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咳咳……”
    突然,赵普咳嗽了两声,略微拱手施礼,低声道“陛下,此番北伐一战,我大宋损失惨重。那些个叛臣自然该死,可其九族多有无辜之人。
    老臣以为,不如只诛恶首全家,其余的人尽数发配到邕州,陛下以为如何?”
    赵德芳闻言一愣,心中顿时生出了一丝不甘。
    赵普的话看起来是在为那些无辜之人争活路,可是实际上是在他这个新帝掌控了权力以后,在告诫他。
    士大夫与皇帝共天下。
    掌天下权柄,是何等荣耀、何等霸气、何等尊贵无比。
    如今这个权力到手了,却要分出去一半,赵德芳真的有点不甘心。
    人恰恰就是如此。
    在得到某一样东西之前,会显得很大方,并且会跟身边的人许诺很多好处。
    可是当他真的得到了那一样期盼已久的东西以后,就不愿意与人分享。
    然而,不愿意归不愿意。
    赵德芳在赵普面前依然得低头,士大夫与皇帝共天下,这是赵普等人支持他的条件。
    而且他的地位尚不稳固,还要仰仗赵普等人的支持。
    赵德芳装作很认真的思考了一下,然后点头道“赵爱卿言之有理,那就依赵爱卿的办。”
    赵普满意的点点头。
    宫内的宦官和宫娥们用最快的速度清洗了垂拱殿。
    垂拱殿从一个杀戮场,又重新变成了一个庄严肃穆的地方。
    赵德芳换上的象征储君的黄袍,站在赵光义梓宫前。
    陈琳甩着拂尘,高声喊道“圣谕,明日三更起灵,五更下葬……”
    历经一个月的夺位争斗,就在陈琳这一声圣谕中落下帷幕。
    自赵德芳一行人护送这赵光义的灵驾出了燕云十六州以后,一路上走走停停,严防赵光义身死的消息传到汴京城。
    一个多月的行程,他们愣是花了两个多月。
    并且一路上还散布着战败的消息,想要以此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然而,即便他们严防死守,赵光义身死的消息,终于还是传回了汴京城。
    汴京城内,当即就有朝臣,拥护太子为帝。
    并且还召集了守在汴京城外的禁军,入汴京城护卫圣驾。
    赵德芳一行到了汴京城外以后,硬生生的被挡在了城门之外。
    值得庆幸的是,性情耿直的大皇子和性情软弱的二皇子,二人协商以后,拒不接任皇位。
    他们明确的告诉了那些拥护他们的朝臣。
    他们必须等到赵德芳回来以后,搞清楚一切,再定夺皇位的归属。
    同时,他们还下令给朝臣,皇位的归属以他们父皇的遗诏为准,绝不能挑唆他们兄弟之间的关系。
    对于他们二人的做法,很多朝臣不理解,甚至还有人以死相逼。
    可是他们二人性情如此,一旦决定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最终,赵德芳一行到了汴京城以后,被挡在了门外。
    经过双方协商,赵光义的灵柩、赵德芳、赵普、曹彬、李沆、陈琳,五人被允许了护送赵光义灵柩入汴京城。
    入了汴京城以后。
    赵普和李沆借故脱离了护送的队伍,私底下去连略其他同僚。
    曹彬也借故脱离了护送的队伍,私底下去接触守卫汴京城的禁军将领,以及各个将门。
    最后就赵德芳和陈琳二人在宫内派出的大内侍卫帮助下,护送赵光义的灵柩入宫。
    陈琳一入宫,就如同鱼归了大海。
    他凭借自己在宫内多年经营,再加上安抚司人手的帮助,一下子就掌控了皇宫。
    而在陈琳掌控了皇宫的时候。
    大皇子和二皇子二人,还在赵光义的灵柩前哭诉。
    他们泣不成声,几近晕厥。
    最终还是他们手下的长史,提醒他们检查赵光义的尸身。
    经过检查,他们发现是赵光义死于中毒,于是把矛头直接指到了赵德芳身上。
    赵德芳在汴京城外的时候,就提前得到过赵普的指点。
    所以在面对这种问题的时候,他一推三五六,一脸坦然的把所有问题推到了辽人身上,最终还撤出了赵普、曹彬、李沆等证人。
    从头到尾,赵德芳都没提皇位的事情。
