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田单很快就想明白了赵丹的意思。

    首先,赵丹说了,长平如果输了,那么赵国别无选择,只能去打齐国。

    然后,赵丹又说了,长平如果赢了,那么赵国就会倾力攻秦,不会去攻打其他国家。

    赵丹这些话可以去对任何人说,但为什么偏偏跑到田单的面前来说呢?

    这其实就是赵丹的暗示“寡人知道你田单爱齐国,所以如果你不想让赵国攻打齐国的话,那么长平之战你就得想办法帮忙让寡人的赵国获胜,这样寡人就去打秦国,不会打你田单的母国齐国了。”

    那么赵丹想要田单怎么帮忙呢?田单知道赵丹是不会让自己领军的,否则也不会撤掉自己的相邦之位。而且就现在这个情况,田单去了长平,也未必就能比廉颇做得更好。

    但赵丹也不是没有给田单指路的,赵丹最后一段话已经告知田单,苏代马上就要出使齐国了。

    这是非常明显的暗示。

    田单如果想要避免齐赵交兵,那么最好的方法当然就是协助苏代完成出使齐国借粮的任务,以助力长平之战的胜利。

    “原来大王心中所想,竟是如此···”田单越想越是明白,心中的惊讶也越来越浓郁。

    田单是有理由帮这个忙的。

    一来田单心系齐国,二来田单身为赵臣,不管从哪方面来说,田单都应该去帮上苏代这么一个忙。

    而且帮这个忙,对于田单自己来说一点坏处也没有,反而还有好处。

    如果田单帮了苏代这个忙,不但赵国得利,齐国也能免兵灾,甚至田单本人也有可能因为这一次功劳而改善一些自己在赵国的不利处境,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唯一会在这件事情里受害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正在和赵国交兵的秦国。

    田单会在意秦国会不会受到伤害吗?答案是——当然不会!

    田单呆坐半晌,终于发出了一声长叹。

    “大王···真乃不世雄主也!”

    片刻之后,都平君田单一袭正装,面容整肃,大步迈出书房。

    “来人,且备车马,吾欲往苏卿府上一行!”

第十三章 郑朱() 
?    时间一晃,已经是数日过去。

    这一天,一辆马车缓缓的驶过咸阳城的街道,最终在一栋气势恢宏的府邸面前停了下来。

    一名宽袍大袖,方脸黑须,脸色严肃的中年男子走下马车,来到了府邸的大门之前。

    “劳烦通传一声,赵人郑朱,求见应侯。”

    门口的侍卫打量了一下郑朱,恭声道:“大人且稍后。”便朝着门里去了。

    片刻之后,侍卫带着一名头发花白的管家急匆匆的走了出来。

    只见这名管家朝着郑朱点头哈腰,陪笑道:“郑公,实在不巧,我家大人今早已经出门,至今尚未回府。”

    郑朱闻言,脸上的表情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就好像这一幕他已经见过了一样。

    事实上这一幕他确实见过很多次。

    因为这些天来,郑朱几乎每天都要往这里跑一趟,而每天在大门处得到的都是同样的回应,甚至连侍卫躬身的角度和管家说话时一句话里的那三次必然会发生的停顿郑朱都是无比熟悉。

    对,这些家伙连台词都不带换的,这演技可以说是非常的不走心。

    郑朱,赵国使臣,奉赵王丹之命,于半月之前来到咸阳,目的是为了和秦国国君秦王稷以及秦相范睢商讨长平议和之事。

    老实说,为了这一次议和,郑朱是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也有信心为赵国在谈判桌上争取到一定的利益。

    但除了那一次其他五国使臣一起出席的隆重宴会之外,郑朱就再也没有见过秦王稷和秦相范睢之中的任何一人,这谈判自然也是无从谈起。

    秦国人十分热情而周到的招待了郑朱,然后又极为冷淡的将郑朱忽略掉了,就好像根本没有一个叫郑朱的人待在咸阳一样。

    为了完成和谈的使命,郑朱想了很多办法,找了很多关系,用了很多手段。

    但一个外臣想要混入秦王宫面见秦王稷显然是很不现实的,所以郑朱思来想去,决定将主要目标放在了秦相范睢的身上。

    秦相范睢被秦王稷封为应侯,此刻郑朱所面对的这座应侯府,便是范睢的府邸。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郑朱天天来访,但每一次范睢都会用各种理由避而不见,就好像今天一样。

