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韩非建议赵丹最好能够招揽一些纵横家过来专门研究这些事情。

    毕竟一来纵横家们天生就喜欢琢磨这些事情,二来的话毕竟能够代表赵国出使他国的人数量都是比较有限的,也让那些没有机会或者资历不够的纵横家们有一个用武之地。

    赵丹看到这里,忍不住一拍桌子,笑道:“好,韩侍中,汝这一次献策,确实是极合寡人心意啊!”

    韩非闻言立刻俯身,朝着赵丹道:“臣不过乃、乃是受大王设、设立参谋处之启发罢了,这功劳还、还是应当归功在大王身上哪。”

    赵丹一听韩非这话,顿时心中的欢喜之情更是增多了几分,对着韩非笑道:“韩侍中,寡人决定了,从今日起便成立参谋院,以庞煖为参谋院的院长,汝为参谋院之副院长!至于那外交参谋嘛,就划归大行吧。”

    赵丹这么做,也是有自己的考虑。

    毕竟外交、军事以及内政本身就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为重要的三驾马车,如果让这个参谋院能够同时影响到外交和军事的话,即便参谋院所有的仅仅是建议权,那也有点过分了。

    既然如此,那么将外交参谋划入这个“大行”这个赵国的外交部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赵丹再想了想,又觉得如果将外交参谋也加入大行所属之中,那么赵国大行应该也有资格参加到军国大事的廷议之中了。

    如此一来的话,赵国的政坛格局就变成了七巨头。

    嗯,仔细想想的话,好像也不错啊。

    就这么办好了。

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使说韩王然(第四更)() 
?    韩国,新郑。

    韩王然神色沉静的坐在大殿之中,身边是相邦冯亭和大将军靳黈。

    在大殿的下首,一名黑衣黑裳的秦国使者刚刚落座。

    韩王然注视着面前的这名秦国使者,微笑开口:“不知道使者此次前来,究竟有何事情?”

    秦使朝着韩王然行了一礼,恭声道:“回韩王,吾此次奉王命而来,乃是希望韩国和秦国结为盟友,共同抗击赵国,以遏制赵国之勃勃野心。”

    韩王然看着面前这名秦国使者那毕恭毕敬的模样,心情突然间就觉得十分的愉快。

    要知道自从韩王然登基以来,秦国的使者在这座大殿之中那都是颐气指使,要多拽就有多拽,要多牛气就有多牛气,话里话外满满的大国霸道风范,完全将韩国当成了秦国的附庸国,又何曾将韩国和他韩王然放在眼中?

    而像现在这样毕恭毕敬,那还真的是韩王然登基以来第一次见到的情况啊。

    解气。

    太解气了!

    带着一股十分解气的心情,韩王然缓缓的开口了:“寡人想要提醒使者一句,若是以勃勃野心而论,秦国一直以来从寡人和韩国手中夺取的土地,那可是太多了一些。”

    事实上,韩国从立国到现在,除了三晋的内战以及土地互换之外,几乎所有损失的土地都是被秦国给夺走的,这其中就包括了韩国曾经的两座都城平阳和宜阳。

    在长平之战的大决战全面爆发之前,韩国被秦国所夺取的领土,可是足足占到了韩国全盛时期的至少一半面积!

    一想到这里韩王然就觉得自己简直太特么英明了,竟然能够及时的抱住了赵国的大腿,通过长平之战和河东郡之战两场胜利成功的为韩国夺回了不少土地。

    在这两场胜利之后,如今的韩国以土地面积而论的话,和全盛时期的韩国其实已经是相差无几了。

    但不管怎么说,论到野心勃勃这四个字的话,从韩国的角度来看显然秦国才是那个最为野心勃勃的国家啊。

    不过秦国的使者毕竟也是一名专业的说客,闻言立刻便道:“大王此言,外臣所不取也。以外臣之见,如今之乱世,两国之间相互攻伐,乃是极为正常之事。且秦国若欲东出,韩国则为拦路之虎,秦不伐韩,又能讨伐何国?”

    顿了一顿之后,秦使继续说道:“但如今时移世易,赵国已然成为秦韩两国之心腹大患,若是秦韩两国此刻仍旧相互仇视,只能够凭空令赵国得利罢了。”

    韩王然摸了摸颌下的胡须,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以使者之意,如今之秦国莫非已经不愿继续东出了?”

