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4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这些大臣们走了,却并不代表着宫殿之中就没有人了。

    魏王圉注视着坐在自己下首不远处,头低得几乎已经和膝盖平齐的段干子,用带着明显怒火的声音道:“段卿,汝来给寡人出一个主意吧!”

    段干子一听魏王圉这番话,心中那叫一个纠结啊。

    主意?现在还能够有什么主意?

    如果魏王圉在之前愿意听从段干子的话,将魏军的主力主动的撤回陶邑城之中固守,那么魏军的主力就不会溃败。

    如果魏军的主力不溃败的话,那么原本和赵国还在相持甚至占据了一些优势的秦国和韩国就不会突然转变立场向赵国求和。

    如果赵军没有击败魏军,那么赵军主力也就不会得到北上反包围齐军的机会,而原本击败了廉颇的齐军甚至可能会攻破聊城,将大名鼎鼎的廉颇给活捉或者杀掉!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因为魏王圉的这一次指挥失误导致魏军溃败的话,那么现在的局面应该是秦军对河东郡猛攻不舍,韩军在上党郡相持不下,齐军对聊城狂轰乱炸。

    秦军假如攻克了河东,那么就可以沿着河东继续东进,一鼓作气配合韩军拿下上党东出邯郸。

    韩军假如拿下了上党,那么既可以配合秦军拿下河东,也可以直接东出包围邯郸。

    齐军如果拿下了聊城,那么廉颇无论是战死还是被俘,对于赵国的军心都是致命的打击,而且在那之后齐军既可以北上包围邯郸,又可以南下配合魏军对赵国发动反击。

    换言之,只要这三处战场的任何一处战场在魏军溃败之前取得突破的话,那么赵国人就会立刻陷入完全的被动之中,整个战争的天平就会瞬间朝着四国联盟重重倾斜,甚至称之为大局已定都不为过。

    但就是这样的大好局面,却因为魏王圉的固执而统统葬送了!

    就好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魏军的失败所导致的正是四国联盟在所有外交和军事战场上的接连崩盘。

    这种国际联盟就是这么一回事,大家都各怀鬼胎,如果是优势情况的话那么不用说肯定都是全力痛打落水狗,但要是变成劣势局面的话那一个个就只想着提前求和保证实力了。

    一想到这里,段干子就忍不住想要站起来痛骂魏王圉一番:“大王,正是因为汝的固执,所以才导致了这次千载难逢的良机被吾等魏国给葬送了!”

    段干子的心中是真的悔啊。

    要知道段干子其实和赵国的胡衣卫私底下是有些联系的,而这些联系一直以来也都被赵国所暗中利用着。

    但是在这一次的四国伐赵战争之中,因为段干子觉得魏国赢面很大,所以他十分果断的拒绝了赵国胡衣卫的要求,选择了和赵国站在对立面上。

    段干子很清楚,自己这样做的后果是一定会遭到胡衣卫的报复,毕竟段干子本身的屁股就算不上干净。

    不过段干子当时觉得,只要能够打赢了赵国人,自己这个在其中出力甚多的相邦肯定是有功之臣,还是大功臣。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是胡衣卫再如何拿出证据,魏王圉想必也是不会相信那些对自己这个大功臣的“污蔑中伤”。

    如此一来,段干子既能够成为功臣,又能够借机摆脱掉胡衣卫这个心腹大患,从此不再和赵国间谍机构接触,可以说是两全其美。

    然而段干子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竟然押错了宝,错误的判断了形势。

    赵国竟然在以一敌四、而且还被韩国算计了的这种根本不可能赢的情况下,打赢了这一场大战!

    是的,虽然说这一场大战并没有就此结束,但是每一个人都知道,胜负的结果其实已经出炉了。

    秦国和韩国向赵国求和的消息早在前几天就已经传到了陶邑之中,如今齐国求和的消息也刚刚传到,魏王圉惊慌之下急召诸大臣入宫商议,这才有了刚刚魏王圉怒骂诸臣无用的那一幕。

    只是……事情都到了这个地步,段干子又能够有什么办法呢?

