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天争锋:倚天屠龙-第2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刀斧手上来,剖开了孝儒的咀,直到耳根旁。孝儒仍用手指向成祖,“呼哧”着,用带血的舌头还在怒吼,还在叫骂。

    “将他带去死牢……”成祖最后喊道。

    不一会,孝儒被众刽子手拉走了。

    “今刑部听着!方孝儒乃十恶不赧之罪人,当灭其十族。除其九族本家、亲戚之外,再加上其学生朋友为第十族。令尔辈尽快将其在京城内外的十族人等,悉数拿来狱中……”成祖再向左右命令道。

    于是,随着成祖的一声旨谕,当日,收捕方孝儒十族人犯的兵丁在城内城外,大街小巷中奔跑,在大江两岸各州各府内穿梭,其所到之处,鸡飞狗叫。

    当夜,在京城聚宝门外,方孝儒的府宅,悉遭哄抢。一队刑部人马来后,顿时,前院后房,火光冲天;男女老少,呼喊奔跑。全府上下,侍从家丁,惶惶不可终日。

    在混乱中,孝儒的结发老妻郑氏踉跄走出,凄惨地上吊自尽了。满门大小全数跪地痛泣,哭声震天动地。

    寅夜风号,聚宝山外方孝儒府第浸在一遍混乱哭闹中。家丁报道:赶来抄斩方孝儒家小的高煦人马正急冲冲地向南奔来。

    在方府后院内,孝儒长子——中宪将自己的三个儿子和两个儿媳妇召集在一隅,举刀大叫:“今日……老母大人业已归西,阿父……孝儒大人也即将为国就戮。阿父临行时,已挥泪向我辈嘱托后事。如今大难业已来临,我方府满门忠烈,倘不趁早自戕,终会落入燕贼之手,如若落到燕贼手中,就将深受奇耻大辱。如其被辱,我辈不如自己先去矣……”

    中宪说罢,不禁潸然泪下。其中两个儿子和儿媳妇听了,纷纷哭泣着惨然撞壁而亡,只剩下最小的幼子哭叫着,四处惊慌逃避,不知所措。中宪见了,狂叫着,双目紧闭着,举起大刀将他砍倒。顿时,那幼子头滚厅下,血溅全身。

    这时,孝儒的次子中愈已经挥剑斩杀了自己的全家上下五口人丁。中愈的二子、一媳的头胪滚落在大厅外廊之下,血肉模糊,其余家丁侍从也已全部就义。

    孝儒的二子——中宪、中愈解决了全家老小后,环顾了一下凄惨的府院四周后,快步跑到前堂,二位兄弟各向东西,相继拔剑自刎在方府大堂左右两侧。至此,方府上下,前厅后院,均已鸡犬未剩。

    过了一个多时辰,高煦的人马赶到方府,却见全府已是血满廊廓,满庭狼籍,无一生者。高煦只好引兵穿过后院,向孝儒二女的松林别墅冲去。

    在城郊外秦淮河桥边,月黑风高,芳草凄凄。

    孝儒的二位正当花季的小女连滚带爬,被一群兵丁扯拉着从聚宝山前下来,她们挣扎在兵荒马乱之中,蓬头垢面,浑身血污。眼见得她们就要瘫痪在地,于是一群刀斧手上来将她们捆拉起来,连夜向京城皇宫前押来。上得长干桥头堡后,二女被拖泥带水地扯动着,双脚业已溃烂,她们实在无法前行,只好趁人不备,双双投向外秦淮河水中而死亡了。

    次日深夜,京城三山门外书楼的陈老先生风尘仆仆,一路马不停蹄赶到浙江宁海县衙内。县尉魏泽大人闻声追出相迎。

    “陈老先生,京城大事不好?”魏泽问陈老。

    “事事急矣……”陈老未能就座,就急促叫道,“魏大人,朱棣要抄斩方孝儒大人十族人丁,朱高煦所带的人马立马就将来到宁海,方叔、方弟举族都将蒙难。据说孝儒有一幼子——方中庸寄养在宁海方兄孝复家中,小老儿特从京城星夜赶来,乞魏大人务必设法救出孝儒这唯一血肉于水火……”

    “老先生权且放心!孝儒乃国之卓越忠臣,方克家、方孝复、方孝友等方门全族皆忠臣义士,就连孝儒表兄卢原质卢控花也是举世闻名的清廉之官,此种贤能之家蒙难,魏泽决不坐视不管!魏某拼了这一条老命,也要救出孝儒的孤儿。老先生且先回去罢,魏某即去办成此事!”魏泽说罢立即转身出衙,骑马朝方镇跑去。

    来到方镇时,魏泽已见方府上下灯火通明,一遍混乱,魏泽立即翻身下马。

    “魏大人来了?”方叔方克家及其子方孝复、方孝友等见魏泽寅夜前来,忙迎上急问。

    “孝复已知朝中之事,朱棣已经入城,建文业已晏驾,孝儒举家举族性命不保!”魏泽急向孝复说道,“孝复有何安排?”

