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王,这秦国使者胆敢欺瞒大王,着实可恶,不如将其斩首,以儆效尤!”赵豹说话的时候杀气腾腾的,可见满心的不爽。

    赵丹摇了摇头,道:“不可,这些使者素来信口雌黄,寡人早已知之。然而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寡人如何能够行此残暴之举,徒惹天下人之批评?不过嘛——”

    赵丹顿了一顿,脸上突然露出了一丝狡狯的笑容:“这秦王稷以为就用这么点老套的招数就能够欺骗寡人了?哼哼,还不知道这一次谁能骗得到谁呢!来人啊,将秦国使者重新召上来!”

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王稷想和寡人谈?先拿个人头当利息!(第三更)() 
?    赵丹坐在上首,看着再次出现在自己面前的秦国使者,心中多少带着几分不爽。

    怎么搞的,这年头的国君到底哪里给别人“容易忽悠”的印象?当年用在楚怀王身上的招数竟然就这么原封不动的用到寡人的头上来了?

    这也太不尊重人了!

    最起码——你也稍微改一下套路不是?

    不过赵丹转念一想,突然发现其实这年头喜欢忽悠国君的士人还真不少。

    什么张仪啊,苏秦啊,还有未来的甘罗啊这些,一个两个的都是忽悠君王的好手啊。

    良心大大的坏!

    要不然怎么说知识越多越反动呢?这些个天天就想着忽悠君王的纵横家,赵丹觉得确实很反动!

    赵丹决定要好好的给这个秦国使者和他身后的秦王稷一个教训。

    使者对着赵丹恭敬行礼:“大王召见外臣,莫不是已经有了决定?”

    赵丹用力点头,脸上露出了笑眯眯的神情:“确实如此。经过寡人和众位大臣的商议,觉得使者的这个提议,还是很有意思的!这样吧,寡人马上就派人去接受这河东郡五百里地,只要接手完毕,寡人立刻就下令三晋联军解散,秦赵之间战事结束!”

    使者闻言就是一愣,赶忙说道:“大王,如此不可啊。”

    赵丹的眼睛马上就瞪了起来,声调瞬间提高了好几度:“汝这是什么意思,不是说了要将河东郡五百里地献给寡人吗,怎么又变卦了?难道汝以为寡人是那可以随意糊弄之人不成!看来这秦赵之间的一战乃是不可避免的了!”

    赵丹这么一发怒,顿时把秦国使者给吓得够呛。

    好好的议和,怎么就一下子扯到开打上了?

    使者慌忙道:“大王误会了,吾王并非不愿意献河东郡五百里地于大王。只不过以吾王之意,赵王需要先和楚国断交,然后解散三晋联军,接着吾王才会将河东郡五百里地献上,秦赵从此言归于好。”

    赵丹一听这话,就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不知为何,这笑声明明听起来颇为爽朗,但是听在这秦国使者的耳中却总颇为刺耳,给他一种大事不妙的感觉。

    足足过了片刻之后,赵丹的笑声方才缓缓止歇。

    然后用力的一拍桌子。

    “砰!”的一声,毫无防备的秦国使者身体猛地一震,显然被吓得不轻。

    “简直是笑话!如今的秦国对于寡人来说,不过挥手可灭之国也,河东郡对于寡人来说,更不过是唾手可得之地!秦王稷要么就老老实实的献地求和,要么寡人就直接让寡人的大军出动灭了他,有何资格和寡人在这里讨价还价!”

    赵丹的这番话,突出一个嚣张霸道、目中无人。

    寡人就不把你秦国当盘菜了,咋滴?

    使者额头上汗水沁出,解释道:“大王不知吾王之顾虑也,若是吾王献地后大王不退兵,如此岂非秦国白白受损?”

    “哼!”赵丹冷笑道:“秦国受不受损,关寡人屁事!寡人今天在这里就问汝一句,究竟秦王稷要不要献地与寡人?如果不献,那么汝尽管回转咸阳,让秦王稷准备迎接寡人的怒火吧!”

    使者这一下是彻底慌了。

    要知道秦王稷之所以派这个使者前来那就是为了稳住赵丹的,结果现在使者谈来谈去,和谈的事情八字还没一撇呢,反而还坚定了赵丹继续攻击的决心。

    如果这使者真就这么回转咸阳禀告秦王稷,那么绝对就是一个人头落地的下场。

    所以使者赶忙开口说道:“大王,议和之事秦国乃是绝对诚心,这一点大王毋庸置疑!如若大王不信,吾王愿同大王会盟,以安大王之心!”

