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强罗成之横扫天下-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帝看着那些断肠酒,微有感慨道:“这些美酒,竟是爱卿私产,此番作为贡品,真是有心了。说了这么多,朕着实是有些好奇,这断肠酒究竟如何?”

    “不妨便在此开封一坛,也好让朕以及诸位爱卿一观。”文帝又是恢复此前和煦的模样。

    “臣下遵命!”罗成答应,直接上手,开始拆封。开这断肠酒罗成早已经轻车熟路,三两下便是打开了封口,随着罗成取出封口,一道浓烈异常的酒香便是汹涌扑面而来。

    将封口握在手中,罗成拱手笑道:“陛下请看,这便是断肠酒!”

    文帝表情诧异,缓缓吸了两口气,有些惊喜道:“这断肠酒果然不一般。闻此酒香,便令人沉醉,只是不知饮时如何!”

    和文帝一般,其余群臣,亦是皆带异色看着那华丽酒坛,亦是注意着酒坛中的断肠酒。

    唯有杨林一人与众不同,杨林眼观鼻,鼻观心,全然不为所动。只是众人不知,杨林心中已经打定主意,回去定要好好喝上几杯,在此只让闻不让喝,实在是太难受了。

    文帝抬起头,现在的环境不适合喝酒,文帝轻易发现了群臣中的异类,杨林,看杨林淡定表情,他有些好笑问道:“虎臣,你这般模样,莫非不喜此酒?”

    文帝直接称呼杨林之字,更显亲昵。

    杨林有些尴尬,憋了好一会儿才是答道:“启禀陛下,臣喝过了!”

    “喝过了?”文帝先是有些诧异,但很快明白,杨林自燕云归来,肯定已经喝过这风靡燕云的断肠酒了,不禁笑道:“那依你之见,此酒如何?”

    喝断肠酒的感觉实在是太过奇妙,杨林也不知道如何回答,犹豫片刻方才回答二字:

    “好喝!”

    ?  ?求推荐票,求收藏,求支持啊

    ?

    ????

    本章完

第77章 四步成诗() 
杨林的回答让文帝哑然失笑,道:“若是如此,待退朝后,朕倒是要好好品尝了。”

    紧接着,文帝便是无视众人翘首以盼的目光,下令道:“来人,将这些酒拿下去,小心保存。”

    将坛口小心封好,一众禁卫将殿中断肠酒小心带了出去,从文帝方才的命令便可看出,文帝对这断肠酒还是极为珍视的,他们自然不敢懈怠。

    待酒香逐渐消弭,殿中的气氛也是舒缓下来。经过这一波事情,文帝对罗成也是有了一定的了解。如今文帝看罗成的目光都变得不同。

    此刻文帝心中,对罗成评价颇高。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在朝堂之上,闲庭信步,风轻云淡。更是能够对他的问题给出令人满意的回答。

    同时才气过人,能够写出《断相思》如此气魄惊人、意蕴深厚的诗作。再根据丁延平杨林所言,可见罗成习武亦是天资过人。

    综上种种,文帝对罗成非常满意啊!这样天资过人,聪明机智的臣子,谁不喜欢?虽说之前有些不愉快,但都被文帝选择性遗忘。

    对此,罗成唯有置之一笑而已。不错,文帝是至尊,是一国之君,需要照顾臣子的感觉吗?并不需要。

    而且罗成也没有什么好介意的,如今的文帝地位再崇高,也活不过几年了,而且是被自己儿子干掉,更让人觉得悲哀。

    但如今的罗成却不是原本的罗成,不是那个英年早逝,二十四岁被万箭穿心而死的罗成了。不仅如此,罗成更要建立自己的基业,做出一番大事来。

    就地位而言,罗成和李世民有什么差距吗?李渊是高官是权贵,割据一方。罗艺亦是北平王,占据燕云,拥有着天下最强的骑兵精锐。

    比爹,罗成丝毫不差。再比自身,原本的罗成虽然武艺超群,但在拉拢人心上和李世民相比,确实是差了不止一筹。

    但如今,不仅罗成本身就不比李世民差,更是有系统相助。作为被系统选中的天命之子,罗成岂会畏惧李世民?

    这一世,纵然是苍天钦定的天子,他亦是要将之击败。罗成心思通透,一瞬间看破很多。总而言之一句话,他是罗成,平生不弱于人!

