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血裔-第3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孝廉的府门前已经聚集了近千名将士,不过这些人可都不是凶狠恶煞的表情,而都是一脸忐忑,要说大明威望最高的人,绝对是程孝廉,在他的带领下,大明从缅甸回来的时候寸土未有,到现在已经占据了近四省之地,每个征战的士卒家中都分到了田地,每次征战说赏三两银子绝不会给二两九分,现在让他们拿起武器对准程孝廉的府门实在是有些难,而且那些人只说是清君侧可没说清的是谁,大家印象里殿下身边也没有奸臣啊。

    手下的人虽然士气不高,但是在所有人看来,这些人攻破眼前这座府门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这个时候陶翀带着人也到了:“齐王陛下,陶家听闻你要清君侧,特意送上白银三万两,带来了一百余人前来助战。”

    朱慈伐哈哈大笑:“快请,这些人都是大明的忠义之士,等到事后一定要重重赏赐。”

    陶家来的时候可是招摇过市,许多不明情况的百姓全都有些担忧,这陶家都参与了,难不成齐王真的要荣登大宝了?他们感念着程孝廉的恩德,因为是程孝廉的到来才让他们过上了能吃饱饭的日子,如今若是再起变动,怕是又要回到动乱的时候,川蜀的百姓绝对不想再次经历这些了。大家就算没读过书,听书总是听过,一旦出了清君侧这几个字,怕是要换皇帝了。

    就在这个时候,街上一队书生走过,带头的人大喊一声:“抵制奸臣阴谋,保我大明永昌!”

    身后的一排人跟着喊这这句话,百姓就有点纳闷了,这是干什么的,怎么又喊起口号来了,可以说这些书生还是没有太多经验,这种运动重要的是要拉起人来,喊得口号只有他们听得懂,百姓听不懂又有什么用处。

    队伍里的一个人小声嘀咕着:“怎么没有人响应咱们,难道这些百姓都看着不管么?”

    “谁当皇帝跟他们有什么关系,他们还不是照样吃自己的饭,咱们读圣贤书,当然不能眼看齐王乱政,无论如何都要阻止他的阴谋。”

    当然读书人里边也不全都是傻子,有些人发现了情况不对,立刻开始询问街边看热闹的人:“你们为何不与我们一起抵抗奸贼?难道你们要眼睁睁看着齐王夺取皇上的龙位么?”

    路边的百姓这才算是明白了这些人干什么的,立刻开始左右招呼:“街坊邻居跟着一起啊,咱们过了几天好日子,可不能让人家给咱们把吃饭的锅给砸了!”

    要是按照以前成都府人的性格,估计遇到事情第一个回到家中关上了门谁也不出来了,但是现在不同了,以前他们以为所有的皇帝都是一丘之貉,谁赢谁输了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当今皇上不同啊,这是位好君主,别的不说,去年冬天成都府就冻死了十多个人,比起往年几百几百的冻死强多了,家家都有了余粮,外地的亲戚都赶过来投奔,若是让那些人折腾成了,大家岂不是又得回到当初那种日子?

    领头的书生向后看了一眼:“成了,有人跟上来了!”

    这支队伍一直到了程孝廉的府门口,已经有了两千人,朱慈伐看到了这个阵势吓了一跳:“你们是做什么的?再不退去就以谋逆罪名论处!”

    感谢书友朕躬钦处军国事投出的月票、感谢书友心若何方的打赏,谢谢支持。注:括号里的文字不算入总字数,记忆出现偏差,还望谅解。

    (本章完)

第705章 庶几无愧() 
这些人怎么可能会被这种话吓到,尤其是那些书生,身上可是背负着明代文人的传承,当初嘉靖朝的大礼仪,状元杨慎喊出了那句:“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坚守节操大义而死,就在今日!”随后两百余位朝廷大臣在左顺门跪请嘉靖改变旨意。

    最后结果是嘉靖下令将五品以下官员一百三十四人下狱拷讯,四品以上官员八十六人停职待罪,因廷杖而死的共十六人,这才勉强控制住了局势。

    所以这些人听到谋逆论处之后没有丝毫害怕的神色:“我等为天下不平事言,宁舍头颅!”

    笑话,当初杨慎虽然被贬去了云南,永不叙用,但是嘉靖死后,明穆宗时追赠他为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可以说是公道自在人心,今日哪怕是死在这里,仰不愧天,俯不愧地,英名必存人间!