    “事已至此,小民唯有一死,尚有何可说?”孝复叫道,接着双膝跪地哭道,“孝复一家老小命不足惜,只是阿兄孝儒尚有一幼子中庸寄在舍下,望大人怜悯救之!”

    “孝复不必挂虑,老夫此来正是要为忠臣救得这一孤血脉的呀!”魏泽急忙上前,一边扶起孝复一边说道,“事不宜迟,请唤出中庸!”

    “带出中庸……”孝复闻声向家人叫道。

    家丁应声从房内拉出惶恐不安的幼童方中庸。

    此时中庸见面施礼未及,就闻门外家人报道:“朝廷抄家的人马业已到达镇头了!”

    中庸等人惊慌地跑到院子,院中恰有一顶官轿,孝复随手把中庸塞进轿内。中庸刚刚入轿,明成祖朱棣二皇子朱高煦率来浙江宁海抄斩方孝儒族人的人马就已挤到方家院中,连魏泽也不及逃出。

    “哦,王子亲临方府,有何贵干?”魏泽情知不能走脱,遂硬着头皮走到高煦面前问道。

    “不必多言,查抄方府,拘捕方家所有人丁……”高煦盛气凌人,向部下大声令道。

    于是,兵士开始在方家上下拘捕翻腾起来,顷刻也把魏泽抓了起来。

    “王子好生无礼,下官所犯何罪,竟遭拘役?”魏泽质问高煦。

    “建文刑部尚书,奸臣方孝儒家中常客,岂能无罪?”高煦叫道。

    “建文刑部尚书乃是暴昭!老夫本是太祖高皇帝的尚书,是建文的贬官。老夫何罪之有?”魏泽一听大怒,“难道说连高皇的人,尔等也要一并清洗?”

    “老……老大人,请不必生气,后生也是奉父皇之令来查抄犯臣的,并无有意难为老大人!”高煦一见魏泽生气起来,连忙口气转软,并向部下说道,“这位是前朝刑部尚书,将士们不得无礼!”

    部下兵将听了高煦的话,忙放了魏泽,并纷纷退下,跑到后院揖拿方府人丁去了。魏泽与业已被缚的方孝复对视了一下后,遂疾步如飞,走到院中的轿边。

    “老夫且打轿回衙!”魏泽向旁边的随从说道。同时又向方孝复看了一眼,见孝复点头,他忙掀起轿子门帘。

    这时,随从们也都会意,掀帘让魏大人进了院中的那顶官轿,接着轿夫抬起那顶藏有孝儒幼子中庸的官轿就走,快速进了县衙之中。高煦手下兵将见魏泽轿夫手忙脚乱,顿觉蹊跷,但畏于魏泽老臣的威望,只能远远地看着,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冲进魏衙去察看。

    “皇子殿下,那老东西并不高大,为何其轿那样沉重?莫非其中还另藏有人犯?”待魏泽入衙后,一将突然上来向高煦说道。

    “哦……”高煦一听有理,忙大叫起来,“既知魏泽轿中有诈,为何不早报告?”

    “殿下尚且畏惧魏泽三分,我等岂敢与魏大人争执?”部将喘气说道。

    “殿下尚且畏惧魏泽三分,我等岂敢与魏大人争执?”部将喘气说道。

    “有何怕的?走,进衙搜查……”高煦立即向部下下令。

    于是,高煦领头,几个拘捕兵将冲进县衙。而正在这时,高煦远远地看到一位少年正急急地从那轿中跑了出来。

    “给我抓住……”高煦立马叫道。

    可是,当一群兵士临近时,却见那少年已经进了县衙内房。

    “魏泽老匹夫,你匿藏方孝儒家人犯,我本人亲眼所见,你还有何话可说?快交出来,否则,我就将你这县衙一并抄了……”高煦见此,忙高声叫道。

    这时,一大群兵将已随高煦进到县衙院中,兵士开始烧杀抢夺,是处一遍狼籍。

    “魏泽老匹夫,不交出那少年人犯,就要抄斩你全家……”高煦大叫道。

    魏泽见事已败露,急如热锅上的蚂蚁。此时恰逢其子从后厅走来向父问安,魏泽不禁灵机一动,走到儿子身边来。

    “我儿孝心,听为父一言否?”魏泽轻声问其子。

    “阿爸有何吩咐?”儿子反问。

    “今日方孝儒幼子有难,他们决意要杀之……”魏泽手指阶下的士兵们向儿子说,“然而,方家满门皆斩,只岂一子,不能再死,奈何?我儿深明大义,可替他一死否?”

