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2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无疑是一场值得期盼的大决战。

    而这一次的大决战,并没有让人等待太久时间。

第五百零四章 一个靠谱的君王还是很重要的(第三更)() 
?    高唐城虽然是一座能够容纳几十万人口的大城,但是如果一下子塞个十几万大军进来,显然还是过于拥挤了一些。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魏无忌并没有率领着自己的魏国军队进城,而仅仅是让一路跟着自己来的三万平陆城齐国部队进城去了。

    从那名平陆城将军脸上所竭力想要隐藏但是却仍旧被魏无忌所察觉的惶恐来看,等待着他的显然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反正从那一天之后,魏无忌就再也没有见过那位平陆城将军了。

    魏无忌选择在高唐城东南面五里之外扎营。

    与之对应的是,赵国大军的营地则位于高唐城的东北面。

    从地形的角度来说,这对于赵国大军的攻城显然是非常不利的。

    毕竟魏国人随时都可以十分方便的从侧翼对攻城的赵国人进行着牵制,而且即便事有不逮,齐国人也大可以撤出高唐城,从从容容的向南撤退。

    单单从这片战场的局面来说,其实赵军的形势并不算好,甚至还可能微微落了一点下风。

    但是战争之所以复杂,就是因为它并不仅仅是单单在战场上所表现出来的那些东西。

    想要打赢一场战争,需要的也不仅仅是三军用命将领指挥得当这么简单。

    还需要有着足够保障的后勤,需要坚固的铠甲和盾牌,需要锋利的刀剑,需要强劲的弓弩。

    更重要的是,需要一个能够放权,不喜欢瞎指挥,同时又对前线将领保持着足够信任的国君。

    无论是齐王建还是魏王圉,显然都并不属于这样的国君。

    这就是为什么仅仅在过了几天之后,齐国的主将匡梁就带着一脸的苦笑来到魏无忌面前的原因。

    魏无忌十分客气而礼貌的接待了匡梁。

    匡梁开门见山:“信陵君,或许应当是主动出击,和廉颇进行决战的时刻了。”

    魏无忌看上去似乎并没有多少的惊讶之情,微笑问道:“为何?”

    匡梁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乐间率领着十万燕军连胜三阵,如今已经渡过济水,将临淄给包围了。大王已命人告知于吾,若是十日之内不能够击败赵军,那么大王便要免去吾之职位,并重启和赵国之间的议和。”

    魏无忌轻轻的摇了摇头,道:“若是如此,那么赵国方面必定会在谈判之中狮子大开口,索要更多的筹码。难道齐王便没有想过这一点?”

    匡梁无言以对,唯有不停苦笑。

    好在魏无忌其实也便是说说而已,终究还是作出了让步。

    “既然如此的话,那么便在五日之后出战吧,不知匡梁将军以为如何?”

    匡梁闻言大喜:“如此,便多谢信陵君!”

    仅仅凭借着匡梁手中的十五万人,如果没有魏无忌支持的话,那么肯定是要出大事的。

    当然了,就算是齐魏两国联手,最终也未必就是赵军的对手。

    但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联合魏军一起对赵军开战,已经是匡梁所能够为自己和齐军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了。

    送走了千恩万谢的匡梁之后,魏无忌独自一人回到了大帐之中。

    片刻的沉默后,魏无忌的脸上同样也露出了一丝无奈的苦笑。

    其实会用王命压人的国君,又何止是一个齐王建呢?

    这些天来,魏王圉的信使几乎是一个接着一个,所传来的命令只有一个,那就是让魏无忌尽快结束高唐方面的战事,好回援朝歌,迎击入侵的韩军!

