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血裔-第3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昨日刚传过来的消息,说是夏国相和胡国柱遭到了朝中大臣的弹劾,已经回杭州述职去了,他们的攻势暂时停下来了。”

    程孝廉一拳捶在了桌面上,嘴里嘟囔着:“猪一样的队友。”

    康熙已经把京畿最精锐的兵力带了出来,只要大周那边能够突破杰书和岳乐就能直逼京师,甚至拿下京师都有可能,谁知道他们竟然在这个时候选择了内战,实在是让人气愤不已。

    杨有财看着气愤的程孝廉,缓缓开了口:“倒是有个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

    “秦明他们已经在蒙古站稳脚跟了,不得不说他们的教义确实有过人之处,竟然在战争之中获取了那些牧民的信任,而且他们的人全都个个都有佛门以身饲鹰的胆子,为了救援牧人竟然损失了三五条人命,现在连噶尔丹都不敢轻易得罪秦明了。”

    程孝廉笑了一声:“这可是传承了近千年的教派,要是没点干货早就被历朝历代的君王抹去了,哪里还能到现在还存活,不过这算是什么好消息?”

    “他们说了,若是有必要可以通知他们南下,这样的话想必能够牵制住满清朝廷的兵马。”

    “这个道理可行不通,那个秦明可不是一个老好人,他既然放出了这种话自然是有利可图,咱们要算计他可得防着与虎谋皮,他要在蒙古发展,必定要利用咱们,到时候他让人劫掠一番,赚的一个盆满钵满,大摇大摆回去传教了,咱们可就得不偿失了。”

    “这样说来确实有些道理,不过满清的兵卒有些太强悍了些,咱们总要想出解决的法子,要不然可就得退回去了。”

    “实在不行退回去也未尝不可,咱们不可能一战而就,满清不是衰落之像,咱们可别想着像李自成那样一不小心就打下了京师。越靠近京畿就越难,毕竟那边可是深受王化几十年,怎么可能轻易改变。”

    陈承安这个时候走了进来:“明日的战事陛下可曾想出好办法来了?”

    程孝廉摇了摇头:“实力和人家有所差距,俗话说一力降十会,咱们得想十个阴谋诡计才能挡住人家的攻势。”

    陈承安摸了摸下巴:“我倒是想出了一个法子,觉得还不错,陛下想不想听?”

    “少说废话,朕可听说你那老岳丈已经要到了,你要想早点回去娶妻,就赶紧的。”

    陈承安嘿嘿一笑:“论骑兵与步卒之强悍,满清远强于咱们,但是陛下你想没想过咱们的长处,兵法有云,以己之长攻敌之短么。”

    程孝廉愣了一下:“咱们的强处就在火器了,但是目前火器的规模完全不足以支撑咱们和他们硬生生打一仗。”

    他说的倒是没错,后世满清是被洋鬼子的火器打破了国门,但是洋鬼子都是经过了蒸汽时代的发展,生产力都上升了一个阶段,才能弄出数不清的火器,目前大明的生产力达不到这个状态,也就没办法用火器完全压制满清的兵卒。

    (本章完)

第八百零七章 地龙炮() 


第八百零八章 援兵突至() 
康熙皱了皱眉头,不过在心中并未将眼前遇到的困难放在心上,这些火器不过是一开始会占些便宜,等到自己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还是得倒在地下。

    前方的骑兵可不敢继续进攻了,骑兵的将军跑到了康熙的跟前:“陛下,末将请求将军中所有的火器匠人调到麾下,前方的火器有些怪异,末将目前还摸不着脉门。”

    康熙点点头:“本应如此,你即刻带人前去,一定要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杨有财看着前方摇了摇头:“这地龙炮怕是挡不住太长的时间,就算他们发现不了其中的诀窍,单单是用性命填也能把这战场填平了,陈先生,你是不是还有其他的主意。”

    陈承安装作神秘的样子:“不可说,不可说。”

    程孝廉和陈承安已经仔细研究过了,当初戚家军转战南北,屡战屡胜靠的便是他的鸳鸯阵,但是这种阵法一时半会可调配不出来,甚至他们手头根本没有义乌兵。虽说别处也可能找到如此凶悍的兵源,但是如今的大战却是来不及了,只能先定下这个计划,慢慢练兵了。

    程孝廉也笑了一声:“咱们这一仗不好打赢了,面对还依然勇猛的满清军伍,咱们暂时的目的就是让兵卒迅速找到战斗状态。”

    杨有财张大了嘴巴:“陛下,你这意思是咱们要输了?”

