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血裔-第2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子阳交代好了身后事,便转身走了回去,然后只剩下了张勇和程孝廉,程孝廉皱了皱眉头:“张将军,我怎么觉得事情有点不对劲呢。”

    张勇呵呵笑了一声:“这种书生我见得多了,读书读得骨头弯不下去了,一个个死要面子活受罪,不过也好,这种人不会鬼鬼祟祟做些偷鸡摸狗的勾当,到时候还得让咱们头痛,咱们只要进了城,就不会给他们什么机会了。”

    然后张勇便带着军伍进了城,谈不上扰民,但是既然晚上要在这灵州办一场庆功宴,安全最少要保证了,况且程孝廉还在军中,更是大意不得。

    到了城中,张勇的人立刻接过了城防,然后仔细检查各处地方,张勇是一个百战老将,绝对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所有地方检查无误,他松了一口气,这个吴子阳应该是真心投降的。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士卒慌忙跑了过来,看这身打扮应该不是自己人,张勇身边的士卒立刻拿出了武器,对准了来人:“来者何人?”

    “张将军,大事不好了,我家将军,自尽了!”

    张勇猛地瞪大了眼睛:“你说什么?”

    “刚刚手下的弟兄去吴将军府上,才看到他自尽了。”

    张勇和程孝廉立刻赶了过去,不过杨有财多了一个心眼,他担心这里边有诈,大军虽然检查了城中所有的地方,但是没办法去吴子阳家中检查,他家里是什么情况谁也不知道,要是他在家里安排了埋伏,到时候张勇伤了不打紧,要是程孝廉伤了可就要了杨有财的命了。

    于是一队锦衣卫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大部队,向着吴子阳的府中而去,要查验他是不是真的死了很容易,只要他府中乱作一团,那必定是死了,要是他府中外松内紧,那可就有了别的心思了。

    锦衣卫到了吴子阳府上周围,随便找了个隐秘的地方就上了墙,往府里一瞄,府中已经是乱做了一团,本来应该各司其职的府中,全都乱七八糟的,甚至还有两个贵妇人在抢夺东西。

    消息立刻传回了杨有财那里,杨有财压低了声音跟程孝廉说道:“要不然吴子阳诈死,府中谁也没告诉,要不然他就是真的死了。”

    程孝廉咳嗽一声:“这个时候咱们要是派兵前去查验,一旦让灵州所的士卒们知道了这件事,就算是不造反,也得生了二心,咱们大气一些,你派锦衣卫守住大门,只要大门在,他们就没办法把咱们堵在府中。”

    这个时候走在前面的张勇也想起了什么,转身看了一眼程孝廉:“殿下,这种事我去办就好了,你在府外留着,有什么事也好照应,反正他们也不知道你到了灵州所。”

    程孝廉笑着摇了摇头:“我的命固然值得珍惜,你的命也不是可以随意舍弃的东西,我跟你去并不是逞一时之勇,是为了告诉你,咱们的命没有贵贱之分,我相信即使出了事,咱们也能一起杀出来。”

    张勇认真地看了程孝廉一眼:“那好,我就陪殿下走一趟。”有的时候心悦诚服并不是一瞬间就能完成的,需要不断地努力。

    两个人到了府中,锦衣卫没有声张,悄悄控制住了门房,然后张勇一步当先走了进来,到了正堂之中,张勇和程孝廉全都松懈了一下,吴子阳的尸身就摆在正堂之中,明眼人一眼看去就知道这个人死定了。

    家中的老仆在一旁抹着眼泪:“将军自从回来便把自己关在屋里,不一会儿我去送茶,发现门在里面插住了,以为老爷有什么要紧的事要做,谁知道过了一个时辰的时间,屋里面还是没有动静,我察觉有些不对,这才喊了老爷一声,发现屋中没人应答,叫人撞开了门,便看到了这一幕。”

    程孝廉叹了口气:“吴将军是个忠义之士,厚葬他吧。”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妇人抱着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冲了进来:“姓吴的,你说死就死了,你儿子你也不管了是不是,你不管了老娘也不管了。”说着把孩子往地上一放,转头就走,程孝廉甚至还能看到她背后包袱里的花瓶。

    老仆叹了口气:“老爷的原配夫人生少爷的时候难产,最后只保住了少爷,现在老爷死了,府中也就散了,少爷自然成了累赘,当初老爷在的时候,他们可是争着抢着抚养小少爷呢。”

    程孝廉转头看那小孩,那小孩坐在地上不哭也不闹,只是呆呆地看着一房的人,杨有财有些奇怪:“这孩子胆子倒是挺大啊。”

    程孝廉笑了一声:“他叫什么名字?”