    “自大隋建国以来,涌现不少青年俊杰,足见天佑我大隋,朕甚感欣慰啊!”文帝由衷感叹一声。

    他联想到宇文成都等人,虽说比不上罗成完美,但如此多人杰涌现,岂不是昭示着大隋将要越来越兴盛了吗?

    殊不知此刻,在他身前不远的罗成却是对此嗤之以鼻,心中腹诽:“人杰确实不少,只不过这可不是昭示着大隋越发兴盛,而是预示着乱世将至……”

    有俗语说乱世出英雄,罗成深以为然。

    文帝正自个乐呵,一人向前出列,行礼道:“启禀陛下,既然北平王世子有如此才华,不若在此趁兴作诗一首,昔日曹植七步成诗,今日罗成朝堂作诗,亦不失为一段佳话!”

    此人正是尚书左仆射杨素,此刻脸上含笑向文帝进言,文帝闻言,果然是喜不自胜,笑道:“如此倒是不错,那爱卿便来作诗一首,亦舒朕之心意。”

    罗成瞥了杨素一眼,有些无语,他不认识杨素,但为啥感觉这厮在针对他啊!

    不过文帝都提出了要求,罗成便是表现得异常慷慨,欣然应允道:“陛下之命,臣下不敢不从,便献丑了。”

    群臣注视,之前他们尚能有所怀疑,可若罗成真能依文帝之意,作出佳作,他们纵然不相信也得信了。

    方才提出此言的杨素,亦是面带微笑的看着罗成。但他的想法却是与大多数人不同。他之所以出头,无非是试探罗成罢了。

    毕竟对罗成,他已经有了许多想法……

    经过短暂思索,罗成灵光一闪,想到一首契合主题的诗作,他微微拱手,笑道:“启禀陛下,诗作已成。”

    虽说文帝亦是想要考量罗成一番,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罗成如此之快便给出了答复,不禁有些诧异。

    罗成缓步走着,一步一句: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原本听完前两句,文帝脸色微变,可是随着最后一句点睛之笔,文帝双眸都是亮了起来,竟也是起身,口中赞叹:“好一个‘不拘一格降人才’啊!爱卿果然深明朕心。”

    原本前两句的意思稍显低沉,但后面气势磅礴的两句一出,前面二句便是变成了巧妙无比的铺垫。让整首诗的气度都为之升华,那汹涌生机,如扑面而来。

    杨素也是不禁眼前一亮,这首诗给他的感觉和之前的《断相思》截然不同,断相思虽好,却终究拘泥一人,但这首诗,同样气势磅礴,却是格局在天下,给人感觉与众不同。

    在场的大臣,除了出生土莽的武将,其他人不管怎么说也是读过书的。有人或许写不出什么佳作,但是鉴别能力还是有的。

    此刻罗成一步一句,从开头的九州风雷开始,往后层层铺垫,直到一句‘不拘一格降人才’点题,恰到好处,形成了全诗的一个大高潮。

    这一刻,众人皆是缄口不言了。此刻也没有什么好说了,话多了反而丢脸,人罗成才十三岁就能写出这样的诗作,他们这么大,还比不上罗成。

    若是被树做典型,到时候被罗成吊起来打,场面尴尬是小事,若是颜面尽失,他们还如何在此混下去。

    不自觉间,众人的目光微飘,便是看向了方才怒怼罗成的李姓大臣。今日在文帝面前强出头,已被文帝不喜。以后的日子,恐怕不好过了。

    李姓大臣亦是脸色一白,心中后悔,自己为何一时脑热当了这出头鸟。不仅得罪了罗成,更是让文帝反感,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唯有杨林最自在,罗成虽然皮了一点,但本事还是有的。朝堂之上,他都被搞得心惊胆战,最后还是被罗成化险为夷。

    所谓伴君如伴虎可不是开玩笑,杨林与文帝关系虽好,但杨林在文帝之前,还是不敢放肆,君臣身份悬殊,由此可见一斑。

    朝堂上,群臣心思各异。

    ?  ?求推荐,求收藏

    ?

    ????

    本章完

第78章 独见文帝() 
罗成的诗作无疑让文帝极为满意,目光微扫,群臣皆是安静下来,文帝目光停顿在罗成之上,说道:“汝父为北平王,为朝廷镇守燕云,外族不敢犯,实乃劳苦功高。”

    “今爱卿既替父来朝,朕自当赏赐。”文帝笑道:“不过爱卿终究年纪太小,又无功劳,赏赐不宜太过。而且爱卿文武双全,朕倒是好奇爱卿是愿做文官还是愿做武官?”

