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旦魏无忌将魏王圉取而代之,那么魏国的民众一定对此极为不满。

    当然了,如果仅仅是民众不满的话,那其实也算不上大问题。

    真正的问题在于,其他的国家也不允许。

    这个世界上能够当国君的人没有一个是傻子,魏无忌远远比魏王圉要优秀这是天下公认的事实,那么作为魏国的竞争对手,其他六国是根本不会允许魏无忌成为魏国国君的。

    谁会希望看到自己的对手国家出现一名贤君呢?

    其实说实话,如果魏无忌想要自立的话,眼下也算得上是一个不错的机会,毕竟魏国的主力部队都掌握在魏无忌的手中,而魏王圉又刚好落入了赵国人的手里。

    所以钟成才会有那番暗示。

    什么攻破邯郸城,其实根本不是那回事。钟成是在暗示魏无忌要是攻破了邯郸城,就可以用杀死赵丹的方式迫死赵国人也杀死魏王圉,然后魏无忌就可以当魏王了。

    但是魏无忌并没有接茬,所以接下来钟成又干脆明示了。

    然而魏无忌也没有鸟钟成。

    到底魏无忌心中有没有自立的想法,恐怕除了魏无忌本人之外其他任何人都不知道,甚至可能魏无忌自己都不清楚是不是应该自立为王。

    但是魏无忌很清楚一点,那就是自己要是这个时候真的自立为王了,那么自己的死期也就到了。

    只要魏无忌胆敢自立,那个时候魏无忌就是魏国的叛徒,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篡位者。

    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国甚至都不需要大动干戈,只需要摆出一副出兵为魏国讨伐叛逆的态势,魏军内部肯定就会生乱,说不定还会有不少魏军将领想着用魏无忌的脑袋去拨乱反正呢。

    到了那个时候,魏国和魏无忌就真的是全完了。

    可问题在于,就算不自立,如果真的像赵国人所说的那样和赵国人继续拖下去,魏无忌也没有这个本钱。

    如今的魏国军中早就已经是谣言四起,要是真的等到赵国人的谣言也散布出来的话,那么说不定魏无忌手下这十几万部队就真的要不攻自溃了。

    没了这支军队,那么魏国就一点和赵国谈判的本钱都没有了!

    魏无忌的脸色阴晴不定,半晌没有开口。

    郑朱面带微笑的看着魏无忌,十分耐心的等待着魏无忌作出决定。

    事实上在出发之前,郑朱和苏代就已经多次讨论过和魏无忌的谈判策略。

    本着从易到难的原则,郑朱现在用出来的也算是赵国的杀手锏了。

    郑朱和苏代都十分确信,魏无忌一定会在这个杀手锏之下屈服。

    这倒并不是说这两个人加起来如何的碾压魏无忌,而是因为这两名老谋深算的纵横家心中都非常的清楚,在如今魏国这种无比被动的形势之下,魏无忌所能够做出的选择其实是非常有限的。

    说白了,谈判也是要有资本的,以现在的魏国和魏无忌,哪里有多少本钱和赵国讨价还价?

    能支撑到现在还没有屈服,这都已经是魏无忌本身的能力所致了,换个人说不定早就签订割地赔款的屈辱条约了。

    大帐之中陷入了一片死寂。

    良久之后,魏无忌突然开口说道:“三天之内,吾要见到大王和所有被赵军俘虏的魏国军民,一个都不能少。除此之外,魏赵两国之间的合约必须要由大王亲自签署!”

    魏无忌话音一落,郑朱和苏代两人的脸上同时就露出了灿烂无比的笑容。

    这位大名鼎鼎的信陵君,终究还是屈服了!

    必须要说,此时此刻,这两名赵国大臣所笑起来的样子,真的非常像是两只看着肥羊上钩的老狐狸。

    于是目标达成的郑朱笑吟吟的开口说道:“信陵君,那就依汝所言吧。”

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国来使(第一更)() 
?    在达成了这一次的和谈协议之后,随后的一切就显得顺理成章。

    三天之后,赵魏双方在阵前签订了合约。

    魏国正式将安邑以及邺城这两座城市割让给了赵国和赵国,同时赔偿了大量的钱财和物资。

    而赵国方面同样如约释放了包括魏王圉在内的所有魏国人,并撤除了对魏无忌所部的包围圈,让魏国人能够南下回到自家土地。

    双方都非常有默契的并没有提起三晋之盟。因为双方的心中都非常的清楚,有着大梁城几十万人命在里面,这所谓的三晋同盟基本上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赵丹可以说是忙得足不沾地。

