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骠骑天下-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蒙氏在秦国根基素久,所以皇帝对我们蒙氏的信赖从来不减。对于王氏也是恩宠有加,我们两家一北一南,镇守帝国。”

    闻言,陈胜眉头轻挑。这话听起来,让陈胜总觉得有点怪怪的。

    “在外传闻,我蒙氏子弟和王家素来不和。这是谣言。实际上,我们很团结。在重大事情的决议上,我们一向是一致的,唯一的不和,那就是我大哥和王贲之间的一些小脾气,两人都认为自己是大秦除了王翦老将军外,最优秀的将领。两人竞争多年,为大秦立下了无数汗马功劳,但这是君子之争。”

    陈胜心中了然。这样的竞争,对于秦国,对于皇帝都有莫大的好处,想来皇帝也是大力支持这种良性竞争,最大的受益人实际上就是皇帝本人,说不定皇帝还大力支持两人的竞争,在背后推波助澜。

    “除此之外,朝廷里还有一股最为复杂特殊的力量。”说到这里的时候。蒙毅的脸上出现一股很古怪的神色。这神色似不屑,似鄙夷,又似忧患。

    “嗯?”见蒙毅表情如此精彩,陈胜不由微微倾身聆听。他知道蒙毅要说的是皇族外戚和宦官势力,只是想不到蒙毅提及他们的时候,会如此厌恶。

    “皇族贵戚和朝中诸臣关系错综复杂。”蒙毅想了一会才慢慢说道:“自商鞅变法之后,我秦国不封无功之人。哪怕是皇族公子,若无战功在身,也无法加封爵位。”蒙毅凝重说道:“但这样并不能够彻底削弱皇族各系的势力,他们积极和朝廷大臣联姻,制造了大量的裙带关系。”说到这里,蒙毅苦笑了一声,说道:“譬如李斯丞相,家里就有着三位公主。”

    “除此之外,还有外戚和宦官。”蒙毅说到这里,声音变得有些咬牙切齿起来:“你也清楚,军中诸将,对扶苏公子另眼有加,但是扶苏的出身却很低。他母亲只是当年楚国进贡给秦国的一个小宫女。生产完扶苏公子之后,就因难产去世了。”

    陈胜心中震动了一下。史书上素来没有记载过扶苏的母亲是谁。但不少人史学家推断,始皇帝之所以没有立皇后,是因为他最心仪的的女人死得比较早的缘故。看样子,这种想法还是经得起推敲的。

    “因为如此,扶苏公子并没有外戚扶持,所以跟有着庞大的外戚势力支持的二公子、三公子比起来,他想成为太子的可能性极低。所幸的是,扶苏公子的才能,很小就开始展现,这才给了皇帝可以青睐的条件,年长之后,又深得王翦老将军和我大哥的喜欢,所以地位才渐渐牢固。”蒙毅说到这里,话锋一转,道:“这还不够。王翦老将军和一干大将已经老了,王贲多病,而我大哥又远离朝廷,在北地打胡人,但是皇帝却年轻力壮,他可以看着很多皇子成长,那些有外戚扶持的皇子,可以在皇帝面前博得上位的机会。”

    陈胜沉默一阵,才慢慢说道:“所以公子也需要支持者?!”

    “这个自然。”蒙毅点了点头,他言辞之间很平静,慢慢说道:“但是最大的支持,还是来自皇帝的支持。公子所做的一切,是被皇帝允许的,实际上,是皇帝安排我帮公子建立起他的势力和人脉。”

    陈胜眉头一皱。想不明白皇帝这种安排是何种意思。难道皇帝就真不怕,有一天扶苏势大,威胁到他的地位么?

    看到陈胜苦闷不解的样子,蒙毅猜到了陈胜的心思。他沉吟了一会说道:“皇帝出生于赵国。在赵国当着质子,出生那时候,秦赵关系处于最为紧张的时候,所以在那些日子之中,皇帝是处于东躲西藏,疲命奔波的日子。后来回秦,在十三岁的时候就当上了秦王。然而当时吕不韦势大,皇帝当了数年的傀儡,期间太后和缪毒**宫闱,皇帝也只能忍气吞声,任其将朝野弄得乌烟瘴气。所以皇帝对于这种状况,绝不能够容忍,若当年他有一群支持他的班底,皇帝又如何会让这些人嚣张跋扈这么久?”说到这里,蒙毅叹了一声,慢慢说道:“王翦是皇帝小时候的老师,赵高是皇帝自幼的玩伴,而我兄弟也是自幼和皇帝感情极好,所以才有今天的地位和得到皇帝的信任。”

