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5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饭总是得一口口吃啊。

    在解决了义渠国的问题之后,还有其他问题也需要搞定。

    相邦赵胜说道:“大王,在过去的一年之中我国一举灭掉了燕国和箕子朝鲜,获得的疆域十分的广阔,但是如今的问题在于缺乏足够的官员去治理这些土地,应该如何是好?”

    赵国本身在战国七雄之中就不是一个以人口而著称的国家,虽然这些年来赵国也陆续的推出了一些鼓励生育的政策,但是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成为成年人至少也得十八年的时间,也就是说赵国至少也要二十年才能够看到鼓励生育政策所取得的效果。

    这显然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对于这个问题,赵丹其实也是有些挠头的。

    说实话,赵丹成立华夏学宫的初衷就是为了要让诸子百家的这些大能们教授出一批合格的士子,然后让这些士子们进入赵国的官员阶级之中为赵国所用。

    但是问题在于,华夏学宫的生源毕竟有限,每年培养出来能够为赵国所用的其实也就那么几百个人,而且这些人还需要一定时间的锻炼才能够独当一面,同样也是解决不了全部问题。

    赵丹沉默了一下,说道:“这样吧,等到明年春天寡人再发一次求贤令好了,想来应当能够解决一部分的缺口。再传令下去,凡爵位在大夫以上者,家中若是有子嗣成年,也可以举荐为官。至于其他的缺口嘛,就先让燕国和朝鲜国本地投降的官员们暂时填上好了,不过投降的官员们只能够出任副职,正职必须由邯郸选派,这一点平原君汝和李卿(李斯)务必要注意。”

    中尉李斯点头应是,随后又出了一个主意:“大王,臣以为其实可以进行异地任职。比如说让魏国的投降官员们去燕国任职,让燕国的投降官员们到魏国任职,如此一来的话既不用担心这些官员们勾结本地大族,同时又能够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监督。”

    赵丹眼睛一亮,道:“这的确是一个办法,就从明年起开始实行吧。不过刚开始的时候不能抽调太多,就暂定为每年两成吧。”

    顿了一顿之后,赵丹又说道:“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单单一座华夏学宫已经不能够解决问题了,寡人计划再创办几座学宫分院,专门用作吸收和培养士子之用。过几天寡人会和荀卿见一面,让他们拿出一个章程。”

    开办更多的学院其实是赵丹一直想要做的事情,只有普及了教育之后才能够有更多的人才为赵丹和赵国王室所用。

    在场赵国大臣们对视一眼,对此倒也没有反对。

    在这个年代,士子其实就是贵族阶级的最底层,像虞信廉颇这些就是从士子一步步爬上来的,所以他们当然不会反对。

    最近这几年以来,随着赵国的不断扩张,大批原先赋闲在家无所事事公子哥们统统都被派出去当了官,就比如说赵胜的十几个儿子,除了未来注定要接任的长子之外,其他的统统都有官职在身。

    所以赵胜和郑朱这样的大贵族对此也是乐见其成的,反正现在官位多得用不完,就培训一些士子来给自己的子嗣亲族们打打下手也没什么。

    “好了,既然都没有问题了,那么就讨论最后一个问题吧。”赵丹咳嗽一声,然后对着面前的赵国大臣们说道:“诸卿以为,下一个攻伐目标应该选择哪一个国家为好呢?”

第八百三十章 先打谁(第三更)() 
一说到这个话题,赵国的大臣们立刻就一个两个都来了精神。

    最喜欢这种指点江山的感觉了。

    首先开口的是赵国的相邦,平原君赵胜。

    只见赵胜说道“大王,臣认为如今应该先灭掉韩国。只要能够把韩国灭掉,那么整个中原便尽在大王之手,平定天下无忧矣。而且灭掉韩国又能将秦国和楚国相互分离开来,如此一来的话,到时候无论是攻击秦国还是攻击楚国,都能够让这两个国家难以互救,可以说是一石三鸟之计也。”

