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血裔-第3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他一摆手:“太冲,咱们还得寻一处地方,这女子可不能与书院的学子一起上课,所学的也不过是千字文、百家姓一类的简单东西,弄好了章程才好办事。”

    “全凭院长大人吩咐。”对于这件事黄宗羲倒是没什么,就当是陛下胡闹就好了,总归比起大明之前的那些皇帝来,这已经算是闹得轻的了,至于如何安排,想必陛下心中早就有了章程。

    程孝廉回到了府中,家中早就准备好了一个小火炉,里面是滚烫的骨汤,旁边是切好的肉片,再加上葱白叶绿让人忍不住食欲大开:“你们最近这火锅做得越来越地道了。”

    “地道是什么意思?”

    “就是标准,纯粹。”

    “多谢夫君夸奖。”

    程孝廉顾不上迎合,这冬日有些潮冷,在外面回来的人看到了火锅自然是什么都顾不上了。

    等他吃得肚子都滚起来了,这才缓缓开了口:“前两日说的事情我今日去办了一趟,还好,书院的几位老先生倒是没怎么为难我。”

    司徒冰瞪大了眼睛:“没为难你?我还以为他们要拿戒尺敲你的脑袋。”

    “哈哈,我早就说过了,你们夫君出马,哪儿有办不成的事情,大功告成,来冰儿,亲一个。”

    “没正经。”

    毛若苓也是吃惊不已:“你是怎么说服他们的?”

    程孝廉摆了摆手:“他们根本就不愿意答应我,别说是说服他们了,我差点都让他们给说服了,不过后来顾老先生算是给了我几分薄面,这才算是同意了女子学堂的事情,不过指望他们支持根本不可能了。”

    闻杜若笑了一声:“便是如此也是不容易了,这天底下哪儿有女子学堂能够开起来的,况且还是在书院这种地方,说实话夫君你刚开始说的时候我根本就不报什么希望的。”

    程孝廉放下了筷子:“毕竟从未有过先例,况且这种事情对于这些大儒来说本就是十分为难的事情,若不是我发了火怕是事情还不太好办了。”

    毛若苓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夫君你发火了?你怎么训斥那三个老先生的,是不是说你们三个年龄越大见识越浅?”

    程孝廉伸手端起了旁边的一碗面汤:“这话不许去外面说,若是让别人听到了还以为咱们不尊重老先生。我就跟他们说,你们辫子都剪了,现在又一味地说什么祖宗礼法不可废,岂不可笑?”

    闻杜若想了想:“这样不好吧,那些老先生也是被逼无奈,况且老先生们都不是孤身一人,全都拖家带口,想来当初剪辫子也是无奈之举。”

    程孝廉笑了一声:“倒也没什么,想来老先生们全都胸怀宽广,不至于与我这个小人物计较。”

    “可是夫君,这女子究竟为何要去学堂呢?人家都说女子无才就是德呢。”

    程孝廉差点被噎着:“你们都是女子,难道没觉得这话很有歧视的味道?就不想追求自由?”

    毛若苓却是没好气地说道:“若是追求自由便该先休了你,然后便自由了,可惜你又不是入赘的,只能你休我们,我们可休不得你,这世上几千年的规矩便是这样,就像为什么见了官老爷要下跪一般,不都是规矩么。”

    程孝廉嘿嘿笑了一声:“对,这些都是规矩,咱们慢慢耗着,等把懂规矩的人都耗死了,就是咱们没规矩人的天下了。”

    “夫君你可不要乱来,这世间的礼法自然有礼法的道理,若是人人都没有规矩了,岂不是天下的百姓都要造反自立了?”

    “那倒还不至于,最少在咱们活着的时候不至于,没准咱们的儿子就会遇到,到时候就让他们头疼去吧。”

    “夫君,我怎么觉得你好像在给咱们家挖坑准备让人往里跳?”

