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1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在这一声尖叫之后,数十步之外的城楼之中,就立刻冲出了几名秦军。

    这些秦军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发现赵括等人的存在。

    此刻聚集着城头之上的赵军已经超过了一百人,而且数量还在源源不断的增加之中,这么多人是根本不可能瞒住别人视线的。

    秦军士兵们看到赵括和赵国士兵之后一下子就愣住了,显然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会有一支奇兵出现在这里。

    但是对于如今的赵括来说,既然已经上了城墙,那么就没有任何隐瞒的必要了。

    年轻的赵国校尉唰的一下拔出了腰间的长剑,厉声喝道:“二三子,进攻!”

    下一刻,赵括就如同猛虎出山般冲进了那些还处在惊疑不定状态之中的秦兵。

    一边是有心算计人多势众,一边是毫无防备猝不及防,因此在城楼处的这一场遭遇战仅仅短短片刻之后就分出了胜负。

    城楼处的十几名秦军士兵通通都变成了赵括以及赵军士兵的刀下之鬼。

    鲜血滴滴答答的落在大地,纷纷扬扬的雪花从天而降,落在了这些尚未凝固的血花之上,血花和雪花汇聚在一起,融合成一种奇异的红白相间之色,在昏黄的灯光下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在夺得了城楼之后,赵括抬头看向城内。

    此刻的岸门城中已经是警报声大作,无数士兵从军营之中急匆匆的冲了出来,正在紧张的集合队形。

    赵括大笑三声,只感觉心中有股热血在激荡。

    “二三子,不要停止脚步,随吾继续攻击!”

    赵括整个人脚步生风,率领着自己的属下们犹如一团旋风般从城墙上冲了下,朝着刚刚集结起来的秦军士兵们冲了过去。

    在这城中的三千秦军里,只有五百名是秦国真正的士兵,其他的全部都是郡兵罢了。

    所谓的郡兵,其实也不过就是一群服役的农夫而已。

    如果说赵括如今率领的是一群在雪夜之中外出狩猎的恶狼,那么此刻赵括的眼中,这三千名秦军士兵只不过是一大群待宰的羔羊!

    没有任何的迟疑,赵括挥舞着手中的长剑撞入秦军阵中,剑光在黑夜中闪烁,吼声如雷霆般在每一名秦军士兵的耳旁炸响。

    “降者免死,反抗者格杀勿论!”

    在赵括的身后,一千名赵军士兵跟随着赵括奋勇冲杀,将秦军尚未完全集结的阵列瞬间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仅仅一次冲锋,赵括就率领着麾下的一千名精锐赵军消灭了三百以上的秦军,并成功的击溃了秦军的阵列。

    战局立刻就变成了一边倒的逃亡和追击。

    许多秦军见势不妙,纷纷跪地投降。

    但也有一些秦军悍勇不已拼死反抗,而这样的反抗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其实只是螳臂当车,结局当然也只有一个死字。

    翌日清晨,一面象征着赵国的红旗在岸门城之中高高迎风飘扬。

    岸门,已攻克!

第三百零九章 赵丹收到的两个好消息(第三更)() 
?    邯郸。

    赵丹几乎是在同一天的同一时间内收到了两个不同的好消息。

    第一个好消息是来自河东战场。

    赵国校尉赵括率领一支奇兵急行军五天五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了岸门城!

    如此一来,河东郡之中的秦军两条退路现在已经被赵国堵上了其中一个。

    只要再拿下蒲阪,那么整个河东郡之中的秦军就将走投无路,彻底的成为瓮中之鳖!

    这个消息无疑让赵丹大喜过望,忍不住狠狠的一拍桌子,大赞:“好,赵括果然是好样的!”

