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血裔-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袁小三这小子又给了我一次惊喜,这一次处理的十分得当,就算是朱国治有怀疑,也拿他没有办法。”

    那个老者摇了摇头:“我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把这个人放在朱国治的府中,朱国治已经明显是一个废人了,就算不安排钉子进去,他也翻不起风浪来了。”

    吴应雀摇了摇头:“其实我也不是很明白,但是王爷说这个人绝对不会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让我们一定看好他,所以我才埋了这颗钉子进去。”

    (本章完)

第40章 乾清宫() 
程孝廉赶回了府中的小院中,朱福连忙迎了上来:“小三,你怎么才回来?”

    “出什么事了么?”

    “当然出事了,王五没有跟你说?”

    “说了,不就说少爷藏在老爷的书房里面么?”

    “少爷没有出府,他要是找你算账可怎么办?”

    程孝廉笑了一声:“福叔,你就放心吧,以前的时候,老爷是不愿意管少爷,他才能够这么放肆,但是现在昆明城的局势你也看到了,再让少爷胡闹下去,他的小命很容易就没了。所以就算是少爷真的在府中,他也不能把我怎么样,更何况他还不在府中。”

    朱福一脸惊讶:“你知道少爷在哪里?”

    “反正不在府中就对了。”

    朱福叹了口气:“小三,你还年轻,有些事情关乎自己的性命,千万不要大意啊。”

    “福叔,你就放心吧,我心里有分寸。”

    程孝廉心里叹了口气,估计朱国治已经对自己起疑了,或许他根本不相信府里的任何人,所以借此机会来试一试谁是真心,谁是内奸,只是不知道自己今天的伪装能不能瞒得过他。

    想到这里他也开始重新估量起朱国治的实力来,按照史书上说,这个云南巡抚面对吴三桂的造反行动可是没有丝毫的反抗能力,直接就被咔嚓了。

    可是越往后面看,程孝廉越是看不懂了,铁鹞子专门安排自己钉在朱国治的府中,本来以为只是一个考验,但是今天的事情一出,他立刻觉得有些不对劲了,朱国治绝对还有底牌没有用出来,所以吴三桂才会对他有些忌惮,只是那个底牌是什么呢?

    而在这个时候,朱国治的书房之中,他看着名单上面的人:“呵呵,这些都是我的好奴才,大难临头都想把自己卖一个好价钱,不过这上面怎么没有袁小三呢?”

    “说来也奇怪,他确实没有接触生人,倒是遇见一个拦路劫他的,被他和他那个跟班的揍了一顿。”

    “有没有塞出去什么东西?”

    “绝对没有,我们的人看得清清楚楚,只是后来再找那两个泼皮找不到了。”

    “倒是我小看了这个小杂种,想不到他还挺能忍的,把那些发现的奴才全都处理掉,要秘密动手,不要引起府里的恐慌。”

    那个仆人叹了口气:“老爷,局势已经危机到这种地步了,咱们还是走吧?”

    “呵呵,吴三桂上了一次当,他既然让韶雄逃了,绝对不会再让咱们轻易逃脱,只是皇上到底在想什么呢,他难道真的想在战场上和吴三桂决一胜负?”

    京城,紫禁城乾清宫里面,一个少年英气十足,对着一个大臣兴奋地说着:“怎么样,吴三桂是不是已经开始遣散部下了?朕也不想让他落寞而死,那样人家未免说我们大清朝太不厚道,就在京城做一个闲散王爷就好了。”

    这个少年正是爱新觉罗玄烨,史称康熙,只是英武的脸上长了不少麻子,自然也谈不上英俊了。

    跪在地上的那个大臣三十多岁的样子,正是风华正茂,低声说着:“奴才还是觉得此事有蹊跷。”

    “哼,索额图,你也未免太谨慎些了,当初跟朕一起铲除鳌拜的勇气去哪儿了?吴三桂已经老了,他就是想造反,还能上得了马么?况且朕坐拥天下,他仅凭一省之力凭什么造反?这个藩不能留下,不然尾大不掉,最后还是一桩麻烦,与其晚,不如早。”

    索额图将头顶贴在地面:“臣以为,等吴三桂老死之后撤藩更为稳妥。”

    “哎,你怎么又来了,算了,真不和你说了,来人,把明珠叫进来,朕跟他说,这个月之内就把藩撤了,朕又不是神仙,人生不过百年时光,怎么有时间耗在一个吴三桂身上。”

    索额图心里叹了口气,低声说了句:“奴才告退。”

    这个皇帝看起来像个明主的样子,但是也未免太急躁了些,要是摄政王在,绝对不会趁吴三桂活着的时候动手的,可惜自己现在搬出摄政王也不过是自讨苦吃。再加上明珠那个奸佞小人在旁边挑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不一会儿明珠出现在了索额图的眼前,两个人年纪相仿,明珠呵呵笑了一声:“索大人不会又劝皇上不要撤藩了吧?”

