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2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睢心中暗叫不妙,但仍旧硬着头皮道:“正是此人。此人虽看似轻狂样貌丑陋,但口才过人才思敏捷,乃是不可多得之人才,请大王明鉴。”

    足足有将近一盏茶的时间,秦王稷都没有继续说话。

    等到范睢的冷汗都已经完全湿透了衣衫之后,秦王稷的声音才再一次的在范睢的耳边响起了。

    “寡人记下这个名字了。”

    范睢松了一口气,对着秦王稷再行一礼:“如此,臣告退。”

    片刻之后,当范睢站在咸阳宫的宫门口,望着天边的弯月,整个人终于如释重负。

    虽然过程有点波折,但终究还是将这条命给保住了。

    不知为何,范睢的脑海之中突然涌现出了一句话。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当年的陶朱公范蠡就是用这句话来劝谏自己的好友文种,希望文种能够和自己一起急流勇退。

    只可惜范蠡的这句金玉良言,终究还是没有保住文种的性命。

    范睢轻轻的出了一口气,口中喃喃的说出了一句话。

    “愿为良弓,不为狡兔!”

第三百五十七章 武安君,许久不见(第二更)() 
?    咸阳。

    这是一条宽阔无比的大街,大街的两旁坐落着不少府邸,单单以占地面积来看便知道府邸的主人乃是大贵之家。

    而在大街的中央有一座府邸,和其他看上去就是一副高端大气上档次模样的府邸不同,这座府邸看上去颇为一般,门口也没有任何侍卫站岗,只有一个看上去随时都有可能要老死的门房看门。

    虽然大街上时不时有着马车前呼后拥而过,但是任何车马以及随从在经过这座府邸的时候都显得小心翼翼,甚至十分刻意的要离这座府邸远一些。

    因为这是武安君白起的府邸。

    武安君白起,无论是对于山东六国还是对于秦国来说,那都是一个大名鼎鼎如雷贯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存在。

    对于山东六国来说,白起便是一名犹如恶魔的煞星。

    而在老秦人的心中,白起则是一位战无不胜的大英雄。

    当然了,如今白起身上这个“战无不胜”的光环,即便是在老秦人之中也有着争议。

    有人认为,白起所指挥的正面战场并没有输给廉颇,甚至还占据了优势,如果不是野王城一战司马梗轻率出击中了魏无忌的计而导致全军覆没的话,那么长平战场秦军便将迎来一次超级大胜。

    因此白起并没有输。

    但也有人觉得这种观点是在扯淡。

    白起就是秦军的主帅,既然秦军输了,那么白起当然也就输了。

    虽然说失败的原因的确并不是在白起的指挥上,但是司马梗可是白起派到野王城去镇守的,作为主帅识人不明导致失败,这不算输什么才叫输?

    即便长平之战已经过去了两年,但是在秦国之中依旧有不少人为了这件事情而争执不休。

    不过这些对于白起来说并不重要,也根本影响不到白起。

    事实上自从长平之战后,虽然所有人都知道白起就居住在这座府邸之中,但是两年来却从来没有任何人见过白起走出这座府邸的大门。

    一次都没有。

    这天清晨,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

    蹄声渐渐的靠近了武安君府,但却并没有像其他人那般直驱而过,反而在武安君府的门前停了下来。

    大门被敲响了。

    老迈的门房惊讶的打开了门,看见了一张十分熟悉的脸庞,以及一声豪迈的笑声。

    “烦请通禀武安君,便说司马靳来访!”

    片刻之后,司马靳就来到了武安君府邸的后院。

    在这里,司马靳如愿以偿的见到了他想要见到的武安君白起。

    此刻的白起一身黑色便服,正在花圃之中裁裁剪剪,又时不时为某片花丛摘虫除草。

    若是不知白起身份的人在此,不免以为这白起乃是一名专门负责侍弄花卉的老仆,又哪里想得到此人乃是大名鼎鼎的武安君了?

    不过司马靳的脸上一点惊讶的表情都没有,很显然对于这副情景早就已经司空见惯,大步走到白起面前就是一礼:“司马靳见过武安君。”

    白起好像根本没有听到司马靳的话一样,不为所动的站在那里,慢吞吞的替面前的花丛割去杂枝。

    足足过了片刻之后,白起才不急不忙的转过身来,长出了一口气。

    司马靳左右一看,正好看到不远处放着一块方巾,赶忙将方巾取来,恭敬的递到了白起的面前。

    白起信手接过方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老矣、老矣!此老朽之身,留着何用,何用也!”

