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斤;明朝亩产333公斤;清朝亩产278公斤。

    从春秋战国的亩产几十公斤,到唐朝的亩产上百公斤,再到宋明清的亩产几百公斤,直到有一天的超级杂交稻亩产上千公斤。

    稻子原本是野生的,正是有了人类长达一万多年的不断驯化,它才从不适合栽种的野生稻演变成适合栽种的人工稻,再从产量很低的普通稻演变成产量很高的杂交稻。

    鉴于粮食产量极低,扬州牧秦宜已经责令组建相关人员实验新的种植方法,从培育种子、改播种为插秧,土地改良以及试种一年两季种植,那样的话,产量将会大幅度提高。

    屯田兵规模非常庞大,尤其是淮南地区,由于袁术祸害太狠,灾民数量占比非常庞大,在扬州牧秦宜进入淮南之后,不符合战斗人员条件的男人基本被吸收到屯田兵队伍中。

    这一日,屯田兵在田野里忙绿,有一位骑马的白袍武将路过,他一边走一边好奇地四处观看,被江淮地区纵横规整的水渠所吸引。

    此人好奇并不奇怪,毕竟这个时代没有人花费这么大精力修建如此规模水利工程。

    一路走来,这位武将发现并非一处而是所有的田野都是一般模样,让他不得不为之震惊。

    尤其走到淮河边,看到巨大的水车在水流冲击下不停地旋转,把河水提起来输入到水利设施,并通过纵横交错水渠输送到远方。

    此情此景不得不令人感叹,这里与他处果然不一样啊。

    好奇心驱使,令他急于想找人打探一下,看到前方有几人在劳作,便走过去。

    “这位大哥,我是外地人,游历天下路过此处,感觉这里与别处不太一样,这是谁家的田地,竟然修建如此多水利工程,实在令人惊叹。”

    田边几个人笑了,其中一位说:“这位壮士有所不知,这些田地,这些水利设施均不是个人所有,属于屯田兵所有。壮士不会没有听闻扬州牧大名吧?这几年天灾人祸,人吃人都发生过,如果扬州牧没有来,我等恐怕活不到今日,淮南千万人能活下来,以及你所看到的,都是扬州牧所赐,他是我们的救星。”

    扬州牧秦宜竟然有如此声誉,令来人始料不及,他是武将哎,与农事有关吗?

    “这位大哥,你说的包括这些水渠,水车吗?据我所知,秦州牧只是武将,不会懂农桑之事。”

    此人一番话,令在场几位连连发笑,其中一位说:“这位壮士,实话告诉你吧,州牧大人虽不懂农桑,却也是大智慧之人,包括水车,水渠,确实出自州牧大人之口,州牧大人只需说个大概,自有人完善。”

    “为什么要让屯田兵种地,不是有农民吗?”

    看着这些屯田兵,来人想到了一个问题。

    “呵呵,这位壮士有所不知,淮南连年灾害,为了找吃的农人都成了流民,不组建屯田兵谁来种地?重要的是,扬州牧说军队不能过多增加百姓负担,要尽量自给自足,所以才组建屯田兵。”

    听到这些话,来人心中暗思,传言多集中在军事才能,看来实际情况要比传言更甚,扬州牧果然是个英明的主。如今自己无处可出,投刘备的话,万一他真是欺世盗名之人,自己可就误入歧途。

    再说了,当年自己也不过听其言感觉刘备仁义,就算他真是那样,也不过是虚的,不及扬州牧秦宜用实际行动造福人民,两相对比,优劣分明。

    沉思一会儿,似乎下了决心,问:“你们既然是屯田兵,一定是扬州牧属下,请问一下,如果有外来人要投奔杨州牧,哪里有接纳之处?”

    “你问这事啊,如今扬州地界各城都设有招贤处,若自认为属于出类拔萃人物,可直接去寿春,若是一般人就不要跑那么远,各处都有招兵处,我们这里也有啊,不如来我们屯田兵吧。”

    什么,当屯田兵?

    咳咳,开什么玩笑。

    来人暗自摇摇头,说道:“我还是去寿春城吧,谢谢这位大哥指点。”

    这位白袍武将告别屯田兵,骑马走人。

    skbshge

第136章 赵云() 
这一日走到寿春,白袍武将经人带领来到招贤处。

    看见官府值守人,来人说:“这里可是扬州招贤所在?本人欲投扬州牧。”

    “正是,看你装束似乎是武人?”

