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从挽明开始-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十六年骆养性冒着生命危险举报前任首辅周延儒,也就是想放手一搏,让崇祯皇帝重新感觉到锦衣卫的重要,今天,终于得偿所愿。

    接了圣旨,骆养性在锦衣卫的校场上重新点齐三百部属,他们也是一个个穿上崭新的飞鱼服,挎上绣春刀,腰间挂起铮亮锦衣卫的腰牌,精神抖擞。他们仿佛又回到了以前锦衣卫权势滔天的时代,一时间议论纷纷。

    “今后看哪个狗日的敢看不起我们锦衣卫!”

    “是呀,咱们终于要扬眉吐气了。”

    “我们的好日子要回来了。”

    人声嘈杂,骆养性右手高高抬起,示意众人安静,然后大声说:“兄弟们,现在朝堂之上的大臣,一个个口是心非,贪污腐败,朝廷重振锦衣卫,就是要大力反腐。朝廷现在入不敷出,财政紧张,百姓闹饥荒,卖儿卖女,他们却一个个富得流油,私养小妾。皇上现在要用我们锦衣卫来当反腐的利刃,去给那些结党营私的奸臣们放放血!你们愿不愿意?”

    “愿意!”

    “我们愿意!”

    “为民除害!”

    “都给老子听好了!待会我们要干一件大事,抄首辅陈演的家,这是我们锦衣卫要干的第一件大事,天下人都在看着呢!都给老子把手脚放干净点!当今皇上明察秋毫天威难测,现在是我们锦衣卫翻身的机会,这件事非常重要,谁要是给老子办砸了,南镇抚司的人字号大牢的大门就为他而开!我们出发!”骆养性此时深知,皇上再次启用锦衣卫反腐,就是去纳捐,去抄家,缓解朝廷的财政困境。当然,最后的恶名和美名,也是由他们来背,想要出人头地,就要有所付出。

    一声令下,锦衣卫们一个个全副武装,跟在骆养性的屁股后面,他心里顿爽,带领大批人马,浩浩荡荡地赶往陈演府上,将陈府团团围住。

    威震天下的锦衣卫终于再次重新启用,京城大街上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面露惶恐,避之不及。

    “进去抓人!堵住大门,一个都不许放过!”三百锦衣卫终于到达陈府,骆养性吩咐道。

    陈演是当朝内阁首辅,大门两侧摆放的石狮子栩栩如生,房顶上的瓦片更是价值不菲的琉璃瓦,只是避开了皇室所用的明黄色,朱红色大铁门高达一丈有余。

    陈府两侧的青衣家丁,看到大批锦衣卫到来,此时还有些颇为不屑——锦衣卫自从崇祯下令解散之后地位就一落千丈,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他们也不知道朝堂上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哪里把前来抄家的锦衣卫放在眼里?

    “瞎了你们的狗眼,没看到这里是大学士府嘛!惊扰了大学士家眷,你们这群狗东西人模狗样,有几个脑袋够砍的……”门口的两位家丁看到锦衣卫到来,朝他们吼道。

    “狗东西……”

    噗嗤……两位家丁的话还没说完,脖子上的鲜血直冒红色的血流了一地——坐了多年冷板凳的骆养性面露一丝狰狞,上前拔刀,砍杀了他们。

    “不好了,杀人了!”

    “锦衣卫杀人了!”

    陈府其他家丁和眷属见骆养性等人动了刀子,吓得半死。偶尔有反抗的家丁,也被杀了。

    平日里受够鸟气的锦衣卫此时更是如同猛虎下山,气势汹汹杀入陈府之内,挖地三尺,在陈府后院一棵老槐树旁的大坑里,挖出了一口铁箱子,箱子上是熟铁打造的大锁。

    “开锁!”骆养性大喜过望,道。

    陈演的夫人被带到了,颤颤巍巍拿出钥匙,厚重的铁箱盖刚一打开,一片金光顿时直射开来,里面存放的均是黄金玉石珍珠之类名贵物品,初步估计价值不低于十万两白银。

    “给本官继续挖!”骆养性下令道。

    不一会,而坑中挖出的箱子多达七八个,一共计算下来就是七八十万两,就是这些还不算陈府的其他古董字画之类的物品。

    “都给我搬走,登记入册,回宫复命。”骆养性道。

    人赃俱获,大殿之上,袁嘉升铁青着脸,下了圣旨,说:“陈演勾结内侍,公然欺君,贪赃枉法,罪不可赦,凌迟处死,财产充公。”

    杜勋和李国瑞的家产也被没收,这三个人就给大明的国库贡献了三百万两白银。

    “你们记住,这大明的天下,是天下汉人的天下,关系亿万百姓的生死,现在满清大敌当前,流寇四虐,谁要是只顾自己的私利,祸乱朝廷,谁就该死!”袁嘉升道:“这几年大明天灾不断,百姓疾苦,至即日起,废除辽饷。爱卿大都是忠君爱国之人,纳娟还望众位齐心协力才是!”