    在这名应侯府的管家看来,今天的任务已经完成,这位并不喜欢死缠烂打的赵国使臣应该会呆立片刻,长叹一声之后离去。

    但管家并不知道的是,应侯还是前几天的应侯,可这郑朱却已经不是前几天的郑朱了。

    这一切,全都是因为数日之前从邯郸发出,以最快速度在昨天夜里来到咸阳城内郑朱手中的密信。

    两封密信。

    郑朱听到了管家的话,但却并没有像之前那般转身离去,反而是不急不忙的从怀中拿出了一张薄薄的帛书,放在了管家手里。

    “烦请将此信交于应侯,郑某可在此等候。”

    管家低头看了一眼帛书,脸上露出了意外的神色,在犹豫了一下之后,才转身走入了应侯府的大门之中。

    反正谁都知道范睢其实就在府中,所以管家也没有一点要遮掩的意思。

    郑朱气定神闲的站在应侯府的大门之外,静静地等待着。

    一辆式样华贵,前呼后拥的马车从应侯府门前的大道上驶过,正好经过了郑朱的身边。

    有对话自马车中传出。

    “此乃何人?”

    “赵国使臣郑朱。”

    “郑朱?如此说来,他莫不是要面见应侯?”

    “想来应是如此。”

    “简直可笑,既为赵国使臣,为何不去面见大王,反来求见应侯?”

    “大王不愿见这郑朱。”

    “既大王不愿见他,那应侯又怎会见他?真是痴心妄想。”

    这番嘲讽意味十足的对话清楚无比的传到了郑朱的耳中,然而郑朱完全不为所动,依旧微笑而立,姿势优雅无比,挑不出任何毛病。

    应侯府的大门再次打开。

    管家的身影再次出现,脸庞上的震惊仍依稀可见。

    “郑朱大人,我家侯爷有请。”

    郑朱身后的马车仍然在缓缓驶过大道,但其中的对话却瞬间断绝。

    郑朱脸上的笑容更加浓郁了,这位赵国的使臣就这么微笑着,然后迈起优雅的步伐,走进了这座半个月来一直想进,却始终不得其门而入的应侯府。

    片刻之后,郑朱来到了客厅,在客厅的上首主位,已经跪坐着一位身着黑衣,长脸小眼,目中精光四射,年纪在四旬左右的中年人。

    这便是秦国当今的相邦,秦王稷的头号亲信应侯范睢了。

    郑朱迈步向前,朝着范睢微笑一礼:“见过应侯。”

    和满面春风的郑朱相反,范睢的心情看上去就没有那么好了,只见范睢将手一扬,一封帛书缓缓飘落在郑朱的面前,正是方才郑朱交给管家转呈的那一封。

    “郑朱,尔信中所言,究竟何意?”

    郑朱笑容不变,拿起了这封帛书。

    上面只有一句话。

    “叹应侯死期将至,却不自知也。”

    这句话正是由郑朱亲笔写就。

    郑朱笑道:“朱之意尽在信中矣,应侯今大难临头却不知自保,反来责怪于朱,真乃奇哉怪也。”

    范睢冷哼一声,咪起眼睛盯着郑朱:“若今日说不出个子丑寅卯,休怪本侯将你逐出咸阳!”

    这还真不是口头威胁,赶走他国来使这件事情,范睢确实不是第一次做了。

    “逐出咸阳?”郑朱微微一笑,道:“好教应侯得知,邯郸王命已至,今日拜谒应侯之后,朱便将启程返邯郸矣。”

    “什么?”范睢微微露出了惊讶的神情,但却并没有过于惊讶。很显然,这位秦国相邦对于郑朱回国的可能性是有所预料的。

    反正郑朱这个家伙的利用价值,在那场拥有诸国使臣参与的宴会之中已经被秦王稷和范睢利用完了,也达到了使得诸国不出兵援救赵国的目的,所以郑朱走不走都已经是无关紧要的事情了。

    今天范睢之所以肯接见郑朱,最大的原因还是这封写着范睢有杀身之祸的信,但从邯郸传来的某些关于郑朱可能会回国的风声也同样是原因之一。

    范睢也想趁这个机会看看能不能从郑朱嘴里套出点什么东西。

    郑朱笑道:“应侯想必定欲得知,朱信上之言究竟何意。”