    其实这一次魏无忌并没有带来所有魏国的兵马,吸取了前车之鉴的魏王圉将五万士兵留在了陶邑之中保护自己。

    当然魏无忌这一次同样也可以用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种理由拒绝魏王圉的要求,但是魏无忌心中非常的清楚,自己绝对不能够这么做。

    魏无忌已经不是第一次违抗魏王圉的命令了。

    长平之战中窃符救赵,这算是一次,

    邯郸之战中拒不回援,这算是第二次。

    如果在加上这一次,那么就是第三次了。

    前两次的抗命,都对魏无忌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但也都先后被魏无忌所扭转。

    可这一次情况却又不同,毕竟魏无忌新年时闹出的丑闻本身就已经让他颜面大失,不少人已经开始向魏王圉或明或暗的靠拢。

    魏无忌的势力正在缓慢的瓦解之中。

    如果再闹出一次抗命不遵的事件,那么不但魏无忌本身的声望会跌到谷底,他的班底会加速瓦解,而且魏王圉和段干子也一定会选择向魏无忌出手。

    魏无忌事实上和匡梁一样,都是别无选择。

    只有取胜,并且取得一场酣畅淋漓,让所有人都闭上嘴巴的胜利,魏无忌才能够从这种内外交困的环境之中走出来。

    如果失败了呢?

    魏无忌强迫自己不去想那样的后果。

    但思绪这种东西,有时候越是控制着自己不去想它,它反而是越是要顽固的在脑海之中占据一个位置。

    足足过了半晌,这位素来以睿智贤能著称的信陵君终于放弃了和自己思绪对抗的努力,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大抵……也不过便是被囚禁或者斩首罢了。”

    无论是囚禁也好斩首也罢,对于魏无忌来说显然都是一件彻头彻尾的坏事情。

    但奇怪的是魏无忌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却显得十分的淡然,就好像所有的负面情绪都已经在之前的那一声叹气中烟消云散了一般。

    魏无忌拿起了笔,然后开始写字。

    片刻之后,奉命而来的钟成出现在了魏无忌的面前。

    魏无忌拿起了手中这封墨迹未干的简牍,交到了钟成的手中。

    “钟成,汝且派人将这封战书送去赵军大营之中。”

    钟成接过了这封简牍,下意识的望了简牍一眼。

    上面只有非常简单的五个字。

    “五日后,战否?”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左右,这封战书再一次的回到了魏无忌的手中。

    和刚才比起来,战书上多了一个银钩铁划的大字。

    “战!”

    不知为何,当看到这个杀气十足的赵国文字之时,魏无忌的嘴角突然轻轻一勾,十分和熙的笑了起来。

    “也是时候领教一番天下无敌的廉颇大将军领兵之道了。”

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个人都有其局限性所在(第四更)() 
?    在这世间从来都不可能有任何一个人做到面面俱到,每一个人都有其局限性所在。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位于前线的匡梁和魏无忌,当然也就不知道位于大后方的齐王建和魏王圉所了解到的一些东西,也自然就不能够理解齐王建和魏王圉发出如此不通人情的命令之缘由所在。

    秦国人并没有出兵。

    由于这个时代消息的延迟性和滞后性,以及为了验证消息所必然要浪费在路上的那传递信息的时间,因此当齐国和魏国确认了这一个消息之后,已经是战争开打差不多一个月的事情了。

    在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齐王建第一时间就将手中的酒爵远远的扔了出去,正好砸到了一名在齐王建面前跳舞的舞姬额头之上。

    随后自然便是一声惊叫,以及磕头赔罪的俗套戏码。

    看着面前跪在地上,浑身抖得好像筛糠一样,额头鲜血直流却完全不敢去擦一下的舞姬,齐王建脸色狰狞了半天,终究还是放弃了杀人的想法,仅仅是用力的一摆手,从口中狠狠的吐出了一个字。

    “滚!”

    于是舞姬们就如蒙大赦的滚了。

    秦王稷曾经自信满满的吹过牛逼,君王一怒伏尸百万。

    齐王建大抵是没有那位秦昭襄王这般本事的,但想要君王一怒舞姬死光,对于齐王建来说倒也还是张张嘴就能够做到的事情。

    这无疑是一个非常糟心的消息。

    齐王建想了想,干脆出了大殿,去探望自家母后去了。

    君王后在听到了齐王建那多少带着几分抱怨之意的汇报之后,也是楞了半晌。

    很显然,这位虽然摄政不过数年但却已经在诸国之中确立了信义之名声的齐国太后,还是低估了秦国人出尔反尔的本事。

    出尔反尔其实是这个时代所有人的本能之一。

    于是君王后在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之后,终于说出了一番齐王建最想要听到了话。

    “老妇想来是真的老矣。从今以后,一应国事皆由大王自决,老妇便在这深宫之中养老,不再过问。”