    “吴文正。”

    “好了,把他抱走吧,我们收养了。”

    老仆愣了一下:“敢问你是什么人?”他虽然没能力让少爷过上好日子,但也不想随便找个人就把少爷送人了。

    张勇笑了一声:“你就背地里烧高香吧,这可是我们大明的殿下,他收养了吴子阳的儿子,这孩子以后绝对吃不了亏。”

    (本章完)

第583章 宽厚() 
老仆听到了这里猛地跪倒在地上,眼前的都是大人物,根本没必要骗他这种奴才,既然说是大明的殿下就一定是大明的殿下了,所以他不断地磕头:“老奴不奢求别的,只奢求以后无论少爷有什么过错,请念在老爷的份上,殿下宽恕他一些。”

    程孝廉心想,我要是按照你老的办法养这孩子,非得把他养成一个小霸王不成,到时候就算我不杀他,别人也容不下他,他爹不过只是一个灵州所的将军,别说朝中的文武,在张勇这里的人情也有限,到时候这小子可就难活命了。

    “老人家尽管放心,我们接了这孩子去就当自家的养,绝对不会辜负了吴将军,吴将军一腔忠君爱国之心,我们也十分敬佩,一定会厚葬他的。”

    不得不说古代人对于墓葬的规模还是看得很重的,厚葬等于给足了这家人面子,所以老仆带着手下的一帮人跟着磕头。

    程孝廉看了老仆一眼:“你带两个仆娘跟着我们,这孩子身边每个女人照料总不是一回事,其他的人你看着就让他们回家去吧,吴将军的这府门就封了,等吴文正长大了,再还给他就是了。”

    老仆点点头立刻开始整顿府中的事情,张勇和程孝廉走出了府门,张勇终于鼓起了勇气:“殿下,你现在年纪也不算大,三房夫人都还年轻,为什么要收养一个孩子,这吴家的孩子对于咱们来说根本没什么用处,看吴子阳那个样子也知道,他平时的时候未必多讨人待见,从哪一方面看,臣都觉得这件事有些难以理解。”

    程孝廉笑了一声:“有的时候做事当然是要选择利弊了,有的时候却是率性而为,这孩子跟我有缘,我一眼就觉得有灵性,所以带在身边就带在身边了,倒不是为了讨好宁夏的任何一个人,只求心安,他的父亲为了那个不知所谓的大清殉了国,咱们要是不管,这孩子就得流落街头,到时候还不定受多少苦楚,能力之内,能帮一把是一把。”

    张勇点点头,心中又起了一些波澜,殿下这一次绝对不是做戏,因为根本就没有做戏的对象,确实有一颗宽厚的心,这样的人念旧情,只要自己好好打仗,自己的家族百年之内绝对无忧,想到这里他坚定了好好办事的信念。

    程孝廉倒是没想到还有这种意外收获,只是觉得有些叹息,宁夏五卫一所,按照大明的军制,一卫里面包含有五个所,也就是说,其他五卫的将领每个人算是一个师长,这吴子阳顶多算是一个团长,但是偏偏那些人全都在想苟且偷生的时候,已经保住了性命的吴子阳选择了殉国。

    “把这消息透露出去吧,咱们没什么能给他的了,他就是想留下一个清名,让满清给他吧。”

    张勇没有在灵州所待太久的时间,立刻挥师北上,另外三卫的人更是不堪入目,没等张勇的人到达,便提前跪在了城门前乞降,张勇也没过多的为难他们,但是他们想要再待在宁夏显然不可能了,全都被调到了袁宗皓的手下,跟着去安定甘肃了。

    这些老兵油子,也就只有袁宗皓能够收拾得了他们了,再说了甘肃往西就到了西域的地界,到时候他们也许看着那花花世界奋发图强了也说不准。

    宁夏失守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京城,康熙听闻宁夏五卫一所的六个将军,两个战死,一个殉国,剩下的三个全都降了,倒是没怎么太生气,毕竟比这些更生气的事情他都遇到过。

    “咱们大清还是得人心的,最少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还有一半的将军愿意为我大清而死。”

    索额图点点头:“奴才认为,这全都是皇上天威浩荡之功,那些死去的将士要追封,那些投降的叛贼要株连!”