    朱慈伐被他们吓了一跳,怎么会有这么多不怕死的人,这个人外强中干,一看这种情况立刻没了主意,转头看向蔡元正。

    蔡元正知道现在正是要紧的地方,那些土司虽然答应了自己,但是要想在这么多人之中把程孝廉杀了也绝非易事,只要拿下了这府中的皇子,才能捏住程孝廉的痛脚,他才能够乖乖听话。

    “尔等文弱书生,怎懂朝廷大事,速速退去面受牵连。”

    领头的人呸了一声:“朝廷的事情拿到朝廷说便是了,你们这些人妄动刀兵,想让成都府重新陷入战火之中,我们第一个不答应!”

    “对,我们不答应!”前面的话后面的百姓听不懂,但是后面的话可听懂了,大家老老实实地都有饭吃,你们要是想砸了我们的饭碗,绝对没门!

    蔡元正怒喝一声:“如今陛下身死,若不能够快刀斩乱麻,到时候出了乱子难道是你们负责不成?乱世用重典这道理你们都不懂么?如今朝廷即将大乱,为了保住眼前的局势,齐王殿下这才赶来护卫先皇的亲眷,你们若是再堵在门前,坏了大明的国本,就是我大明的千古罪人!”

    那些书生早就知道了事情的始末,哪儿会被他唬住,只是身后的百姓全都面如死灰,皇上死了?好不容易过上几天好日子,老天真是不长眼啊。

    当前的书生丝毫不为所动:“尔等传播虚言,诋毁陛下,等陛下大军回师之时,就是尔等灭亡之日。”

    朱慈伐已经听不下去了,再这么耗下去大事休矣,立刻抽出了腰间的刀子:“你们这些迂腐的书生,难不成孤王杀不得你们?”

    领头的书生冷哼一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这句话出自宋史文天祥传,用在此处却是十分应景。

    朱慈伐大手一挥:“给我宰了他们!”

    可惜身后动手的只有他府中那寥寥百人,剩下的人全都站在了原地一动不动。

    程孝廉府门墙上的护卫也不是吃素的,对准了这些动手的人就是一通乱射,由于人少,还没等他们冲到那些书生面前便已经折损了大半。

    朱慈伐一回身:“你们如今已经跟我绑在了一条船上,再反悔难道皇上回来会饶了你们么?”

    一个人突然大喊一声:“我宁愿被皇上砍了脑袋,也不愿和你们同流合污!”

    不过投奔过来的两个臣子和陶家的人可没有犹豫,一开始他们确实被那些书生说得心生愧意,但是关系到自己家族的生死了,可就功夫想这么多了。

    朱慈伐大喊一声:“别管这些书生了,攻破府门,清君侧!”

    府门里面却是另一番景象,三个女人正坐在正堂之中喝茶,闻杜若和毛若苓脸上一点慌乱的神色都没有,只是司徒冰有些紧张:“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把心放在肚子里,咱们夫君临走之前已经叮嘱过咱们小心了,那就一定是发现了什么,那样的话他肯定有了准备,咱们还怕什么?”

    司徒冰有些犹豫:“可是那些人,那些人说夫君他。。。。。。”

    后面的话没说出来,两个女人已经懂了,闻杜若笑了一声:“放心吧,咱们夫君是什么人,那可是能在吴三桂的手下啃下一块肉来的人,又怎么会折在那些小地方,只怕是那些人为了造反胡乱用的由头。”

    司徒冰听到这里赶紧松了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

    其实闻杜若和毛若苓心中未必有底,只是现在他们必须要成为整个府里的主心骨,否则一旦府里乱起来,后果不堪设想。

    而这个时候杨墨也开始进行了自己的活动,他虽然被送去兵部报道,但是并没有限制他的自由,于是他又回到家中换了一身下人的衣服,将头发披散开来,对着家里的奴仆安排了一番,摸了两块泥巴直奔着西城门而去。

    到了西城门跟前,先是大吼一声:“城里出了乱子啦,齐王殿下让我过来穿个口信你们速速赶去支援。”

    成都府的城墙很高,基本是一眼就能看到城里,但是程孝廉的府中肯定不能让人看到,于是程孝廉府门的院墙修得很高,也就挡住了他们的视线,于是城头的守将也不知道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只是大喊一声:“你死什么人?”