    邯郸城的重建以及因为围城数月而堆积的大量地方政务让赵丹几乎完全没有休息的时间,每天都要工作六七个时辰甚至更长时间,就连凤台的王后和诸夫人那边都基本不去了。

    不知不觉间,公元前257年的夏天就悄然到来了。

    这一天,正在龙台偏殿之中忙碌的赵丹突然听到了一个消息。

    秦国派出了一个以阳泉君为正使,吕不韦为副使的使节团前来赵国,如今已经赶到了邯郸城,希望能够得到赵丹的接见。

    赵丹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的就点头说道:“让他们起来吧。”

    片刻之后,阳泉君羋宸还有吕不韦就出现在了赵丹的面前。

    “参见大王。”两人非常恭敬的朝着赵丹行礼。

    赵丹笑的一团和气,目光不着痕迹的在吕不韦的身上掠过一下,用十分温和的语气对着芈宸说道:“阳泉君,请坐吧。”

    一番完全没有营养的寒暄和问候之后,赵丹貌似不经意的开口对着芈宸问道:“寡人听说楚军这阵子正在进攻武关,不知如今战况如何?”

    赵丹这话一开口,芈宸的脸上就露出了一丝愤恨的表情。

    从芈宸的表情来看,这其实并不是针对赵丹,而是针对趁火打劫的楚国的。

    只见芈宸对着赵丹说道:“大王,实不相瞒,如今我军已经在武关和楚军多次交战,以臣之见,大王应当很快便能够听到秦国之捷报矣。”

    赵丹闻言忍不住多看了芈宸一眼,心中不觉有些惊讶。

    虽然说楚国这几十年来在面对秦国的时候,基本就没有赢过,但是秦国也是刚刚在赵国的手中吃了一个大败仗,加上秦王稷又非常不巧的在这个时候死了,应该说正是士气十分低落的时候。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芈宸到底哪里来的自信能够确定秦国一定能赢?

    对于秦国的情报,赵丹当然也不是一无所知。

    根据从秦国方面胡衣卫反馈过来的情报来看,如今摄政的秦国太子赵柱启用了一个名叫尉缭的年轻人作为主将,正率领着秦军主力和楚国人在武关一带对战。

    尉缭这个名字赵丹当然是不陌生的,但是赵丹自己的心中也很清楚,尉缭此人实际上是在二三十年之后,也就是秦始皇时期才真正的绽放出了自己的光芒。

    难道说尉缭这家伙和李牧一样,也是那种属于年纪轻轻就是能够做出一番大事业的天才选手不成?

    一想到这里,赵丹的目光不自觉的就在吕不韦的身上扫过一眼,却见吕不韦同样也是微微点头,看上去显然非常赞同芈宸的意见。

    这让赵丹的心中不由得轻轻一动,看上去秦国人的信心是真的很足啊,难道说还有什么寡人不知道的隐情?

    不过赵丹也清楚,自己就算在追问下去这芈宸应该也不会多透露其他东西了,于是便将话题移开,笑道:“阳泉君此来,究竟是为何事呀?”

    在一番交谈之后,赵丹很快就明白了秦国使团的来意。

    由于还在服丧期,所以秦国太子赵柱虽然已经是实际上的秦国统治者,但是目前并没有登基为王。

    这一次赵柱将阳泉君派到邯郸来,主要希望能够和赵国暂时签订一个互不侵犯的条约,好像秦国专心应对楚国。

    赵丹也能够理解秦国人的忧虑,赵国毕竟是楚国的盟友,现在邯郸方向的麻烦又已经解决了,就算赵国不会劳师动众的再一次攻打秦国,可只要派出一支三五万人的部队袭扰一番秦国,那也够秦国人喝一壶的。

    当然了,芈宸这个使节团也不是空手而来,随着秦国国书附上的还有一份长长的清单,上面全是一大堆让赵丹眼花缭乱的礼物,很显然是很下血本了。

    赵丹扫了一眼礼物清单,沉吟片刻之后对着芈宸笑道:“阳泉君长途跋涉而来,想必已经是非常疲劳了。不如便先在邯郸休息几日,寡人已经为汝安排好了住处,过两日再设宴招待与汝,如何?”