    司马靳忙赔笑道:“武安君之名声震天下,不老,不老。”

    白起这才将头转过来,狠狠的瞪了司马靳一眼:“这声名和年纪有何干系?糊涂!”说着信手将刚擦过汗的方巾甩在司马靳的脸上,迈步朝着走去。

    司马靳也不着恼,嘿嘿一笑好像一名跟班似的跟在后面,亦步亦趋。

    不远处有一小亭,两人便在亭中就座。

    白起坐了下来,双眼上下打量着司马靳,目光之中满是毫不掩饰的鄙夷:“汝这小子,来吾府上作甚?”

    司马靳笑道:“这不是怕武安君一人独居无聊,故此……”

    “独居无聊?”白起哈哈一笑,打断了司马靳的话:“汝此言差矣,如今这府内府外,可是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吾呢。”

    不过吐槽归吐槽,白起看向司马靳的眼神之中,多少也带着几分感动。

    自从白起被秦王稷软禁在这里之后,之前那么多的军中旧部都纷纷跟白起划清了界限,对白起是避之不及,只有这司马靳一人还时不时的前来白起府上探望。

    两人闲聊了几句,白起突然道:“怎么,又打了败仗?”

    司马靳一惊,道:“武安君已经听说了?”

    白起哼了一声,道:“吾每日便在这府中侍弄花草,又无人上门,如何能得知甚么消息?倒是汝整个人魂不守舍的,吾如何看不出来?说罢,到底是哪里又吃了败仗?”

    司马靳眼神一暗,过了半晌才说道:“武安君,这一次,吾大秦又败于赵国之手矣。”

    说着司马靳便将这阵子以来发生的这一场河东之战一五一十的全数道来。

    白起听完之后,半晌不语。

    司马靳有些急了,对着白起说道:“武安君,如今只有汝出马,方才能够救秦国于危难之中矣!”

    白起仍旧沉默。

    过了好一会之后,白起才缓缓开口说道:“司马靳,汝老实道来,此言究竟是汝之意思,还是另有人命汝如此和吾言之?”

    司马靳被白起盯着发窘,过了半晌之后才期期艾艾的说道:“武安君,这当、当然是司马靳心中所想。”

    白起看着面前的司马靳,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拍了拍司马靳的肩膀。

    “倒是为难汝这样一个性子之人,却要在吾之面前如此扯谎了。且回去告诉汝背后之人,吾白起乃是秦国之臣,若是大王用吾,吾自当肝脑涂地为大王效力。但若是某些人心怀叵测,欲要勾结吾做一些肮脏龌龊之事,那便不必多谈!”

    说完这句话之后,白起不再看司马靳一眼,径直起身离去。

第三百五十八章 河东郡分田(第三更)() 
?    河东郡。

    现在还是初春,正是春寒料峭的时节,但是一大早,河东郡翼城滑庄的田野上就已经热闹了起来。

    一名赵国的官吏身着官袍,手中还捧着一份简牍,对着围在自己身边的诸多赵国民众喝道:“什长、伍长何在?”

    官吏话音刚落,立刻就有不少人出列:“什长宋武在此!”“伍长陈言在此。”“什长……”

    片刻之后,二三十名什长伍长就都喜气洋洋的站到了这名官吏的面前。

    赵国官吏看着面前这些人,满意的点了点头。

    在河东郡之战胜利之后,赵国国君赵丹就给出了立功将士两种选择,一种是金钱实物奖励,一种是以河东郡的土地作为封赏。

    根据赵丹特地颁布的命令,如果愿意迁徙到河东郡的话,那么根据军功获得的土地会比之前要更多。

    不仅如此,赵丹更宣布除了犯下杀人罪的罪犯之外,城旦、舂、鬼薪、白桀、赘婿等等只要愿意来到河东郡,那么统统都可以赦免罪行,以赵国良民的身份进入户籍之中。

    在种种政策的刺激下,大量的赵国立功将士和犯人们开始拖家带口,穿过太行山的险峻道路,从赵国的各个地方来到了河东郡之中。

    这翼城滑庄便是赵国移民刚刚建立起来的一座村庄,今天便是赵国官吏来滑庄分田地的日子。

    赵国的户籍法律制度和秦国类似,乃是所谓的“什伍制”,每五家人为一伍,设一名伍长(伍老),十伍为一什,设一什长。

    这个制度说起来其实还是学的秦国我不知道,也没有什么好意外的。已经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仅仅限于军事方面,关于制度方面,赵国几乎是全盘照搬了秦国的制度,只保留了赵国自身比较有特色的一些东西。

