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双谍传奇-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的邻居或同事,也不会了解得很深。

    右少卿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尽快解决电台问题。这件事就很扯淡了。和台湾的联系中断,本可以让他们轻松一些。少承担一些任务,他们也就更安全一些。说到底,对潜伏人员来说,能多活一天也是好的呀!

    但是,和台湾的联系中断了,他们的经费也中断了。人员潜伏是要花很多钱的。

    右少卿所在的这个武汉第五潜伏组,每个组员都有自己的工作,但他们不敢做收入高的工作。收入越高越引人注意,也越危险。潜伏人员需要许多经费。出门的各种服装,必需的请客吃饭,外出的车马费,还有房租水电,处处都需要钱。不能说弟兄们为党国卖命,还得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吧?没有这个道理呀。

    所以,眼下右少卿比较急迫的事,就是尽快解决电台问题。算起来,她的电台损坏,与台湾本部断了联系,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虽然她为了恢复与台湾的联系,特地去了一趟香港,甚至带回来五十万港币,却并没有与台湾方面恢复联系。那笔五十万港币,现在也所剩不多了。

    对潜伏人员来说,断了联系虽然相对安全一些,却也造成新的不安。

    右少卿不慌不忙地走着,又坐了几站公交车。下车后拐进太和街,前面不远,就是武汉第五潜伏组,组长魏铭水的“荣和小吃店”。

    这个魏铭水,也是有些来历的。潜伏几年来,右少卿通过与魏铭水的接触和闲谈,逐渐了解他的底细。

    魏铭水是湖北黄陂人。黄陂其实就在武汉的边上。武汉对他来说,可以算是家乡。他生于一九一三年。一九三五年,在国民政府武昌行营调查科任司法科员。一九三七年,任重庆市警察局四科科长。一九四一年,任重庆市警备司令部稽查处二科科长。一九四五年,任息峰监狱副主任。一九四七年,任贵州保安司令部情报处处长。一九四年年底,被保密局秘密派遣到湖北武汉潜伏,任少将衔组长。武汉是他的老家,他也更熟悉一些。

    hr

三百七十三、 魏铭水() 
这个魏铭水有一项天生的爱好,就是下厨,尤其对家乡的饮食小吃情有独钟。保密局安排他到武汉潜伏,他一口就答应了,留恋的就是家乡的饮食小吃。

    魏铭水的“荣和小吃店”是一家小饭馆,门前的招牌已经很陈旧了。在街两边琳琅满目的店铺之中,毫不起眼。这也正是右少卿所要求的。

    右少卿静悄悄地走进这家“荣和小吃店”时,正好赶上饭点,小吃店里的十几张桌子已经坐满了客人。

    看官们一定还记得,这个右少卿也是个吃货。当初在南京,她和姐姐左少卿在新街口吃街边的小吃,能把一个小肚子吃得滚圆,把姐姐的老鸭肉也给抢走吃了。

    别看“荣和小吃店”的店面不大,却把武汉比较有名的小吃都汇聚在店里。

    简单地说一说吧,有“老通城”的豆皮、“四季美”的汤包、“谈炎记”的水饺、“顺香居”的烧麦、“福庆和”的牛肉米粉、“老谦记”的牛肉豆丝、“田启恒”的糊汤粉。其余的还有面窝、米粑粑、鱼汁糊粉、油墩、鸭脖子等等,也是一应俱全。至于武汉最着名的老干面,虽是早点,但在这个小吃店里,则是从早到晚都供应。

    魏铭水在经营上面很上心,把人家的好东西都学来了。所以,他的这个“荣和小吃店”,每日三餐都是满座。此时,三四个伙计,正不停地把各色吃食端了出来,吆喝着送到客人面前。所以,当右少卿走进这个店里时,只觉得满店里都飘着诱人的香味,连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她一掀门帘,直接进了店后魏铭水的小账房,一边在他的桌旁坐下,一边笑着说:“老魏,我还没吃饭呢,有什么现成的,赏我一点儿。”

    魏铭水斜着眼睛,撇着嘴角,一脸的坏笑,向门外喊:“阿三,一笼包,一碗豆丝,一碗汤,快点啊。”'

    门外的伙计一声吆喝:“好耶,包、丝、汤,这就来喽——”