    罗成顿了顿,便是朗声答道:“启禀陛下,臣愿做武官。既能替父分忧,亦能为大隋镇守边境,开疆扩土。”

    “哈哈,好志向。”罗成回答让文帝十分满意,不仅大笑说道:“既然爱卿愿做武官,朕便封你武官官职。”

    文帝眉头一紧,似乎思索,继而说道:“爱卿为骁骑尉,在北平王麾下司职,如何?”

    罗成一呆,倒是有些喜悦,连忙行礼谢道:“谢陛下!”罗成知道,骁骑尉乃是正六品的武官,相对于罗成的资历而言,已经算是破格提拔了。

    文帝点点头,便是扫视群臣,问道:“诸位爱卿,可有何要事禀报?”

    这句只是套话,群臣无言,便有宦官用尖厉的嗓门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再然后……

    就退朝了。

    百官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罗成和杨林走在一块,小声道:“伯父,今日侄儿表现如何?”

    杨林微不可见的翻了个白眼,倒也没有打击罗成,说道:“虽然有些问题,但表现也算不错。”

    罗成笑道:“侄儿何处有问题,还请伯父指出!”

    杨林无语,嘴角微抽,他不禁吐槽道:“你小子年纪轻轻,哪里来的气场,不知道这样容易得罪人吗?俗话说得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小子倒好,今日出了如此之大的风头,也不知道多少人盯着你了。”

    杨林一番话让罗成微楞,却也感受到一丝温暖,杨林对他,确实是真心诚意的。毕竟他与罗艺乃是结义兄弟,对他也是如同长辈一般。

    杨林所言,确有道理,不过罗成并不担心,面带轻松说道:“伯父放心便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纵然有人打我主意,又能如何,在大兴城中,难道伯父还会护不住我?”

    杨林一想,还真是这个道理,便是说道:“这是自然,只要老夫在大兴城中,他人自然不能动你。”

    谈话间,罗成又是想起搞事的杨素,不禁有些疑惑问道:“伯父,今日殿前向至尊进言之人是什么身份?”

    杨林很快明白过来,表情变得严肃,沉声道:“此人乃是尚书左仆射杨素,你最好莫要招惹此人。”

    “尚书左仆射杨素?”罗成轻声念道,心中恍然,原来此人便是杨素,难怪罗成从此人身上察觉到危险的气息。

    杨林点点头道:“杨素亦是追随陛下创业的功臣,但此人心思深沉,太过危险,贤侄你最好小心一些,老夫觉得杨素似乎注意上你了。”

    “注意上我了?”罗成一愣,诧异道:“侄儿不过是一无名小卒,他乃是位高权重的尚书左仆射,他怎会注意上侄儿?”

    杨林微微摇头道:“杨素,不是易于之辈,而且此人与太子关系密切,老夫估计杨素注意你,或许与太子有关。”

    “太子……杨广?”罗成明白过来,表情有些错愕说道,他倒是没有想到此事会和杨广沾上关系。

    杨林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小声说道:“那你更该小心一些,有些事情,还是不要沾染上为好。毕竟当今尚在,若是拉帮结派,恐生祸端。”

    “好吧,侄儿明白了。”罗成点点头,他也是明白其中凶险,最主要的是他也确实不想和未来的隋炀帝杨广沾上关系,这个人太危险了,也太疯狂了。

    见罗成答应下来,杨林也不再多言,外面人多嘴杂,万一被有心之人听去,恐怕要多生事端。

    正这时,忽然一名宦官走到二人身侧,对杨林行礼道:“见过靠山王,陛下口谕,召罗世子面圣。”

    “我?”罗成有些无语,今天咋这么多事呢?不过文帝召见,不容拒绝,罗成只得对杨林说道:“伯父先行,侄儿先去面圣!”

    “嗯,那你注意一些。”杨林又叮嘱一声,便是转身离开了。

    宦官对罗成做了个请的手势,道:“罗世子,陛下有请!”

    罗成跟着宦官,来到一处文帝休息的偏殿。罗成步入殿中,便是看见了文帝的身影,连忙行礼拜道:“微臣见过陛下!”

    “不必多礼,爱卿平身吧!”文帝面带微笑,给人温柔和煦之感。

    但罗成却是丝毫没有感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