    “皇上英明,万岁万岁万万岁!”此时魏藻德等众位大臣哪里还不知皇上的意思,齐呼道:“臣等谨遵圣训。”

    当天的筹款很顺利,在武英殿的大门重新打开之时,一共筹集了白银六百多万两。

    袁嘉升将其中的三百万两白银用在大明火炮厂研发新武器上,剩下的三百万两饷银给孙传庭和吴三桂等边军送过去,解了一时的燃眉之急。

    袁嘉升知道,让大臣们募捐,只能解一时的财政之困,要解决大明的财政问题,必须开源节流,下一步,他要削减各藩王的开支,在江南开征商业税。

    而削减藩王的开支,这方面不涉及朝中大臣们的利益,对于袁嘉升提议的“削藩”,魏藻德等内阁大臣也深表赞同,明代藩王的奢侈生活,他们生前锦衣玉食,死后墓葬也非常豪华,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张国维、倪元璐那些正直的大臣,早就对大明的藩王制度不满了。

    户部尚书倪元璐说:“今天下之事极弊而大可虑者,莫甚于宗藩,以往天下财赋岁供京师粮四百万石,而各处王府禄米凡八百五十三万石,不啻倍之。若为天下黎民之生计,可以削减藩王的俸禄。”

    袁嘉升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是非常抠门的,他把官员们的俸禄定得很低,但对自己的龙子龙孙金枝玉叶却很大方,但他不知道藩王们的俸禄,他问倪元璐:“藩王的俸禄具体是多少?”

    倪元璐说:“根据祖制,明代宗室分为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八等。这些宗亲子弟的俸禄都是由国家供给,年俸标准是:亲王禄米10000石,郡王2000石,镇国将军1000石,辅国将军800石,奉国将军600石。从亲王到奉国中尉,这些人的俸禄只是正常的财政支出,此外还有不少临时性或特殊的补贴和支付,如婚丧之事、建造宫殿府第、修筑陵墓、为宗室服务的仪仗卫队官员俸禄及额外的赏赐等,也都需要大量经费。”

    袁嘉升问道:“现在国家供养的宗室有多少人?”

    倪元璐回答说:“明初宗室贵族人数还不算多,国家财政尚能支付。现在宗藩数量已日渐庞大,宗藩人数大约每年增加一倍,现在江南大约有二三十万藩王人口。”

    “这就难怪山西、河南等宗藩及禄米大户不堪重负,流民无数。江南财政虽然尚可,但藩王的开支不可不减少。”袁嘉升道:“倪大人,你觉得减多少合适?”

    倪元璐说:“臣以为减半可以。”

    “减半?现在朝廷的军饷都难以按时发放,减半有何用?减到三分之一吧。”袁嘉升说。

    “减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倪元璐说:“如此一来,朝廷势必会得罪天下的藩王。”

    “不得罪天下的藩王,朝廷就要得罪天下的百姓。”袁嘉升道:“以后非皇上三代以内的直系藩王,国家不予供养。”

    “可是,恐怕一时……”倪元璐知道这事具体还得他去办,他不愿意一下子削藩削得太狠。

    “好了,削藩的事情,就这么定了。”袁嘉升道。

    因为明成祖朱棣已经削过一次藩,剥夺了藩王的三护卫,地方卫指挥使的人选也不再由藩王敲定,藩王实际上就成了没牙的老虎,想作乱也不可能了,加上到了明末,崇祯亡国,那些皇亲国戚的表现实在让人大跌眼镜,不仅没什么作为,反而添乱,这时候强制削藩,阻力其实不是很大。不过,除了一个女人的反对不好办,这个女人就是崇祯皇帝的寡嫂懿安皇后——也就是天启皇帝的皇后。

    退朝后,袁嘉升决定去面见一下这位年轻貌美的嫂子,毕竟除了削藩,还有把太子派往南京征收商业税这种事,也得到她的支持就比较好办。

第14章 迁太子去南京() 
崇祯皇帝的寡嫂张嫣也是明末的一位传奇人物,天下数一数二的美人,颀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樱,鼻如悬胆,皓牙细洁。

