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3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牧所率领的这支赵国骑兵,现在是要和秦军死死的杠上了!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王龁和他的八万秦军士兵过得极为艰难。

    李牧将两万赵国骑兵分成了五部,分别由五名校尉统领,每一次出动一部对秦国人的后阵进行袭扰。

    在这五部赵国骑兵的不停轮换之下,秦国的后军几乎是每时每刻都要绷紧神经面对身后的赵国人。

    这些赵国人就这么远远的跟着,一有机会就冲上来射几发冷箭。

    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军的行军速度顿时就变得能够和乌龟相提并论了。

    只要秦军想要稍微提一下行军速度,那么这些该死的赵国骑兵就会立刻逼近,迫使秦军停下来开始防御。

    秦军一停下来,赵国骑兵又立刻纵马离开,让秦军徒呼奈何。

    王龁也不是没有尝试过反击,在最极端的时候王龁几乎是赌博式的派出了手中仅有的三千骑兵,希望能够用这些骑兵的牺牲来拖延住赵国骑兵的速度,好为步兵的包抄争取时间。

    然后王龁就见识到了那个一直以来赵国赖以横扫诸国的王牌部队——具装甲骑兵。

    仅仅是一次冲锋,一千具装甲骑兵就干净利落的将王龁的三千骑兵阵型完全冲得溃散开来,然后赵军骑兵就开始了对秦军骑兵的无情收割。

    等到王龁率领着步兵大队赶到之后,看到的仅仅是两千多具秦军的尸体,赵国人早就已经在一刻钟之前凯旋归去了。

    看着面前一片狼藉的战场,王龁这位曾经名动天下的秦军名将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整个人好像瞬间就变得老了几岁。

    如果说在之前王龁多少还抱着几分反败为胜的希望,那么当手中最后这么一点骑兵都损失殆尽之后,王龁就知道自己现在所考虑的就不是什么胜利了,而是尽可能的保证自己在撤回关中之前不被李牧击败。

    骑兵对步兵的机动性优势,在这一次双方的战争之中得到了最为完美的体现。

    “李牧啊,李牧!”王龁咬牙切齿的念叨着这个名字,恨不得将这个名字的主人挫骨扬灰。

    当七天后王龁率领着自己麾下的这批秦军部队撤退到泾阳的时候,原本八万多人的大军如今已经只剩下五万多人了。

    剩下的两万多秦军士兵要么被赵军杀死,要么就当了赵国人的俘虏。

    两万赵军骑兵在这一次的战争之中面对着足足是自己四倍的敌人,最终以不到两千的死伤换取了秦军十倍的战损。

    这一战后,李牧彻底名动天下,被公认为是年青一代的最强将领,也是赵国之中仅次于廉颇的超级大将。

    到了泾阳,距离咸阳就不远了。

    而且进入了城池之后,骑兵对于步兵的优势就荡然无存了。

    王龁的心中还抱着最后一丝侥幸,如果赵军在城外徘徊不去甚至扎营的话,那么秦军还有那么一点点希望。

    可惜的是,当秦国人撤退到泾阳之后,原本一直如跗骨之蛆一般跟在身后的赵国骑兵就再也没有出现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咸阳方面的信使也到了。

    “王龁损兵折将,速速交割军权,押回咸阳!”

第五百六十九章 楚国的困境(第二更)() 
?    楚国,息城。

    自从陈城攻破之后,楚王元就带领着楚国的大臣以及残兵败将们十分狼狈的逃到了这里。

    这座城池并不大,比起陈城来说要小了许多,但是此时此刻却已经是楚国境内最安全的城市了。

    如果以规模而论,寿春无疑是要比息城大了不少,而且寿春作为楚国如今的鄢都(陪都),里面是建有宫殿以供国君不时之需的。

    从这一点来看,其实寿春才是更好的去处,实际上一开始楚王元去的也是寿春。

    但等到楚王元走到半路之后才知道,如今和寿春一河之隔、位于淮水北岸的楚国下蔡城已经被魏国人占领了,所以寿春实际上也已经是危在旦夕。

    在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无奈的楚王元只好改变了撤退方向,朝着西南方撤退到了息城。

    息城之中最大的一座府邸便是城守府,而这座城守府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楚王元的临时行宫。

    在这座临时行宫之中最大的一座大厅之中,脸色灰败的楚王元坐在上首,看上去就好像一只斗败了的公鸡,说话的时候也是一点精神都没有。

    “如今战情危急,应当如何是好?”