    秦使闻言,脸上露出了一丝无奈的笑容,道:“大王,如今河东郡已经被赵国所占,赵军若西进则可威逼关中,若南下便可阻断崤函通道。外臣敢问大王,当此形势之下,秦国又如何能够拥有东出之力?是以如今秦国已并非韩国之敌也,还请大王察之。”

    韩王然想了想,然后又开口说道:“可是问题在于,若是寡人同意了秦王的请求,让秦韩两国组成同盟一同伐赵,那么等到秦国获胜夺回河东郡之后,岂不是又要继续伐韩?”

    秦国使者正色道:“大王此言,粗粗一想,似乎颇有道理,但若仔细考虑,便会发现未免有些不周。”

    韩王然眯起了眼睛,一丝莫名的神色从脸上闪过:“寡人想要请问使者,寡人这个想法,究竟不周在何处?”

    秦国使者道:“大王,如今赵国连夺上党、河东两郡,已然成为天下第一强国,以那赵王丹所作所为而观之,其人必定是欲要吞灭天下诸侯。若是秦韩两国不在此刻联手,一旦崤函通道落入赵国之手,则秦韩之间便将会被赵国所分割,届时赵国或攻秦、或攻韩皆可随心所欲,而秦韩各自为战,亦是必败无疑。若是时,则悔之晚矣!”

    韩王然闻言沉默了下来。

    说起来,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如果说在长平之战前赵国还只是一个第二强国,在河东之战前赵国也不过就是并列第一的话,那么现在这河东之战结束后,赵国可已经是不折不扣的第一强国了。

    论起单挑,如今的赵国恐怕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打得过,绝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巨无霸。

    这样的巨无霸,一旦还能够继续发展下去的话,恐怕以后就真的没有什么国家能够限制住它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在这个巨无霸变得更加强大之前,将它给完全扼杀掉!

    这种心理,实际上就是战国时代诸侯们的共同心理。

    谁强,那么其他诸侯们就联手起来对付谁!

    正是因为这种心理,所以才有了蓝田之战和垂沙之战中楚国的接连大败而最终衰落,才有了五国伐齐导致霸主齐国彻底退出争霸舞台。

    而在历史上,其实还有过六国合纵攻秦这样的事例,然而秦国终究还是凭借着强大的国力,将齐国和楚国都没有扛下了的进攻给顽强的抗了过去,并没有因此而被山东六国联手压制下来,这才有了最后秦国的一统天下。

    秦国的使者意思其实也很明显,既然秦国已经被赵国从霸主的位置给干下来了,那么接下来赵国就应该成为大家眼中要一起干趴的目标才对,不然的话让赵国继续发展壮大,那么就所有人都很危险了。

    秦使觉得这些厉害关系只要自己说出来,韩王然多半就会动摇,甚至因此而和秦国结盟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然而让秦使惊讶的是,足足半刻钟的沉吟之后,韩王然竟然给出了一个让秦国使者万万想不到的答案。

    “使者,寡人听闻,秦国太孙子楚似乎未曾娶妻?”

    秦使楞了一下,随后答道:“回大王,正是如此。”

    韩王然眨了眨眼睛,突然笑道:“寡人有一女,秀外慧中,正是及笄年华,寡人欲要将此女许配于公孙子楚为妻,不知秦国可否应允?”

    秦使眼珠一转,道:“回大王,此两国联姻之大事,岂是外臣能够决定的?还请大王稍等数日,待外臣将此事回禀咸阳,由吾王定夺。”

    似乎是担心韩王然心中不喜,所以这名秦国使者很快又继续说道:“不过以外臣之见,吾王应当乐见此桩婚事得成。”

    “善。”韩王然闻言笑了起来,道:“既然如此,那么便请使者先回馆驿歇息,待到咸阳回信之后,寡人再慢慢和使者商议其他事情。”

    韩王然虽然并没有直接拒绝,但也没有答应秦国的提议。

    不过在韩王然身边的其他人看来,既然都已经嫁女儿了,那么秦韩结盟之事,似乎已经板上钉钉了。

    大将军靳黈心直口快,等到秦使离去之后就忍不住开口问道:“大王这是欲要和秦国结盟?”

