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权臣-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璇看了秦臻一眼,笑了笑没有回答。

    秦臻却笑道:“王大人如今是知遂城县,管勾兵马。”

    江云眼前一亮,惊喜地道:“那就恭喜大人。”

第75章 军中争辩() 
让王璇没有想到的是,各路部署、钤辖、都巡检、分路都监等大将早到达数日,三路都部署王显却拖拖拉拉,九月三日才来到遂城,宣读朝廷对战事的最新旨意。

    在这几天里,王璇拜会了很多大将,最让他看重的是魏能、张凝、秦翰、李继宣、杨嗣等著名的钤辖一级的马军将帅。在他眼中,这些人绝对是大宋禁军的中坚,未来十年的领军人物。

    他对杨嗣、秦翰、李继宣三人印象最好,尤其是对秦翰的感官极佳。

    在他印象中,宦官代表着混乱的的因素,但大宋的宦官却独具特色。秦翰虽是宦官,却品格温良、勇猛异常,长期在边关任职,一直打的西北各族找不到北,绝对是独当一面的帅才。

    除了前阵钤辖的军职之外,秦翰还担任大军监军的差遣,宦官能够达到这种地步,不能不说是个异数。

    作为遂城的禁军监押,王璇是要参加王显主持的军事会议,来者无一不是战功赫赫的大将,文官却只有他一人。

    话又说回来了,他是恩科进士出身,又是文臣,完全不用出城迎接王显,但考虑到自己担负军职,又不愿给诸将造成文人傲气的印象,所以也出城去迎接。

    王璇的出现引起了诸位大将一阵感慨,以他的出身,绝对给武人天大的面子,正如杨延昭、杨嗣当年所感触,原本就不错的印象,又提升了几分。

    王显对王璇能够亲自来迎接,显得有点意外,尽管王璇在朝廷对方面大帅不当评价,让他不爽,但还是表现出相当的克制。

    一阵客套后,大家一同进了行营大帐,但就在王显宣布为了节省粮草,各路步军主力南撤,分散就粮时,王璇当即表示反对。

    “大军南侧,一旦契丹主力南下,哪有时间重新汇集。”面圣多次,呱躁多时,竟还是如此结果,王璇险些控制不住情绪。

    王显稍有不满地看着王璇,生硬地道:“王大人,如今威虏军的粮草不足支撑,官家已然下旨,大人还有何要说?”

    王显虽出身潜邸,但面对进士出身的王璇,他不能不强压心中不满,更不能把话说的太死了。着重点出这是赵恒的旨意,又是两府宰执的定策,作为守臣边帅,必须要无条件的服从。

    王璇正要反驳,却顾忌王显是山南东道节度使,同平章事,正儿八经地使相,又兼领河北路都转运使,太无礼了反而不好。

    压了压心中的不平,冷静地说道:“粮草不足,太尉兼领都转运司,将各州粮草慢慢汇集过来,亦不是难事。”

    王显却不以为意地笑了笑,说道:“据谍者报,契丹主尚在炭山,前日风传南下之言纯属谣言。眼看今年麦子歉收,威虏军的粮草不足,中山一带储备丰足,大军南撤等待几日再说,如契丹人南下,以马军拖住,步军来得及赶回战场。”

    王显没有疾言厉色,耐心解释手段上并没有放弃防御,而是把步军部队汇集到中山一带。

    问题是历史上契丹前锋大军快速进逼长城口,造成宋军仓促应战。

    既然人家不给你机会,那十万步军要组织迎战,是根本不可能的,历史亦是在中山附近各县的宋军,根本来不及反应,整个战役就打完了,十万步军成了摆设。

    王璇沉吟片刻,断然道:“太尉,在下认为十万步军南下就粮极为不妥,前方形势讯息万变。两府方略制定无可厚非,然诸公远在千里之外,大军进退属前方大帅职事所在。契丹大军虽然集结炭山,但他们以骑兵组成前锋,几天内就可以踏上威虏军地界,步军尚未拔营,前方战事已了,还望太尉暂缓遣步军南撤,再坚持一个半月。”

