒的看法。
    郑忽面色有点凝重,看来这曲沃武公变聪明了不少。
    也不再准备和他硬碰硬了。
    这样一来,这一仗可能就不是那么好打的了。
    想想一下,这么一支联军若是不和他正面交锋,反而只在晋国境内乱窜,四处点火,这对郑忽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若是任由曲沃武公率军四处点火,那么晋国刚刚统一的局面必将受到威胁,而且,曲沃武公还能趁乱在晋国拉起一支军队也说不定。
    届时,郑忽可就进退两难了。
    遣兵去灭火,兵力必然分散,会给曲沃武公以可乘之机,若不去灭火,晋国真的就大乱咯!
    “必须把三国联军控制在此地,并且一举歼灭,不然后患无穷!”郑忽心道。
    一念及此,郑忽当机立断,命令高渠弥立刻将陉庭中最精锐的探子撒出去,密切关注三国联军的一举一动,绝对不能让曲沃武公率领三国联军在他眼皮底下给跑了。
    高渠弥见郑忽说的极为郑重,知道此事非同小可,向郑忽告罪一声,先郑忽和邓荒一步进城,亲自去安排此事。
    高渠弥离去之后,郑忽这才带着邓荒及其他士卒入陉庭。
    “此次曲沃君领兵几何?”
    郑忽和邓荒边走边谈。
    想要击败曲沃武公,他有多少兵力,这样最基本的问题还是要做到心中有数的。
    虽然郑忽之前在曲沃武公进攻耿、韩等几邑时,已经得到探子传来的消息,但和邓荒所见的相互印证一下,或许更准确一点。
    毕竟邓荒绕到了三国联军身后,曲沃武公有没有暗藏兵力,邓荒应该是知道的。
    “以臣度之,不过二百余乘而已!”
    邓荒并没有发现曲沃武公有暗中私藏兵力的行为。
    他和曲沃武公交战,所见到的,大致也就这么些人。
    郑忽闻言,点了点头,这就对上了,根据之前探子回报而来的消息,曲沃武公率领的军队,就在二百乘左右。
    而现在他手中,加上邓荒率领的,以及陉庭可用的兵力在三百乘左右。
    两者之间,单以兵力来论,差距不是特别明显。
    战斗力,除了陉庭士卒比较强之外,其余的和曲沃武公率领的三国联军实力是在伯仲之间的。
    即便是稍强,也强不太多。
    若是约战,有陉庭士卒的带领,胜算是极大的。
    但问题是,曲沃武公上次已经上了一次当了,这次估计是不会答应他的约战了。
    所以,只能用其他方法了。
    “夜袭曲沃营地倒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郑忽心说。
    “怕就怕曲沃武公有了防备!”
    郑忽现在也不敢再以常理来揣度曲沃武公的所思所想。
    很明显,曲沃武公已经被他给“调教”出来了。
    什么战争礼节,什么君子风度早已经丢到爪哇国去了。
    而事实也确如郑忽所想。
    曲沃武公带领三国联军撤离陉庭,安营扎寨之后。
    曲沃武公和狐突开始密谋如何应对当前的局面了。
    硬拼,肯定是想都不会想。
    郑忽这个人就是个不遵守战争礼节的,想和他正面硬刚,那比登天还难,至少在曲沃武公和狐突心中,郑忽就是这么没节操。
    再者,曲沃武公心里明白,他手里的这些三国士卒,他若是拼完了,再想向三国借,那可能性就不是太大了!
    说白了,机会只有这一次。
    没人倾举国之力无条件的支持他。
    能帮到他这一步,已经是仁至义尽。
    所以,曲沃武公是带着必胜的决心来的。
    无论使什么手段,一定要取胜!
    “君上,陉庭乃郑忽根本之地,郑忽绝不容许其有失,以我而今之力,恐难攻破!”
    “然,为之奈何?”曲沃武公眉头紧锁,看样子,也是在为这个问题忧虑。
    “郑忽方定贾、杨、霍三国,其民未附,臣以为,莫若移兵攻之,可建大功!”