    其实说实话,在知道赵括安邑大营之中的失败之后,赵丹的心中多少也是有些不爽的。

    虽然都知道这天下没有一直赢不会输的仗,但是谁听到打败仗的消息心情也高兴不起来啊。

    但既然现在赵括能够取得这样一场胜利,那么赵丹自然也就将赵括之前的失败给淡忘了。

    胜利者总是不会受到苛责的。

    历史的白起就是一个明证,要知道那个白起可是在长平搞了一次大屠杀,规模比抗战时期南京还大,结果还不是被后世誉为“无敌战神”“战国第一军神”。

    所以说有些事情说白了也就是成王败寇,并不是什么非黑即白。

    除了赵括的这个好消息之外,赵丹所收到的另外一个消息则是来自于南线战场。

    魏无忌率领着两万魏军星夜南下,已经赶到了彭城城外结营,和城内的楚国春申君黄歇形成掎角之势共同防备齐军。

    而且魏无忌十分鸡贼,摆出了一副大张旗鼓的态势让齐国人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以为来到的魏国军队至少在十万左右,由此齐军忌惮不已,暂时停止了对彭城的进攻。

    只需要再支持五到六天时间,从邯郸南下的赵国三万先锋军就能够赶到,再过两三天剧辛所率领的七万主力赵军也将赶到。

    到那个时候,整个局势就彻底的稳住了。

    赵丹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这几天来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不少。

    虽然说赵丹也知道了魏无忌趁机杀了个回马枪将陶邑给攻占的事情,但是眼下这件事情赵丹并不打算追究,因为先稳住楚国才是大头。

    凡事总是有轻重缓急的,目前来说,收拾魏无忌这件事情只能先暂时放放了。

    但不管怎么说,只要楚国还没有一溃到底,那么对赵丹来说就是不折不扣的好消息。

    想着想着,赵丹忍不住伸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

    娘的,这国君是真不好当啊。

    尤其是在这种大争之世、四面皆敌的环境下当一个国君,每天都不知道要死多少脑细胞啊。

    赵丹想了想,对着面前的繆贤开口道:“安邑方面情况如何?”

    繆贤答道:“根据廉颇大将军回报,安邑此刻大约有十五至二十万秦军,正和联军主力对峙。”

    “什么?”赵丹有些惊讶:“秦王稷哪来这么多兵?”

    虽然一直都知道安邑已经来了秦国援兵,但是今天河东战场方面才第一次送来了关于安邑秦军数量的确切情报。

    繆贤答道:“根据咸阳吕不韦密报,秦王稷已然将所有能够召集到的兵马都派到了安邑,只为守住河东郡。”

    赵丹这么一听就明白了,好小子,秦王稷这老儿又开始赌命了。

    从长平之战来看,秦国的倾国之兵大约在六十万出头,在长平之战中伤亡二十万左右,那么秦国现在剩下的兵力大概就是四十万左右。

    此刻秦国有二十五万军队在楚国作战,再加上安邑方面的十五到二十万部队,差不多也就是四十万这个数了。

    想到这里,赵丹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个秦王稷,还真是敢赌啊。”

    不过即便这一次秦王稷再发倾国之兵,赵丹的心中却不像长平之战时候那么紧张了。

    毕竟现在秦国的主力都在和楚国人搞生死呢,廉颇率领的三晋联军只不过是一些秦国的渣渣部队罢了。

    到了这个时候,赵丹觉得自己似乎已经开始掌握了秦王稷的弱点。

    急躁。

    是的,这位堪称一代明君的秦国君主,在岁月的逼迫下,在对死亡步步逼近的恐惧下,终于不可避免的开始变得急躁了起来。

    长平之战中秦国举倾国之兵而攻赵,其实就是这样一种急躁的体现。

    不然的话,秦王稷完全可以先占领南上党,接着继续灭掉韩国再徐图北上党。

    之所以秦王稷没有这么做,一方面是不甘心被赵国白捡了便宜,另外一方面肯定也是有着想要一战击溃赵国,彻底奠定秦国一家独大局面的因素在里面。

    这种急躁并没有因为长平之战而缓解,反而因为长平之战的失败而变得更加的强烈起来。

    所以在得知了匈奴南下赵国被迫迎击之后,秦王稷甚至都没有耐心等到匈奴和赵国之间分出一个胜负就开始急匆匆的进攻楚国,想要尽快的将楚国偷走的东南两郡拿回来。

    这种沉不住气的表现,将秦王稷的急躁体现得淋漓尽致。

    为了达成这个战略目标,秦王稷不惜再一次押上了秦国的全部力量,抽调所有能够抽调的兵马前往河东郡,只为了阻挡三晋联军的脚步。

    在赵丹看来,如今的战局胜负点其实就在于楚国和秦国谁会先坚持不住。

    如果楚国率先崩盘,那么秦国不但能够夺回东南两郡,更有希望凭借着胜利在外交方面合纵连横,让赵国组建的三晋联军土崩瓦解。

    考虑到魏国这个反骨仔的存在,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不可能。

    要是那样的话,那么局势就瞬间从赵韩魏楚对秦齐变成了赵韩对秦齐魏,力量的对比一下子就会翻转过来。

    这也是一直以来赵丹最担心的事情。

    有人就要说了,你当这结盟是儿戏啊,今天是赵国这边,明天就到秦国那边?

