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血裔-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五在后面无奈地说了句:“要是少爷没被关起来就好了,衙门那边还不是少爷一句话的事。”

    程孝廉一拍地面:“有了!王五,你真是聪明。”

    王五有点迷糊:“我怎么就聪明了?”

    程孝廉连忙回过头:“福叔,你跟那个少爷身边的人说,让他传话给少爷,就他出来没有问题,但是我现在需要他的私印。”

    朱福也不问什么,转身走出了院子。程孝廉低下头看了看其他的两个,可就有点麻烦了,自己除了一条命什么都没有,拿什么去跟马云奇讲条件?

    至于少爷那边,程孝廉相信,这个形势下,把他放出来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想到这里他默默闭上了眼,思考着自己前世看过哪本小说里有这种情节,能够解决眼前的难题的。

    但是直到朱福回来,他也没有想出什么办法来,朱福伸手地上了一方小印:“少爷给的,你可别拿去做坏事啊。”

    程孝廉赶紧从地上爬起来:“福叔你就放心吧,我肯定不会拿着干坏事的。”

    朱福还是有点不放心:“我跟你说,这私印这东西可是宝贝着呢,拿着它就跟本人在一样的。”

    程孝廉脑海中突然闪过了一丝灵感,但是转瞬即逝,没有抓住一点痕迹,狠狠拍了两下脑袋,暂时管不了这么多了,先去看看俞方那边是怎么回事。

    拿着少爷的私印,悄悄到了衙门的大牢里,又废了不少银子,才打通了环节,找到了管事人:“我家少爷派我过来问一问,听闻衙门里最近抓了一个叫俞方的人,不知道他犯了什么事。”

    管事的哪记得这么多,连忙向着身后问了句:“怎么回事?”

    后面的人也皱着眉头:“没记得有这个人啊。”

    程孝廉赶紧加了一句:“是个十一二岁的孩子。”

    那个人一拍脑门:“哦,我想起来了,那个小子偷人家钱包,人赃并获,扭送到衙门来了,按照规矩,送到军中当苦力去了。”

    (本章完)

第20章 想法() 
程孝廉愣了一下,这个朝代怎么可能出来钱包,对面不会也是个穿越的吧,想到这里赶紧问了句:“钱包是什么东西?”

    “钱和包裹一起偷了,就是钱包。”

    程孝廉明白了,钱和包中间应该有一个逗号,自己根本没听出来,于是练忙问了句:“这件案子是不是有冤情?”

    对面的人一听眉头就皱紧了,心说要不是看你是朱大人的人,就凭这句话就得打你一顿,我们亲手办得案子,你说有冤情那不是打我们的脸么,想到这里面色也变得不是那么好看了:“哼,我们秉公办案,要是这位小哥不满意可以向朱大人提,只要能查出我们渎职的证据来,我们甘愿受罚,不过要是没有证据,还恕我们不侍候了!”

    程孝廉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知道自己说话又得罪人了,连忙挽救,伸手掏出几两银子:“几位大哥,我这不是着急急糊涂了么,你们不要在意,这些银子就当给你们买酒喝,赔罪了。”

    几个人一听面色缓和了一点,毕竟是朱公子的亲随,要是往死里得罪他,回头朱公子给自己小鞋穿也够自己难受的了,于是接下了银子,一个年纪大的差役开口说着:“这件事是我一手经办的,证据确凿,不可能出错,你要是跟他是亲戚,去城外军中看看吧,案子已经判了,除非你家公子愿意舍出人情,否则他不可能回来了,最少得干上三年活。”

    程孝廉拱手行了个礼:“多谢这位大哥指点,有机会请哥几个喝酒。”

    出了府衙的大门,程孝廉暗自头疼了一番,这下事情可有些难办了,凭借少爷的印信根本不可能去城外的军中把人带回来,要是让人出面把人救回来,就凭自己现在的地位,只怕还没有这么大的面子。

    想到这里他立刻赶回了自己的家中,让那几个孩子赶紧把康文乐他们叫出来,伸手把身上的银子全都掏了出来:“明天你们拿着这些银子去城外的军中帮俞方打点打点,他已经被判了罪,发配到军中干活去了,咱们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盼望着上头能给他派点简单的活计,不要受苦就是了。”

    姚振开口问着:“俞方那小子到底犯了什么罪?”