    在这些伍长和什长的簇拥下,这名赵国官吏昂首阔步的来到了田野边上,将手中的简牍捧了起来,高声念道:“什长宋武何在!”

    一名身材高大的,年纪大约在四十左右的男子急忙出列。对着面前这名赵国官吏说道:“宋武在此。”

    赵国官吏高声念道:“宋武,爵位不更,依律应授田四顷,依照大王所颁布之恩田令,现授田六顷!”

    所谓的恩田令,指的正是赵丹不久之前所宣布的那个搬迁到河东就能多分土地的命令。

    听到了这官吏说出来的话之后,宋武立刻便是喜上眉梢。

    管理着医生电线,自然便由手下之人开始丈量土地。

    在众多人所期盼的目光之中,土地很快就被丈量完毕。

    随后四块界碑就被安放在了宋武所拥有的这片土地四个方向,只需要过几天再找石匠前来将宋武的名字刻上去,这片土地就是彻底的完成了手续,成为了宋武所有之地。

    宋武看着自己面前的这六顷土地,不由得喜上眉梢。

    根据赵国的度量衡单位,一顷就是百亩土地,一亩土地则是百步距离,所以说宋武分到的就是整整六百亩土地。

    六百亩土地,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而且这六百亩还是正儿八经的六百亩实授田,完全没有任何克扣的那种。

    要知道宋武原本是邯郸人,而经过赵国这几百年的发展邯郸附近的土地早就已经被瓜分得差不多了。

    如果宋武执意要留在邯郸附近的宋庄老家的话,那么宋武这个不更的爵位就只能够授田四百亩,而且这四百亩还只是名义上的,实际分到手的土地起码要打个对折,到手不过二百亩左右。

    如今虽然远离了家乡邯郸,但是宋武到手的土地却变成了六百亩,是留在邯郸二百亩的三倍,这如何不让宋武满心欢喜?

    看着在身后的人群之中,同样是满脸雀跃的几个儿子女儿和老婆,还有自己的几名隶臣。宋武脸上的笑容几乎都要满溢出来了。

    四周的邻居们也是纷纷一拥上前,齐声恭贺宋。

    宋武心情愉快,哈哈大笑的对着四周的邻居们拱了拱手道:“多谢诸位。”

    分完了宋武的土地之后,那名赵国的官吏又带着人群继续向前,朝着另外那些还没有分封的土地去,口中还在高声的念着姓名:“伍长陈言何在?”

    人群很快就跟着官吏而去,只有宋武的老婆儿子女儿以及几名隶臣兴奋的将宋武围在中间。

    孙武的小儿子十分高兴的对着孙武说道:“翁,这可是整整六百亩亩土地,比起邯郸却要多出许多!”

    一旁宋武的二女儿插嘴道:“说起来也是父亲作战勇猛,能够晋升到这不更之爵位,才方能得如此多土地。”

    宋武点了点头,十分骄傲的说道:“那是,这一次吾在岸门关一战中可是第一批随着赵括将军登上关墙之人,还斩下了五名秦人首级!”

    宋武又对着身边已经成家的大儿子和二儿子说道:“汝二人也赶紧跟上去,一会应当便分到汝等的土地了。”

    和宋武一样,宋武的大儿子和儿子都同样是在赵军之中效力,爵位分别是二级的上造和三级的簪袅,这一次也各有封赏。

    等到大儿子和二儿子离去之后,宋武突然沉下脸庞,狠狠的一巴掌就扇在了还站在那里傻笑的小儿子脸上。

    “吾平时命汝勤加练习武艺,汝就是不肯放在心上,汝倒是说说,若是不参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