    大皇子和二皇子二人,被赵德芳的瞎话给糊弄到了。
    他们二人商量了一下,决定翌日到垂拱殿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公审赵德芳,揭开赵光义被堵死的真相。
    就这样,到了次日,他们派人去请赵普、曹彬等人。
    二人皆称病不出。
    这一拖,就是大半个月。
    大半个月后,尘封了许久的垂拱殿开启。
    大皇子、二皇子召集了文武百官,齐聚一堂,准备公审赵德芳。
    然而,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
    赵普等人上朝以后,证实了赵德芳的说法。
    赵光义是在跟辽人会盟的时候,被毒死的。
    同时,赵普当即拿出了遗诏,宣布了赵德芳继位的权力。
    一下子,朝堂炸锅了。
    忠贞耿直的,扬言赵普一帮子人是乱臣贼子。
    准备了大半个月的赵普,早已拉拢了朝堂上近九成的文臣,剩下的那一成叫嚣的,又岂是这些人的对手。
    等到大皇子、二皇子想要召集禁军入宫的时候,才发现,曹彬大半个月也没有闲着。
    大半个月的时间,足以让曹彬游说各个将门。
    抛出北伐战败的真相,再许下高官厚爵,加上曹彬这个枢密使作保,近一半的将门,全部倒戈。
    剩下的一些死硬分子,早已变成了汴水里的鱼料。
    就这样,赵德芳摇身一变,从待审的嫌疑人,变成了帝国的继承人。
    大皇子、二皇子被赶出了皇宫。
    没有合适的借口,赵德芳没办法去正大光明斩草除根。
    回到各自府上的大皇子和二皇子,在府上谋士的分析下,慢慢的分析出了赵光义被毒死的真相。
    他们两个暗中联合了四皇子、八皇子。
    聚集了一批人手,在赵光义发丧这一日,发动了一场针对赵德芳的刺杀。
    事实证明。
    他们谋划的刺杀,很失败。
    早已暗中知晓他们布置的曹彬,提前做了反布置。
    这就有了垂拱殿上喋血的一幕。
    刺杀一开始,就被曹彬扼杀在了摇篮里。
    大皇子四人,也被当场斩杀。
    对赵德芳皇位最有威胁性的四个人,被曹彬斩杀,赵德芳登基称帝,也就成了铁板上钉钉子的事儿了。
    轰轰烈烈的大葬过后。
    赵德芳以储君的身份,守陵七日。
    七日后。
    赵德芳在汴京城内告竭了祖庙以后,正式登基称帝。
    改名为赵崇,改年号为乾佑。
    追,赵光义谥号为至仁应道神功圣德睿烈广孝皇帝,庙号太宗。
    追封赵德昭为晋王,谥号恭宪。
    此外,还追封了已故宋皇后为太后,已故生母孝惠皇后,追封其祖父,祖母等等许多已故的亲人。
    并且正式宣旨昭告天下。
第0763章 封王() 
撤去了灵堂的垂拱殿,依然是大宋这一片土地最中枢的地方。
    厚重而威严。
    此刻,赵德芳头戴龙冠,正经危坐。
    陈琳一身黑衣,躬身站在一侧。
    御阶下。
    赵普、曹彬二人各领一班,坐于殿前。
    其余文武百官,一个个躬身而立。
    众人眉宇间,透着一股子难以掩饰的喜气。
    新帝登基,在追封了先祖,以及已故的亲属以后,下一步就是论功行赏。
    在赵德芳的龙案几上,摆放着数百份圣旨。
    赵德芳扫视了一下百官,沉声道:“朕之所以能够即位,诸位爱卿功不可没。朕即位之初,许多政务尚且不纯属,还要仰仗诸位爱卿……”
    赵德芳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话。
    然后,才对陈琳摆了摆手,淡淡道:“宣读圣旨吧。”
    陈琳躬身一礼,从龙案上拿起一份最左边的圣旨,阴阳顿挫的念道:“敕曰……”
    洋洋洒洒一大堆正常人听不懂的话后,才到了重点。
    “加中书门下平章事赵普,观文阁大学士衔,太傅衔,开府仪同三司,特进汴国公……”
    一下子加赐给了赵普诸多头衔,甚至把王爵之下,第一国公的爵位,也赐给了赵普。
    当然了,这些对赵普而言,也就是锦上添花而已。
    只要没有封王,赵普的地位就没多大变动,无非是多了几个头衔,多了几分俸禄而已。