    “偷东西,还偷了人家的钱跟包袱,人赃并获。”

    几个孩子叹了口气,在他们看来,平时虽然混了点,小恶也经常做,但是偷东西这种事无论如何也下不了手。

    程孝廉摆摆手:“不管其中有什么冤屈还是他真的一时糊涂走错了路,他还是咱们的兄弟,不能不管他,你们明天就去。”

    几个孩子点点头,程孝廉又接着说着:“乱世马上就要到了,我打算干一番大事,你们要是想跟着我一块干的,从现在起不许瞎混了,每个人学一样本事,不管是记账也好,练武也好,还是读书也好,要是到时候真的乱世到了,身上没有一技傍身,到时候也是兄弟们的拖累,我没法带你们干大事。”

    董勇愣了一声:“三哥,你是不是气糊涂了,哪有什么乱世,这不是太平着了么?”

    “相信我的话,我不会坑害你们,到时候我不希望咱们兄弟有人掉队。”

    几个孩子重重点了点头,纷纷想着自己要做什么,程孝廉摆摆手:“我还有事要做,你们回去吧,等我的消息,要是有急事就去巡抚府后门,就说找袁三哥,递上点碎银子就好了。”

    说完程孝廉回到了自己的家中,袁宗皓在院子里磨刀,看到他就愣住了:“小子,走也不说一声,这怎么又回来了?”

    程孝廉关上了门,悄悄把袁宗皓和孔夫子拉进了屋子里:“袁大叔,孔二叔,我有件事要跟你们说。”

    袁宗皓笑了一声:“什么事还值得这么神秘,不是你又糟蹋了哪个小姑娘要娶人家吧?”

    程孝廉脸红了一下,立刻反驳道:“袁大叔,是正经事!”说到这里压低了声音:“吴三桂要造反了。”

    袁宗皓和孔夫子脸上全都露出了惊骇的神色:“你说什么?”

    “满清的小皇帝不想让吴三桂在这里作威作福了,吴三桂被逼到绝路了,要造反啦!”

    袁宗皓一拍手:“造反好!让他们狗咬狗,一嘴毛!”

    程孝廉不满地瞥了他一眼:“袁大叔,你就这么点志向么?”

    袁宗皓被他看了一眼心里有些发毛:“那我还应该有什么别的想法?”

    “咱们趁乱搞一下啊!”

    袁宗皓连连摆手:“不成不成!”

    孔夫子也拒绝着:“这一条绝对行不通,别说咱们没人,就是咱们有人,吴三桂要是知道咱们在他的老巢捣乱,肯定得先把咱们弄死再去跟鞑子的小皇帝打仗。”

    程孝廉摆摆手:“我说的搞一下当然不是这么搞了,你们觉得这场仗会打多长时间?”

    袁宗皓挠了挠头:“吴三桂兵强马壮,鞑子的八旗也不是吃素的,估计得打个天翻地覆吧。”说到这里他眼前一亮:“你要是这么一说还真有戏啊,到时候他们两败俱伤,咱们渔翁得利,没准还真能复兴大明!”

    孔夫子哼了一声:“我说袁莽夫,他是个小孩子,你也是个小孩子?造反是这么容易的么?咱们要钱没钱,要人没人,一起事,呼应的全是那些隐居山林的文人,你听说过一句话么?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咱们这样干只会把大明最后的火种白白葬送了。”

    程孝廉赶紧说着:“对对对,孔二叔说得有理,不过我的意思是咱们不在吴三桂的地界上干不就成了。”

    袁宗皓挠挠头:“吴三桂要是造反,不是吴三桂的地界,就是鞑子的地界,要说战斗力,八旗未必输给吴三桂啊。”

    程孝廉嘿嘿笑了一声:“再往南边一点呢?”

    袁宗皓的眼神还在迷惑,孔夫子已经露出了笑意,伸手一拍程孝廉的脑瓜子:“小子,以前算是我小看你了!”

    袁宗皓皱了皱眉:“你们到底在说什么?”

    “当初先皇的死,一半算在吴三桂的头上,还有一半呢?”

    “缅甸!”