    “我可没这么大的胆子,这天底下都是儒家的,几千年了还没有谁能改变呢,别的不说这朝堂上面都是读圣贤书的,若是得罪了他们还不得全都罢工不干了,况且这种时候咱们也不是没有外患呢,大周和满清还虎视眈眈呢,不过这次出去我遇到了一个很有趣的人,这个人教给了我一个道理,就是埋下种子,总有一天他会破土发芽,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埋下种子。”

    “夫君,其实我有时候也挺佩服你的,你做的这些事好像与复国大业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你还是很认真地在考虑。”

    “我们的敌人可不止眼前这些,若是思想跟不上潮流,到时候会让人笑话的,再说了我可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怎么能眼看着这世上的女子都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呢。”

    “夫君又吹牛。”顿时屋子里全都笑成了一团,程孝廉没有说出来的话倒是把自己吓了一跳,要是这么下去,以后我儿子真的干成了这件事岂不是只能娶一个老婆了?算了算了,坑了儿子便坑了,谁让你是我儿子呢。

    不过稍稍推动了一下历史进程还是让他有些开心的,虽然这女子学堂不见得会有什么大的作用,但是总归是把种子埋下了。

    (本章完)

第七百九十四章 岳父登陆() 
眼看着要过年了,就算要开女子学堂也来不及了,总归是得到了书院的几位老先生的同意,这事总算是定下来了。

    剩下的就是准备过年的事情了,不过很快一件更加高兴的事情就传过来了,据说那位田川嘉子的父亲已经登岸了,估计也就两个月的功夫就能到成都府了,陈承安已经跑到了程孝廉的家中:“陛下,这事你得给我出个主意。”

    程孝廉撇撇嘴:“你这脑子这么聪明,找我出什么主意?”

    “这不一样,对付别人心中没有顾忌,想什么主意有什么主意,但是这一次不一样啊,我现在脑子就发蒙恨不得扭头钻进山里去。”

    程孝廉叹了口气:“你有没有非礼人家女儿?”

    “没有。”

    “真没有?”

    “我就牵了一次手。”

    程孝廉差点笑出来,这真是个可爱的时代,要是放在后世估计田川嘉子肚子都得鼓起来了,想到这里他故作生气的样子:“你都摸了人家姑娘的手了,还真是个衣冠禽兽啊。”

    “陛下,你到底帮不帮我?”

    “当然帮你了,我跟你说你现在就是当局者迷,你跟他姑娘郎有情,妾有意,又不是逼着人家姑娘嫁给你,也没有欺负人家姑娘每见识把人家哄上你家床铺,说到底不就是说门亲事,有什么大不了的。”

    陈承安瞪大了眼睛:“要是他父亲不同意,硬要把她带回家该如何是好?”

    “那就更容易了,咱们手起刀落,一刀一个,把那些来人全都斩杀在路途上,到时候说他父亲掉在鄱阳湖里没捞上来,有什么大不了的。”

    陈承安倒是被气着了:“陛下,你祖宗干过的无耻勾当你怎么说得这么轻描淡写,不以为耻为以为荣呢。”

    “那当然是太祖爷的荣耀了,你不想一想,若是小明王真的做了皇帝,大明能不能收复天下还不一定呢,说不准就成了南宋,到时候太祖爷成了岳飞,多冤枉,不如沉了江,省的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陛下,我是来给你说正经事的,你再这样我可要跑路了。”

    “天下之大哪里没有锦衣卫,你又能跑到哪里去?好好好,不说笑了,你觉得你这个条件怎么样?”

    陈承安一皱眉:“什么条件?”

    “我是说你这个门第,就是门当户对的条件下,你能娶个什么样的女子?”

    “娶个官宦人家的小姐不成问题吧。”

    “这不就结了,东洋也就两个河南省这么大的地方,就算他们那个皇帝算个两江总督,这田川家不过是他手下的一个大臣,也就马马虎虎是一省巡抚,甚至连一省巡抚都不如,你要是害怕我现在就把罗森叫过来给你排练排练。”

    “陛下,你怎么就没个正经呢,现在是我要娶人家的女儿,正求着人家呢。”

    “你可是大明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别这么丢人成不成,你就没想过也许人家已经准备好了嫁妆准备过来就给你办事的呢?”

    陈承安只觉得程孝廉的话一句比一句不着调,气得拂袖而去。

    程孝廉挠了挠头,不多时闻杜若便走了进来:“夫君你都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了,怎么还这么大的玩心,看起来陈先生可是着急坏了。”

    “他这叫关心则乱,我都跟他说得清清楚楚了,论身家他足配得上田川嘉子,论大明与东洋的关系,怕是那田川家巴不得把小姐嫁过来。再说就算这些都不成立,这不还在咱们大明的地盘上了么,他们人既然来了还能说走就走不成?”