    但魏王圉的两道视线可都还在段干子身上呢,不管段干子乐意还是不乐意,这个问题他都必须回答。

    不知为何,段干子突然想到了先前胡衣卫去府邸之中寻找自己的那一幕。

    “段卿,若是能够依计行事的话,那么这一次吾等可保汝一次富贵,若是段卿不愿意的话,那么……”

    段干子很明白那些胡衣卫没有说完的话意味着什么,那意味着胡衣卫将会把手中的黑材料捅给魏王圉!

    此刻的魏王圉正是最为仇恨赵国的时候,一旦被魏王圉知道段干子竟然和赵国间谍机构悄悄的在暗中勾搭,段干子这条命就肯定完蛋了,甚至全家老小乃至是全族都要一起遭殃。

    一想到这里,段干子终于下定了决心,慢慢的抬起了头来,开口了。

    “大王,为今之计,只有两条路能够选择了。”

    “哪两条路?”魏王圉几乎是不假思索的追问道。

    段干子定了定神,说道:“第一条路,那便是发动举国之力,和赵国死战到底!”

    魏王圉楞了一下,随后说道:“现在和赵国人作战?恐怕……难有胜算吧。”

    魏王圉气归气,但是最基本的理智还是有的,自己家的这些残兵败将想要打赢赵国,那难度和登天也差不多了。

    段干子抬起胸膛,高声道:“大王何必妄自菲薄?想那赵国虽强,但是毕竟是侵略者!大王只需要登高一呼,自然有无数仁人志士云集大王麾下,为抵挡赵国侵略者献出力量!”

    魏王圉沉默半晌,开口道:“另外一条路呢?”

    段干子看了魏王圉一眼,没有从魏王圉的脸上发现任何能够让自己做出判断的细节,有些尴尬的咳嗽了一声,继续道:“另外一条路,那就是向赵国求和了。”

    “求和?”魏王圉这一次愣神的时间更久了,足足过了好一会之后才用不无嘲讽的语气说道:“段卿莫非觉得现在的赵王还能够容得下寡人的求和不成?”

    “当然!”段干子肯定的说道:“臣请大王仔细想想,这天下乃是功利之天下,赵王也是个功利之人。只要大王愿意付出一些东西,那么赵王自然是会答应大王求和的。”

    魏王圉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

    他当然很清楚段干子所说的“付出一些东西”指的是什么,不就是向赵国割地求和么。

    又要割地求和吗?魏王圉陷入了无比的纠结之中。

    一阵轻风吹来,大殿之中的空气缓缓的流动,无处不在的热意也散去了一些,但是魏王圉却仍旧觉得心中焦躁得似乎有一团火焰在不停的燃烧着,随时都有可能喷薄而出。

    良久之后,魏王圉才停止了思考,盯着段干子缓缓说道:“以段卿之意,寡人应该选择哪一条路呢?”

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艰难决定(第五更)() 
段干子闻言就是一愣,随后再一次的想起了昨天那位自称是魏国胡衣卫分部首领的家伙所说的话。

    “段卿,魏王素来多疑而少断,若是段卿将这番话告知与他的话,那么魏王必定不会当场作出决定,而是会先征求汝的意见。”

    段干子此刻回想起来,心中就是一股寒气缓缓冒出。

    像这样的判断,一般是要基于对一个人比较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做得出来的。

    像段干子这样的魏国重臣,天天和魏王圉接触,能够清楚的明白魏王圉的脾气和心思倒也不算难事。

    但问题在于,一个来自赵国的间谍头子,是怎么能够对魏王圉的脾气了如指掌,准确的预测出了魏王圉的做法,并且根据这些预测作出相应判断的?

    “难道说……在这座王宫之中其实有胡衣卫的人?!”

    段干子一想到这里,就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

    在两三年前,那位曾经一度极为得宠的赵国歌姬,就是在段干子和胡衣卫的合作下成功进入魏国王宫,成为了魏王圉的枕边人。

    当时段干子之所以和胡衣卫合作,是因为他想要利用那位赵国歌姬来扳倒那时候还如日中天的信陵君魏无忌。

    而那位歌姬也的确不复段干子的期望,正是因为她以死来栽赃魏无忌,这才让魏王圉和魏无忌之间原本修复如初的关系再次破裂,最终导致了魏无忌被魏王圉赐死的结局。

    现在想想,或许正是因为那位歌姬夫人,所以胡衣卫的爪牙才得到了潜入魏国宫城的机会吧?