    的确,此人骑着战马,随身一杆长枪,不是武人是什么?

    “正是,在下的确是武人,不会只收文人吧?”

    招贤榜文人要多一些,来人有些不确定。

    官员模样的值守人微微一笑,解释说:“不是,只是看你的装束随便问一下。壮士,请在这里登记,姓名以及哪里人士。”

    登记结束,官员模样之人说:“壮士,你请稍等,我去禀报一下。”

    招贤处又来了新人,扬州牧秦宜接过来一看署名竟然是赵云赵子龙,大喜过望,立刻让人领进来,自己则整理衣冠亲自迎接。

    秦宜走出门,恰好看到赵云往这边走,他急走两步,热情地说:“呵呵,原来是常山赵子龙来了,本州牧热烈欢迎!”

    赵云当即愣住了,他怎么知道我的字是子龙?

    嗯嗯,我们之间好像没有打过交道吧。

    赵子龙看一看对面这位州牧大人,也太年轻了,不过,这不重要。

    “州牧大人,以前见过在下?”

    “木有,绝对木有,不过,本州牧对子龙闻名久矣!请,里面请。”

    一边说着话秦宜挽着赵子龙往里走,热情的不得了。

    那么,常山赵子龙为何离开河北来到了扬州?这不符合套路呀。

    按照正常套路,大约明年赵云投靠刘备。

    此事说来话长,简单说赵云作为公孙瓒手下武将,刘备亦依附在公孙瓒处,赵云得以与刘备交往。公孙瓒与袁绍交战,派遣青州刺史田楷占据山东附近的土地,袁绍亦派数万大军前来争,公孙瓒便上表将刘备提升为别部司马,派刘备前去帮助田楷抵抗袁绍。赵云随刘备出征,为刘备掌管骑兵。

    后来,赵云因为兄长去世,向公孙瓒请辞归乡,刘备知道赵云此去便不会再回来,因此握着赵云的手,内流满面,不舍得分别。

    赵云向刘备辞别时,说了句:“终究不能做有违德操的事。”

    赵云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目前我还属于公孙瓒的属下,现在投靠你有违道义。

    公孙瓒败亡之后,赵云面临新的选择。

    严格说,赵云其实也是一个“贤臣择主而事”的人。

    刚开始赵云一直是在袁绍的手下效力的,只是看不惯袁绍的所作所为,这才转而投靠公孙瓒。但是,赵云投靠公孙瓒之后才发现,原来公孙瓒和袁绍一样,也是用人唯亲。在对袁绍的作战当中,只是让赵云统领后军,在前面冲锋打仗的人,都是公孙瓒的亲信。

    赵云失望了,恰巧此时,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来帮助公孙瓒,认识了刘备。

    玄德与赵云分别,执手垂泪,不忍相离。云叹曰:“某曩日误认公孙瓒为英雄;今观所为,亦袁绍等辈耳!”玄德曰:“公且屈身事之,相见有日。”洒泪而别。

    首先一个,就是赵云是真的后悔了,他没有想到公孙瓒和袁绍一样,看不到自己身上的能力。

    其次,赵云也在给刘备一个信息,那就是,希望刘备不是和袁绍、公孙瓒一样的人。毕竟,这只是赵云第一次见到刘备,前面两次赵云都吃亏了,这次也学乖了,不想冒然投靠刘备。

    第三,刘备也给赵云留下一条后路。“公且屈身事之,相见有日。”

    一方面,刘备不想此时挖走赵云,以便别人说自己善于挖墙脚。

    另一方面,刘备也是告诉赵云,随时欢迎你来。

    其中的第二条理由,就是赵云没有跟刘备直接走的理由。

    赵云不能确定,表面看起来很有英雄气概的刘备,是不是也和袁绍、公孙瓒一样用人唯亲,毕竟,在刘备的身边,已经有了关羽和张飞。

    赵云很纠结,天下几方势力,因为徐州屠城,所以他不会选择曹操,剩下的便是刘备了。

    实话说刘备给赵云留下的印象不错,却又担心再一次走老路,表面上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如公孙瓒一样,所以他很慎重。

    就在赵云纠结的时候,天下传闻四起,一是有关刘备,二是有关秦宜。

    有关刘备的一些事迹,赵云多少知道一些,比如动不动泪眼婆娑,确实让人不忍,比如女人如衣服,等等。传言有真实的一面,所以,谣言怕就怕三分假七分真,大部分都是真的很容易让人接受。

