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伊拉克风云-第4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重要的是,它和AK系列步枪有着良好的继承性,这使得它战胜了两个强劲的对手。一个是由阿马拉武器制造厂与德国HK公司在G36自动步枪上联合研制的A36式自动步枪,另一个是由伊拉克希拉武器公司与奥地利斯太尔公司联合生产的AUG步枪伊拉克改进版IAUG…90。

    这些伊拉克士兵们坚定的目视前方,方阵坚实整齐,那种肃穆的气势给人铁血的感觉,给现场带来一种强烈的压迫感。

    “看——这是特种部队,你们看到那两面旗了吗?”有眼尖的人在人群中兴奋的喊了起来。

    只见方阵前方是两面军旗,一面是四方形的旗帜,淡绿色的新月五星下画着一支狰狞的暗红色蝎子,另一面则是一面三角形旗帜,上面只有一个简单的阿拉伯数字——“13”。但这一个数字和那支狰狞的蝎子一样带给人巨大的震撼,这就是伊拉克军队中最为神秘的第13号特种部队。

    “是毒蝎和第13号部队,是我们伊拉克最精锐的士兵!”

    “怪不得看上去这么厉害。”

    “果然名不虚传,和传闻中一样。”

    人们纷纷兴奋的议论着,现场一片欢呼之声。刘明站在阅兵广场的主席台上,看着从自己眼前通过的一个又一个的像钢铁森林一般的方阵。今天,是伊拉克建军70周年纪念日,1921年伊拉克人建立自己的军队。一转眼,现在已经是1991年了。

    十年了,从自己穿越来到伊拉克已经整整十年的时间!十年前,自己来到这里时,一无所长,只是个初恋失败就流泪心伤的孩子,单纯的学生;而十年之后,他已经站在这里,检阅着属于自己的钢铁雄师,接受着千万人的欢呼和敬仰。

    十年的时间很长,历史已经在他的努力下改变了很多。至少苏联并没有解体,那场让伊拉克陷入万劫不复的海湾战争也没有如期发生。在这十年中,他这只蝴蝶扇动着翅膀,努力地在这个大势中挣扎着,想带着伊拉克走出曾经的深渊。但是世界的大势改变了吗?

    没有!一切好像还在按照历史的轨迹运行着,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让苏联国内日渐混乱,苏联国力逐日下降。而美国则在民主党人萨姆·纳恩上台后,开始了经济的复苏,但随着经济复苏和苏联的堕落,美国国内的鹰派势力再度抬头,石油战争的概念开始甚嚣尘上……

    一切好像变了,但一切其实都没有变!就在今年年初,美国国会否决了萨姆·纳恩总统批准的伊拉克军购案,但却通过了与阿联酋和卡塔尔的军事合作计划,并且开始维修在卡塔尔的空军基地。黑色的石油让他们不会放弃中东这块神奇的土地,战争阴云仍然缭绕在伊拉克和阿拉伯人民的头上。

    我不犯人,但人却要犯我!

    毛泽东主席曾说过:“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是不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如果帝国主义者硬要把战争强加于伊拉克,那么刘明也别无选择,只有倾力一战。可是——敌人是美国,是北约,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军事集团,凭借伊拉克自身区区的力量,有能力战胜敌人吗?

    十年生聚,十年埋头发展,十年的努力,为了保卫国家,自己已经做了无数的准备,可是现实还是险恶得难以预测!只要战端一开,伊拉克便是陷入了死生存亡之地,他刘明到底是在历史的狂风雷电中被撕成碎片,还是他能倚天屠龙,闯出一番全新的局面?