    一个半月,在场的各路大将都在心中算计,没有人认为王显能接受王璇的建议。实际上,诸将哪个不明白,十余万大军加上随军的丁壮,每天光饮食一项,就消耗钱万余贯。

    王显岂不明白王璇的意思,通过邸报知道王璇先是反对近边布阵,如今又力主步军不撤。

    虽然,他对王璇很不满,但人家毕竟是文官,纵然今日利用平章事、都转运使身份压制王璇,却必然得罪整个士大夫阶层,得不偿失的道理他还懂。

    再说王璇的对策,在一定程度上亦是他所忧患,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之所以把步军主力撤到中山附近,就是担心契丹人发动突然袭击。

    可惜,他与在王璇对待这场战役,有着看是细微却有本质的差别。他一上来就沿用传统战略思维,契丹大军会马步并进,宋军在中山一带就粮,完全可以做出最快反应,有马军部队进行狙击下,有时间赶赴遂城列阵。

    可惜的是,契丹人这次几乎是全马军部队,宋军几乎没有反应的时间。

    王璇毫不在意王显的退让,在他眼中四万马军是今后实现理想的种子,决不能在无关紧要的战役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

    他已对这场战役进行了规划,既然一退再退,步军坚守已是最后的底线。

    眼看王显决定按照朝廷意思办理,心下一横,毫不客气地说道:“如果步军主力后撤,此战纵然有功,亦是祸害后世,今日决断者,必将成千古罪人。”

    王显脸色一暗,诸将亦是默然不语,试问谁愿意成为千古罪人而遗祸后世,就是王显也不免打了个冷战。

    他在心中由不满变成了不悦,生硬地道:“王大人,本帅是官家钦定的平章事,兼领河北转运司,自然要为河北千万生民明年生机考虑,两府决断必然要实施。”

    误会就在恍然间存在,王璇和王显之间一句话没有搭上,他意识到王显就如历史上一样,无视战场灵活多变,遵从朝廷旨意,把主力部队南撤。

    何况对方强调自己平章事、河北都转运使的身份,明显是压迫他就烦,为了竭力避免前世的遗憾,他丝毫不让地说道:“下官已上书,请朝廷收回成命。”

    此话一出,诸将脸色都变了一变,彼此一言,都没有了回旋余地,顶上牛了,可不好再收场。

    王显脸色阴郁,不怀好意地瞪了王璇,沉声道:“朝廷旨意,断不可改,违令者斩——难道王大人会违抗朝廷旨意?”

    王璇脸色很难看,王显已有了杀机,但他没有打算放弃,反而冷冷地盯着王显,一脸的不屑。

第76章 三路前阵都监() 
眼看王璇就要说话,杨延昭急忙说道:“太尉,王大人亦是为朝廷边事考虑,还望太尉见谅。”

    秦翰若有所思地瞥了眼王显,流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轻蔑,在把目光转向王璇时,淡淡地说道:“王太尉,知县大人不过是议论而已,何况官家钦赐的进士出身,非行伍、潜邸出身之人,岂能受军中法度处置。”

    众人脸色都有些怪异,甚至连王显也脸色木然。

    王璇不想秦翰竟会出言帮他,且话中带着浓浓的讥讽,分明是指王显出身潜邸,没有多少战场的经验。

    错愕间,他明白秦翰能够顶撞王显的资本,虽然秦翰仅是定州行营铃辖、内宫押班,但在军中却是担负监军重任,直接向天子负责,监督诸将的角色,足以与王显分庭抗礼。

    王显脸色非常不好看,却对秦翰无可奈何,秦翰拥有在关键时刻否决他帅令的权力,使他不能不有所顾虑。

    眼看气氛有些尴尬,张凝站出来呵呵笑道:“不过是议论而已,各位有些太计较了,我看王大人的方略,有攻有守,的确上善,暂缓撤离步军主力,也有道理。”

    王璇用感激的眼神看了看张凝,这个情他算是接下来了,张昭远属于遂城驻泊兵马监押管辖,很明显张凝在秦翰顶撞王显后,趁机给他一个大大的人情。

    王显瞪了张凝一眼,暗道这些大将还真不好管束,自己虽出身潜邸,但论起战场经验,尚不如座下十几位铃辖。

    但他又不甘心,毕竟他是同平章事,河北都转运使,都部署,河北三大军事路最高军政长官,忍不住冷冷地道:“此事就暂时一放,从今日起不得再提违背朝廷旨意之言,否则严惩不贷。”

    正当诸将惊恐不安之际,王璇却冷冷一笑,很不屑地望着王显,淡然说道:“今日太尉纵然意气奋发,却逃不过后世万代庸将之名。”