    芈宸显然也心中很清楚,想要凭借这一次见面就让赵丹做出什么承诺是颇有难度的,但是这位阳泉君仍旧开口道:“大王,在出使之前,安国君曾经对告知于臣,只要大王愿意和秦国结好,那么秦国愿将公主嫁与大王,以结秦晋之好。”

    赵丹听完这番话,脸上的神情也是微微一动。

    这倒不是说赵丹听到一个女人就走不动路了,而是赵丹觉得——秦国居然连和亲这一招都用出来了,看来这求和的意愿是真的很迫切啊。

    正所谓见微知著,从这一点就能够看出来赵柱和他的父亲,已经过世的那位秦昭襄王风格其实很不同啊。

    很快的,芈宸以及吕不韦就起身离去。

    等到两人离去之后。繆贤就无声无息的出现在了赵丹的面前。

    赵丹对着繆贤问道:“可有什么情报?”

    繆贤轻轻地点了点头,低声朝着赵丹禀告道:“大王,从吕不韦所带来的密报之中来看,秦国人已经悄悄地启用白起为主将以对抗楚军。那所谓的年轻逐渐尉缭,其实只不过是一个幌子。”

    赵丹的身体微微一震,脸上露出了原来如此的神情:“……寡人说这秦国人怎么这般有信心呢,原来是武安君又出山了。”

    对于白起的复起,赵丹其实还是比较意外的。

    毕竟作为一名穿越者,赵丹当然非常清楚白起的威力,可要是按照历史的走向来看,白起应该是在公元前257年,也就是今年被秦王稷所诛杀。

    显然在历史被赵丹改变之后,一切就都发生了变化。

    比如说现在秦国虽然的确损失了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但是死的却并不是白起,而是本该在好几年后才老死的秦王稷。

    繆贤对着赵丹问道:“大王,是否应该将此消息通知给楚国?”

    赵丹摇了摇头,开口说道:“秦国人又不是傻瓜,他们既然敢将这个消息告知寡人,那么想必最多两三日楚军战败的消息就要传来了。不过……还是派人前往陈郢一趟吧,就算是做个姿态,让楚国人领个人情也好。还有,告诉楚王元,寡人不会参合到这一次秦楚之战中。”

    繆贤应了一声正准备离去,走了几步又被赵丹给叫住了。

    “对了,汝且派人通知一下诸位大臣,就说明天寡人要和他们商议一下这秦国使节团之事。”

    基本上来说,赵国的这一次破坏秦国连横之战已经算是完美结束了。

    对于赵国来说,是时候该确定下一步的扩张方向了。

第四百五十七章 功利短视和目光长远之间的矛盾(第二更)() 
?    第二天早晨,龙台正殿。

    由于楼昌被诛,然后庞煖、郑朱两人先后进入核心,所以现在的赵国大臣一共有七人。

    赵丹目光环视一圈众人,然后停留在了庞煖的身上。

    庞煖此人,虽然也算是布衣出身,但赵丹扶持他起来就是为了限制廉颇,对此庞煖自然是心知肚明,所以庞煖并不会和廉颇走得很近。

    赵丹心中暗想:“听繆贤的密报,最近庞煖似乎和赵胜走得有点近啊,看来很快就要成为赵胜一派的成员了。”

    如此一来,公族派可能又会重新恢复三人。

    不过廉颇和虞信这边的动作也不小。

    听说最近虞信和御史李伯走动很勤,而且因为某些官员的问题李伯和司寇赵豹似乎闹得有些不太愉快,所以李伯很有可能会加入到虞信廉颇这边。

    老实说,这种状况其实赵丹不太喜欢。

    你们这些臣子就好好的当臣子嘛,心里就想着效忠寡人不就好了,整天搞什么拉帮结派干嘛?

    但赵丹的心里也很清楚,为了政治利益而联盟其实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任何朝代都有。

    在很多朝代的朝堂上,通常都是会有两派甚至更多的派别,这些派别通常包括文臣、武将、勋贵、宦官、外戚等等,基本上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也就是这个时代比较特殊一些,因为在战国时代末期才开始有了文臣武将之间的区分,之前都是要求文武双全的,所以像后世那种文官武将尖锐对立的情况眼下还不存在。

    不过其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