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3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最终看来,还是自己太过年轻啊。

第六百二十六章 汝妻子吾养之,汝勿虑也(第五更)() 
?    汾门城。

    乐间站在城头注视着城下的赵军,年轻的脸上满是忧心忡忡的神色,还带着几分犹豫的神情。

    虽然已经竭尽全力,但是看上去这位燕国相邦一直以来的种种努力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效。

    被乐间当做救星的秦楚两国直到现在也没有任何的回音传来,倒是在正面战场上,乐间的麻烦开始变得越来越大了。

    当乐间发现齐国人开始拔营离去的时候,他几乎都要欢呼起来了,因为那时候的乐间十分乐观的认为之所以齐国人会离去当然就是因为楚国人在背后捅了齐国一刀的缘故——就好像在不久之前燕国也悄悄捅过齐国一刀那样。

    然而乐间很快就发现自己错了。

    因为齐国人并没有往南走,而是渡过北易水一路向北去了。

    北边可不是齐国的土地,而是燕国的地盘。

    渡过了北易水之后,那就是燕国的督亢之地,是燕国武阳和蓟都之间最重要、最富庶的一块地盘。

    齐国人要去督亢之地?这对于燕国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如果督亢之地被打烂了,那么就相当于秦国的关中被打烂了一样,无论最后胜负如何,燕国都将成为最大输家之一。

    在察觉到了这个信息之后,乐间第一时间就想要率领部队出城和齐国人来一场生死大战。

    但问题在于,城外并不是仅仅只有十五万齐军的。

    剩余的十五万赵军仍旧牢牢的盘踞在汾门城的西南方,纹丝不动,根本没有任何北上的迹象。

    这让乐间非常的头痛。

    如果追击齐军,那么赵军肯定会随后跟上,到时候的结果就是燕军在野外被齐军和赵军首尾夹击,基本上来说是必败无疑的情况。

    其实还有一种可以想到的办法,那就是等到齐军离去渡过北易水之后,燕军先出城击败赵军,然后回师北上在督亢之地打败齐军,这样就能够取得这次战争的胜利了。

    这也是对于燕国来说最完美的一种结果。

    好在乐间是一个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人,并不是一个脑子被驴踢了的蠢货。

    无论是庞煖也好匡梁也罢,这两位都是各自国家的名将,也同样都有着击败过燕国的战绩。

    考虑到齐赵两国这些年来的战绩,如果说击败齐国还有一些希望的话,那么想要击败庞煖所率领的十五万赵国精锐就真的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难,几乎是没有什么成功可能的事了。

    于是乐间就陷入了犹豫之中。

    乐间这一犹豫,就是差不多十天的时间过去了。

    在齐军离去之后,赵军并没有将齐军的空缺给填补上,所以对汾门城的包围圈就缺了一大块。

    这个包围圈的缺口也导致了一个非常神奇的事情,那就是汾门城虽然被包围了,但它的对外通信却完全是畅通无阻的……

    所以乐间能够非常清楚的了解到齐国人是如何的在督亢之地中烧杀抢掠的。

    根据最新的消息,临乐城已经被齐军包围了。

    如果乐间再不想办法的话,那么只有三千守军的临乐城是肯定守不了太长时间的。

    临乐城一陷落,乐间所在的汾门城和蓟都之间的联系就被完全切断了。

    乐间深吸了一口气,朝着身边的副将问道:“还是没有任何消息吗?”

    乐间此刻迫切的需要一个能够让他和城中二十万燕军振作起来的消息,无论这个消息是来自匈奴、秦国还是楚国。

    但乐间最终还是失望了。

    “将军,并没有任何消息。”

    乐间摇了摇头,又问道:“蓟都方面呢,可有什么说法?”