    (本章完)

第21章 布局() 
顺治十八年五月二十三日,缅甸王蟒应时的弟弟蟒猛自弑兄自立,吴三桂要求缅甸献出永历帝朱由榔,并尽杀从王诸臣,否则缅祸迫在眉睫。

    七月十九日,缅王蟒猛自以“吃咒水”为名,邀请永历帝及随行大臣,沐天波,马吉翔等随行四十二人全部被杀。然后缅甸兵包围永历帝住所,每三十人杀一人。这次劫难在历史上被称为咒水之变。

    顺治十八年十二月初二,缅方将永历帝及其随从共百人送至吴三桂军营,康熙元年四月二十五日,永历帝被吴三桂派人用弓弦勒死于五华山西金禅寺。

    想到那些变故,袁宗皓便红了眼睛:“若有一日能够复国,必定将缅甸那些无义小人杀个干干净净!”

    程孝廉哼哼一声:“咱们可以把缅甸作为自己的发展起点,在边境上,缅甸方面一定没胆量来撩拨吴三桂的虎须,而吴三桂也绝对不会在意这种小打小摸的行为,就是咱们发展初期的一个小目标。袁大叔,你敢不敢走一趟?”

    后世看过影视剧的程孝廉清楚地记得,怒江对面有一座南天门,可是日寇修建基地的好地方,易守难攻。

    “有何不敢,要不是为了照顾你,老子早就拿着刀子找人拼命去了,不过现在看你这么出息了,我也就放心了,那地方就交给我了,我一定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你弄出一片势力来,咱们银子还有些,有银子就有人干活。”

    程孝廉点点头:“这件事不用太着急,一开始找的人也不要太多,要是混进了别的势力的人,咱们可就万劫不复了,只要有勉强能自保的能力就够了,再说人多了咱们也养不起。”

    袁宗皓尴尬地笑了两声,以前朝廷的银子可是不少,宝贝更多,但是四处逃亡,根本就没剩下多少家业了,这些银子别说养一支军队,单单是一支骑兵的马匹都买不起,不过幸好缅甸那边都是林子,用不着骑马作战。

    孔夫子冷哼一声:“放心吧,我还有点银子,到时候填上,绝对给你一个满意的交代。”

    程孝廉看了袁宗皓和孔夫子一眼:“事不宜迟,这件事需要赶紧去办,如今吴三桂的势力注意力应该全都在北面,正是好时机,多余的话不多说,两位叔叔保重身体,就算事情不成,只要留下性命,我还年轻,你们也没老,一切还有机会。”

    程孝廉就此告辞了袁宗皓和孔夫子,回到了府中,从现在起,他要收起混吃等死的心态了,如今这个世道,不是爬上去,就是被人踩下去,想要混着,早晚得被刀子架到脖子上。

    孔夫子看了一眼袁宗皓:“哎我说,袁莽夫,你不是要留着他的骨血等着生孩子么,怎么这么冲动就去敢这没脑袋的买卖了?”

    袁宗皓瞥了孔夫子一眼:“老子是个粗人,愿意卖命就去卖命,不过你这一个酸文人怎么跟老子一样冲动了?你的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孔夫子冷笑一声:“我原本是为了太子的知遇之恩,现在为的是这孩子的一句二叔,你管得着么,我跟你说,要是去了你得听我的。”

    “我呸,你这个酸秀才,除了读书会干个屁,论起拿起刀子砍人来,我是你师爷辈的。”

    孔夫子冷笑一声:“你们这帮粗文人,只会拿刀砍人,那样能成个屁事!”

    “总比你们这些酸文人空谈误国好!”

    “咱们俩要是一拍两散,最后哭的肯定不是我!反正他叫袁小三,又不叫孔小三!”

    袁宗皓一把拍在桌子上:“你找事是不是?”

    “我就把话放在这儿,要是按照你的想法,绝对成不了大事!”

    “嘿,那咱们就一拍两散,一人一个山头,看看最后谁能拉拢更多的人。”

    “怕你我就不姓孔!”

    两个人堵着气分手而去,心里却都明白都是想为大明尽点力,两个人分开干,要是有一个人死了,另一个人也能留下点东西给程孝廉。至于孔夫子,虽然是个书生,但是早就把市井那一套泼皮无赖的行径学了个通透,要不然也不会在这乱世之中存活下来。

    第二天一早,袁宗皓推开门,抱着包袱,对着孔夫子的房子嚷着:“老子走了,你可千万别死在老子前面!”

    “放心吧,我算过命,肯定比你这个莽夫活的时间长!”

    一间院子人去屋空,袁小三举家搬迁走的消息传遍了整条街,不少人欢欣鼓舞,街那边的宋书生甚至还买了几挂鞭炮。

    再说程孝廉,回到了府中,朱福赶紧迎了上来:“少爷的人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