    闻言,陈胜心中了然。原来是皇帝提防扶苏日后掌权,无法控制朝廷各方力量,所以已经暗做安排,让扶苏培养自己的强大班底,好日后顺利接权,这一手不可谓不狠。想来皇帝的决心已经定下扶苏为太子,但看样子,除了蒙毅等几个极少数之人,也看不出皇帝的心思。

    但是陈胜不解的是,既然皇帝心思已定,为何不早早公布扶苏为太子?好断了其余人的心思,这样以一来,自然也就断了其余皇子夺位的可能,那沙丘变,如何会发生?想了半天,陈胜才有些明白。皇帝如此做,是想给扶苏树立起几个竞争对手,让扶苏不敢懈怠,好好磨砺自己的能力,在和兄弟们之间的竞争之中,脱颖而出。

    皇帝的计策可以说是老谋深算,只是皇帝没有想到,这举动为日后埋下的祸端,其实是可以毁掉整个秦国的。可惜皇帝并没有看到这个隐患而已。

    陈胜最希望的还是从蒙毅口中得到关于宦官的内容。因为他很清楚,后来毁掉秦国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赵高这个家伙。

    见陈胜主动询问起赵高,蒙毅脸上出现一抹欣赏的神色,赵高在朝廷里官职不高,但是地位却是超然,是个不可忽略的人物。 

第一百三十二章 赵高的来历() 
蒙毅沉吟了一下,才说道:“赵高此人,城府极深。每当我接近此人的时候,我总感觉他就像一条冰冷的毒蛇一般,盘踞在身边,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忽然暴起,狠狠地咬你一口。”提及赵高,蒙毅眉头紧皱,几乎是斟酌了一会言辞之后才真正开始说话。总结了一下之后,蒙毅接着说道:“秦赵同源,据说赵高和皇帝在血缘上还有些渊源。赵高父族,曾经在秦国犯下大罪,被判处了刑罚,所以赵高一出生,就是戴罪之身。”

    蒙毅介绍起赵高的时候,讲述地很详细,这足以说明他对赵高的重视。“赵高有三个兄弟,除了三弟赵文前些年病死之后,二弟赵成,四弟赵海如今在咸阳都当着官吏,连他的女婿阎乐,都在宫廷里当差,可谓是一门荣华。”

    “女婿?!”陈胜脸上狠狠地抽搐了一下,不解问道:“赵高不是宦官太监么,怎么会有女婿?”

    “太监?”蒙毅一脸古怪地看着陈胜,奇道:“谁告诉你他是太监?他只是在宫里当差而已啊!不仅有女婿,他还有个儿子赵承恩,今年五岁。”

    陈胜深吸了一口气。他在那个世界里面看的电视历史,赵高都是个太监的形象,怎么在这个大秦帝国里面,赵高怎么反而是个男人了?

    是这个世界错了,还是历史本身有问题?陈胜脑子有些迷糊。不过思来想去不解,陈胜也没把太大的心思放在这里,搪塞几句蒙毅,让蒙毅继续说下去。

    听完了蒙毅的讲诉,陈胜才知道,自己对赵高的认识,有绝大部分是错的。果然是尽信书不如无书啊!陈胜心中感慨着。

    赵高身上有着赵国和秦国皇室的血统,因为家族在秦国涉及到谋反大罪,所以家道就此中落,赵高出生就已经是戴罪之身。不过幸运的是,秦国律法森严同时,也尽可能保持了公正,虽然是戴罪之身,但赵高还是能够在被有王族罪民的隐宫里得到很好的教育,天资聪明的赵高,在年幼时候就发挥出了极大的天赋,因此被挑选成了伴读,送到了赵国给尚在赵国当人质的嬴政当玩伴,成为了皇帝小时候身边出现的最早人物之一。陪皇帝一起渡过了最黑暗的时间。

    后来归秦之后,皇帝在皇宫里经受了一系列的生死夺权的权谋交战,而赵高也同样也经历了重重考验,在太史馆里从学童当起,慢慢地成为了新秀,等皇帝执权之后,便把赵高加封为郎中令。几十年来,赵高在皇帝面前表现中规中矩,深得皇帝的器重。在某些方面,就算蒙毅的兄长也不如赵高如此得到皇帝的信任。在大臣面前,赵高也和蔼无比,一团和气,朝野之中,对赵高的评价都不错。