    对于赵胜的这番话,赵丹想了想,觉得其实还挺有道理的。

    如今的韩国由于已经占据南阳郡,所以说事实上已经把秦国和楚国之间的联系分隔开了。

    虽然说其实秦国和楚国现在也是有接壤的,只不过问题在于接壤的地方是巫山,想要把大军通过长江三峡来调动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如果是上游的秦国东进援楚还好说,要是楚国想要逆水而上援救秦国,那几乎就是以前不可能的事情了。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所以说赵胜才会认为攻击韩国是最佳的选择。

    其实说起来,赵胜的这个意见让赵丹也是有些意外的。

    要知道一直以来赵胜都是最坚决的反旗派,所以赵丹下意识的认为这一次赵胜应该也会强烈的要求先灭掉秦国。

    但是没想到赵胜突然提出了寻觅韩国,这倒是一个让人惊讶的举措。

    其实赵丹并不知道的是,赵胜的这个提议可是吸取过之前的教训的。

    在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刚刚灭掉魏国、正是意气风发的赵国君臣们也是这样讨论着下一个目标。

    在那一场会议之中,无论是公族派也好还是布衣派也罢,都出现了投票权分散,各自为战的情况,从而导致了到最后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结论的情况。

    如果不是荆轲刺赵王这件事情突然发生的话,那么恐怕赵国的高层吵上十天半个月也不会得到任何的结果。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这一次赵胜事先和庞煖以及剧辛都通了气,做足了准备。

    三人经过了细致的讨论,认为韩国一个最佳的目标。

    其实齐国也是一个不错的目标,但是出于某种显而易见的原因,赵胜并不愿意推荐齐国做为赵国接下来的目标。

    不过问题在于,赵胜本人虽然不希望推荐齐国,可是喜欢先打齐国的却还是有其人在的。

    赵国大将军廉颇咳嗽了一声,对着赵丹说道“大王,依老臣看来,这一次应该先灭掉齐国才是上策。只要齐国一灭,那么整个中原就已经完全为我赵国所有,接下来大王所要做的就是让吾等将领率领着滚滚铁蹄大举南下,彻底的踏平其他的三个国家便可。”

    还别说,给廉颇这么一说之后,赵丹又觉得好像廉颇说的也挺有道理的。

    如果要去攻打韩国的话,那么赵国可能还会担心被齐国给抄了后路,可要是直接一上来就把齐国灭掉的话,就完全不用担心这一点了。

    和往常的赵国政坛一样,既然两大阵营的boss都已经旗帜鲜明的摆开了立场,那么也是时候到小弟们出来摇旗呐喊了。

    庞煖咳嗽了一声,说道“大将军的话初初一听的确是有些道理,但是若是仔细一想的话,其实是大有弊病的。”

    廉颇一听这话就不开心了,把眼睛立刻瞪了起来,说道“吾的话究竟有何弊病,还请庞卿赐教啊。”

    说实话,廉颇现在是越看庞煖这个家伙越不爽了。

    毕竟庞煖这几年来立下的功劳也是越来越大了,加上之前又作为赵军的主将灭掉了燕国,声势一下子起来了,已经开始有了能够和廉颇分庭抗礼的趋势。

    这对于心高气傲的廉颇来说,显然是一件非常不能够接受的事情。

    庞煖微微一笑,对着联廉颇说道“大将军请想一想,韩、秦、楚三国从地理的角度来说是连成一体的,如果先把齐国攻灭的话,那么剩下来的这三个国家一定会有种唇亡齿寒的感觉,无论接下来攻击哪一个国家,其他的两个国家都一定会一起前来支援,这就会导致整个战事的难度大为提升。

    但如果先将韩国拿下来的话,那么剩下来的秦国、楚国、齐国三个国家就完全被我们给割裂了,我们就可以慢慢的、非常从容的将这三个国家各个击破,如此一来所受的伤亡和损失自然就会少了不少,成功性也大为增加。”

    庞煖的话音刚落,虞信的声音也随之响起“庞卿的这番话也未免有失偏颇,要知道如今齐国元气尚存,如果先攻击韩国的话,齐国有可能会直接出兵威胁邯郸。要是先灭掉了齐国,那么无论是楚国、韩国还是秦国,都完全不再可能存在威胁到邯郸的可能性。如此一来邯郸没有了危险,我们大可以从容的调兵遣将,这才是稳中求胜的上策。至于秦、韩、楚三国组成联军又有何妨呢?反正我们都已经打败过六国伐赵,难道还怕它一个三国抗赵不成?”