    “呵呵,追封是肯定的,株连就不必了,就算他们有什么师友故旧在京师,咱们还能一个个把他们抓来杀了不成?京师可不能人心惶惶,他们是他们,别人是别人,朕不想看到一个乱糟糟的京师。”

    “奴才失言,请主子责罚。”

    “责罚你做什么,你们商议一下,如何给出追封。”

    “刘米厚和齐日乐二卫将军全都是战死沙场,为我大清军伍的楷模,当追封子爵。吴子阳这个人,带领兵将投降了前明,本来罪无可恕,但是念在他自杀殉国的份上,也就不予追究了,以彰显咱们大清的宽厚之心。至于其他三个投降的将军,当剥去一切官职,并给出悬赏,有人能够拿到他们的项上人头,可取而代之!”

    康熙想了想:“吴子阳舍弃了荣华选择了自杀,不可不赏,咱们死者为尊,就追封他一个男爵,彰显咱们大清的宽厚之心,至于其他人,你照办就是了,尤其是那三个叛贼,有拿到他们人头的人,不光可代替他们的官职,还要赏银一千两,不杀他们,难消朕心头之恨。”

    这个时候明珠突然开口说话:“如今前明朝廷又拿下了宁夏,已经占据四省之地,威胁已经不在吴三桂之下了,蔡毓荣将军在潼关激战数十日,寸土未进,又死伤惨重,主子应该考虑他适不适合这个位置了,咱们可不能任由前明朝廷做大了。”

    康熙点点头:“康亲王杰书来信了,说是前方战事很顺利,夏国相和胡国柱确实都是帅才,但是关宁军的灵魂是吴三桂那逆贼,这是谁都改变不了的。如今听闻这个老贼身体不适,只盼望他晚点死了,朕要一刀一刀剐了他!”

    说到这里康熙叹了口气:“至于蔡毓荣,朕已经看过他的书信了,潼关确实打得很辛苦,双方几乎都是在拿命填,现在这种时候,不能把他换下来,要不然功亏一篑,是成是败都打了这么长时间了,就等着最后的结局好了,要是他好不容易耗尽了潼关守将的精力,咱们贸然把他撤下来,岂不是资敌?”

    明珠猛地跪倒在地上:“是奴才考虑不周,当下蔡毓荣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朝议之后,明珠对身边的老仆说道:“去一趟图海大人的府中,就说让他再等些时日。”

    (本章完)

第584章 掣肘() 
拿下了宁夏,大明的疆土也正式与蒙古接壤了,这样一来就不用愁马匹的来源了,只要有足够的丝绸、盐和茶叶,就能有数不尽的马匹换回来。

    至于铁器,程孝廉还没打算用来跟他们交易,若是大明全盛时期还好说,现在中原烽烟四起,一旦让蒙古的部落拿到了足够的铁器,必定会生南下之心,元朝灭亡了几百年,黄金家族的人可从来都没有忘了南下。

    明朝就不必说了,被称为小王子的达延汗统一漠南蒙古。后人称其为蒙古的“中兴之主”。后来的林丹汗被皇太极打败,远遁青海。他的儿子便投降了后金。

    结果没消停几年,听闻中原之地内战,林丹汗的孙子布尔尼立刻举兵反清,打算分一杯羹,要不是图海带着一群奴才灭了他们,现在只怕要统一蒙古了。

    只是与史书不同的是,史书记载,图海平定察哈尔叛乱之后,对伙同布尔尼发动事变的察哈尔首脑,除已故死者外,都逮捕处刑;对追随布尔尼的察哈尔左翼四旗兵丁,令其驻防河南府,以赎其罪。再次调查户口,重编旗佐,改换游牧。

    但是现在康熙自己都焦头烂额的,哪儿有空追杀余孽,又怎么敢把蒙古的兵丁放在河南驻防?要是他们战时倒戈,非得让大明和吴三桂占了便宜不可。

    而且满清也不可能把察哈尔的士卒全都斩杀了,所以只能斩杀首恶,就是这样,还是有不少人跑了出去,而且历史之上,布尔尼起兵之时,科尔沁、巴林、敖汉等诸旗王公纷纷请求出兵。以求谋得一份好处,决战到最后的时候,科尔沁和硕额驸沙津更是射杀了布尔尼。

    但是前明起兵之后,蒙古那边也得到了消息,这些部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