    韩王然轻轻摇了摇头。

    另外一边的相邦冯亭又问道:“所以大王这是打算和秦国虚以为蛇,仍旧维持三晋之盟?”

    韩王然仍旧摇头否定。

    这下子,两名韩国重臣就有点懵了。

    看着面前这两名不明所以的臣子,韩王然的嘴角露出了一丝意味深长的微笑:“在寡人看来,什么三晋之盟、秦韩之盟统统都是虚的,反正寡人不答应连横,也自然会有人和秦国去连横。

    至于嫁女之事,寡人之女弟,如今不正是赵国王后么?既然寡人能将女弟嫁去赵国,那么又为何不能将女儿嫁去秦国?

    在寡人看来,只要等到秦国和赵国两败俱伤之时,再作出对韩国最为有利的选择。如此,方是上策也!”

第三百七十六章 卫竭说齐王建(第一更)() 
?    齐国首都,临淄。

    乐声漫漫,舞姿袅袅。

    十几名美貌舞姬在齐王建的面前翩翩起舞,美妙的酮体若隐若现,春光无限。

    齐王建脸上的笑容非常的浓郁,他也确实有着可以笑的资本。

    自从齐襄王登基以来到现在,齐国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对外开疆拓土了。

    但是!齐王建做到了。

    在这一次的战争之中,齐王建成功的为齐国拓地两百里。

    好吧,虽然这个两百里听起来似乎是少了点……

    但是任何人都不能够否认,这的确是一份值得赞扬的功业啊!

    对于任何一位帝王来说,开疆拓土都绝对是最为诱惑的功业,没有之一。

    所以齐王建的心情非常的愉快,事实上这一阵子他的心情都非常的愉快。

    虽然说朝中有一股声音在暗中指责齐王建这一次发动战争让齐国死伤数万人,然后才得到了这不到两百里的土地,但是齐王建对此完全置若罔闻。

    那些所谓的技击之士,说白了不就是雇佣兵嘛!

    这些参军只为了钱的家伙,只要寡人有钱,想要多少技击之士没有?

    死几万怎么了?齐国最不缺的就是人!就算是死个二三十万,寡人眉头都不皱一下!

    因此这些许的流言其实还真就没有影响到齐王建的心情。

    不过是一群嚼舌头的小人罢了,理他作甚!

    寡人的文治武功,岂是那群短视之徒所能够了解的?

    一曲舞毕,歌姬们纷纷停了下来,朝着齐王建各自施礼,然后袅袅婷婷的退了下去。

    齐王建有些奇怪的看着坐在下首的后胜,要知道这些歌姬乐曲什么的都是后胜安排的,可是这天都还没黑呢,怎么人都走完了?

    却见后胜开口道:“大王莫非忘了,此刻已经是到了要接见那秦使之时。”

    齐王建这才回过神来,一拍脑袋:“对了对了,寡人想起来了,那秦使何在?”

    后胜道:“回大王,秦使已在殿外候见。”

    “那便召进来罢!”

    片刻之后,一名秦国使者迈着步伐来到齐王建的面前,对着齐王建躬身行礼:“外臣卫竭见过大王。”

    齐王建看着面前的这位秦国使者,脸上的表情不太好看。

    他现在都还记得在洛邑之会上秦王稷临阵退缩的情形呢。

    如果不是秦王稷突然缩了,齐国现在所能够拥有的可能就不仅仅是两百里燕国土地,而是上千里的楚国淮北地!

    正是因为秦王稷缩了,所以齐王建才不得不和赵国联手,结果还在燕国人的手中吃到了一场大败仗。

    全特么赖秦王稷!

    齐王建重重的哼了一声,对着面前的秦国使者道:“怎么,秦王稷还有脸派使者前来面见寡人?”

    说实话,今天齐王建之所以答应和这位秦国使者见面,还真不是因为什么秦齐之间的悠久友谊、或者是秦齐之间共同的战略利益之类的东西,只是纯粹的因为前两天这使者通过后胜之手送上来的那一对惟妙惟肖的飞马白玉璧。

    总的来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这种事情在齐国这对君臣的身边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了,这事情一码归一码,收了宝贝只是代表着寡人答应和汝这个秦国使者见面,并不代表着寡人就一定要会汝这个秦国使者有什么好脸色,更不代表着寡人就要答应汝这个秦国使者什么条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