    几分钟后,阿三端着托盘进来。他在右少卿面前放下一笼热腾腾亮晶晶的小笼汤包,一盘油汪汪黄白色里间杂红辣椒丝牛肉豆丝,还有一大海碗香气四溢的鱼汁糊粉。之后,又在她面前放下一碟米醋、一碟梅花酱,一碟脆生生的豆芽菜,还有筷子和调羹。他笑着说:“苏太,您慢用。”

    右少卿看见阿三出了门,立刻卷起袖子,说:“老魏,谢了。”她先抓起调羹,舀了一大勺鱼汁糊粉滑进嘴里,“哇”,那叫一个爽滑。又把一只汤包吊进醋碟里,呲出两排细齿,小小地咬了一口,再“嗞”地一吸,立刻满口都是浓香的肉汁。

    她仰起头,长长地“嗯”了一声说:“老魏,真好吃,真好吃。”

    魏铭水哈地一笑,“妈的,右少,是老子好吃,还是汤包好吃?”

    右少卿满嘴都是食物,连连摇着手说:“是,是汤包好吃,是汤包好吃。”

    一通风卷残云,右少卿满嘴舌齿留香,把个小肚子吃得又鼓了起来。她心满意足地擦着嘴,笑眯眯地看着魏铭水。

    魏铭水仍然斜眼看着她。他点燃一支烟,把沾在嘴唇上的烟丝吐出去,轻声说:“好了,右少,你说吧,什么事?”

    右少卿仍是笑眯眯的,盯着他那双有些阴沉的眼睛,轻声说:“老魏,弟兄们在这里,已经呆了快三年了,我想,最近给他们挪挪地方。这样安全一些。”

    不管什么事,只要一涉及安全,在魏铭水心里,就是大事。

    但是,魏铭水还是对右少卿翻了一下眼睛,表情里有些不太愉快。他瞪着眼睛问:“你准备,往哪里挪?”

    右少卿从魏铭水的烟盒里也取了一支烟,划火点上,说:“老魏,我是这样想,鄂城这个地方,还是小了一点。咱们就算是挪了地方,但保不齐还会碰上熟人。所以,我想把弟兄们都挪到武昌去。那里是老城,环境又比较复杂,容易隐藏。”

    魏铭水喷出一口烟,“你他妈的,都想好了?”

    右少卿笑了一下,“这不是和你商量吗?”

    魏铭水把下巴一扬,“滚球去,你还用得着跟老子商量!老子都成磨道里的驴了,哪回不是听你的吆喝!”'

    右少卿嘻嘻地笑着,“你是深藏不露,我不过是猜到你的想法罢了。”

    魏铭水把下巴向四面一甩,“那么,我的这家店呢,怎么办?”

    右少卿小声说:“老魏,你恐怕,得忍痛割爱了。道理,我不说你也明白。”

    魏铭水再次撇起嘴,在脸上露出一副恶相,转动着眼睛四顾这间小小的账房。他沉默许久,才说:“老子好不容易才把它弄得像个样子!我说,老子在武昌那边开个分店不好吗?”

    “不成——。”右少卿的声音,是要多柔软就有多柔软。

    “我他妈的带两个伙计走!不成呀!”老魏瞪起了眼睛。

    “也不成——。”右少卿露出好看的笑容,仍然温柔地说。

    “他妈的,你让老子怎么着!”魏铭水的表情更加凶恶。

    “你重打锣鼓另开张呗,还能怎么样。”右少卿还是那么柔声细语的。

    “混账丫头片子!”老魏这下可真生气了,“那老子得花多少本钱呀!啊!你知道不知道!这个店,一天的流水是多少,你知道不知道!”

    右少卿点着头说:“是,是,我都知道,都知道。可是,开个新店还会难倒你吗?不可能呀!你也不是开过一回了,是不是?”

    十五分钟后,右少卿终于说通了魏铭水,一身轻松地离开“荣和小吃店”。外面天已经黑了,昏暗的小街里,闪烁着迷离的灯光。

    她晚上还得赶路,脚下也就加快了速度。

    说起来,这个魏铭水是军统时期的老资格,又曾经当过情报处长,现在是少将衔的潜伏组长。但在武汉这个硕果仅存的潜伏组里,他说的话不算数。所有的事,都由她右少卿说了算。这个地位,可不是平白来的,是她拿自己的命,实在说起来,也是拿全组的命换来的。

    她,还有全组的弟兄们,包括魏铭水,都不希望被人五花大绑地架在卡车上,拉到荒郊野外被枪毙。对右少卿来说,不为别的,她还有一个女儿呢。

    右少卿走上灯光绚丽的大街。大街里的车声和人声在她耳边喧哗,四月的暖风从街边的暗影里吹来,让她的眼里心里,既迷离又清醒。

    她和组里的弟兄们潜伏在这个城市里,至今已经年了,极不容易。她通过电台向台湾现在的情报局汇报她的位置,就是武汉。但是,现在的武汉是共党的天下,也已经年了。打鬼子,也不过年吧!