    刘明的眉头皱着,严肃地看着前方的阅兵分列式。这时所有人都感觉到大地仿佛摇晃了起来,低沉的发动机轰鸣声犹如滚雷般贴地而来。伴随着那缓缓接近的隆隆声,人们感觉到自己脚下的地面,四周的空气,甚至自己的内脏都在随着那轰鸣声震颤着。

    伊拉克陆军装甲部队的战车和坦克方阵出现了。第一坦克方队是由北方军区的巴格达军分区第一装甲师某团组成的瓦利德2型中型坦克方队。该团参加了两伊战争的南阿之战,并在全军历次军事演习中都有出色表现。

    第二坦克方队则是著名的第25装甲师的装甲团,这支部队参加了著名的巴士拉保卫战,河口三角之战和整个两伊战争后期的所有重大战役。他们装备的是伊拉克从苏联购买的T…72B型主战坦克,只不过这些坦克的观瞄装置和火控系统都进行了现代化的改进。

    第三坦克方队则是由第13装甲师的新型“萨尔贡”式主战坦克组成的方队,该部参加了两伊战争中的所有重大战役,并在南阿战役中担任了主力,取得了辉煌战绩。他们装备的萨尔贡是伊拉克现役最先进的坦克,能够和世界第一流的主战坦克相抗衡。

    就在坦克方队开进之时,八架伊拉克空军教练机排成密集的编队从空中飞过,突然拉出了八道彩烟。随后呼啸声传来,一架E…10“尼米兹”空中预警指挥飞机在4架ASF…7雷电战斗机的护卫下组成整齐的编队第一个飞过广场上空。

    随后6架F7F闪电战斗机组成的箭形编队飞过,第三个编队则是由6架雷电ASF…7战斗机组成,然后是4架幻影2000I单座战斗机编队,4架幻影2000BI双座战斗机编队,一个又一个编队从空中飞过。刘明抬起头看来,正好看到4架幻影4000重型战斗机编队飞过,后面紧跟着钻石形编队的FA…13“飞豹”式战斗轰炸机呼啸飞来……

    skbshge

第638章() 
巴格达7月的午后,阳光无遮无挡洒下来,照得整个城市亮亮堂堂的。尽管天气酷热,但巴格达的市民们心中仍然带着一股激动与骄傲的情绪,刚刚过去的建军节阅兵式着实的振作了一下大家的心气儿。想想其他阿拉伯国家来的人们眼中无比羡慕和敬佩的眼神,伊拉克人不由得工作起来更有劲了。

    巴格达市区东北自由宫依然矗立在那里,一面伊拉克国旗在其前方的小广场上轻轻飘动。头戴大檐帽,穿着笔挺军服的卫兵,在阳光之下站得笔直,尽管浑身都已经给汗湿透了,但仍然高挺着胸膛,目不斜视的稳稳站在那里。苏联驻伊拉克大使德米特里·波茨戴叶夫从轿车上下来,面色复杂的看了一眼那些卫兵,走进了自由宫。

    这个时候的刘明,刚刚会见完自己手下的头号倒爷阿尔·穆罕默德。这几年来,苏联内部一直在变化着,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开始为自己的将来打算。阿尔·穆罕默德如鱼得水,倒爷生意做的是风生水起,自然搞到的好东西也是越来越多。很多以前见都见不到的俄国镇军之宝,也被他想方设法弄到了伊拉克来。

    会见完阿尔·穆罕默德之后,刘明的心情很好,此刻他正在自由宫中计算这三四年来,自己派出的倒爷队伍从苏联和东欧到底挖到多少好处。越算他越觉得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倒也不是坏事……

    一旦信仰崩溃,面对着金钱的诱惑,人们的贪婪就会战胜恐惧,苏联军人的身上就充分体现了这点。他们实在是胆大包天,那艘下潜深度达到1350米,全部由钛合金制成的麦克级核潜艇,全世界只有这一艘。但苏联海军官员竟然扔上两个烟雾弹就说潜艇着火沉没了,然后连导弹鱼雷等武器一起打包,5亿美元卖到了伊拉克手中,实在是……

    虽然买了,伊拉克海军现在还不敢将它开到光天化日之下,只能偷偷地在印度洋水下转几圈。不过用不了几年,俄国人就顾不得这些了,有这么多蛀虫挖墙脚,他们的经济已经到了彻底崩溃的边缘。这意味着伊拉克大捞好处的机会到了,也意味着美国这头猛兽就要出笼……

    刘明端坐在椅子上面,手里的红茶已经逐渐变凉,但他一点也没意思到,只是心思转个不停。

    他突然听见门外面有点轻微的响动,还没等他转头发问,尤尼斯走了进来已经恭敬的说道:“长官,苏联大使德米特里·波茨戴叶夫先生来了,是否现在就要见他?”