    “每一仗都要做好打输的准备,这样永远都不会输得太难看。”

    满清的军伍花费了将近三个时辰的时间终于发现了大明阵前这地龙炮的奥秘,然后用战马冲出了一条血路,倒是一个人都没伤着。

    程孝廉叹了口气:“人家军中有能人啊,三个时辰就把咱们三年的努力给破了,不过倒也无碍,这地龙炮打得便是一个出其不意,以后抓住机会还能继续阴人的。”

    破了地龙炮便又到了两军正面对决的时刻,这一次张勇倒是没有用什么花哨的阵法,满清军伍已经花费了几个时辰在地龙炮上面,锐气尽失,今日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了。

    双方战作一团,程孝廉他们则是仔细盯着战阵之中,寻找战阵之中到底有什么破绽,若是找不出对策,今日便要退出太平关了。若是守城来说,还是回到绛州城好一些,太平关只是一个关口,城墙低矮,储备不足,若是守城的时候被人几天就打破了,到时候再想跑就得学那汉昭烈帝刘备,把自己的大军全都丢在夷陵了。

    康熙虽然没有什么退意,但是三个月灭掉大明的心思也弱了不少,平日里只认为那些旗人的武将不得力,汉人的武将不跟朝廷一条心才让明朝做大,现在看来明朝确实成了气候,要灭掉明朝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

    就在这个时候,远处飞奔而来的锦衣卫突然大喊着:“急报,三十里外出现敌人踪迹。”

    程孝廉愣了一下,杨有财呸了一声:“放屁,老子的人早就把方圆几百里查探过了,根本不可能有敌人的踪迹。”

    “将军,咱们上当了,这些日子许许多多的兵将隐藏在商队之后,今日突然从城里杀出,估计有一两万人。”

    这一次张勇麾下的扫北军带出来了五万人,加上王继勇身后的一万骑兵算起来也有六万人,再多的人大明倒是也能派遣出来,但是根本用不起了,六万人的供给已经耗尽了大明的力气,若是再来几万人,怕是只能向百姓加税,这样一来因为免税一年而安稳下来的领地怕是要动荡了。

    而康熙也带着五万余人,本来双方算得上势均力敌,若是大战之中敌军突然涌出一万多援兵,对于手下将士的士气可是个极大的损耗,况且大明本来就处于劣势的一番。

    本来这才是大战的第二日,康熙想要让援兵再等等的,但是手下的臣子一力劝谏,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毕竟是皇帝,来战场上走一圈也就是了,这援兵来了赶紧把大明军伍打退,皇上也该回京了。

    康熙若是在山西与大明交战还说的过去,若是追到陕西去可就说不过去了,别的不说,万一有个王爷在京城自立为帝,康熙到时候的地位就会变得十分尴尬。

    所以援兵在群臣的一再逼迫下终于亮出了锋利的獠牙,既然出兵了康熙也就不再悔恨为何不再等三五日,当即下令:“缠住大明的兵卒,就算不能斩杀殆尽,也要让他们十不存一!”

    程孝廉脸色有些不好,张勇接到了命令来到了他的跟前,他低声说着:“满清来了援兵,咱们能撤出战场么?”说着他又咬了咬牙:“或者再坚持两个多时辰,天马上就要黑了,一旦天色黑了,他们追击的可能性就小了。”

    张勇问出了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援兵还有多长时间能够到达这里?”

    “大概一个时辰。”

    “末将能够守住。”

    “一切拜托将军。”

    “陛下严重了。”

    张勇回到了战阵之中,程孝廉立刻开口说道:“传令王继勇,让他拖住满清骑兵,哪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不许后退一步。”

    这个时候骑兵的位置十分关键,若是王继勇松一口气,只怕满清的骑兵瞬间就能撵上来,虽说周围山脉不少,但是战场跑到山脉的距离足够满清骑兵追上来砍掉他们的脑袋了。

    锦衣卫立刻把命令传了过去,程孝廉看了身后的王铁牛一眼:“铁牛,今日朕要亲赴战场,你可敢一战?”

