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4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因为这场失败而让华夏世界的历史出现一个巨大的转折,让战国七雄像历史上的欧洲那样陷入彻底的分裂的话,那么赵丹觉得自己就对于华夏民族来说绝对是一个要遗臭万年的罪人。

    所以睢阳城之战绝对不能失败,赵丹必须要率领赵国获得这一场胜利,他必须要让赵国成为统一华夏的第一个王朝,这样才能够让历史再度的回到大一统华夏的正规之中,才能够确定这个注定要最为璀璨壮丽和悠久持续的文明成为历史上的最强文明!

    这是赵丹的责任,是赵丹身为一名穿越者对于这个伟大的民族所必须要负起的责任。

    所以赵丹愿意为了这样的一场胜利而压上任何的筹码,即便这个筹码是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

    ……

    三十五万大军单单是集结和列阵就花去了差不多两个时辰的时间,当太阳已经慢慢的移动到了距离天空最高点没远的地点之时,一直随侍在赵丹身边的廉颇才终于得到了来自部下的回馈,对着赵丹说道:“大王所有的布阵已经完毕,可以出兵了。”

    赵丹点了点头,对着廉颇说道:“大将军尽管放手施为,寡人一定成为汝最坚实的后盾!”

    廉颇行了一礼,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开始发号施令:“传令下去,擂鼓进军!”

    隆隆的鼓声开始被敲响了,这一场注定要被载入史册的睢阳之战终于揭开了序幕。

    从天空中往下看去就可以看得出来,无论是赵国这边也好还是四国联军那边也罢,两边都形成了一个左中右三军的架势。

    在赵国这边,赵丹亲自和廉颇一起坐镇中军,负责统筹指挥整个赵国三十五万大军,廉颇的老搭档老部下乐乘将负责指挥左翼,而另外一名赵国的大将许历则负责右翼。

    在四国联军那一边,王龁所率领的十五万秦军作为中军,十五万韩国军队在靳黈的率领下作为左翼,而另外魏国和楚国的十五万联军则作为右翼。

    在得到了命令之后,位于赵丹和廉颇身后的一百辆牛车之上的赵国力士们立刻就挥舞着手臂,用力的举起了手中的鼓槌,敲击起了身边放在牛车之上的牛皮大鼓。

    “咚、咚咚、咚咚咚!”

    沉重的鼓声犹如雷鸣一般的响彻所有人的耳膜,于此同时在赵丹的身后那面巨大无比的王旗也开始挥舞了起来,在掌旗官的挥动下不停的变幻着一个又一个的信号,朝着四面八方的赵军将军发出命令。

    随着鼓声的响起和旗语的发布,赵军的大阵开始慢慢的发生了变化,左右两翼犹如两支利箭一般缓缓的出阵,朝着四国联军的左右两翼而去。

    这也是在过去的几天之中,赵军的参谋部以及廉颇等赵国将军集合了数十人的指挥所构思出来的计策——先弱后强。

    眼前的这支四国联军之中,最强的肯定属于秦军,而次一等的则是韩军,最弱的无疑就是魏国和楚国所组成的右翼。

    所以赵军这一次准备先击破魏国和楚国所组成的这支右翼,然后就可以趁势掩杀并连带击溃联军的中军和左军,从而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说起来其实很老套,也是在过去的战争之中重复了多次的战术,但老套并不代表着过时,恰恰相反,几百年下来各国将军们对于这种战术的多次使用,正好证明了这种战术的合理性和它所能够带来的成功率。

    但是,四国联军那边也并不是没有能人了。

    几乎是在赵军刚刚行动起来的同时,同时身兼秦军和四国联军主将职责的王龁就已经通过自己的目测和斥候们的回报得知了赵军的动向。

    这位四国联军的主将嘴角微微扯动了一下,转头对着自己身边的王陵说道:“赵军的动向,果然就和吾等战前所想到的一般无二啊。”

    王陵的脸上同样也露出了一丝笑容,说道:“大将军所言极是。不过说实话,这应该也是廉颇在目前的这种局势下所能够做出来的最好选择了。”

    王龁点了点头,嗤笑了一声,说道:“没错,这的确是赵国人所做出来的最好选择,但是他真的以为魏楚联军就这么容易会被击败吗?还有,他真的觉得他的中军就是如此的坚不可摧吗?好了,吾等也不要拖延,传令下去,擂鼓进军吧!”