    索额图哼了一声:“明珠大人读过史书么?当初西汉可是有个大臣叫晁错,力主撤藩,最后引发七王之乱,被汉景帝腰斩,纳兰大人可不要走他的老路啊。”

    “呵呵,晁错死就死在他一次削了七个藩王,而我只削三个,此事要是成了,明珠必定名垂青史,到时候索大人可不要太羡慕啊。”

    “哼,良言难劝该死的鬼,你好自为之吧。”

    索额图转身走了,明珠无奈地摇了摇头,自己何尝不知道,万一撤藩引发战乱,皇上必定要拿自己的人头谢罪,但是皇上的意愿就是撤藩,必须要有一个人站出来替皇上发言,那个人必须是自己,就算为此压上性命也在所不惜!

    康熙坐在地上正生着闷气,明珠一进门立刻喊着:“奴才们都眼瞎了么,看不到主子坐在地上?”

    康熙一摆手:“明珠,朕要削藩,这个月就要削藩!”

    明珠苦笑一声:“皇上,这未免有些太急了吧,朱国治的折子倒是一直上,但是谁知道他跟吴三桂有没有串通一气,要是他们俩狼狈为奸了,咱们可就被动了,还是等咱们的人调查好了再撤藩。”

    “不行,索额图不帮朕,你必须得帮朕,朝堂上一帮胆小鬼,当初鳌拜这么大的权势,朕还不是一样把他给办了?他们总是劝朕等个三五年,朕哪儿有这么多三五年可以等下去,这个藩必须撤!”

    明珠想了想:“吴三桂虽然盛名在身,但是毕竟年老,臣也估计他不会造反,这个藩撤就撤了,只是为了以防万一,咱们还是得做好准备,万一他反了,咱们总不至于措手不及,等各地的兵力到了指定的位置,臣立刻就帮皇上拟旨撤藩。”

    康熙点点头:“朕果然没有看错你,你放心,就算吴三桂真的反了,朕也绝不负你!”

    明珠心里暗叹一句,就怕到时候,形势不由人,臣这颗人头,正好堵住悠悠之口啊。

    (本章完)

第41章 诏书() 
当天夜里,朱国治的府中突然有了一种肃杀的氛围,大爷朱招带着人开始了清算,不少人还在睡梦中,突然发现屋子里多了一拨人,杀气腾腾地站在一边,还没有说话,身边便有同伴被带了出去,整个府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到了第二天那些被带走的人都没有回来,这些人这才明白,那些人怕是永远都回不来了。

    整个府里的气氛突然就变得十分严肃了,连平日里的嬉笑声都没了,生怕惹到了不该惹的麻烦,不知不觉中丢了小命。

    而朱福的院子相对于外面来讲已经是天堂了,程孝廉躺在躺椅上喝着茶:“福叔,昨天那件事绝对是府中的一个试探,咱们幸亏没有乱动。”

    朱福点点头:“小三,福叔这次算是服了,你小子看事真准,要是昨天咱们做些不知进退的事情,不知道还会惹来什么样的祸事。”

    程孝廉叹了口气:“谁也不是神算子,我现在就看不懂老爷到底想做什么,甚至连他最后的底牌都看不懂。”

    “你这小子又开始说胡话了,老爷要是让你看懂了,你不就成老爷了么?”

    程孝廉叹了口气:“可是看不懂老爷想做什么,我始终心里没有底,要是最后给咱们来一刀,咱们可就真的死不瞑目了。”

    朱福皱了皱眉:“给咱们来一刀?至于么?咱们这种小人物?”

    “福叔,我现在可不是小人物了,老爷把我提在这么高的位置上,我现在怀疑他根本就是想要看着我。”

    朱福撇撇嘴:“你有点把自己想得太厉害了吧,你是什么人物,老爷又是什么人物,他会在意你这个奴才?”

