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5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现在杀了毛遂,那么一切就都没戏了。

    所以最终李园也只是重重的哼了一声,对着虞信道:“虞卿,吾有一事不明,究竟汝是正使还是这个毛遂才是正使,为何这毛遂如此大言不惭,汝竟然连一点动静都没有呢?”

    李园这是拿毛遂没有办法了,想要借助虞信的力量来压制一下毛遂。

    毕竟在李园看来,虞信怎么说那也是赵国的高官,别的不说,让毛遂闭嘴、甚至赶走毛遂应该还是可以做到的事情吧?

    只要毛遂消失,那么接下来的局面就又能够回到李园的掌控之中了。

    对于李园的质疑,虞信微微一笑,并没有开口答话。

    如果说在这之前虞信还对毛遂有着一些怀疑的话,那么等到亲眼目睹了毛遂和李园的这一番交锋之后,虞信的心中对于毛遂的信心已经是足了不少。

    毛遂笑了一笑,道:“会稽君,说实话,像汝这般明明身为一国令尹,却要让自己的女弟,身为楚王之母的李太后去做这样的事情,实在是让人大开眼界啊。汝难道就没有想过,如果将来有一天楚王知道了这件事情的话,那么他的心中应该是如何的恼怒,对于汝又应该是如何的愤恨呢?”

    毛遂话音一落,李园顿时就是脸色一变,不可思议的看向了虞信:“虞卿,汝竟然连这样的事情都告诉了毛遂?汝绝对是疯了吧!”

    毛遂哈哈一笑,双眼之中再度露出了那种让李园恨的咬牙切齿的眼神:“会稽君啊会稽君,汝这个人有一个很大的缺点知道吗?那就是汝办事的时候很不隐秘。当时在场的宫人和歌姬那么多,汝难道就没有想过这里面会有其他人的耳目吗?汝以为将他们关押起来,就能够阻止住他们向外传递消息了吗?汝啊,还是太年轻,太天真了啊!”

    李园的眼睛里已经是真的要冒火了。

    看着李园的这一幕模样,毛遂哈哈一笑,继续道:“所以啊会稽君,这件事情不传出去则以,若是一传出去了的话,那么将来楚王就一定要将汝除之而后快!汝这根本就不是设计陷害到了虞卿,而是自己为自己找了一条求死之路啊!”

    毛遂的话语掷地有声,李园的脸色苍白如雪。

第九百二十七章 生存还是死亡,汝自己选(第六更)() 
看着面前老神在在的毛遂,李园的心中突然有一种无奈的感觉。

    一种用尽全力打出去,但是却完全打到了空白的地方,反而差点将自己给绊倒的感觉。

    这种感觉几乎每一次在李园碰到毛遂的时候都会出现,绝对不会缺席。

    见鬼,难道这个家伙真是自己的命中克星?

    一想到这里,李园的心中不觉有些惊疑不定。

    说实话,李园其实还挺信命这个东西的,或者说这个时代不信命的人就没有几个。

    不过李园也是个心思坚毅之人,用力的做了好几个深呼吸,竭力将自己激荡的心情给压制下来,然后沉声对着毛遂说道:“汝想要什么样的条件?”

    毛遂呵呵一笑,对着面前的李园道:“在这之前,吾想先和会稽君说另外一件事情。”

    李园只感觉自己的头皮有点发麻,怎么这家伙又开始没完没了的了?

    但是都这个时候了,李园也只能够硬着头皮听着面前的毛遂继续说下去了。

    只见毛遂不急不缓的说道:“根据吾刚刚得到的情报,三大家族已经调集了一万五千名家族私军,大约需要三天左右的时间就能够赶到郢都参战……”

    毛遂刻意的缩短了时间。

    毛遂的话还没有说完,就没李园的惊呼声给打断了:“这不可能!”

    毛遂停了下来,似笑非笑的看着李园:“李卿,如果吾没有记错的话,九江、会稽这些郡其实汝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影响力,否则的话三大家族也不会如此轻易的就给汝一个会稽君的名号了,对吧?既然汝对这些郡治毫无掌控力,对于这两郡之中所发生的事情也是一无所知,那么汝又怎么能够断定这是不可能的呢?”