    王龁一声令下,同样隆隆的鼓声也在联军的后阵之中响起,巨大的秦国黑色主帅旗开始翻飞舞动,无数四国联军的将士们高举着手中的兵刃,犹如潮水一般的涌出,朝着数里之外的赵军呼喊着冲了过去。

    和赵军恰恰相反的是,在四国联军这一边冲得最前的并不是两翼,而是位于中间的秦国军队,正好形成了一个“品”字形。

    对于廉颇先破侧翼的战法,王龁的应对也非常简单,他并没有去增援自己右翼的魏楚军队,而是直接选择突破赵国的中军。

    只要能够击败赵国中军,那赵军的左右两翼就会被瞬间切断,接下来赵军自然就是一场大溃败。

    当然啦,赵国的中军显然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突破的,因为在中军之中可是有着赵丹坐镇,士气加成极强,而且依照常理来说,赵丹的中军所在肯定也是赵国最强的部队所在。

    不过王龁对于自己还有自己麾下的这些秦军士兵是非常有信心的,毕竟王龁当年可是在上党郡之中连续突破了廉颇两道防线,那还是在上党郡的崇山峻岭之中,如今廉颇没有了山岭关隘作为屏障,王龁根本不相信廉颇能够守得住自己的进攻!

    只要魏国和楚国能够拖延足够的时间,那么王龁就能够将赵国的中军给彻底的打败,为联军和其他六国拿下这一次宝贵无比的胜利!

    在滚滚的烟尘之中,双方的第一波士兵犹如两道滔天巨浪般的重重的相撞,无数锋利的剑刃在空中肆意挥舞,在阳光下反射着道道耀眼的光芒。

    睢阳大战,就以这惨烈无比的第一波战斗而揭开了序幕。

第七百八十五章 具装甲呈威(为孝巴万赏加更)() 
在整个战场,赵国军队的左翼,也就四国联军的右翼战场之上,无数的魏楚联军士兵正在犹如潮水一般的发起着冲锋。

    楚国大将春申君黄歇,上柱国景阳以及魏国大将田冲三人并肩站立在同一辆战车之上,神情有些紧张的注视着面前一片硝烟的战场。

    老实说,即便是这三位都算是身经百战之人,但是此时此刻仍旧显得颇为紧张。

    毕竟这些年来赵军的强大在这两国之中都可以说是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因此他们对于即将到来的这场战事,既有着期待,又带着几分恐惧。

    突然间,黄歇指着前方叫了起来:“来啦来啦!”

    其余两人定睛看去,果然发现了赵军的踪迹。

    即便是在如此嘈杂的战场之上,一阵沉闷无比、犹如天崩地裂一般的马蹄声仍旧清晰无比的传入了三人的耳朵之中,下一刻,一支重甲骑兵出现了。

    “是赵国的具装甲骑兵!”上柱国景阳倒抽了一口凉气,几乎不敢相信自己见到的这件事情:“赵国人竟然把具装甲骑兵用在了左翼?”

    没错,出现的正是来自于赵国邯郸北大营之中,占据着赵国如今一半具装甲骑兵数量的、由赵国将军赵括所率领的两千名具装甲骑兵。

    这些具装甲骑兵们一个个高头大马,无论是人还是马的身上都覆盖着防御力极其出众的盔甲,头上也带着厚厚的头盔让人根本就无法看到那头盔之后的人是什么样的表情。

    这就给了他们的对手一种错觉,那就是在面对具装甲骑兵的时候好像就是在面对着一支从地狱杀出来的军队一般,让人不由自主的感觉到分外的胆战心惊。

    下一刻,两千名具装甲骑兵直接突入了魏楚两国联军正面阵型,无数长枪和马刀在空中挥舞着,带起了无数血雨腥风。

    魏楚两国联军冲在最前方的将士们虽然也同样用长矛和长戈等武器想要去阻挡这些装甲骑兵的来袭,但是他们的兵器在刺中具装甲骑士以及战马身上却完全没有任何的作用,根本就破不开那厚重的铠甲防护。

    两千名装甲骑兵犹如一道钢铁洪流一般硬生生的撞在魏楚两国联军的阵地之中撕开了一个大口子,犹如一艘艨艟巨舰在大海之中劈波斩浪一往无前,任凭狂风海浪如何呼啸都根本阻挡不住具装甲骑兵们的马蹄。

    长枪和马刀在空中挥舞,残肢和断臂随着惨叫声响彻云霄,这根本就不是一场公平的战斗,而是一次一面倒的屠杀!