    以前赵云还真没有多想这些事,现在对比传言觉着所传非虚。当然,赵云也不会因为一些传言就轻易认刘备一定是伪君子。

    但有一样,赵云因为对袁绍和公孙瓒的失望,绝不会继续犯错误,必须慎重选择,刘备那里就不能贸然前方。毕竟双方很熟悉,一旦赵云去刘备那里还真不好意思走人。

    而秦宜的崛起让赵云多了一个选择,尤其有关秦宜的事迹,实在太惊艳,自然引起赵云的关注。

    关注不等于决定,若选择错了,赵云真的杯具了,换三个主岂不也成了三家性?

    所以,这一次坚决不能选错。

    吃一堑长一智,何况吃过两次亏,赵云明白一个道理,听其言不如观其行,我何不实地考察,看看秦宜治下到底如何,比自己瞎猜强多了。

    赵云开始游历天下,从河北一路南行往扬州进发。

    还没有走到扬州境内,消息又有所变化,扬州牧竟然一统全境,把个赵云惊得不要不要的。

    赵云一肚子问号,这个扬州牧秦宜是怎么做到的,战争不可能如此简单,袁术不是纸扎的,小霸王孙策凶猛早有耳闻,如此短暂时间被消灭,无论如何说不通嘛。

    赵子龙对这个扬州牧秦宜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说不得加快行程,争取早一日抵达扬州境内。

    一路走来,传说中的淮南人吃人那种景象没有了,映入眼帘的是绿油油的庄稼。再加上与人交谈,了解了第一手资料,赵云觉着自己这一次选择不会错了。

    skbshge

第137章 刘备够衰() 
窝日,这也太坑了吧?

    诸葛孔明和庞统提前出山,投奔了扬州牧秦宜,这还不算,连常山赵子龙也来投奔,你让刘玄德如何混?

    刘备招谁惹谁了?竟然这样下死手拆台!

    估计刘备也不知道诸葛孔明和庞统将来会辅佐他,将来赵云也应该是他的手下大将。以后刘备只有羡慕地份,看着别人手下人才济济。

    一只邪恶的小蝴蝶来到三国,不经意间胡乱扇动加下翅膀,一切都变了模样。

    追根溯源,祸根在沂水河畔秦宜那番话,但刘备明白秦宜是为了吕布打抱不平,那种情况下说几句气话不算什么。刘备恼怒的是曹操,恶意诽谤,散布谣言,坏他名声。

    什么戏子?俺天生就爱流眼泪,碍你什么事?

    什么伪君子?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哪里错了?

    说俺冒充皇家身份,伪造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有本事你查出假冒的根据,木有根据凭什么说俺是假的?

    徐州是流言重灾区,哪怕刘备那俩兄弟都有些动摇,看刘备的眼神不似以前那般热切(基情减弱的苗头)。可怜刘玄德生活中那种环境下,心情是何等糟糕,仇恨之深与日俱增,估计大耳贼刘备与奸雄曹操之间的仇结很难解开。

    所以,始作俑者秦宜木有半点羞愧之色,木有半点大恶人的觉悟,乐得看戏。

    曹操或许一开始轻视刘备,秦宜却从没有轻视刘备,那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强,生命力极其顽强,谁若是小瞧了刘玄德,那就要倒霉了。

    刘玄德也不过是基础差一点,枭雄就是枭雄,比之曹操查不了半分。

    而曹操奸诈一目了然,刘备外表忠厚更能迷惑人,只是风格不一样罢了,难说谁比谁高明。

    秦宜在徐州蛰伏若干年也不是白给的,除了迷恋杜妹儿雪白肚皮,大部分精力都用来盘算着将来如何坑来坑去、如何投机取巧,浪费了不少脑细胞,对付不同的敌人,要用不同的方式嘛。

    比如刘备,仁义君子是他的招牌,打掉他这个招牌,等于废掉了大半的武功,所以才有沂水河畔那一幕。

    力量强弱一般都属于相对的,拆刘备的台柱子,弱化未来一个强大的敌人,变相地强大自己,这便是秦宜预设的策略。尤其在刘备相对弱小的时期,运作好的话,效果非常明显。刘玄德被曹操搞臭,再想借用仁义君子的形象招揽人才,发展壮大,恐怕异常艰难。

    这种策略因人而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