    李园张了张嘴,有些不服气的说道:“汝这完全就是信口开河,如果三大家族真的有这样一支部队,为何吾事先全无风声?”

    说实话,现在的李园对于毛遂已经是有了心理阴影了,在听到了毛遂的话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怀疑。

    毕竟也是被骗多了。

    毛遂嘿了一声,道:“这可是三大家族用来保命的一支军队,是不到关键时刻绝对不会用出来的。如果不是得知了虞卿率领使团到来的消息,三大家族都还不会下定决定动用这支部队呢。”说完面带嘲讽的看着李园。

    李园愣了一下然后才回过神来,随后大怒:“汝的意思是说吾根本就没有被三大家族放在眼里,所以他们直到这个时候才出动关键部队了?”

    毛遂哈哈一笑,道:“会稽君,汝现在是要考虑这个的时候吗?吾觉得汝应该好好考虑一下,等到三天之后这支生力军加入郢都战局的时候,汝应该逃到什么地方去才能够保住性命的问题。”

    毛遂的这番话犹如一盆冷水般迎头浇了下来,顿时就让李园的怒火全部熄灭了。

    即便是非常不愿意承认,但是李园还是发现,毛遂说的话似乎还真的是一点错都没有。

    在赵国使团到来之前,其实整个战局对于李园来说已经相当不利了。

    毕竟李园的根基实在是太浅了,虽然有着一个大义的名分,但是在三大家族根深蒂固的实力面前,已经开始有些支撑不住了。

    赵国使团的到来,正好就给了李园一个喘息的机会,以及一根十分及时的救命稻草。

    如果不是实在没有办法的话,那么李园也不可能让用出美人计这个办法。

    现在,当覆灭的压力实实在在的压在了李园的头上之时,他确实有些支撑不住了。

    李园深吸了一口气,盯着毛遂嘶声道:“所以汝告诉吾这个消息,就是想要来看吾笑话的吗?”

    毛遂哈哈一笑,道:“当然不是,吾只是想提醒一下会稽君,以汝现在的情况,汝完全就没有和吾大赵讨价还价的资本,明白了吗?只有吾王愿意支持汝,汝才能够有一线生机,否则的话,那么汝就等着三大家族的部队踏破宫城,将汝的人头高挂在郢都城门之外的那一刻到来吧!”

    一阵死一般的沉默。。。

    良久之后,李园终于十分艰难的再一次开口了。

    “行了,汝现在可以说出汝的条件了。”

    毛遂和虞信对视一眼,微笑着朝着虞信示意了一下,那意思非常的明显,是时候让虞信开口和李园继续讨价还价了。

    已经完全放下心头大石的虞信感激的朝着毛遂笑了一笑,然后开口对着犹如斗败了的公鸡一般的李园说道:“会稽君,吾的意思很简单,只要汝将以寿春为界,将包括寿春在内的寿春以东、长江以北所有土地割让出来,那么吾可以给汝五万楚国俘虏,并且给这些俘虏们装备上足够的武器。”

    “寿春以东、长江以北所有土地?”李园一听这句话眼睛顿时就红了。

    赵国所提出来的要求,实际上就是要割掉楚国九江郡和会稽郡的精华部分。

    要知道虽然这两个地方这个时候还算不上如何的发达,但是这两个地方如今可是楚国遭受战乱最少的国度了。

    而且随着这些年来楚国的暗弱以及南阳郡被秦国夺取,九江郡和会稽郡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楚国最大的兵源地。

    如果一旦将这两个地方的精华部分给割让出去的话,那么楚国的战争潜力就会遭到十分严重的破坏,这对于楚国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所以即便是早就已经做好了要向赵国做出更多让步的决定,但是当真正面临这个决定的时候,李园还是觉得这似乎有些超出了自己的接受程度。

    毛遂显然看出了这一点,在旁边不咸不淡的说了一句:“会稽君,想想马上就要抵达郢都的那一万五千名三大家族私军吧,和生死存亡比起来,这么一些土地真的就那般重要吗?”

    ……

    良久之后,虞信和毛遂并肩走出宫门,相视一笑,脸上都露出了轻松的表情。

    虞信看着身边的毛遂,十分诚挚的说道:“这一次之所以能够解决此事,毛总管居功至伟,吾此次回归邯郸之后必定启奏大王,为毛总管请功!”