    天启元年,时年十五岁的张嫣,从全国初选的五千名美女中,连过“八关”拔得头筹进宫,同年四月被册立为皇后。

    张嫣小时候纯洁娴静,笑不露齿。七岁的时候,茹苦耐劳,洒扫庭院,洗衣做饭,样样都会。没事的时候,独处一室,习做女红,阅览书史。十三四岁,窈窕端丽,绝世无双。她的父亲张国纪丧偶后,张嫣亲自照顾弟妹,颇有德行。

    张嫣很有皇后风范,母仪天下后,非常不齿宦官魏忠贤和天启皇帝的乳母客氏两人的行径,数次在天启皇帝面前提起两人的过失,更曾以皇后的身份管理六宫,亲自惩处客氏,因此使魏忠贤与客氏对她恨之入骨,两人在背地里造谣,说张嫣是盗犯孙二的女儿,孙二因犯死刑,就将女儿托付给生员张国纪,张国纪将这段隐情不据实反映,犯有欺君之罪。

    顺天府丞刘志选趁机弹劾张嫣的父亲张国纪。御史梁梦环也乘机兴风作浪。天启皇帝没有因为流言而惩办张皇后,相反果断地下旨谴责刘志选,从而使阉党不敢妄动。

    天启三年,张皇后怀有身孕,突然腰痛,要找一个会按摩的宫女来按摩。客氏害怕皇后产下皇子,让魏忠贤安排自己的人冒充,在为皇后捻腰的时候故意下重手,捶之过猛,竟损元子。致使张皇后流产生下死胎,此后张皇后未再生育。这一事,后来成为杨涟弹劾魏忠贤的第十条罪状。

    张嫣在信王朱由检,也就是后来的崇祯皇帝即位一事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天启皇帝临死前,客氏安排怀孕的宫女进入后宫,以冒充熹宗子嗣。明熹宗对张皇后说,魏忠贤告诉我说后宫有二人怀孕了,以后生男就立为皇帝。

    张皇后表示反对,认为应当早立信王朱由检。僵持很久后,张皇后说服了明熹宗将皇位传弟。朱由检本来以为是皇兄试探自己,张嫣自屏风后走出,说:“皇叔义不容辞,且事情紧急,恐怕发生变故。”

    朱由检才下定决心继承皇位。

    明熹宗对于张皇后,始终爱惜。他临死之时,将张皇后托付于弟弟信王朱由检,说:“中宫配朕七年,常正言匡谏,获益颇多。今后年少寡居,良可怜悯,善事中宫。”

    崇祯皇帝登基后,对皇嫂亦非常敬重,为张嫣上尊号曰“懿安皇后”。

    懿安皇后本来居住在慈庆宫,崇祯十五年七月,因崇祯皇帝的太子将纳妃,改慈庆宫为端本宫,懿安皇后迁居仁寿殿。

    袁嘉升知道,他的这位皇嫂现在也就三十多岁,但在皇族中还是很有威望的,崇祯皇帝很多事情因为她的反对没有成功,比如迁都南京。

    这一次,袁嘉升决定先让太子先去南京。他知道,崇祯的皇太子朱慈烺从小在宫中长大,不谙世事,也比较孝顺,即便到了南京,也绝不可能成为唐肃宗那样的人。

    太子主政南京,如果有史可法,阎应元等人辅佐,江南之地可稳住,收上商业税,大明财政就无忧了。

    所谓大明天子守国门的陈规,根本就是陈词滥调。这种道德制高点,说白了就是缺少战略眼光。

    南京地处江南腹地,北凭长江、苏北平原沃地,南接苏南鱼米之乡,南京周边地区自明代以来直到现在,一直是中国商品经济的龙头。畅通的水陆交通、发达的商品经济,带来了丰厚的资本积累;仓廪实而知礼节,富庶的江南地区,效忠大明的人,也多如牛毛,有明一朝,江浙人士入朝为官者芸芸,位及内阁者更如过江之鲫。

    而且,江南几乎贡献了全国所有税负和绝大部分的政治及经济从业者,毫无疑问,要想中兴大明,必须加强对南方的控制,还都南京,不管是认祖归宗,还是从经济和财政考量,都是上策。

    袁嘉升知道,所谓的面子和道德,对崇祯这个乱世皇帝来说,都是该扔到历史垃圾堆里的东西。

    那天上完早朝,袁嘉升就去仁寿殿见张嫣,没想到周皇后和阿九公主也在。她们在一起研究怎么把口罩做得更结实更好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