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4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够了!”段干子终于忍不住大吼一声,让所有的声音顿时都变得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用畏惧的目光看着段干子,唯恐被这位这些天来心情一直就很差的魏国权臣给盯上,成为下一个惨死的目标。

    段干子深吸了一口气,缓缓的开口说道:“立刻通知下去,所有人都有一个晚上的时间收拾行李。等到明天早晨王后和太子就要南迁睢阳,吾等作为魏国臣子,也都一同随王驾南迁!”

    段干子此言一出,在场的所有魏国大臣立刻就被惊得鸦雀无声。

    这就要放弃陶邑了?

    有人忍不住开口说道:“武襄君,若是放弃陶邑的话,那么恐怕会让军心和民心不稳啊。”

    事实上何止是不稳,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很清楚,只要段干子前脚带着军队一走,怕是后脚这座城市就降了赵国了!

    段干子重重的哼了一声,说道:“可若是坚守陶邑的话更是死路一条!难道汝等打算死在陶邑城中,也不愿意去睢阳城等待那一线生机不成?”

    又是一片沉默。

    所有人都明白段干子所谓的“一线生机”是什么,无非就是秦国和燕国的援兵,但是……

    不知道从哪一个角落突然冒出了一声嘀咕:“据说燕国和秦国也已经加入了这一次赵国主导的联军之中……”

    声音虽小,但是还是被所有人给听了个清清楚楚。

    段干子闻言身体巨震,猛然抬起头来,喝道:“谁,是谁在那里胡言乱语!”

    段干子向前看去,众人如避蛇蝎般纷纷退开,没有任何一个人敢站在段干子的视线之中。

    最终,一个惊慌失措的魏国官员出现在了段干子的视线尽头。

    这人不是别人,乃是魏国之中的一名谒者。

    段干子盯着这名谒者,狞笑道:“是谁让汝在这光天化日之下宣扬这般谎言的?”

    谒者有些惊恐说道:“武襄君误会了,吾并不是……”

    然而段干子根本就没有打算要给他解释的机会,直接一挥手:“来人呐,把这个胆敢公然传播谣言的家伙给绑了,拖出去斩了!”

    几名如狼似虎的侍卫顿时冲了进来,抓住了这名惨叫求饶不已的谒者,犹如拖着一条死狗一般将他拖了出去。

    片刻之后,一颗血淋淋的头颅端在盘子上被送了进来,直至段干子的面前。

    段干子注视着面前这颗死不瞑目的头颅,眼中露出了一丝厌恶的神色,挥了挥手,道:“行了,把这东西丢去喂狗!还有,他的家人何在?既然他如此喜欢传谣,那么便让他整个家族和他一起下黄泉传谣去吧!”

    整个大厅之中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在做完这一切之后,段干子这才重新回过头来,注视着在自己面前噤若寒蝉的诸多魏国大臣,用充满了杀机的语气缓缓说道:“如今诸国入侵,正是吾等臣子肝脑涂地以报效魏国之时!任何人若是胆敢在这个时候做出什么愚蠢的甚至是投敌的行为,那就不要怪吾手下不留情,将其人和所有同伙都给通通诛杀了!”

    这些魏国大臣们显然是被段干子的杀机给完全震慑到了,一个个诚惶诚恐,纷纷点头应是。

    段干子方才的行为让这些魏国大臣们意识到了一点,那就是诸国联军虽然的确强大,但是在陶邑城被攻破之前,段干子才是这座城池之中的真正掌控者,而众人的生死也全在段干子的一念之间。

    看着众人脸上的恐惧之情,段干子不知为何心中突然涌起了一丝快意。

    说实话,这种被人害怕的感觉其实还挺爽的。

    在片刻的沉默之后,段干子又开口道:“一个个都还愣着干什么,都忘了吾刚才对汝等的吩咐了吗?还不速速去办!”

    顿了一顿之后,段干子似乎又想起了什么,继续说道:“对了,今日汝等所有人都要留在这里办公,任何一个人都不能私自回家!至于对家中的通知,汝等只需写一封信,自然会有人帮汝等带回家中。记住了,任何私自潜逃者一旦被发现就当场斩首,全家株连!汝等可都明白了?”

    在场众人自然又是一番唯唯诺诺。

    等到众人如鸟兽一般散去之后,段干子思索半晌,又招来了自己的一名心腹家臣。

    “王宫那边的情况现在如何了?”

