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大司马-第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释完毕后,他转头问蒙仲道“阿仲,剧辛在信中写了些什么?”

    只见蒙仲一边观阅书信一边说道“开头是一番客套,然后他在信中言道,他已经成为了燕国的国相,而赵奢,亦已被燕王拜为上谷守……”

    “这家伙什么意思?”乐续闻言皱起眉头,不高兴地说道“难不成是想向我等炫耀么?”

    “那倒不是……”

    蒙仲摇摇头,接着说道“他在信中言道,燕国目前百废待兴,而他兼任国相、大司马、大司徒三职,终日或操练军队,或走访民乡,力有不逮。倘若我等无可去之处,希望能投奔他……”

    “投奔他?”

    蒙遂、向缭、乐续等人脸上皆有些不高兴。

    在他们看来,庞煖就算了,毕竟人家当初在赵国时,就跟蒙仲平起平坐,可剧辛只不过是庞煖的副将,竟然厚颜叫蒙仲去投奔他,这算什么?

    当即,向缭冷笑着说道“哼,如今他倒是风光了,以堂堂燕相身份送来邀请书信,想必他心中得意地很。”

    “这么说就太过了……”

    蒙仲笑着制止了向缭。

    不可否认,剧辛这封书信中确实有些许炫耀的意思,但字里行间的用词还是比较严谨的,并无那种小人得志的意思,再者,他希望蒙仲等人前往燕国投奔他的话,亦写得颇为诚恳,可见燕国那边的政务,的确是繁重到让剧辛无力支撑的地步,以至于想起了蒙仲等曾经在赵国的同僚。

    “我来瞧瞧。”

    蒙遂从蒙仲手中接过书信,仔细观阅,旋即笑着说道“唔……呵呵,一人兼掌三个职位,这剧辛看来是撑不住了,哟,阿仲,他在信中言,若你肯投奔燕国,他便向燕王举荐你为大司马……呵,这家伙倒也真敢夸口,阿仲若有意投奔燕国,还用得着他举荐?”

    的确,当年蒙仲曾跟着赵主父与燕王职有过一面之缘,当时燕王职就很欣赏蒙仲,甚至还在赵主父面前说过,若在赵国呆得不快,大可到燕国投奔他,他必然重用记得这番话,当时让赵主父很不高兴。

    “大司马啊?啧啧啧……我来瞅瞅。”

    向缭、乐续等人亦围到了蒙遂身边,旋即,乐续笑着说道“哈,信上还提到了阿毅,啧啧,渔阳守……这燕国还真是缺人,郡守之位随意就给。啧,怎么不给咱们呢?”

    听闻此言,乐毅淡淡笑道“最起码也得给军司马吧。”

    “那是自然。”

    众人哈哈一笑,旋即蒙遂便将剧辛的书信放到了一旁。

    片刻后,府上的下人们送来了酒菜,蒙仲等人便在屋内,陪着蒙横、蒙珉二人又喝了些酒。

    在喝酒的期间,蒙横惊讶地对蒙仲说道“阿仲,据府上的下人告诉,你已经被魏王封为中大夫,且在军中担任师帅?”

    话音刚落,蒙傲便急着纠正道“蒙横阿兄,那是之前了,蒙仲阿兄前一阵子在伊阙击败了秦国的军队,魏王册封他上大夫之爵,还给了三千户的食邑呢!”

    “上大夫?”

    “三千户食邑?”

    蒙横、蒙珉二人面面相觑,满脸吃惊之色。

    这也难怪,毕竟他们蒙氏一族的领地,满打满算也才数百户,虽说蒙仲等人都自称故乡在蒙邑,但事实上,蒙邑并非全然归蒙氏一族所有,还有乐氏、华氏等家族。

    而如今,魏王遫赐蒙仲食叶邑、舞阳两地三千户,这意味着这两座城邑是确确实实归蒙仲所有。

    来魏国还不到一年,蒙仲就得到了四五于蒙氏家族领土的食邑要知道蒙氏一族的赐地,那可是家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

    与蒙珉对视一眼,蒙横眼巴巴地说道“三千户的食邑,想必方圆很大吧……”

    蒙仲当然能猜到蒙横、蒙珉二人在想什么,闻言当即邀请道“两位族兄若是闲在蒙邑呆得闷了,不如来帮愚弟一把……愚弟绝不会亏待两位兄长。”

    听闻此言,蒙横、蒙珉二人心中大喜。

    在这个年代,一人得势,其余族人前往投奔,这是司空见惯的一件事。

    而对于蒙仲来说,相比较其他人,他自然更信任自己家族的族人正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族军的凝聚力,可要比一般军队团结地多。

    更何况蒙仲刚刚迁方城令,为魏国防守南边的边境,他势必要重新组建一支他能信赖的军队,倘若有家族的族兄弟前来投奔,这自然是一件好事。

    “就这么说定了!”