    程孝廉苦笑一声:“哎,我倒是希望我是你嘴里不重要的小人物,那样最少咱们还能在大乱之中找一点便宜占,要是被人盯上了,可就惨了。可是我千思万想,咱们老爷到底有什么吴三桂不知道的底牌始终想不出来,真是头疼。”

    朱福挠了挠头:“小三,你跟我说实话,你到底想要做什么?”

    程孝廉笑了一声:“反清复明啊。”

    朱福一把捂住了他的嘴巴:“不许胡说八道,这个罪名可是要株连九族的。”

    程孝廉在心里叹了口气,看吧,我现在说真话都没人相信,只能在嘴上应付着:“就是想趁乱发个财,保个命,福叔你是知道的,这乱世人命不如狗啊。”

    朱福摇了摇头:“咱们这些小人物,本来就是苟延残活,一般没人跟咱们计较的,只要你不热血上头,什么事忍忍就过去了,也不见得有人会真的闲着没事宰了你。”

    程孝廉笑了一声:“福叔,咱们可不能一直这样活着,我不想让我的儿子重复我的生活,而福叔你呢,也得找到自己的儿子,凭借着在府中当一个奴仆,根本不可能实现这个目标,所以咱们必须往更高的地方爬。”

    朱福愣了一下:“可是我们天生就是奴才啊。”

    “没有什么天生的,陈胜不是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福叔你要是当了大官,回头找儿子还不是一句话的事么。”

    “嘿嘿,你小子别骗我,我也不用你骗,我知道你小子是个有良心的,跟着你一条道走到黑就是了。”

    程孝廉嘿嘿笑了一声:“咱们两个孤家寡人没什么事,主要是把张鹏他们的家人安顿好,要不然到时候一旦乱起来,人家当然惦记家里人,到时候咱们想做什么都不好做。”

    朱福点点头:“这确实是个问题,不过他们这些人拖家带口的,咱们就算是有心帮他们,也没有这么大的地方啊。”

    程孝廉想了想:“咱们还有多少银子?”

    “一千五百多两银子,每个月还有四五百两银子进账呢。”

    程孝廉点点头:“竭尽全力在昆明城南边几十里的地方买个园子,把这些人的家人都搬进去,要是又不愿意的哄着他们去也好,总之不能让他们留在这里。”

    朱福点点头:“这一点你就放心吧,只要有好处,他们总会愿意去了,而且他们自家的孩子跟着咱们,他们也会跟咱们一条心的。”

    程孝廉站了起来:“让他们这些天加紧训练,对外就说为了增强府内奴仆的素质。”

    这些命令按照程孝廉的吩咐有条不紊地开始执行了起来,程孝廉也继续跟着胡大力学着功夫,时间转眼就过了两个月的时间,这个时候,程孝廉已经十四岁了,算得上半个大人了,在这个年代都该成亲了。

    而这一天,朝廷的诏书终于赶到了云南。

    一队钦差颐指气使地走上了五华山,他们心中的自信让他们连朱国治的面都没见一面,就觉得吴三桂肯定能够立刻接受撤藩的决定。

    自从进了云南城,他们收到了待遇简直是比上皇上出行了,收银子都收的手软了,到了最后每个人都看不上银票了,非得古玩字画才能入眼。

    所以他们进昆明城的时候,头已经低不下去了,全都高高扬起,就等着吴三桂接受诏书,他们抱着银子回去复命了。

    谁知道一进五华山,被告知平西王不在府里,而在校场。

    这几个钦差脸色立刻就沉了下来:“平西王好大的架子。”

    门口等候的管家连忙陪着笑:“哎呦,几位大人,这不是马上就要撤藩了么,王爷要是不好好安抚一下那些兵痞们,万一他们闹起事来,不是给平西王脸上抹黑么?”

    那几个人的脸色才算变得好看了一些:“原来是这样,那你头前带路,我们就去校场,正好当着那些兵卒们的面把诏书宣读了,也好让他们明白天威不可违。”

    管家心中冷笑一声,你们这几个蠢货,我还担心你们不去呢,既然你们去就好了,说着满脸笑容:“几位请跟我来吧。”

    一行人跟着管家到了五华山上的校场之上,只见校场上面,兵凶将猛,迎面一股血煞之气将几位大臣吓得有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