    就在魏楚联军的本阵之中,黄歇等三人看到这一幕,脸色顿时就变得惨白不已。

    黄歇的口中忍不住喃喃的说道:“都说赵国具装甲骑兵天下无敌,吾之前尚以为只不过乃是胡言乱语,但没想到今日一见,竟恐怖如斯!”

    是的,在这之前,无论是楚国也好还是魏国也罢,他们都没有在平原之上有过和具装甲骑兵正面作战的经验。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的心中其实对于这支具装甲骑兵的战斗力是多少有些怀疑的,觉得具装甲骑兵可能根本就不过如此,只不过是那些失败者们刻意夸大罢了。

    事实上也不只是这三个人,在这个时代的除了赵国将军之外的所有将军们,他们还都没有正视骑兵这个兵种的强大,都还仍旧秉持着“步兵天下无敌”的落后思想。

    即便是赵国已经称雄中原数年,但却仍旧有人认为赵国之所以如此的强大,那仅仅是赵国的步兵够强罢了。至于赵国骑兵之所以这么出名,只不过是因为关中地区比较适合骑兵作战,否则的话为何赵国的重骑兵从来不在中原作战呢?

    在这些他国将军看来,赵国的骑兵不在中原作战那是因为赵国人心里有数,知道赵国的骑兵在正面应对不了中原各国的步兵!

    直到长平之战六年之后,直到李牧已经率领着赵国重骑兵击败过秦军大将王陵之后,仍旧有人秉持着这种在后世的军事学家们看来颇为可笑的想法,而且支持这种想法的人还不在少数,比如说黄歇、景阳和田冲这三位四国联军右翼的实际指挥者。

    军事战术的革新就和国家的改革一样,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而且迅速的事情。

    但是这并不代表者魏楚联军就对于具装甲骑兵一点防御措施都没有了,黄歇看着具装甲骑兵一往无前的模样,脸色十分阴沉的下达了命令:“传令下去,命强弩手上前,务必要把这支具装甲骑兵的速度拖慢下来!”

    随着黄歇一声令下,他身后的那面大旗立刻挥舞了起来,联军的鼓声也随之变换了节奏,朝着四面八方的联军将士们传递出了命令。

    就在赵括听到这鼓声的时候,他刚刚用自己手中的马刀斩落了一名拦在自己面前的楚军将军的头颅。

    如果说除了李牧之外如今的赵国之中年轻一代里还有一个人对于装甲骑兵是了如指掌的话,那么这个人绝对就非赵括莫属了。

    即便几次三番都有外调升职的机会,但是赵括一直以来都牢牢的守住自己这个具装甲骑兵校尉的职位,丝毫没有让出去的意愿。

    不为别的,就是为了眼下这种在战场之上肆意的砍瓜切菜,但是敌人却根本拿自己无可奈何的畅快淋漓!

    面前汹涌如潮水般持续不断的敌人非但没有让赵括的心中有任何的恐惧,反而令他涌起了无穷的斗志,大呼酣战,只感觉无比的痛快。

    突然间,赵括只觉得面前一空,抬头望去才发现在自己的面前不知何时已经让出了一大片的开阔地,而在这些开阔地的背后是数百面齐人高的大盾矗立,形成了一道宽达一里地的大型盾阵。

    除此之外,赵括还能够十分清楚的看到,每一面盾牌之中都有一根长长的弩矢伸了出来,凭借着多年沙场的经验赵括一眼就认出来,在这些盾阵的缝隙之中所伸出来的,正是来自于魏国的劲弩。

    “想要用盾牌阻挡,再用劲弩射杀?真真是一个好想法呢?”头盔之中的赵括嘴角微微一挑,露出了一个充满杀机的弧度。

    众所周知,像具装甲骑兵这样的重骑兵,对于速度的要求是很高的,而想要起速的话,又必须要满足很长的加速时间以及很长的加速距离这两点。如果在这种人山人海的情况下被拖慢了速度的话,那么具装甲骑兵几乎就没有再度起速的机会了。

    一个没有了速度的具装甲骑兵,充其量也就是一个穿着笨重钢铁壳子的大乌龟罢了,只要时间一久,魏楚联军迟早都会将这种完全失去了优势的铁壳子大乌龟给消灭掉的。

    所以即便是看到了面前这犹如铜墙铁壁一般的盾牌大阵,赵括的心中也没有丝毫的犹豫,反而涌起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