    “陛下,战场之事有我等拼命便是,你在身后观战即可。”

    “你这蠢货,老子好不容易激励一次士气,你把气氛都给老子搅了!”说着一提战马:“杨有财,让你的人先把陈先生送出战场,既然咱们中了计,那些算计都成了笑话了,朕先去会会他们。若是保不住陈先生,朕砍了你的脑袋!”

    说着提起了手中的长枪:“王铁牛,随朕杀敌!”

    “末将遵命!”

    一行人风风火火朝着东北方向而去,倒是把康熙身边的人惊了一下:“这是怎么了?”

    “陛下,他们好像发现了咱们的援兵,奔着那边去了。”

    “他们这么点人能起什么作用。”战场之上程孝廉从不穿戴证明身份的衣物,所以连康熙也没注意到远处那个骑兵拥簇的将军,竟然是大明的皇帝。

    (本章完)

第八百零九章 雨夜() 
“杀!有没有看到程将军在哪儿?”

    “还没有找到,他娘的,这大雨太大了。”

    “我刚刚看到了往东南方向去了。”

    “马上解决掉眼前的敌人,立刻随我前去。”

    程孝廉既然出了大军的范围,亲卫营的人全都按照规矩称呼他为程孝廉将军,若是在两军阵前喊你有没有见到咱们皇上这种话,怕是会让满清的兵卒卯足了劲追杀。

    这已经是程孝廉离开战阵的第三个时辰了,早在两个时辰之前他们就与满清的兵卒的相遇了,满清朝廷既然安排了这些人作为援兵,那只能证明一件事,这些兵卒都不是最精锐的那部分,要不然直接放在战场上去了。

    但是就是一万个手无寸铁的农夫,也不是这么好杀的,况且程孝廉的亲卫营只有一千多人,这些人虽然一开始占了上风,但是慢慢就被压制住了,知道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他们被分割成了各个部分。

    程孝廉仿佛又回到了当初在吴三桂的铁鹞子手下逃亡的那一天,那一日他孤身一人在大雨滂沱之中往山上逃命,最后被大雨浇倒在地上。

    如今的身边确实没有一个人了,本来王铁牛还在拼命地跟在他的身边,但是碰到了一个满清的武将,两人颤抖在一起之后,程孝廉又因为救援别的兵卒,再回头的时候,根本找不到自己人了。

    这个时候天降大雨,程孝廉随身就往就近的山上跑去,张勇那边他倒是不担心了,没有这股援兵横插一杠,得胜或许有些困难,但也不至于大败。得好好感谢老天这一场及时雨,程孝廉本来的打算是能拖多久拖多久,拖不住了就带人跑到山上去,那些人不知道他的身份,很有可能放弃追杀这小股人马,赶去战场之上。

    这个计划当然是存在风险的,但是也不是送命的行动,程孝廉现在好歹也是生活美满家庭和谐,自然不会跟自己的性命过不去,亲卫营的人人数少,不会引起战场上满清方面的主意,而且算得上是各个精锐,要说杀一万人有些夸张,但是在山林之中护住程孝廉还是不成问题的。

    只是没想到一场大雨把一切都打乱了,谁也找不到谁,好在程孝廉也不是养尊处优的皇帝,野外生存还是有些经验的。

    雨越下越大,程孝廉只得脱下一身盔甲,否则可真是寸步难行了。脱下了盔甲之后他看了看身边的武器,选择了把弓箭筒背在了身上,手里拿着一把弓,虽然因为大雨浸湿了弓弦,但是好歹还能用两次,至于那把长矛,对于他来讲实在犹如鸡肋一般,月棍年刀一辈子枪,他根本没练过枪法,只能当棍子用,那玩意又死沉,还不如仍在原地。

    又找了腰间佩戴的宝剑抓在手中,若是遇到了敌人就当菜刀用了,总比拿拳头去生捶强。

    谁知道刚走了半个时辰便看到了雨中几个黑影,听说话的样子肯定不是自己人,那边的人也发现了他,立刻举起了手中的武器。

    “几位大哥,我就是山上的猎户,听说下边打仗了,下来偷点弓箭,你们别杀我。”

    那几个人一听戒心倒是少了一点,慢慢走了过来,程孝廉这个时候算是看仔细了,对面一共三个人,心中暗自盘算,若是暴然出手,这些人心中还没卸下防备,最多只能杀一个,剩下两个万一有一个懂点武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