    “儿虽也年幼,然而听父亲大人教诲也已多年。稚儿懂得大义,儿子愿意前往!”魏子欣然答道,并撒腿就要向前厅跑去。

第317章 万杀之夜血火奔【5】() 
“我儿,娘只你一命……”身在屏幕后观看了魏泽父子对话许久的魏夫人,一见儿子将要去替死,不免心痛如刀绞,忙冲出来拉着儿子哭道。

    “妇人不识大体,有何可泣?立马退出!”魏泽一见急忙冲来,压低声音向夫人吼了一声,并推倒夫人,同时送出儿子。

    “此少年正是方才你藏来的孽子?”高煦如获至宝,连忙将魏子一把抓了过来,并且冷笑着问魏泽。

    “王子还要抓谁人?”魏泽问。

    “不用了,人犯已获,就此问斩……”高煦再三冷笑答道。

    同时,高煦走到门口,接着挥刀向那少年砍去,只听那魏子惨叫了一声,倒在门边血泊中,死去了。魏夫人见了疯狂大哭起来,接着,魏泽等全家人都齐声号啕起来。高煦遂率着兵将离开了魏泽县衙,押着方府一门四百余口人犯,得胜回朝去了。

    方中庸自被魏泽救后,又由天台山的义士余学葵转移到松江华亭青村,由方孝儒早年的门生俞允收养,后与俞女成婚,再转至余学葵从弟的白沙里村隐住,改姓余氏,埋名隐数代,直到明朝万历才得平反昭雪。

    建文四年七月初,在京城。

    孝儒的门生廖镛、廖铭等近百人,也纷纷被抓捆着押到牢中。

    次日黄昏,在京城皇城外的刑场四周,人山人海。

    方孝儒的父母、四个住在外地的子女、兄弟、姐妹、本家叔伯、堂兄弟、岳父母等九族共约七百余人悉数被陆续带到京师;

    孝儒的门生故旧三代近二百人也已陆续被带到;

    ……其他未能降燕的建文旧臣人犯们也都被一个个、一批批地带到。

    接着,一群宫廷仪仗队出来,在华盖下,成祖向行刑官和锦衣卫士吩咐一阵后,人马车轿从正阳门,开始向聚宝门拥去。

    南京城万人空巷,从五龙桥外到正阳门转弯过通济门,再达聚宝门口,到外都是聚集和涌动的人潮,人们纷纷向前挤来,唏嘘不已,哭声震荡天地。兵士们疯狂地吆喝着,紧张地马来抢去,无法拦挡。

    建文七月初。南京聚宝门前,华表高耸入云。

    方孝儒头破血流,全身伤裂,被五花大绑、捆在聚宝门刑场门口,刽子手们每抓来的一个孝儒家的亲人,都要在孝儒面前被执行杀戮,几个时辰后,在孝儒的脚下,陈尸无数,是处已成一遍尸山血海。

    “燕贼疯狂,无视天理国法,逆我先皇太祖,屠我朝臣国民,残无人道,旷古难见……”孝儒张着破裂的血口,含糊不清地愤怒地叫骂道,“燕贼行径,天理不容!”

    “罪臣且住口……”刽子手们狂叫道,并以绳子勒住孝儒的脖子,以尖刀挡着他的咀。

    孝儒的弟弟方孝友雄纠纠、气昂昂地也被捆拉着,推到孝儒的面前。孝友也将要在孝儒的面前被试斩杀。

    “孝友,吾的贤弟……”孝儒见了,急忙挣扎着向弟哭道,“恕为兄不能为家光宗,却让举族蒙难!”

    “仁义兄长何出此言?方家能有兄长这般大忠大义之人,万世留芳,我等死无遗憾……”孝友激动地说道。

    “好……贤……弟……”孝儒断断续续地说。

    “兄长且听小弟口占一绝:

    ‘阿兄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此间。

    华表柱头千载后,旅魂依旧到家山。’”

    孝友激动地高声吟诵道。

    “我京城之内,好一对勇烈的兄弟……”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一阵激昂的喝采声。

    “待燕贼亡命之后,国人当为我而唱前朝文丞相名篇: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孝儒挣脱缚索,激动地说着,并手指华盖下的成祖,张着血口叫骂着。

    “方孝儒如今幡然悔过,尚可留下性命,倘若一意孤行,朕将叫你血溅南门也!”成祖向孝儒叫道。

    “忠臣……何惧生死……”孝儒继续用右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