    敕封完了赵普,赵普微微起身,拱手道:“谢陛下隆恩。”
    赵德芳抬手道:“赵爱卿乃是国之肱骨,更是我大宋的柱石,以后朕还要仰仗爱卿,希望爱卿不辞辛劳,为我大宋鞠躬尽瘁。”
    赵普躬身道:“老臣遵旨。”
    对于赵普的敕封,只是一个开幕,真正的重磅炸弹,就在赵普之后。
    当陈琳拿起第二份圣旨的时候,所有知情人都屏住了呼吸,不知情的见气氛凝重,下意识的也屏住了呼吸。
    陈琳恭谨的拿起第二份圣旨,开头两个字,就让所有人意识到了不同。
    “诏曰……”
    诏曰开头的,那是诏书,一般是敕封皇族所用。
    再就是册封异性王爵,或者是藩属国主一类的。
    华丽的辞藻念完,陈琳声音沉重的道:“册封枢密使曹彬为……云南王,号大理国主,加封大理兵马使,赐蟒袍玉带……愿大理与我大宋,永世修好……钦此……”
    诏书念完。
    不知情的朝臣,早已听的目瞪口呆。
    这可是册封属国国主等级的诏书。
    这封诏书落在曹彬头上,那就证明曹彬成了名正言顺的大理王了。
    即便是曹彬在大理称帝,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曹家什么时候掌控的大理?
    曹家什么时候从将门,变成了一国皇族?
    即便是知情的朝臣,也跟着一起处在震惊中。
    从此以后,曹家就从臣,变成了君。
    虽然是异国之君,可一样是君。
    从此以后,曹家就成了一地霸主,真正的自己当家作主。
    朝堂上的武将们,就算是把将门上升到了极致,依然不能和人家相提并论。
    一些和曹彬相熟的武将,心里是五味杂陈。
    有感叹曹彬藏得好的,有感叹人跟人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当然了,也有人暗自窃喜。
    曹家成了皇族,自然不可能再待在汴京城。
    曹家这个顶级将门一去,空下的位置,他们就有机会了。
    而曹彬本人对这些毫不在乎。
    战战兢兢多年,如今心头大患已除,从此曹家就正式的鲤鱼跃龙门了。
    曹彬起身,上前躬身道:“臣曹彬,领旨谢恩。”
    陈琳亲自把诏书送到了曹彬手里,便有宦官送上了蟒袍玉带等物。
    曹彬也没客气,全接下了。
    紧接着,陈琳宣读第三份圣旨,开头两个字一出,不知情的满朝文武,差点没惊掉下巴。
    “诏曰……封府州折御勋为凉王,号西凉国主,加封西凉兵马使,赐蟒袍玉带……”
    又一家将门脱颖而出,成为了一方霸主。
    自此之后,大宋又多了一个属国,少了一家将门。
    一连两家将门变成了属国皇族,满朝文武有点懵了。
    若不是皇帝和宰相二人稳坐钓鱼台,一言不发的话。
    恐怕满朝文武,都以为自己在听民间传说。
    折家无人在汴京,有关于折家的册封诏书,自然要派遣天使送去,所以不存在接旨一说。
    放下了册封折家的诏书。
    陈琳再次抬手,直接拿出了两封诏书。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陈琳拿出两封诏书的时候,满朝文武心里同时生出了一个念头。
    第三、第四家脱离了将门的属国皇族要诞生了。
    陈琳宣读的诏书内容也没有让他们失望,确实是又有将门变成了属国皇族。
    只是这两封诏书,册封的不是两个人,而是一个人。
    “诏曰……封虎侯杨延嗣为燕王,号燕国国主,加封燕国兵马大元帅,赐蟒袍玉带……”
    “诏曰……封虎侯杨延嗣为汉王,号南国国主,加封南国兵马大元帅,赐衮服龙袍……”
    “……”
    有关于杨七的加封和赏赐,赵德芳很大方,甚至连只有皇帝才能穿的衮服龙袍,一并赐给了杨七。
    他心里清楚,若非杨七,恐怕他终生都没有机会坐上这个皇位。
    而杨七在他上位的时候,帮他解决了所有的麻烦,还帮他挡住了辽国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