    这其实是在事先出发之前,秦王稷暗中告知这名使者的最后筹码。

    实在谈不拢,那就用会盟的手段来欺骗赵国人!

    使者说完这句话之后,就用祈求的目光看着。

    空口白话你不信,那么现在秦王稷都说了亲自要和你面谈了,这你总可信了吧?

    说实话,一开始这使者还真没有想到事情会搞到这一步。

    毕竟在这使者看来,赵丹不过是一个刚刚登基没有几年,嘴上没毛的年轻小子。

    只要稍微的忽悠一下,再让赵丹知道秦国准备献地的消息,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献地啊,那可是小国对大国才会做的事情,赵丹一听这秦国要献地,那不立刻就飘飘然的上天了,想怎么忽悠就怎么忽悠?

    然而使者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赵丹特么根本就不按照设想的剧本那么走啊!

    简直就是将所有剧本都撕了个稀巴烂!

    于是没奈何,使者也只好将这个最后的重磅筹码抛出来了。

    其实这种事情就好像谈生意一样,属于双方的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

    如今秦国的使者已经亮出了自己的低价,但是赵丹可还没有。

    毫无疑问,在这一场谈话到现在,赵丹已经是彻底的占据了主动。

    越是这种时候,就越是要穷追猛打啊!

    宜将剩勇追穷寇啊。

    所以赵丹哈哈一笑,开口道:“既然秦王如此有诚意,那么寡人也不好拒绝。这样吧,汝且说说这个会盟要选在何处,又是要何时开始啊?”

    秦国使者一咬牙,开口道:“地点便选在洛邑城外,时间自然是越快越好!”

    没办法,现在赵丹明摆着都已经开始怀疑秦国人的诚意了,那么在这件事情上就不能够再拖下去了。

    赵丹想了想,觉得洛邑这个会盟地点还可以。

    如今的洛邑还是周天子的地盘,当然现在的周天子也就这么一块巴掌大的地盘而已了……

    从各方面来看,这都算是一个中立的地方,而且无论从洛邑到咸阳或者邯郸的路程都差不多,可以说很合适的一个地点。

    看来秦国人也是精心挑选过这个地方的啊。

    于是赵丹便说道:“那么便在洛邑好了。不过嘛,既然秦王已经选了地点,那么时间便由寡人决定吧。寡人看啊,这会盟的时间便选在十天之后吧!”

    十天这个时间听起来很长,但是考虑到使者从邯郸传信到咸阳,然后秦王稷再从咸阳出发前往洛邑,而且现在又是冬天路途难行,所以其实还是很紧凑的。

    果然使者一听立刻就说道:“大王,这时间是否过于紧张?”

    赵丹嘿了一声,眼睛一瞪:“还谈不谈了?”

    使者身体一颤,把头点的和小鸡啄米一样:“谈,谈!十天便十天,便这么说定了。”

    使者的心中苦啊。

    这么多年来,大秦的使者去哪个国家不是威风八面吆五喝六,各种花式在他国国君面前装逼威胁,怎么到自己这里就变了个样呢?

    在邯郸这里,威风八面的变成了赵丹,吆五喝六的变成了赵丹,动不动就装逼威胁的人还是赵丹!

    堂堂大秦帝国,怎么就给赵丹这么一个登基没几年的黄口小儿给欺负到这样的地步啊!

    更让使者郁闷的是明明肚子里面都已经是气,但是还不得不给赵丹点头哈腰的赔笑脸:“请大王放心,外臣立刻便派遣信使回返咸阳转告吾王此事,令吾王速速赶往洛邑和大王会盟!”

    赵丹一听这话,脸色才稍稍放缓了一些,但看到使者那如释重负的表情之时,赵丹的嘴角又划过了一道促狭的笑容。

    朋友,你以为这就结束了?

    赵丹咳嗽一声,盯着使者开口道:“对了,汝且回去转告秦王,楼氏一族叛国之事皆由楼缓而起,寡人是绝对不可能放过楼缓此贼的!听说楼缓如今还在秦国出任官职,那么在七天之内寡人要看到楼缓的首级。不然的话,这个盟会也就不用谈了!”