    心腹十分恭敬的答道:“遵照君上的吩咐,虽然并没有禁锢太子和王后的人身自由,但是他们的一举一动通通都在臣们的监视之中。”

    “很好!”段干子点了点头,然后对着心腹吩咐道:“汝现在立刻进宫,将王后和太子、还有大王的所有子嗣都集中到一起,把他们全部囚禁起来。从现在开始,没有吾的亲笔手令和信物,任何一个人都不允许见到太子和王后,明白了吗?若是胆敢有违抗者,格杀勿论!”

    等到心腹离去之后,段干子才慢慢的冷静下来,嘴角露出了一丝残酷之极的笑容。

    “赵丹啊赵丹,汝不就是想要利用吾段干子的人头和扶立太子的机会来获得天下人的归心么?但是吾段干子可没有那么傻,只要吾死了,那么整个魏国王族就等着给吾一起陪葬吧!”

    天才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第七百五十一章 陶邑乱局(第三更)() 
第二天正午时分,数万名魏军浩浩荡荡的簇拥着魏国太子和王后的王驾出城,朝着东南方而去。

    作为这一次的吉祥物,魏国王后和太子同车而坐,让所有人都清楚的看到了他们的面容。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惊动了整个陶邑,无数陶邑城中的居民们走上街头,面带惊讶不敢置信的看着面前的这一幕。

    要知道就在不久之前,已经死去的魏国前任国君就已经抛弃过陶邑一次,在赵国庞煖大军的兵锋压力下逃亡到了睢阳城。

    如果不是后来向赵国求和成功,陶邑城怕是已经归赵国所有了。

    想不到才短短的半年多时间过去之后,这一幕竟然再一次的重演了。

    魏王圉虽然已经死了,但是他的老婆和儿子,却依旧在赵国人来袭的时候毫不犹豫的逃离了陶邑,甚至就连象征性抵抗一下、坚守一下的勇气都没有!

    被带走的不仅仅是太子和王后,同时还有许多大臣以及他们的家室,浩浩荡荡的队伍和马车一直走了好几个时辰,直到差不多日落时分才全部开出了陶邑城。

    对于这种行为,陶邑城之中的居民自然是议论纷纷。

    “怎么回事,这就又走了?”

    “嘿,看来这些肉食者是被那赵国人吓破胆了,去年大王便逃了,如今这位太子……当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也!”

    “汝懂个甚,现在的魏国可不是太子能够做主的。吾听说啊,抛弃陶邑那根本就是武襄君的主意!”

    “武襄君?他为何要抛弃陶邑?”

    “汝不知道?赵王都已经晓谕天下了,说武襄君当众毒杀先王,又胁持了太子和王后,如今赵王出兵正是为了诛杀武襄君这个逆臣,然后……”

    话还没有说完,一旁便有人急急打断道:“噤声!如今谁人不知此事,但是谁又敢说出来?汝现在公然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此事,难道不怕被武襄君之耳目得知不成?想想这阵子菜市场的那些尸体,那可是要杀头的!”

    “嘿,杀头?现在他武襄君都跑路了,谁来杀吾的头?怕是他武襄君自己的人头都快要保不住了!”

    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摇了摇头,叹道:“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奸臣乱政,此乃是亡国之道也!难道堂堂大魏,竟然已经沦落到今日这般地步了吗?”

    众人闻言皆是一场叹息,又有人忍不住说道:“吾有一兄在赵国之中行商,听说如今的赵国人不但能够足额授田,更有许多农具和耕牛免费租用,小日子过的那叫一个舒坦呢!汝等说说,若是这陶邑归了赵国,那吾等的日子会不会比在魏国时要更加好过呢?”

    此言一出,众人面面相觑,一开始有心想要喝斥这个家伙的卖国之言,但是仔细一想的话,似乎……还真的挺有道理的。

    有人道:“说是这么说了,但是汝等莫要忘了当年大梁城可是被赵国人给淹了!此等深仇如何不报?”