    但蒙毅偏偏对赵高怀有极大的警惕。这或许出自蒙毅的直觉,也可以说是蒙毅对危险的感觉。他总觉得赵高对皇帝不怀好意,但赵高平时的表现,却让他抓不到任何把柄。

    直到这一次。这一次全国民间粮草被六国余孽抢购一空,让蒙毅怀疑到了赵高的头上。举朝之中,能够知道朝廷最新举动的,除了皇帝和丞相李斯之外,最有可能的一人就是赵高。

    赵高跟皇帝几乎形影不离。所以朝廷之中很多还没有发出的政策,他都能够熟悉无比。购粮案发之后,蒙毅就开始怀疑赵高。因为他很清楚,丞相李斯,是绝不可能做这种糊涂事。李斯已经权倾天下,家族荣华,做此等事情,风险太高,而且收益根本不对等,一旦被皇帝抄家灭族的事情,就算成功了得到的地位也未必有现在的高。就是说,李斯没有动机。

    李斯没有动机,但蒙毅也不敢肯定赵高有。虽然赵高受到秦法的株连,但这仇恨随着皇帝对他赵氏的眷顾,也足以抵消了,赵高如今虽没有李斯那么风光得意,但是他得到皇帝的信任比起李斯却只多不少,实在没有犯事的理由。

    也因为如此,在书写奏章的时候,蒙毅很巧妙地避开了所有怀疑的对象,而是客观地把疑问阐述出来,交予皇帝处理。以皇帝的精明,自然能够明白他所想表达的意思。

    皇帝果然对他的奏折采取了一定的行动,但力度和效果,都让蒙毅很失望。没有证据,皇帝不可能就这么一点信息定赵高的罪名。只找了个由头,把赵高几句无关痛痒的责罚,还顺便借机敲打了李斯一番。可谓说李斯替赵高“背”了黑锅了。

    对于皇帝的行为,蒙毅心中多有不满。但是作为一个臣子,他更清楚不应该责问皇帝的决定。皇帝的心思他猜不透,也不想猜得太透。

    陈胜仔细倾听完了蒙毅对赵高的评论,也一阵沉吟。他很清楚赵高是一个怎么样的货色,但是他更清楚,恐怕他还要很久才有机会和资格面对赵高和李斯这些主导这个时代的巅峰人物们。

    聊了一阵,蒙毅把话题又放回了闽中郡的人事任命之中。他敲着案桌,一脸神秘的笑容,说道:“皇帝对于闽中郡的安排,很有意思。”

    “怎么说?”看到蒙毅脸上的坏笑,陈胜心里一个咯噔。对于这一次郡中要职的人选,蒙毅已经有了大致的划分。陈胜已经清楚这些人的来历和后台。

    “你以后就清楚了。”蒙毅在这里不肯多说,但是他颇有深意地沉吟一会之后,不着边际地说道:“皇帝在磨刀。”

    听到这句话,陈胜苦笑了一声。

    蒙毅此言一出,陈胜哪还有不明白的道理。赢霍、李申和自己都属于帝国的少壮派,属于朝廷的未来栋梁,皇帝把三人放在一块,目的绝不简单。尤其是,这两人在陈胜这个人物出现之前,他们都是御史们举荐为闽中郡郡守的热门人选。几个人凑合在一块,能够安安稳稳过日子,这种可能性还真不是一般的低。 

第一百三十三 闽中变法(一)() 
关于皇帝磨刀的的话,蒙毅并没有说太多。但是意思却已经足够。

    陈胜领会到皇帝要磨的刀可不止一把。自己是否是皇帝要磨砺的刀还是磨刀的那一块磨刀石,现在还不能够确定呢。

    陈胜深吁出一口浊气,已经清楚,以后的闽中郡,将会是一个非常热闹的地方。

    两天之后,蒙毅和扶苏一同告别陈胜,率领部下离开了闽中郡,踏上了回归咸阳的途中,离开之前,扶苏正冠郑重对陈胜说道:“此别之后,山重水阔,望君珍重。有朝一日,我们定能在咸阳再见,期望那一天会早一些到来。在这里大胆放开手脚,咸阳那边你不用理会太多。”

    陈胜凝重点了点头,对扶苏的话表示感谢。有了扶苏这一句话,他心中底气又多了几分。扶苏几句简单的话语里面,蕴含的意思却非常丰富,里面的承诺究竟需要多少代价才能够兑现,陈胜虽然不算特别清楚,但也能够理解那一份沉甸。

    “公子放心,闽中郡将会是公子最坚定的基石。”陈胜在这种时候,也懂得恰到好处地表达自己的忠心。

    两个聪明人会心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

    送走了扶苏和蒙毅,凌素韵也向陈胜表示离开,闽中的时间表已经到来。跟随陈胜在闽中一段时间,两人的感情变得更加微妙。不过凌素韵性格刚毅,不像小家儿女那般喜欢把情感表现出来。她更多的是给予陈胜实质上的支持。之前凌素韵就得到过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