    狐突的损招还真不少,而且还真能拿住郑忽的七寸。
    不过曲沃武公倒是有些疑惑。
    与其攻打贾、杨、霍三国,不如去攻打曲沃了。
    曲沃自成师以来,三代人的经营可不是说着玩的。
    一旦他率兵前去攻打的曲沃的消息传到曲沃城中,应该会有不少人支持他,甚至杀曲沃守军,帮他开曲沃城门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曲沃武公将心中的疑惑吐露。
    狐突闻言微微一笑,想曲沃武公解释道:“曲沃,君上之故地也,郑忽必遣重兵把守,且曲沃城坚,极难攻破,君上若攻曲沃,是置大军于险地也!”
    曲沃武公闻言,默默的点了点头,狐突说的确实有道理。
    实在不宜在此时去进攻曲沃。
    “待君上破贾、杨、霍三地之后,再移师攻曲沃,万无不胜之理!”狐突怕曲沃武公失去信心,安慰了一句。
    其实也不算安慰,这本来就是狐突计划中的一部分。
    先去攻打贾、杨、霍三地,打过就跑,把三地搅的天翻地覆,让郑忽跟在他们后面收拾残局。
    这样,等他们吧三地搅和的差不多的时候,再出其不意的突然奔袭到曲沃,把曲沃给收回来。
    而彼时,估计郑忽正在为贾、杨、霍三地的烂摊子发愁呢!
    等到他们重新占据了曲沃,也算有了一定的资本,这样,他们就可以请求梁、芮、魏加大援助的力量。
    。。。。。。
第324章 先机() 
曲沃武公和狐突谋划着,怎么才能给郑忽造成最大伤害,自己取得最大利益的同时,郑忽也在和他的智囊们谋划着,怎么才能将曲沃武公和三国联军一网打尽。
    郑忽有夜袭曲沃营地的打算。
    关键问题就在于,万一曲沃有了防备,还真有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
    若不袭营,干看着总不是办法吧!
    而且,郑忽觉得,若是曲沃武公想要去晋国四处点火,那么今夜率军溜走的可能性比较大。
    这很好理解,换位思考一下,基本上就能够得到这个答案。
    也就是说,今夜若不能将曲沃武公及其所率领的三国联军歼灭在此地,那么之后,可能就要跟在他们屁股后面转了。
    届时,他郑忽会一点一点的失去主动权。
    这就是地盘大的劣势!
    灭了曲沃之后,紧接着再灭贾、杨、霍三国,搞得郑忽的兵力有点吃紧。
    不然,绝对不至于到如此地步!
    而今他已经将陉庭中最精锐的探子撒了出去,监视着三国联军的一举一动,应该不会出什么差错。
    监视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三国联军悄悄溜走。
    这是郑忽所不允许的。
    探子已经撒了出去,接下来就是布置今晚的袭营工作。
    郑忽已经决定,今夜由他自己亲自率军上阵。
    率领最精锐的曲沃士卒攻入三国联军的营帐中。
    高渠弥和邓荒则率领其余士卒,将三国联军的营帐团团围住,一方面随时准备策应他,另一方面谨防曲沃武公和狐突再次逃窜。
    当然了,为了提防曲沃武公有了防备,郑忽肯定不会直接率军袭营。
    事实上,郑忽准备给曲沃武公一个大大的惊喜。
    那就是火箭。
    袭营不放火,那能叫袭营吗?
    先来一阵火攻,等三国联军手忙脚乱的时候,郑忽再率军杀入,杀伤力绝对会成倍增加。
    这样一来,取胜的应该不成问题。
    郑忽的一番布置,基本上没有什么漏洞,其他人自然也没有什么反对意见。
    。。。。。。
    夜幕降临,陉庭城中的士卒在郑忽的指挥下离开陉庭,向三国联军的营帐中疾奔而去。
    而在三国联军的营帐中,曲沃武公和狐突也已经开始在指挥士卒准备撤离。
    他们料定今夜郑忽肯定会来袭营,不过,他们却没有和郑忽打一场的打算。
    因为,即便是有准备,也不一定能够打的赢。
    毕竟,双方的实力在这摆着呢!