    两份密信被递到了乐间的面前:“将军,这是刚刚蓟都方面刚刚送来的密信。”

    乐间迫不及待的拆开了这两份密信。

    第一封信是来自燕国朝堂的公文,上面并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内容,只是一些例行的军情通报,以及勉励乐间率领前线将士好好作战云云。

    乐间又拆开了第二封信,看着看着,他的眉头渐渐的变得紧皱了起来。

    和第一封信不同,这第二封信乃是乐间在蓟都之中的亲信大臣写来的。

    自从开战以来,燕国之中就有着一些人主张通过割地向赵国求和,而这股呼声在齐军进入督亢之地后再度高涨。

    由于乐间这个主战派的领袖并不在蓟都之中,所以此刻主和派已经慢慢的成为了主流,向赵齐两国求和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

    根据信中的说法,几名燕国老臣在写信的前一天联袂入宫觐见燕太后,似乎和燕太后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吵,总之离开的时候这些老臣们的脸色都不是很好看。

    乐间越看心中越怒,终于忍不住一掌重重的拍在了一旁的汾门城城垛之上。

    “这些老贼,竟然趁吾不在干出这等逼宫的勾当,简直无耻、无耻之尤!”

    信中所提到的几名燕国老臣,平日里都是一些对乐间俯首帖耳唯命是从的家伙,结果这战局才刚刚有些不利,就开始想要站在乐间的另外一边了。

    如果可以的话,乐间恨不得自己立刻生出一对翅膀,直接飞回蓟都将这些家伙给狠狠的教训一顿。

    在愤怒之后,乐间的心中又不免有些后悔。

    “若是吾不领军在外而是坐镇蓟都的话,那么想来也不会出这般事情了。”

    但此时此刻后悔已经是来不及的了,只有想办法解决眼下面临的危机才是该有的态度。

    乐间深吸了一口气,终于下定了决心,对着身边的副将说道:“吾有一重任欲交与汝手,不知汝是否愿意接受?”

    副将下意识的挺直了身体,道:“但请将军吩咐!”

    乐间低声道:“吾明日准备率军撤离此地,北上回援临乐城。但如今赵国人还在城外,若是发现吾有撤军迹象,那么庞煖一定会领军追击,不会让吾如此轻易的就能够北上回援。”

    “所以吾希望汝能够率领一支兵马断后,为吾之主力撤退争取时间!”

    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乐间的心中多少有些过意不去。

    毕竟在这样的情况下,断后基本上也就和送死没有什么区别了。

    但是乐间必须要这么做,否则的话一旦在渡河的时候被赵军衔尾追击而至,那么燕军所遭遇的绝对就只有一场惨败。

    副将显然也明白乐间的想法,所以在短暂的沉默之后向乐间提出了一个要求:“将军之命,吾当尽力而为!吾之妻小皆在渔阳,若吾死于此战之中,还请将军日后多多照拂一二。”

    乐间身体微微一震,脸上一丝黯然的神情闪过,伸出手用力的拍了拍面前这名副将的肩膀。

    “若汝死,汝妻子吾养之,汝勿虑也!”

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忧心(第一更)() 
?    第二天清晨,汾门城的城门大开,一队队一列列燕军士兵在城中民众震天的哭喊声之中撤出了汾门城,从汾门城的东门开出,然后急速北上。

    燕军撤退的消息几乎是第一时间就传到了赵国大营之中。

    李牧马上就兴奋了起来,对着庞煖说道:“大将军,吾愿率领具装甲骑兵作为先锋出战!”

    对于李牧的请战,庞煖只是笑着摇了摇头,道:“不,这一次乐间必定会留下大约一万人左右的后军,吾等先等他的主力部队走远,然后将这一万后军吃下便是了。”

    李牧闻言一愣,随后急道:“难道大将军觉得吾会被这一万后军挡住不成?只消一次冲锋,吾便可以击溃这后军,没有了后军的阻拦,大将军只需率兵继续追击,那么燕国主力必败无疑!”

    庞煖微微一笑,点头对李牧的话表示了赞同:“李牧,汝说的确实颇有道理,但是汝有没有想过,这样一来的话,吾等会付出多少伤亡?”

    李牧不假思索的说道:“最多两到三万人的伤亡,便可以一战而击溃这二十万燕军!”

    两三万换二十万,这怎么看都是一个很赚的方式。

    庞煖继续笑道:“的确如此,但是吾觉得,这两三万的伤亡未免也太多了一些。”

    李牧怔了一下,目光一阵闪动,突然开口道:“大将军莫非是想要驱虎吞狼,让燕国人去和齐人作战,吾军在背后坐收渔翁之利?”