    即便是齐国的情况并不乐观,但是这个消息还是让齐王建从君王后的宫殿之中离开后,脸上露出了几分发自内心的笑容。

    随后这笑容就被“燕军连破三道防线抵达济水北岸,最多三日时间便可渡河包围临淄”的这个消息给打成了粉碎。

    盛怒之下的齐王建这一次并没有选择去惩罚无辜的舞姬或者宫人,而是回到桌案面前奋笔疾书,很快的写就了两份急信。

    第一封是给匡梁的,信中的内容和匡梁告诉魏无忌的一般无二。

    另外一封则是给此刻仍旧在邯郸城之中的齐国相邦后胜。‘

    和谈有必要继续开展,并且立刻开展起来。

    之所以齐王建的态度转变得如此之快,其实和去年的那场战争也有着关系。

    临淄和大梁一样,也是靠近大河的,临淄的东城墙之外就是淄水。

    如果黄河水能够淹没大梁城的话,那么淄水能不能够淹没邯郸呢?

    齐王建可不希望临淄成为第二座大梁城。

    而在另外一方面,魏王圉同样也有着自己的考虑。

    在这段时间里,魏王圉可是一点都没有闲着。

    首先,趁着魏无忌不在的时候清除掉那些群龙无首的魏无忌手下之事自然是被当做头等大事来做。

    别看魏王圉虽然一度被架空,但是毕竟也是执掌过魏国多年的成熟国君,因此下起手来也是十分果决狠厉。

    许多魏国大臣几乎是一夕之间被抓起来,随后或被贬或被杀,男的处死,女的发配为妓等等。

    在魏王圉这雷厉风行的手段之下,魏国朝堂之中魏无忌一派的大臣们短短时间内就被清除了许多。

    虽然一切看上去向好,但烦心事也不是没有。

    在得知了秦国并不会撤军之后,魏王圉的这一番大骂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毕竟秦国人在这件事情上可以说是耍了魏国一次,而耍了魏国就等于是耍了魏王圉,就是狠狠的扇了魏王圉的脸。

    或许是有了秦国这个参照物在前,魏王圉愤怒之后又感觉到有些后悔。

    或许三晋之盟真的不是一个非常差劲的选择。

    毕竟赵丹别的不说,在对待盟友这方面的信誉还是很好的。

    至少到目前为止,赵丹还没有食言而肥的情况。

    于是魏王圉变得更加的后悔了。

    作为一名幸臣,察言观色揣摩上意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所以段干子理所当然的发现了魏王圉心中的这些后悔,并且在思虑了几天之后小心翼翼的朝魏王圉提出了一个要求。

    “大王,要不……臣替大王出使一次邯郸?”

    对于段干子的这个提议,魏王圉并没有发怒,而是陷入了犹豫和纠结之中。

    而且他其实犹豫的也并不是太久。

    “寡人听说那后胜如今亦是在邯郸之中……那么段卿便悄悄出使邯郸一趟罢。”

    有些讽刺的事实是,前阵子魏王圉还信誓旦旦的绝不屈居于赵丹之下,如今却又愿意派出段干子前往邯郸和谈了。

    这其实也有着现实的考虑在内,毕竟在魏王圉看来,魏无忌的失败是必须的。

    而肯定会随着魏无忌的失败而出现的伤亡,被魏王圉视为是割去魏无忌这坨盘踞在魏国躯体上的腐肉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只要能够除去魏无忌,这些代价似乎也没什么了。

    但既然已经失败了,议和也就是一件必须要去做的事情了。

    魏王圉一点都不喜欢当赵丹的小弟,可如果和除去魏无忌这件事情想比的话,对赵丹低声下气几句似乎又算不了什么了。

    这或许又再度证实了一点,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善变的。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魏王圉发出了一道又一道催促魏无忌出战的命令。

    如果失败注定要来,那么最好还是来得早一些吧。

    毕竟韩国人现在正在攻打朝歌,如果朝歌被韩国人攻下来的话,那么魏国能够摆上谈判桌的筹码就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