    所以,曲沃武公和狐突商议之后,决定在天黑之后,尽快撤离,以免被郑忽纠缠住。
    漆黑的夜色是最好的掩护。
    在夜间撤军,不容易被郑忽一方的军队追及。
    若是白天便撤离,很难将郑忽一方的军队给甩掉。
    一方准备包围,一方准备撤离,这一场战争更像是双方比赛与时间赛跑。
    谁跑赢了,谁便赢得了先机!
    。。。。。。
    曲沃将要撤离的消息,郑忽自然很快就收到了。
    陉庭最精锐的探子可不是吃干饭的。
    得到消息之后的郑忽,立刻命令加快行军速度。
    几刻钟之后,郑忽便率军狂奔而至。
    而此时,曲沃武公刚带着三国联军出辕门。
    郑忽二话没说,从士卒手中夺来弓箭,借着火光,瞄准曲沃的大旗,射出一箭。
    这一箭不偏不倚的穿过大旗,最终收割了一位倒霉蛋的性命。
    直到这时,三国联军这才反应过来,立刻高呼“敌袭!”
    郑忽这一箭之后,其他士卒也跟着射箭,而且射出的都是火箭,一时间火光冲天。
    曲沃武公原本并没有让士卒拔营,一方面他料到今晚郑忽会夜袭,准备让郑忽扑个空,另一方面他是准备悄悄的离去,不让郑忽察觉。
    却没想到郑忽竟然来的这么快,快到他撒出去的探子前脚向他禀报陉庭敌至,后脚郑忽便已经率军赶到了。
    根本不给他任何反应的时间。
    而那些留在原地的营帐已经成为了郑忽一方士卒的靶子。
    即便他身在辕门之外,也能感受到身后炙热的温度。
    事已至此,也没什么好说的了,看样子,不打一场是走不了。
    于是,曲沃武公立刻指挥三国联军向郑忽一方发动进攻。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他刚出辕门,还有很多士卒还未出辕门,不来个先声夺人,一旦让郑忽一方占的先机,万一将辕门堵住,那么他们这些人就要葬身火海之中了。
    郑忽见三国联军向他们发动进攻,当先率领士卒前去与之搏杀。
    此战郑忽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曲沃武公。
    无论如何,这次绝对不能再让曲沃武公逃走,郑忽心里发了狠。
    不止是郑忽,陉庭士卒中不少人的目标也是曲沃武公。
    因为郑忽之前的悬赏令还有效。
    郑忽在出兵前还特地重申了一次,凡是能够抓到曲沃武公的,不论死活,一千金,一座城邑的重谢。
    这样的奖赏足以让任何一名陉庭士卒动心。
    千金已经可以说是重宝了,再来一座城邑,这岂不是意味着,谁杀了曲沃武公,谁就能连升数级爵位,一跃而成为真正的大贵族。
    要知道,在陉庭之中,拥有一座城邑的,也就冢宰高渠弥一人而已!
    这个吸引力真的是无限大。
    此时升官发财的机会就在眼前,哪个人愿意轻易放过?
    这种情绪表现在战争之中,就是曲沃武公突然感觉自己所遭受的压力非常大。
    很明显,陉庭士卒都想往他身前凑。
    只要不傻,都能感受的出来。
    而郑忽自然不会跑去和士卒争功,他带领着士卒横冲直撞,四处拼杀,同时也关注着曲沃武公周围的动静。
    三国联军本来单以战斗力来论就不是陉庭士卒的对手,更何况郑忽在这场战争一开始的时候便占据了先机。
    现在他们的主将又被陉庭士卒团团围住,脱身不得,士气不由自主的开始下降。
    身后是一片火海,退又退不得,前面眼见陉庭士卒杀的甚是凶猛,想要前进突围,却又不止一次的被打了回去。
    渐渐的,三国联军已经有些支持不住了。
    。。。。。。
第325章 为之发丧() 
曲沃武公死了。
    就死在郑忽面前。
    三国联军也被郑忽率军击溃,溃逃的士卒在高渠弥和邓荒率领的士卒的包围下,几乎没有逃出生还的,与全军覆灭几乎没有什么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