    蒙横当即大喜道“想老子曾经也是打过宋滕之战的老卒,现如今在乡邑务农,实在是……”

    “哈哈哈。”

    众人闻言皆笑了起来。

    还别说,蒙横、蒙珉,确实是蒙氏一族中早蒙仲一步投身战场的老卒,记得在宋滕之战的时候,他们还耐心教导蒙仲、蒙虎二人如何在战场上保存性命,虽然当时他们教导蒙仲、蒙虎二人的方式有点问题,但不能否认,他们是真心实意希望蒙仲等人能在战场上活下来,毕竟那场战争,蒙氏子弟死伤地实在太多了。

    笑罢之后,乐续亦对蒙仲说道“阿仲,说起来,我乐氏一族族内亦有些族兄弟……”

    “无妨,只要愿意,皆可来投奔我。”蒙仲很客气地说道。

    说实话,蒙仲娶了乐氏一族的宗女乐嬿为妻,因此乐氏子弟跟蒙氏子弟一样,都算是他的兄弟。

    包括向缭、武婴、华虎他们的族兄弟,蒙仲都是信得过的。

    倘若这些家乡的诸家族子弟皆在投奔蒙仲,纵使蒙仲日后到了方城、叶邑、舞阳一带,也可以避免无人可用的尴尬。

    由于得到了蒙仲的承诺,诸人兴致都很高,聊得也越发热切。

    忽然,蒙仲问蒙珉道“族兄,近一年宋国有什么战事么?”

    “你是指与齐国么?”

    蒙珉闻言,脸上的笑容徐徐收敛了起来,正色说道“据我所知,太子(戴武)坐镇郯城,与景敾、戴不胜几人,近一年与齐国发生了几场战事,不过皆击退了齐国……”

    听闻此言,蒙仲满脸诧异,表情古怪地问道“是……是田章兄领兵么?”

    “那倒不是。”蒙珉摇摇头说道“统率齐军的大将叫做田触,匡章并未出面。”

    『田触……哦,原来是他。』

    蒙仲顿时想起了曾经被他以五百信卫军夜袭击破的齐将田触,心中顿时恍然。

    的确,他教导了太子戴武该如何与齐国抗衡,那就是摆出一副欲与齐国鱼死网破的架势,只要齐国还想跟秦国争天下霸主的位置,就绝对不会跟宋国死磕。

    除此之外,蒙仲还建议太子戴武多建城塞,多积粮草,总之要使宋国成为一块长满倒刺的硬骨头,叫齐国啃不下去。

    但即便如此,倘若齐国那边是由他义兄田章掌兵,蒙仲心中难免还是有些忐忑。

    好在这几次田章并未出面。

    『……难道是义兄的身体状况出了什么问题?亦或是他与齐王田地发生了什么矛盾?』

    蒙仲难免又担忧起田章来。

    而此时,蒙珉仍在继续讲述着他所了解的情况“……其余嘛,我知道的不多。哦,对了,好似大王在陶邑增驻了军队,还将戴盈之军司马调到了陶邑。”

    “唔?”

    蒙仲闻言皱起了眉头。

    要知道,宋国的陶邑只与魏、卫两国接壤,往日宋国驻重兵于陶邑,那是为了防备魏国,但现如今,魏国与宋国缔结了盟约,宋王偃其实并没有理由防备魏国。

    防备卫国那更是一个笑话,卫国现如今就只剩下一个濮阳了,若不是有魏国庇护,赵、宋两国随便派一支军队即可灭了卫国。

    既不是防备魏国,又不是防备卫国,宋王偃在陶邑增驻军队是为什么?

    『……赵国!』

    稍稍一想,蒙仲心中便已猜到了原因。

    曾几何时,赵国乃是宋国的盟国,宋国曾借助赵国的力量对抗齐国与魏国,而现如今,魏国与宋国缔结了盟约,而赵国,却成为了宋国必须防范的对象,不得不说这着实令人唏嘘。

    当晚,蒙仲将蒙遂、乐毅、向缭三人请到自己屋内,与他们商讨当前的局势。

    期间,蒙遂率先开口道“宋王即在陶邑增驻军队,想必已经意识到了来自赵国的威胁……倘若齐赵两国合兵攻宋,多半会在「东阿」会盟,继而挥军南下,陶邑首当其冲……”

    “别忘了燕国。”