    毛遂笑了笑,道:“虞卿不必客气,吾等既然同为赵国之臣,那么为大王排忧解难便是理所当然之事,今日之事已毕,那么毛遂便就此告辞了,希望他日再和虞卿有合作的机会。”

    两人相视一笑,拱手作别。

第九百二十八章 赵胜的顾虑(第七更)() 
邯郸,龙台。

    赵丹一脸严肃的阅读着面前的一份奏折。

    “臣庞煖启奏大王:

    自月前王翦率领秦军入寇以来,臣已率军和王翦交战数场,胜负各半。

    以臣观之,此子用兵颇为老练,有大将之风,若是任其成长,日后或将成大患。

    但请大王放心,只要有臣驻守,那么王翦必定不能够夺取西河也。”

    赵丹看着这份奏折,久久不语。

    其实从这里面就可以非常容易的看出来一点,那就是庞煖在面对王翦的时候,其实已经感受到很大的压力了。

    根据情报来看,这一次王翦率领的是十万最为精锐的秦军,而庞煖所率领的则是三万赵国边骑军团骑兵以及五万赵国河东郡、上郡、晋阳等地调集的郡兵。

    从战斗力来说,虽然庞煖这边的军队数量更少,但是由于有着骑兵的存在,所以双方的战斗力其实可以视作是五五开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王翦能够和庞煖打成一个胜负各半的局面,其实已经是一个颇为惊人的表现了。

    毕竟庞煖可是成名已久的老将,而王翦才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刚刚第二次指挥这种大规模战争的菜鸟罢了。

    赵丹心中暗自感慨:“果然不愧是被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中最为稳重之人啊,这个王翦,还真的是妖孽一样的家伙呢。”

    赵丹合上了奏折,对着面前的平原君赵胜说道:“平原君,汝传令下去,再从原韩国地域征发三万青壮,支援庞煖将军所在方向,记得让人仔细筛选一下,把那些不安定分子都带到战场上去。对了,白起的那个儿子好像在羽林军之中也有几年时间了吧?如果没有问题的话,这次就让他去当一个裨将好了。”

    韩国位于中原的西部地区,地域虽小但是人口却不少,在征服了韩国之后赵国的人口就增加了一百五十万人左右,征调三万人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事实上这也是战国时代各国常用的策略,毕竟国家虽然灭了,但是却并不代表着这个国家上的人民就完全的服从了。

    就比如说燕国,燕国灭亡也有好些年了,但是现在的燕国故地上每年都会爆发几次到十几次的叛乱。

    虽然说这些叛乱通常都只不过是几十人乃至上百人的规模,十分容易就能够平定了,但是也证明了想要完全将一个地方的民心收拢过来,仅仅凭借着这两三年的时间是很难做到的。

    为了有效的减少叛乱,将那些潜在的叛乱分子征发并且送到战场上去消耗掉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

    不但能够让这些不安定因素直接位于军队的监视之下,更可以有效的去用他们来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用这一招的也不是只有赵国和赵丹,像历史上的长平之战,秦王稷就是征发了刚刚被秦军征服不久的河内郡所有青壮去包抄了赵军的退路,然后才有了赵括被困四十天的走投无路和白起的长平大胜。

    赵胜应了一声,犹豫了一下,然后恭声开口道:“大王,臣觉得以庞煖将军之能,应付这个王翦应该是绰绰有余了,若是再派军前去支援,似乎并无这个必要。”

    作为庞煖的盟友,赵胜当然是想要替庞煖说话的。

    在赵胜看来,对付区区一个王翦,哪里需要这么大动干戈?

    所以赵胜觉得,这说不定就是赵丹对庞煖不满,或者说对庞煖的能力表示怀疑的一种表现。

    因此赵胜这么说,就是想要声援一下庞煖,好让庞煖不至于在赵丹的心中失分太多。

    在说完了这番话之后,赵胜心中也是有些忐忑。

    说实话,现在的赵丹威权日重,即便是赵胜这种三朝老臣加上王叔的身份,也不敢摆什么架子,反而是更加小心翼翼的夹起了尾巴做事。

    赵胜的心中可是和明镜一样,现在的虞信那是死死的盯着自己的位置呢,这个时候可绝对不能够犯下任何错误,让虞信得到机会取代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