    范睢又是一声冷哼,道:“正要请教。”

    作为秦朝的相邦,范睢极得秦王稷的信任,在秦国可以说是权倾朝野,除了秦王稷之外一手遮天的存在。

    当年范睢刚当上秦相的时候就干过逼魏国使者须贾当众吃马匹草料的事情,如果今天这郑朱说不出个一二三四,范睢不介意让郑朱也尝尝草料的味道,然后再把郑朱赶出咸阳。

    郑朱又是一笑,看上去对于范睢的威胁并不放在心上,而是施施然开口道:“敢问应侯,武安君今在何处?”

    武安君,这是一个在战国时期并不少见的封号,比如说大名鼎鼎的苏秦就被赵肃侯封过武安君之位。

    但郑朱此刻既然是位于秦国,面对的又是秦相范睢,所以郑朱口中的这个武安君显然指的就是那一位更出名,更为后世所知的秦国武安君,这个人当然就是——

    “人屠”白起!

第十四章 武安君何在() 
?    郑朱此言一出,即便是以范睢的城府,他的眼神也是不由自主的微微一凝。

    但范睢的异样神情仅仅是在眼睛的最深处一闪而逝,脸上的表情看起来完全是一切如常,甚至还带着微微的一丝惊讶:“武安君?想来当是在封地养病。”

    不得不说,范睢的演技看上去相当的逼真。

    范睢说的当然是假话,事实上早在七天之前,一直号称在封地养病的白起就已经悄悄的轻车简从赶往长平前线。

    以时间来算的话,此刻长平前线的指挥权应该已经从左庶长王龁手中移交给白起了。

    但是作为秦国的相邦,范睢当然不可能对赵国的使者郑朱说实话。

    即便范睢本身并不同意用白起换王龁,但是毕竟这是秦王稷的决定,范睢也不至于连这保密的事情都做不到。

    郑朱见状笑了一笑,气定神闲的说道:“应候此言差矣,以朱之见,想必此刻武安君已至光狼城多时矣。”

    光狼城,便是长平前线的秦军大营,所以郑朱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范睢别特么给老子装蒜了,我已经知道你秦国白起到长平了!

    郑朱话音一落,范睢的脸色瞬间就是微微一变。

    为了欺骗赵国,整个“白起换王龁”的计划知晓的人不超过一个巴掌,除了秦王稷和范睢这对君臣之外,其他知晓该计划的人寥寥无几,而且无一不是秦国重臣,都是忠心耿耿、绝对不会泄密的那种。

    但这明明天衣无缝的计划,为何却被郑朱如此肯定的一口叫破?

    范睢突然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位秦国相邦的笑声相当的爽朗,甚至都传出了大厅之外。

    “郑朱,论起信口胡诌,汝确是有独到之处啊。本侯乃秦相,武安君至长平一事,本侯为何不知?简直是胡言乱语!”

    郑朱眉毛微微一扬,脸色似笑非笑:“应候竟不知此事,也难怪应候不日便将人头落地了。好教应候得知,秦国派往我赵国所散布谣言者,均已被我王派人擒获,并已全数腰斩弃市!”

    范睢重重的哼了一声,看上去相当的不以为然,甚至懒得对郑朱这句话做出评价。

    但实际上,此刻范睢的心中却是翻江倒海,掀起了滔天巨浪。

    如果郑朱之前叫破白起已至长平这件事情还可以认为是靠猜的话,那么现在郑朱都已经明明白白的说出了秦国派出间谍前往赵国散布谣言和离间这件事情,两者结合之下,已经足够证明郑朱以及郑朱背后的赵国确实是已经掌握了证据,知道了秦国的暗中谋划。

    因为“白起换王龁”这个计划,本来就是要配合“赵括换廉颇”一起进行的,现在看郑朱这个样子,很显然“赵括换廉颇”这个计划,已经是彻底的失败了。

    这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所以范睢觉得,这一定是秦国内部出了奸细。

    否则的话,就算派去赵国的那些间谍被抓住了,顶多也就是“赵括换廉颇”计划的失败,根本就不可能连白起去长平这种只有秦国最高层几人才知道的绝密情报都给泄露了。

    范睢的眼睛微微眯起,目光中一道杀气闪过。

    到底是谁,把如此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