    向缭瞥了一眼一旁的矮桌,因为矮桌上正摆着剧辛给蒙仲的书信。

    旋即他低声说道“剧辛此人,还算有点能耐,但即便如此,燕国亦不可能在短期内做到不惧齐国,若齐国真正有意攻伐宋国,除了赵国意外,齐国必然会胁迫燕国一同楚兵,似这般,齐赵燕三国伐宋,很有可能兵分两路,其中一路正如阿遂所言,即齐、赵两国军队在东阿会盟,继而顺势南下进攻陶邑;而另一路,可能是兵出东海,牵制住太子戴武的军队……只是不知燕国军队到时候在西路,还是在东路。”

    此时,乐毅摇摇头说道“阿遂、向缭,你二人想的不错,但忽略了魏国的态度。……齐赵联军若攻陶邑,魏国是来得及救援的,因此主攻还是在东路,赵国应该主要负责牵制魏国,倘若魏国当真有意救援宋国……”

    “当真有意救援宋国?”

    蒙遂、向缭二人转头看向乐毅,似乎有些不解,就连蒙仲亦转头过去。

    半响后,蒙仲皱着眉头说道“你是指田文?……田文虽与我有仇,但他亦深恨齐国,不至于会坐视齐国吞并宋国吧?”

    听闻此言,乐毅摇摇头说道“我不是说这个,阿仲,你觉得,倘若齐赵燕三国当真对宋国用兵,魏国真会救援宋国么?”

    “为何不会?”不等蒙仲开口,蒙遂不解地问道。

    听了蒙遂的话,乐毅笑了笑说道“这样,我换个说法,魏国……有能力救援么?”

    蒙仲、蒙遂、向缭三人对视一眼,面色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因为他们忽然想到了伊阙之战,在那场仗中,魏国损失了整整十万军队。

    “……魏国的主要威胁来自于秦国,倘若齐国联合赵、燕两国进攻宋国,魏国是否敢、是否会冒着被秦国趁虚而入的凶险,派兵救援宋国?”顿了顿,乐毅接着说道“如果我是齐王,我会派使者前往秦国,说服秦国默许齐国吞并宋国,只要秦国同意,到时候,在齐、赵、燕三国军队进攻宋国时,秦国陈兵于魏国边境,你觉得魏王敢派援兵支援宋国么?”

    “说服秦国默许齐国吞并宋国?”蒙遂吃惊地说道“这怎么可能?秦国需要宋国牵制齐国!”

    “但问题是,如今宋国牵制不住齐国了。”乐毅正色说道“以往,齐魏联盟,赵宋联盟,可事实上,却是齐国在单独对抗赵宋联盟,魏国在做什么?他在抵挡秦国的进攻。而现如今,齐赵两国联合了,而魏国则与宋国结了盟,倘若秦国不攻击魏韩两国,那么,齐赵联盟与魏宋联盟,或可以抗衡一阵子,但问题是,你要秦国如何自处?看着中原诸国僵持,而他却按兵不动?你我都知道,秦国一直想进兵中原,他是不会放弃攻占魏韩两国的。……既然如此,索性就与齐国达成默契,齐国取宋国,秦国攻魏韩两国,双方皆先吞并相对弱小的国家,使秦齐两国平分天下,然后再做打算。”

    “先让其他人都出局,然后秦齐两国再分胜负……么?”

    摸了摸下颌,蒙仲露出了沉思之色。

    他必须得承认,乐毅提出的这个设想,并非没有可能发生。

    而一旦秦齐两国达成默契,秦国必然会在齐国进攻宋国的同时,派兵进攻魏国,替齐国牵制住魏国,使其无法救援宋国,而如此一来,宋国就得做好孤军奋战的准备。

    此时,乐毅微微叹了口气,看着蒙仲说道“倘若你此番成为了河东守,直接接管河东十万编制的魏军,日后在魏王犹豫是否救援宋国时,你还可以通过你河东守的身份来影响魏王,但……”

    说到这里,他忽然站起身来,将摆在不远处那张矮桌上的剧辛的来信拿了起来,同时口中说道“阿仲,既然你暂时无法左右魏王的意见,那么,你就得考虑燕国……”

    “投奔燕国?”

    向缭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阿毅,你莫非是喝多了?阿仲虽然此番没能得到河东守的职位,但他怎么说也……”

    压压手打断了向缭的话,蒙仲看着乐毅,忽然问道“阿毅,你打算奔赴燕国?”

    乐毅亦不隐瞒,如实说道“在伊阙时,我就在想,损失了十万军队的魏国,能否还有余力庇护宋国……答案是否!眼下的魏国,纵使单独面对秦国的进攻也很吃力,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