    庞煖笑道:“李牧啊李牧,汝果然不愧是李牧,吾正有此意。”

    李牧想了一会,看上去并不是很赞同庞煖的意思,道:大将军此计若是能成的话,的确是能够让吾军兵不血刃的取得胜利,但如此一来的话,时间未免就要大大推迟了。据吾所知,如今匈奴人大举入侵河南地,朔方郡之中战况危急,不如早些取得胜利西进才是。”

    李牧在说完这番话之后,突然发现庞煖看向自己的眼神变得非常的古怪,于是忍不住有些纳闷的对着庞煖说道:“大将军,难道吾想错了吗?”

    庞煖似乎犹豫了一下,随后笑了起来:“李牧啊李牧,汝其实并没有想错,但是汝作为吾的副将说出这番话,那就是错的。”

    “汝要知道,吾等既然受大王之命前来和燕国人作战,那么最重要的当然便是要兢兢业业的完成大王的指令,取得对燕国人的胜利。”

    “大王让吾尽可能的在保存精锐的前提下完成整个作战任务,那么吾便想办法完成大王的要求。至于时间,即便是在击败燕军之后,恐怕也还有着武阳和蓟都等待着吾等去攻克,那两座城池是燕国之中最大的城池,亦不是轻易能够攻破的。”

    “而且河南地方面廉颇大将军都已经领兵而去了,依照路程来算此刻应该也要进入到河套郡之中了,就算今日就结束此地战事由汝率兵赶到河南地,当汝抵达的时候恐怕那边的战事亦是早已结束了。”

    “所以,虽然吾知道汝这些年来常驻河套朔方两郡,对于这两郡的战况颇为关心。但是那边的战斗其实已经和汝无关了,此刻汝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先击败燕国,明白了吗?”

    李牧被庞煖的这一番话说得呆若木鸡,足足过了好一会才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对着庞煖低下了头:“大将军所言甚是,李牧受教了。”

    “好了。”庞煖笑着拍了拍李牧的肩膀,道:“吾知道汝的心中必定是有着火气的,既然如此,那么汝便率领着汝的具装甲骑兵出战,将燕军殿后的那支后军给击败吧。”

    片刻之后,赵军的大营之中开始响起了隆隆的号角声,十五万赵军士兵在号角声中迅速的奔出大营之外并且完成了集结,朝着仍旧在不停出城的燕军逼迫而去。

    赵军的号角声一响起,所有燕军的士兵就都不约而同的加快了脚步,以最快的速度奔出城门,朝着北方而去。

    于此同时,也有一支人数大约在一万人左右的燕军士兵在出城之后并没有和大部队一起朝着北方而上,而是转向了南边,开始在赵军的必经之路上布置起防线来。

    庞煖看着这支燕军,忍不住轻轻的摇了摇头,老脸之上露出了几丝感慨的神色。

    “螳臂当车,螳臂当车啊!来人哪,给吾调集八牛弩和投石机!”

    半个时辰之后,这一场阻击战正式开始了。

    无数巨石从赵军的阵地之中呼啸而起,然后重重的落在了这支断后燕军的阵地之中。

    上百具八牛弩纷纷发射,粗大得如同手臂粗细般的劲矢瞬间就贯穿了燕军最前线的防御阵地,让站在最前排的燕军盾牌手犹如割麦子一般纷纷倒下。

    早就已经按捺不住的李牧好不容易等来了进攻的鼓点之声,于是他将沉重的头盔带在了头上,遮挡住了自己的面容,只露出了两颗充满了杀气的眼睛,并将手中的长枪高高举起,随后重重落下。

    “出击!”

    片刻之后,两千名具装甲骑兵犹如一股钢铁洪流,瞬间从赵军的侧翼涌出,朝着燕军这支断后的部队侧翼直冲而来。

    而在正面,成千上万的赵军主力部队同样也是黑压压如同潮水一般向着燕军断后部队的正面冲了过来。

    一场残酷无比的杀戮随之展开。

    虽然在战斗力和数量上全面处于下风,但是在那位身先士卒死战到底的燕军副将感染之下,这一万名燕军将士整整拖延了赵国大军达到了将近一个时辰的时间。

    直到第三次冲阵的李牧将那名英勇无比的副将头颅一枪挑落之后,这支断后部队才终于彻底的溃散了。

    此时此刻已经远在十余里之外的燕军主将乐乘在听到了斥候们的回报之后痛苦无比的掩面长叹了一声,半晌之后方才说道:“再准备一支断后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