    虞信说完这番话之后,剧辛同样以也开口了“虞卿此言谬也,剧辛不敢苟同。想当年,廉颇大将军曾经多次打败齐国人,但是也同样在两年之前的高唐城之战中遭遇了失败。这就说明一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可小觑的,尤其是几个国家联合起来的时候就更不应该掉以轻心了。与其让他们联合起来对我们造成更大的麻烦,不如先灭掉韩国,然后将他们各个击破才是上策。”

    剧辛说完之后,李伯也站出来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在上一次的睢阳城之战中,四国联军全部都受到了非常大的损失,唯二没有损失有生力量的就是燕国和齐国。如今燕国已经被消灭了,那么只需要再灭掉齐国,这天下就再无可与我国对抗的力量了。

    至于秦楚韩三个国家,才区区两年时间,又怎么可能会如此迅速的从睢阳城之战中恢复过来呢?但如果不先灭掉齐国的话,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面对着一支由齐国组成的生力军了,而且这个生力军甚至还有可能会威胁到邯郸城!所以,还是先灭掉齐国才是上策。”

    两派人马各执己见,一时间争执不下,朝堂之中充斥着争论的声音。

    赵丹有些头痛的揉了揉太阳穴,说实话这种两派争执不下的情况虽然是赵丹刻意为之,但有时候的确还是让人有些头痛的。

    不过唯一让赵丹有些安慰的地方在于,由于自己不停的掺沙子之下,如今的赵国政坛之中已经出现了第三方力量,也就是中立的力量。

    而且这股中立的力量目前人数也有三个,分别是郑朱、李斯和李牧。

    于是赵丹继续点名了“郑卿,汝来说说汝的意见吧。”

    赵国大行郑朱听到赵丹的话之后赶忙起身,对着赵丹回答道“大王,臣认为攻击韩国或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赵丹问道“这是为何?说出汝的理由。”

    郑朱答道“大王,齐王建和后胜君臣素来胆小怕事,只需要大王派一名使者将齐国给安抚住的话,那么齐国会有很大可能性是不会继续出兵的。只要齐国不出兵,那么大王就不用担心齐国的掣肘,只需要专心解决韩国便是。”

    赵丹听完了郑朱的话之后嗯了一声,对此不置可否。

    说实话,历史上的齐王建和后胜这一对齐国君臣的确就是如同郑朱所说一般胆小怕事的。

    但是赵丹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的穿越而导致了某些变化,现在这个齐王建的并没有像历史上所说的那般不愿意参与到战争之中,反而多次参与到了对赵国的围殴之中,这就很让人心烦了。

    所以现在齐国究竟能否被人说服在这场战争中保持中立,其实也不是太好说。

    赵丹又看向了李斯“李卿,汝也来说说汝的意见吧。”

    李斯想了想,说道“大王,臣觉得攻击齐国应该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只要拿下了齐国便可以专心南下,这乃是一大利好消息。”

    等到李斯说完之后,已经有赵国的八名大臣们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了,票数正好打成了四比四。

    所以众人自然而然的就将目光落在了大殿之中最后一个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开口的家伙身上。

    赵丹咳嗽一声,说道“李牧大都督,汝觉得应该要攻击哪一个国家才是上策呢?”。

    李牧对此同样也是一愣,看上去显然没有想到自己都最后一个了其他人还争执不下,思考了足足半晌之后才道“大王,臣觉得韩国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项。”

    “说出汝的理由。”赵丹道。

    李牧对着赵丹拱了拱手,答道“大王,只要能够拿下韩国的话,那么接下来臣就能够十分容易的南下夺取关中,而且让关中得不到任何的援兵。关中只要一拿下来,那么整个天下就尽在大王之手矣!”

    李牧这一票投出来之后,大殿之中顿时响起了一些人叹息的声音,当然与之相对的还有另外一些人愉悦的表情。

    赵丹拍板做出了最终的决定“很好,既然如此的话,那么就以韩国作为下一个目标吧!”

    。

第八百三十一章 靳黈的建议(第一更)() 
新郑。

    已经是冬天了,大雪纷飞,雪花一片片自天空落下,将整个新郑宫城装点成了白色的世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