    如果有一天宫城之中的赵国奸细们暴露了,那么岂不是就能够顺藤摸瓜的查到段干子身上了?

    想着想着,段干子突然大汗淋漓。

    魏王圉等了片刻不见段干子回话,心中顿时就有些不耐烦了,加重了语气说道:“段卿!”

    魏王圉的这一声把段干子从沉思之中拉了回来,他定了定神,朝着魏王圉告了一声罪,然后说道:“大王,以臣之见,其实……还是求和方为上策啊。”

    魏王圉唔了一声,不置可否的说道:“为何?”

    段干子道:“大王,如今的赵国实在是过于强大,单单以魏国一国之力恐怕是难以与之匹敌,因此不如先向赵国求和以换取暂时的和平,今后在找机会徐徐图之。”

    魏王圉哼了一声,并没有立刻开口说话。

    其实早在问出那个问题之前,魏王圉就已经知道自己会从段干子的口中得出什么答案了。

    段干子这个家伙,本来就是最有名的求和派啊。

    当年秦国还强大并且屡屡攻击魏国的时候,段干子就经常充当求和使者的角色在咸阳和大梁之间来回奔波,促成了魏国对秦国的一次次割地求和,并由此博得了诸如“段秦子跪秦子”之类的外号。

    如今秦国虽然衰落了,但是赵国又兴起取代了秦国的位置,段干子让魏王圉向赵国求和,那就是一个非常段干子的主意了。

    只是在得知了这个主意之后,魏王圉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说实话,魏王圉已经受够了割地求和这种事情了。

    在魏王圉小的时候,他就目睹了魏国被迫割让河东郡给秦国的惨状,他至今都还记得当时大梁宫城之中是如何的愁云惨雾,记得自己的父王是如何的愁眉不展,大臣们是如何的悲愤无奈。

    而等到长大了之后,魏王圉作为国君,非但没有洗刷父王的耻辱,反而和自己的父王一样不停的一次次割地给秦国,以换取短暂的一年半载和平。

    好不容易通过几次大战干翻了秦国,觉得这样割地求和的日子就要结束了,没想到却又来了一个赵国。

    更让魏王圉糟心的是,以魏赵两国的边界来看的话,赵国对魏国的威胁甚至还要远远大于秦国!

    魏王圉虽然并非什么不世明君,但是他仍旧敏锐的察觉到了一点,那就是赵国不倒,魏国注定难以复强。

    在这样的想法驱使下,魏王圉一次次的参与和策划了对赵国的攻击。

    本以为会凭此让赵国陷入失败,但却没有想到赵国竟然越打越强,反而让魏王圉丧失丢土,狼狈不堪。

    又一次,难道寡人又一次要向赵丹小儿屈服,向赵丹小儿割地求和?

    魏王圉一想到这里,就有一种心痛得无法呼吸的感觉,整个人的右手不知不觉的慢慢握紧,手指的骨节高高鼓起,青色的血管极为显眼。

    有心想要骂人,但是这骂人的话到了嘴边,却是如何也说不出口去。

    要知道现在可就一个段干子能够出主意了,再把这段干子骂跑了,又还能有谁来给自己意见了?

    段干子察言观色,见魏王圉并没有开口骂人,心中顿时就有了底了,悄悄的做了几个深呼吸平息了一下心情,然后才开口道:“大王莫要忘了,现在可不只是一个赵国对大王虎视眈眈,楚国人也是一直在大王的身后捅刀子呢!”

    段干子此言一出,魏王圉顿时身体就是一震。

    是啊,怎么把楚国人都给忘了?

    要知道这两年来,魏国可是从楚国的手中夺得了大片的土地,魏楚之间的原本就是仇敌的关系如今更是已经激化了。

    别的不说,现在楚国的主力部队还在黄歇和景阳的率领下在魏国淮北地中横冲直撞,打算收复淮北地和九江郡呢。

    以现在的魏国来说,一旦丢掉了淮北地和九江郡,那么就是差不多三分之二的国土没了!

    想到这里,魏王圉顿时就是一个激灵。

    和三分之二的国土相比的话,这割地求和的事情似乎又算不得什么了。

    虽然说赵国打不过,但是打楚国魏王圉还是很有信心的,之所以一直不让陶邑城中的魏军主力南下,只是担心赵国人在魏军南下之后偷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