    杨延昭眼看王显脸色不善,急忙起身说道:“太尉,如今契丹或不南下,但大军不可不防,末将以为可先撤三万大军,如果一个月内契丹没有动静,再逐步撤军。”

    正当此时,一名军校快步入内,跪地说道:“太尉,朝廷钦使,光禄寺丞杨亿杨大人已快辕门外。”

    王显等人一惊,连王璇也心中惊诧,按照常理来说,朝廷的钦使前来宣旨,都是现有消息传来,到了最近的州县,然后传来消息,让官员们有时间进行准备迎接。

    杨亿的到来很突然,没有任何官塘钧令,显然是快马加鞭,几天日到达,由此可见所来并不简单,他们一起迎了出来。

    见完礼后,杨亿对王璇笑道:“在下奉圣旨而来,刚来到军城,就听说王太尉升帐,想来知县必在营中,所以没有去县衙。”

    王显方知杨亿次来事关王璇,不得不面带微笑,客气地说道:“杨大人风尘仆仆,还请里面吃杯茶。”

    杨亿看了一眼王显,很从容地说道:“茶自然要吃,不过还是先宣读天子圣旨,各位,先摆好香案吧。”

    一篇用词极为华丽的诏旨,把王璇先夸赞了一遍,最后一句让王显和在座诸将惊讶。

    王璇被任命同管勾为镇、定、高阳关三路前阵兵马都监。

    说白了,除了秦翰之外,王璇成为监军副使。

    要说使副也是不恰当的,他们之间并没有隶属关系,都有向朝廷直接呈送奏折的权力,都有参与决策的权力。

    一句话,转眼间,王璇的身份水涨船高。

    众将自持身份,仅很坦然的向王璇贺喜,但他们心中却有些不自然,甚至杨延昭的目光亦是有些怪异。

    毕竟一个年轻人拥有监控他们的权力,任何久经沙场的大将都不会舒服,何况王璇还是个文官。

    退一步说,朝廷的监军很大程度上都是用内官担任,雍熙北伐中还用武官为监军,自王侁刚愎自用,刘文娱阴险狡诈,造成副都部署杨业战败身亡,此后军中监军几乎都是内官担任。

    此时,王璇心中既激动又感叹,自己终于有改变战场的机会了,又对猜测刘娥拉人不办事有些内疚,显然刘娥在这段时间用了心,终于给予他梦寐以求的权力。

    “下官恭喜王大人,这是官家的内诏,请王大人查验。”杨亿在把圣旨递给王璇之后,又拿出一封锦囊。

    内诏?王璇心念一动,接过来后并没有打开,而是放在怀中,说道:“杨大人,在下正在军中,还请大人先去驿站歇息,晚上在下为大人接风洗尘。”

    杨亿呵呵一笑,他也明白军中议事,多有不便。自己一直呆在军中,回去后必会被御史弹劾,他可不想平白被那群疯狗乱咬。

    在杨亿走后,大家一起回到军帐内,大家沉默良久,还是王璇说道:“诸位太尉,下官受天子重托,出任同三路前阵都监一职,还望此战中各位多多指教。”

    诸将当然是一阵谦虚,王显已经平静下来,知道唯独能对王璇制衡的,除了战场临阵冲杀外,就秦翰一人了。

    于是,强作平静地笑道:“恭喜王大人,日后军务还需大人多多筹划。”

    王璇明白自己身份的变化,王显等人的态度也随之变化,他的态度不能不放低一些。

    毕竟他刚刚上任,不能给人小人得志的印象,浅浅笑道:“大人廖赞,在下不过是议论而已,有失言之处还望太尉见谅。”

    王显对王璇态度的软化,颇觉满意,毕竟是变相的道歉,自己大帅的面子算是挣回来了,对王璇的态度也和善一些。

    他不是傻瓜,一看王璇被任命为三路前阵都监,就知道对方在天子那里的地位,纵然是潜邸出身,也不能有所顾虑。

    王璇并没有特别在意王显的态度,如今他最关心的却是秦翰,这位监军同时又是战功卓著的老将,能够最大限度减少骑兵损失,除了杨延昭等人外,秦翰的作用最关键。

    但是,秦翰的态度并不明朗,似乎没有反对步军主力后撤,毕竟河北歉收已是事实,不能为了一场战役,冒着河北千万生民断粮的危险,王璇心中一阵犹豫。

第77章 最后的坚持() 
次日,王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