    又有人道:“当年武安君白起同样也淹了鄢都,楚国人又能够拿他如何?南阳郡和南郡的楚人还不是老实当了几十年顺民?在这乱世之中,能够苟全性命便已经是不易,就别提甚么报仇不报仇了。吾伯兄亦是从军死在战争之中,但是吾现在只希望能够好好的活下去,过几天和平的日子罢了。”

    一片沉默之后,再一次有人开口道:“其实去年之时赵军入城,倒也算得上是军纪颇佳……”

    “但是这一次赵军乃是以讨逆之命而来,而且那主将亦非庞煖而是乐乘,却又说不准如今赵军进城之后该是哪般景象了,说不定烧杀掳掠亦是有可能的。”

    一说到这里,众人顿时就没有了聊天的兴致,有人道:“且都回家去吧,等到赵军进城之后,也不知道是好是坏咯!”

    众人一番感慨,慢慢的也就淡了聊天的兴致,全部散去了。

    如果此刻段干子还在城中的话,那么凭借着他在城中的众多耳目就不难发现,那些原本已经消失在他视线之中的赵国胡衣卫们又再一次的冒了出来,开始在陶邑城中四处传播各种反对段干子、亲善赵国的言论。

    但是此刻段干子的大部分党羽已经随着他而离去,剩下的人自顾尚且不暇,自然也就不会再去有什么人来考虑捕杀这些胡衣卫的事情了。

    等到入夜之后,由于整个魏国陶邑城之中几乎绝大部分的官员以及武装力量都被段干子给带走了,于是小规模的零星治安事件开始发生了。

    但是这还并不是结束,因为当那些原本只是抢劫的恶徒们发现完全没有任何官府众人来替受害者出头之后,恶徒们自然就变得更加的猖狂而肆无忌惮了。

    根据后来的统计,单单是在段干子率领大部队离开的当天,陶邑城之中就发生了至少六七十起恶性治安事件,并且多名受害者因此而受伤甚至身亡。

    而到了第二天的时候,这个数字立刻就迅猛增长到了两百多起。

    第三天的时候,已经开始有成队的歹徒在光天化日之下冲入许多店铺之中哄抢财物了,许多商号不得不关门大吉,大量的陶邑居民开始拖家带口逃出城池。

    到了第四天,形势越发的失去控制了,恶徒们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抢劫平民和商人了,他们甚至开始几百上千的集合起来,有组织的对那些大贵族们留下的宅邸进行进攻和洗劫。

    陶邑城之中的混乱在这一天达到了最高峰,即便是远在二三十里之外的赵齐联军大营都能够在夜晚的时候看见来自陶邑城之中的熊熊火光。

    对于这一点,齐国主将匡梁显然有些不解。

    “乐乘将军,明明陶邑已经是触手可及,为何汝执意要在此处等待两天时间?”

    乐乘微笑的对着匡梁作出了解释:“匡梁将军,吾才是联军之主将,汝只需静候吾这个主将之命便是。”

    匡梁默默的回到了自家的齐军营地之中,告诉那些渴望着利用这一战来建功立业的齐国将军们一句话。

    “谁要是再让本将军去找乐乘出战,本将军就让他知道什么是本将军的怒火。”

    虽然搞定了匡梁,但是另外一个有疑问的人又出现了。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乐乘的副将剧辛。

    剧辛也不客气,直接找到了乐乘就开始了提问。

    “将军,为何还不入城?若是再这样下去的话,陶邑就要毁掉了!”

    剧辛现在是北军中郎将,和乐乘的南军中郎将属于同一个级别,加上剧辛的老朋友兼上司庞煖现在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说起话来自然也是特别的有底气。

    对于剧辛的质问,乐乘就不能够做到无动于衷了。

    于是乐乘在一番犹豫之后做出了回答:“剧辛将军,想必汝应该知道大王这一次交待给吾等的任务。”

    剧辛点了点头,道:“吾当然知道,那就是夺下所有的魏国土地,所以吾才更加的不能理解,汝为何要在陶邑城外浪费这么多天的时间!”

    乐乘沉默了一会,答道:“剧辛将军也曾经为燕国亚卿,当知道想要攻伐一地容易,但是攻下之后得到该地的民心却是颇为困难的事情。”

    剧辛楞了一下,随后开始明白了些什么:“所以汝的意思是,汝想要等到陶邑乱起来之后,再进城去收拾残局?”

    乐乘点头道:“正是。”

    剧辛沉默半晌,叹道:“可若是提早几天进城的话,那么陶邑城中就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