    “陛下,你真是个不解风情的。”

    “哼,不解风情还不是把你们三个都娶回家了。”

    “那是我们的父亲都没人家这位底蕴足,直接奔袭千里赶了过来,要是当初你娶冰儿妹妹的时候她父亲突然奔袭千里赶过来,还不得吓死你。”

    “哈哈,这么说是有些道理。不过说起来我那位岳父泰山最近过得还好么?”

    闻杜若撇了撇嘴:“你手下这么多人马,岳父大人过得好不好还用得着跟我打听?”

    “那不一样,我怎么能派人监视岳父大人呢,万一他正在枯木逢春,我可不敢让人偷看。”

    闻杜若没好气地抓住了程孝廉的肋下:“好啊,岳父大人的玩笑都敢开了。”

    “没没没,就是关心一下。”

    “他过得好着呢,每日在教导弟子学习歧黄之术,如今也不用看人脸色行事,还有时间慢慢研究医书,已经乐不思蜀了。”

    “夫人,我觉得你有时间应该多读书,咱们现在就在蜀地。”

    “我抓死你个促狭鬼!”

    陈承安可没程孝廉这么高兴,虽然他知道程孝廉肯定已经准备好了,但是总归是心中没底,面对在乎的东西,就算是再厉害的人物怕是也会举棋不定。

    不过回到家中看着一脸愁色的田川嘉子,他又露出了笑脸:“放心吧,陛下答应我了,这件事他帮咱们办好了,不论如何肯定能够说服你父亲的。”

    田川嘉子眼前一亮:“真的?”

    “当然了,我怎么会骗你呢,你在这边住的还算习惯么,这边的风俗人物,衣食住行怕是与东洋大不相同。”

    “大明很好啊,比东洋好很多,东洋的百姓经常吃不饱的,这里的百姓都能吃饱,而且这边的百姓都很会吃的,在东洋的时候,能有一碗饭加一点点盐巴就能吃了,这边的百姓还会配上各式的腌菜,甚至稍微有些银子的人家都会配上腊肉,东洋的百姓一年也不见得能够吃上一口肉。”

    程孝廉若是在这里一定会深感赞同,要论吃当然是伟大的中国劳动人民会吃了,就拿一条鱼来说,东洋顶多做个生鱼片,放到大明,八大菜系最少给它做出八种吃法来,还不算那些不入流的乡间做法。

    田川嘉子这些日子一直没有在府中,而是随着陈承安逛遍了成都府的大街小巷,估计若不是她的父亲亲自赶来的消息传过来,这俩人还继续郎情妾意,花前月下呢。

    陈承安笑了一声:“那等咱们成了家,回去省亲的时候,便把这腌菜的做法教给他们。让他们不至于吃盐巴米饭。”

    感谢书友大明永历皇帝朱柚榔投出的月票,谢谢支持!

    (本章完)

第七百九十五章 过年() 
腊月二十七,年味已经越来越浓了,让程孝廉遗憾的是,虽然是小冰河期,南方下雪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而且没有遇上那种北方常见的鹅毛大雪。

    他这个时候正抱着自己的小女儿看着大儿子和二儿子大床上面用木头做得战车对战,外面虽然十分寒冷,但是屋中却是温暖如春,大儿子话还说不利索,小儿子更是只会蹦字,两个人看着手中带着滑轮的木车玩得津津有味。

    小女儿很快就厌烦了父亲的怀抱,挣扎着要和两个哥哥一起去玩木车,不过程孝廉赶紧劝说着:“闺女啊,你是个女孩子,哪儿有女孩子玩战车的,咱们去玩布娃娃。”

    谁知道小女儿的脸说变就变,眼看就要放声大哭,程孝廉赶紧撒手:“玩,我的女儿注定要当女将军的,玩战车有什么了不起的,去吧。”说着将她往床上一放。

    很快三个孩子就玩成了一团,把程孝廉孤零零的晾在一边,好不寂寞。

    毛若苓端着两碗酒糟汤圆走进来的时候看到的便是这幅景象,笑了一声:“你看你常年不在家,孩子们都不愿意和你一起玩。”

    “我就是天天在家,我相信我儿子一定会为了战车把他爹晾在一边的。”

    毛若苓递上一碗汤圆:“你都多大了还跟孩子斗气,再说了这样不是挺好么,要是他们闹起来,又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