    是的,战国时代的结盟就是这么儿戏,要不然“朝秦暮楚”这个成语怎么来的?

    以这个成语来看,早上是秦国这边的晚上就变成了楚国那边的,其实都不用过夜呢。

    但以另外一个结果来看的话,如果在楚国崩盘之前三晋联军率先拿下了河东郡,那么整个形势就完全不同了。

    因为只要拿下了河东郡,秦国的大本营关中就直接暴露在了三晋联军主力的兵锋之下。

    除非秦王稷活腻歪了,否则的话就必须要命令秦军主力回撤救援关中。

    这样一来的话,楚国西面的压力瞬间就没了。

    接下来赵丹操作的空间就很多了,他既可以让楚国的二十万大军调往东线去对付齐国,也可以让楚国的部队从武关对秦国展开进攻,和三晋联军一起形成两路夹攻关中的态势。

    整个战场的主动权就此握在了赵国的手中,赵丹就可以牵着秦王稷的鼻子走了。

    说一千道一万,只要赵国在楚国崩盘之前拿下河东,那就绝对不亏!

    所以赵丹觉得廉颇不能再磨叽了,得赶紧把河东郡的战事搞定才行。

    在思虑妥当之后,赵丹拿起笔飞速的写就了一封命令。

    正准备将这封信交到繆贤的手中之时,赵丹突然停顿了一下。

    “对了,且将韩非召来。”

第三百一十章 韩非给赵丹带来的启发(第四更)() 
?    片刻之后,韩非就出现在了赵丹的面前。

    之所以要叫来韩非,是因为赵丹觉得韩非负责那个参谋处也有一段时间了,就算是纸上谈兵那也应该能够拿出点能忽悠人的东西来了。

    虽然现在的赵国家大业大,但赵丹手下也是不养闲人的。

    一个机构设立之后如果证明对赵国眼下的争霸毫无作用,那么赵丹一点都不介意将参谋处给裁撤掉。

    反正也就是一次实验罢了,不行对于赵国也没有害处,再试别的就是。

    毕竟后世的制度虽然肯定是先进的,但是有时候先进过头了反而可能会不符合如今赵国的需求,这也就是所谓的“步子太大了扯到蛋”。

    不过目前来说,赵丹对于参谋处以及韩非的个人能力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毕竟在《韩非子》这本书里可是说过“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这样的话,并且大量的引用了古今战例来为韩非自己的思想做注解。

    这就足以证明韩非这个人对于战争的了解其实是颇为深刻、至少从纸上谈兵来说是有着自己一套东西的。

    如果韩非真的对战争一无所知的话,那么赵丹也不可能让他去主持这个参谋处的工作了,唯才是用这种基本的东西赵丹当然是懂的。

    刚看到韩非,赵丹就被吓了一跳。

    由于最近都在主持参谋处的工作,所以韩非虽然有侍中之名,但是已经有一阵子没有出现在赵丹面前了。

    在赵丹的记忆之中,韩非是一个颇有贵公子风范的翩翩公子,只要不开口说话啥都好的那种。

    但此刻出现在赵丹面前的韩非整个人看上去比前几天明显憔悴了不少,脸上还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看上去跟个大熊猫似的,显然已经很久没有睡过好觉了。

    “韩非见过大王!”韩非行礼的时候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免礼,坐吧。”赵丹看着韩非就座,然后有些好奇的问道:“韩侍中,汝这身体看上去如此虚浮,到底是如何弄得这番模样?”

    赵丹心里也在低估,好像没听说这韩非在邯郸找女人啊,怎么虚成这个样子?

    而且就算真找了女人,那也怕是得夜夜七次郎才会憔悴成这种样子吧……这韩非真这么强?

    就在赵丹心中胡乱的转着诸多不靠谱念头的时候,韩非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