    在赵丹看来,这次所谓的盟会多半也是徒劳无功的,既然如此,那么就先收点利息好了。

    用楼缓这个吃里扒外的叛徒人头来当这个利息,赵丹觉得很不错!

第三百一十七章 寡人欲亲征河东!(第四更)() 
?    不得不说,在赵丹毫不掩饰的战争威胁下,秦国人通信的效率确实无以伦比的高。

    仅仅两天半的时间,秦王稷就已经收到了来自千里之外邯郸的消息。

    在读完这封来自使者赵腾的密报之后,秦王稷当场就摔了桌子。

    “赵丹小儿,竟然如此狂妄自大,目中无人!!”

    秦王稷这叫一个气啊。

    虽然说使者赵腾也算是比较机灵的人了,在遣词造句方面也是尽量的淡化事情,想让秦王稷觉得这个事情其实谈得还算可以。

    但是秦王稷是什么人?这位可是老谋深算,在位四十年将齐国和楚国两大霸主强国通通都算计下去的主!

    虽然说现在秦王稷的年纪是大了,脾气也变得暴躁了,可是他的智慧和眼光可都还在呢。

    论心思之机敏洞察力之锐利,秦王稷放眼天下,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啊。

    所以仅仅凭借着这一封信上三言两语寥寥无几的描述,秦王稷都能够想象出来当时赵丹在秦国使者面前那副趾高气昂不可一世的嘴脸。

    自从三十多年前的函谷关之战以来,秦王稷在位这么多年虽然偶有波折,但总体来说顺风顺水,哪里受过这样的气?

    就是赵丹的老爹赵惠文王,当年还不是被秦王稷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让鼓瑟就鼓瑟?

    结果到了这个小混蛋赵丹登基了,反而却给了秦王稷这么大的“惊喜”!

    更让秦王稷气得发狂的是,这种被羞辱的感觉,一年前的长平之战中秦王稷已经有过一次了!

    正如孔子所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秦王稷目光炯炯直视面前诸位秦国大臣,沉声道:“寡人欲发举国之兵,与那赵丹小儿之三晋联军决战于河东郡之中!诸卿以为如何?”

    秦王稷这番话一说出来,在场的秦国大臣们就被吓了一大跳。

    相邦范睢慌忙出列奏道:“请大王息怒,那赵王丹虽然无理至此,但是以秦国计,如今还是应当想办法拖延赵国为上啊!”

    一脸病容的安国君赵柱也同样出列,脚步一个踉跄还差点摔倒,但是这位秦国太子也不管这么多,同样开口道:“父王,如今南阳郡战场方才是重中之重,还请父王为秦国大计,忍这赵王丹一时之气啊。”

    也不仅仅是这两人,其他的秦国大臣们闻言也同样纷纷出列,齐声奏道:“大王,还请忍一时之气啊!”

    这还真不是秦国人怂。

    说实话,自从商鞅变法确立耕战国策,以军功爵制度来作为晋升之道后,老秦人的战斗热情那在战国之中是一等一、独一份的高,谁都比不了。

    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种话,对于老秦人来说那就是狗屁!

    有空念什么书,还不如好好的练习武艺,争取在战场上多拿几个人头,升他个一二等爵来的更加靠谱。

    老秦人真不怕打仗,甚至可以说是渴望打仗。

    但这样的前提是能赢。

    只要能赢,啥都好说。

    至于生死这种事情,在这个平均寿命不过三十岁的年代,谁没点觉悟?

    在家务农累死累活也就活不到三十岁,那干嘛不拿命去战场拼一拼,说不定还能拼个荣华富贵,给子孙后代拼个保证出来。

    在场的秦国大臣们虽然也有像范睢这样的外来者,但是大部分还是老秦人的一员。

    老秦人当然不怕死,更不怕打仗,可是如果这一仗打起来完全没有胜算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在包括赵柱、范睢以及其他秦国大臣们看来,现在秦王稷的这个所谓的“亲征”,根本就是一场不可能赢的仗!

    亲征亲征,拿什么亲征?

    现在的秦国就只有在咸阳驻扎的三万守军还有战斗力,其他的主力部队全部都在南阳郡和楚国人刚正面。

    就算秦王稷拼了,搞一个什么“年十五以上悉诣河东”,把全部能抽调的民夫统统的抽调起来,那撑死也就组个差不多二十万的部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