    没有任何人开口说话。

    楚王元的话一点都没有夸张,现在楚国的局势已经非常的危急了。

    偌大的淮北地西部已经尽数被魏国所占领,而且魏国人并没有因此而满足,还趁着齐国退兵的时机开始东进,准备占领齐国人放弃的淮北地东部。

    而在赵国方面,虽然主将廉颇率领着十万大军星夜北上,但还有五万赵国部队在乐乘的率领下继续南下,一路上攻占了项城、平舆。

    算算路程的话,乐乘所部距离息城已经不过只有几天的距离了。

    糟糕的消息还没有就此结束,韩国人在攻占了宛城之后开始向东进发,两天前已经出现在了上蔡城外。

    上蔡城之中不过只有几千守军,陷落也就是时间问题。

    一旦上蔡城陷落,那么赵韩两支部队就可以从北和西北两个不同的方向对息城进行合围。

    如今息城之中虽然还有着八万楚军,但是这些楚国部队统统都是残兵败将,基本上已经失去了斗志。

    想要依靠这支残兵败将来翻盘,这难度简直就是地狱级别的,堪比当年田单复国成功的那种。

    怎么办?

    这个问题就好像一座大山一般沉甸甸的压在了所有楚国君臣们的脸上,将他们压得完全喘不过气来。

    楚王元深吸了一口气,将目光投向了坐在最前面但是却俯首不语的两名楚国大臣的身上:“黄歇,景阳,汝二人给寡人说说!”

    在说话的时候,楚王元的心中显而易见的带着火气。

    黄歇这个家伙不用多说,正是因为他的力主所以楚国才会和赵国断盟,导致现在到了今天的这个地步。

    而景阳则是指挥不利,现在想来的话如果当时景阳能够一鼓作气的打败那廉颇拿来作为诱饵的五万赵军,那么士气大振的楚军就算对上了后来廉颇率领的十万部队,也未必就一定会输了。

    所以楚王元觉得,现在楚国之所以会沦落到这个地步,最大的两口黑锅绝对是应该要扣在黄歇和景阳的身上。

    如果不是因为楚王元还保持着几分清明,知道现在战事还没有结束不宜擅杀大臣的话,黄歇和景阳的人头怕是早就落了地了。

    但是不杀归不杀,最起码的一个将功赎罪还是要的。

    黄歇和景阳闻言对视了一眼,虽然这两人平日里是那种恨不得你死我活的政敌,但是此刻却都从对方的脸上看出了无奈的神色。

    同是楚国背锅人啊。

    到了这个时候,两人之间其实也没有多少想要相互为难的心思了。

    说白了,现在楚国都特么要亡国了,谁要是还在这个时候内斗的话,那么就真的太蠢了。

    是的,如今楚国的危机已经不仅仅是什么丢地失土,而是已经真正的来到了一个亡国的边缘了!

    这个年代长江以南的开发几乎没有,所以真正能够对楚国有国力上贡献的土地,基本上都集中在了长江和黄河之间。

    而如今,这长江和黄河之间的楚国土地已经丢掉了整整一半了,要是按照这个趋势再继续下去的话,那么另外一半的丢失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大楚,真的要亡了?

    这个疑问已经开始在许多人的脑海之中徘徊了。

    在这一战之前没有任何一个楚国大臣觉得战局的走向会是这个样子的,但是现在楚国亡国已经不是一个笑话,而是一件真的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春申君黄歇深吸了一口气,终于缓缓出列,对着楚王元说道:“大王,以臣之见,眼下唯有向赵国求和一途了。”

    “求和?”楚王元苦笑一声,道:“寡人倒是想求和,可是也不知道这赵王到底愿意不愿意。”

    黄歇正色道:“大王,以臣之见,赵国应当是愿意的。臣听说如今白起率领秦国大军正在攻击赵国河东郡,河东郡之中的大量领土都已经落入了秦国人的手中,否则的话廉颇也不会在攻破了陈城之后就第一时间回撤了。”

    一旁的景阳也极为难得的对黄歇的意见表示了赞同:“令尹所说的确是真的,臣亦是觉得赵国人之所以留下了五万兵马,其用意其实只不过是要逼迫大王求和罢了。”

    楚王元听到这里,一直紧锁的眉头总算是微微有了一些想要松开的趋势。

    但马上的,楚王元的眉头就又一次皱得更紧了:“即便是赵国愿意求和,可是若是韩魏两国执意继续攻击寡人,那又该如何?”