    杨墨话都不说扭头就转进了街角,城头上的守将开始犹豫了,当初为了控制成都府的城门,每个城门给了差不多一百人马,这些人平时都是在别处蓄养,所以也没人发现齐王府有问题,如今他们若是把一百人全带走,只怕是城门立刻就会失守,若是不带走,那边齐王出了事情,他们一样活不了。

    杨墨选择这个城门思索了再三,韩秦风如今在东城门,这些人赶去请示肯定是来不及了,只要他们敢动就一定会有破绽。

    果然城头的将军立刻点了城头上二百兵马赶去程孝廉的府门,这二百人里面有五十个他的人,剩下的由他的副将带领继续守卫城门。

    这个时候杨墨家中的奴仆也赶到了这里,杨墨看了他们一眼:“一会听我号令,杀上去强占城门!”

    (本章完)

第706章 站队() 
守卫西城的将军走了之后,留下的副将便开始幻想自己的美好生活,以前的时候自己不过是齐王府的一个护卫,前些日子想要攀一门亲戚,给自家的女儿说门亲事,谁知道那些书香门第的谁都不愿意与自家结亲,大家心里都明白,明朝的王爷是有史以来最惨的王爷,别说是参政,就是干涉地方政务都要被皇上下旨斥责的。

    毕竟皇位是从成祖手中传下来的,他手中的皇位是怎么得来的大家都知道,自然要忌惮这些王爷,所以大明朝王爷的地位江河日下。齐王过得如此舒心还是因为程孝廉看在他这具肉身没谋过面的父亲几分薄面,这个便宜叔父才活得如此自在。

    谁知道事实证明,他们老朱家的血统确实有些问题,做王爷的总想做皇上。做皇上的这么多人,没有几个能够信得过自己的兄弟的,登基之后就开始拼命压制。

    如今这个副将也算是要功成名就了,想着自己的女儿以后一定要找个六部尚书的儿子,也好扬眉吐气。

    就在他幻想以后美好生活的时候,下面已经出现了一队人马,杨墨已经把头发扎了起来,高声喊道:“齐王谋逆,刚刚得到圣旨,诛杀逆贼,平定叛乱!”

    杨墨的威信在守城士卒眼中还是站得住脚的,刚刚还百思不得其解的那些守城士卒瞬间明白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不再犹豫,纷纷拔出了手中的刀子,向身边刚刚任命的上司头上砍去。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杨墨已经夺回了西城门。按照规制,不打仗的时候,每个城门的守军为一千二百人,如今手里有了人,杨墨还得考虑一件事,韩秦风手中可是有圣旨的,在如此要紧的时候,若是韩秦风再把圣旨拿出来,身后的这些士卒未必有胆子违抗圣旨。

    这也是因为杨墨上任的时间还不长,难以和士卒们打成一片,士卒们对他虽然已经有了些信任,但是在圣旨面前,这信任瞬间就会被击得粉碎。

    杨墨想了想便有了主意:“城头守军听令。”

    “在!”

    “分六百人与我前去皇上府门前救援皇妃和皇子,其余诸人留守此地,与其他城门虚与委蛇!”

    他故意选择了西城门,就是为了远离东城门韩秦风,刚刚动静不大,韩秦风未必会发现,若是动静大一点,他现在可没办法招惹韩秦风,带着这六百人他浩浩荡荡奔着程孝廉的府中而去。只要这些将士看到了那些人在围攻程孝廉的府门,什么圣旨都不管用了,他也就能够顺势恢复自己的地位。

    而这个时候,孔夫子正坐在家中喝茶,他的对面空无一人,当初为了护着程孝廉,他和袁宗皓都没有成亲,他们任重道远,哪儿还有心思成亲,后来到了成都府,年纪也不小了,便纳了几房小妾,他不娶正房夫人,就怕正房夫人的家族借助他的权势尾大不掉,让程孝廉头疼,再说这么多年过去了,他早把程孝廉当成自己的孩子了,有没有后人又有什么关系。

    不多时一个小妾端着一碟点心走到了近前:“老爷,茶凉了,我再去给你续一壶吧。”

    孔夫子摆了摆手:“不必了,今日无心喝茶。”

    小妾像是鼓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