    台湾的情报局,在武汉、在湖北、在全国,安插了那么多潜伏人员,他们不过是希冀着有一天东山再起,重回大陆。但是,具体到她,具体到每一个潜伏人员,能不能等到东山再起那一天,就不好说了。至少她,没抱这个希望。

    哎呀——!右少卿在心中,忍不住叹息。有道是:人生就怕回首。再回首时,一生的来路都会陷于迷雾之中。此时,也让她陷于迷雾之中。

    有时,她真的要问自己,当初何苦来呢?她当初为什么要离开南京?

    在南京的时候,姐姐躺在她的身边,用那样关切的眼神看着她。姐姐说:“妹,现在这个局势下,每个人都会重新选择。妹,你也应该重新选择。”

    那天,姐姐还说:“妹,也许你应该听一听杜先生的意见。他见多识广呀。”

    就是那天夜里,她把和姐姐的谈话录了音。她只想要一个证据。她曾经答应过叶公瑾,给他一个证据。但她终究没有把这个录音交给叶公瑾。有时她会想,姐姐是否能理解她心中的那种纠结?

    这个时候正是春末,夜里还有一点凉。右少卿坐在从鄂城去武昌的公交车上,如入梦一般,望着车外的夜色。随着车身的摇晃,她既迷离又清醒地把这些如烟旧事,都一一想了起来。

    说到底,她离开南京,到了这个鬼不生蛋的鄂城,都是为了杜自远呀!

    她到最后才明白,她最爱的杜自远,爱的并不是她,而是她的姐姐。

    她到最后才明白,她最爱的杜自远,一定和她的姐姐相爱了许多年。

    每想至些,都让她心中好痛。为自己痛,也为姐姐痛。

    那一天,杜自远要请她吃饭。她预感到这一次吃饭可能非比寻常。她心中撞鹿,即惊喜又恐惧。她第一次慌了神,向姐姐求教。

    那一天,姐姐靠在边,抱着她说:“好妹,衣服要好看的,还要……还要方便的,方便一些的那一种。明白吗?”

    此时再回想起姐姐说这个话时的眼神,让右少卿心里更痛。

    和她最爱的杜自远,相爱了许多年的姐姐,就这样,把她送到了杜自远的怀里。她当时太兴奋了,太高兴,竟没有想那么多。今天回想起来,才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心中的痛,为自己痛,也为姐姐痛。当时姐姐的心里,不知是何种滋味呢!

    hr

三百七十四、 旧痛() 
说到底,她至今不知道姐姐最后去了哪里。姐姐最大的可能是**那边的人。那么,她回**那边去了吗?也许,姐姐继续隐藏,也去台湾了吗?或者,她干脆去了美国?她完全想不清姐姐的结局。

    但有一点她大概想明白了,今生,如果没有奇迹,她可能很难再见到姐姐了。姐姐是她唯一的亲人呀!她就那样一声不响地离开了姐姐!此时再想起,她好后悔,好后悔,却悔之晚矣。

    一九四九年的三月初,她提着一个包了几件衣服的小包,神情萎靡,心绪沮丧地到了武汉。通过复杂的联系与接头,见到了新的上司魏铭水。

    这些事,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仿佛都是许久许久以前的事了。

    魏铭水的这个武汉第五潜伏组,当时有十个人。新来的右少卿是第十一个人。

    魏铭水和他的组员们,对这个神情落寞、郁郁寡欢的女人很看不上眼。在潜伏组有限的几次秘密集中会议上,她总是垂着头坐在角落里,一言不发。当时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潜伏,没有任何行动。

    几个月后,他们看见这个女人的肚子渐渐大了起来,这才知道她还是一个孕妇。这不是一个累赘吗?她还能干什么呀?几个组员在魏铭水的耳边唠叨。

    但挑选潜伏人员并不容易,能多一个人总是好的。魏铭水只能这样想。况且,她是从局本部派来的,又有中校军衔。右少卿也是因为这次潜伏才被晋升为中校军衔的。魏铭水以前是上校军衔,也是因为这次潜伏才被晋升为少将。而他的组员们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