    黄歇道:“大王,这三晋之间虽为同盟,但同盟间也是龌蹉不断,赵国身为盟主,必定不愿意看见韩魏两国将大楚灭亡之后做大。只需抓住此点,那么应当便可以让赵王下令韩魏两国退兵。”

    楚王元沉吟片刻之后,总算是对黄歇的意见表示了认同,又道:“既然如此,那么谁愿意替寡人走上这么一遭呢?”

    楚王元话音刚落,早有准备的黄歇立刻说道:“大王,臣愿意前往邯郸一行!”

    黄歇的话音还在众人的耳旁,另外一名楚国重臣景阳此刻也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口了:“大王,臣亦愿往邯郸一行,说服那赵王和楚国议和。”

    黄歇和景阳对视一眼,刚刚的和平气氛完全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则是针尖对麦芒的慑人眼神。

    对于如今的楚国臣子们来说,想要逃脱大王的责罚,唯一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无疑就是成功求和,好让楚国从亡国的危机之中走出来。

    机会只有一个,但是需要这个机会来摆脱黑锅的却有黄歇和景阳两个人。

    下一刻,黄歇和景阳之间的一场争吵立刻就在这座大厅之中展开了。

    正当楚王元被黄歇和景阳之间的争吵弄得心烦不已,准备开口让这两个家伙都闭嘴的时候,楚国宫廷侍卫长急匆匆的出现在了大厅之中,带来了一个让楚王元和所有在场的楚国大臣们都惊讶不已的消息。

    “大王,城外有人宣称是赵国使者郑朱,想要进城求见大王!”

第五百七十章 郑朱的狮子大开口(第三更)() 
?    “郑朱?”这个名字迅速让整个楚国朝堂都变得安静了下来。

    作为赵国重臣之一,又是专门负责外交的大行人,郑朱这个名字楚国人当然是一点都不陌生的。

    更重要的是,郑朱此时此刻出现在这里就只能够证明一件事情,那就是赵国人也希望议和了!

    仅仅是一瞬间,整座大厅之中的气氛突然就变得活络了起来。

    楚王元一直紧锁的眉头在这个时候终于完全散开了,脸上也露出了一丝难得的笑容。

    “来人啊,速速去传令,将赵国的使者给寡人带进城来,寡人要立刻见到他!”

    一个时辰之后,郑朱就出现在了这座大厅之中。

    刚刚一出现,郑朱就给了楚国君臣一个不大不小的下马威。

    只见郑朱在给楚王元行完礼之后,没等楚王元开口就直接先说道:“大王身为楚国这般天下强国之国君,如今却只能屈居于这方圆两里不到的小小宅邸之中,不知大王可曾后悔昔日背盟之举?”

    楚王元一听这话,鼻子都要给气歪了。

    这个城守府的宅邸以普通人乃至是大臣们的标准来说,其实都已经算是不错了,正堂偏院,亭台楼榭,湖水花园一应俱全,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高门大户风范了。

    但是对于一位国君来说,这样的宅邸显然还是太小了一些。

    国君们住的可都是宫城啊,虽然说这宫城属于比较小的那种城池,但是再小的城池也比一座宅邸要大了不知道多少去了。

    郑朱这一上来提这个,明摆着就是要狠狠的打楚王元的脸啊。

    楚王元用力的做了几个深呼吸,好不容易才将心中犹如火山一般即将喷发的怒火给用力的压制了下去。

    没错,郑朱这番话的确是非常的胆大妄为,如果是一名楚国大臣敢说出这样的话那么最多一刻钟时间人头就要落地,但问题在于郑朱这个赵国使者的身份还真的就让楚王元不敢轻举妄动。

    杀了郑朱,那么赵王就算脾气再好也不可能忍得了,战争必然会继续下去,楚国恐怕就真的只能够迎来灭国的结局了。

    所以楚王元只能忍。

    不仅仅是楚王元,在场的所有楚国大臣们哪个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