    刘明咳嗽了一声,刚刚挖完人家的墙角,心里多少还有点愧疚,他连忙调整了一下心态,正色说道:“请波茨戴叶夫大使进来!”

    稍等一会儿,就看见西装革履的德米特里·波茨戴叶夫微笑着走了进来。看到刘明站在那里迎接他,他连忙走上前两步,热情的抱住刘明的胳膊,就是一个拥抱,然后笑着说:“将军阁下,每次见到您,我都有种充满活力的感觉。您和您的伊拉克真是让人羡慕啊!”

    刘明站在那儿,瞧着这位老谋深算的苏联外交官,随着这些年苏联国力的下降,他对自己也是越来越热情。刘明笑道:“德米特里,你也很不错埃瞧瞧这身西装,是Kiton的牌子,全球一年才18000套。苏联外交官中能够过你这样好日子的没有几位!”

    德米特里·波茨戴叶夫哈哈一笑,两人分别落座。刘明知道这位苏联大使是个极为聪明的人,在伊拉克和苏联军队的合作项目中,比如雇佣飞行员和技术人员,低价从苏联购入飞机零件和导弹,甚至是从苏联走私鱼子酱罐头销售到中东来,这位大使都插了一脚,而且获利颇丰,可以说他已经与伊拉克的利益绑在了一起。

    德米特里·波茨戴叶夫在刘明面前打足了精神,可脸色还是不好。他这次来可不是为自己谋好处的,他清楚得很,自己在伊拉克之所以能够有面子,有能力,都是因为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作为支撑。一旦苏联垮了,自己一个小小的外交官又能算得了什么?所以他还是很爱国,很敬业的……

    他沉吟了一下,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双手递给刘明,说:“将军阁下,这封信是我国的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库兹涅佐夫同志特地让我带给您的,他很想再度和您恳谈一下,只是由于身体原因,已经无法成行了。他让我向您表示最诚挚的歉意,同时坚信苏联和伊拉克的友好,他还有那些老朋友和您的友谊永远存在!”

    接过信来,刘明的神色严肃起来,在这三年中,元老团逐渐凋零。康斯坦丁诺维奇·莫尔京在1989年5月去世,布加耶夫元帅在去年年底去世,现在库兹涅佐夫的身体也不行了,这封信几乎就等于是他给自己的最后交代。没有了这些老头子们压阵,苏联的局面恐怕更加恶劣了吧?

    由于这些元老团成员的存在,在刘明财力的支持下,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苏联国内的问题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制,历史上苏共在1988年实行了差额的人民代表选举,在1990年放弃了一党制,但这些现在都没有发生,在元老团的强大力量下,苏联仍然坚持一党专政。

    不过刘明知道,今年苏共就要召开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历史上28大于1990年召开,因为苏国内和东欧局势的变化导致了会议两度提前,但现在的时空中仍是原计划举行。斧头注),随着元老团成员的去世,苏共党内能够抵制民主派势力的人越来越少,恐怕这次代表大会上苏共就有可能放弃一党制,从而导致整个政坛思想的分裂和崩溃。

    “现在贵国国内有一个民主纲领派,您对他们了解吗?”刘明问道。

    “哦,您是说鲍里斯·维尔德洛维奇和索布恰克那帮人吧?他们都是一帮政治投机分子。”德米特里·波茨戴叶夫摇摇头,不屑的说道:“那个鲍里斯·维尔德洛夫只会讨好群众,他成天参加群众集会,出席电视辩论会,除了抨击时政,攻击政府之外一无所长。他们的那套理论也是极为反动的,竟然说要放弃党的主张,把党变成社会党!”

    德米特里·波茨戴叶夫的话反应了苏共党内很多人对民主纲领派的看法,但就是这些人后来毁掉了整个苏联。鲍里斯·维尔德洛夫维奇·叶可钦(咳——大家都知道是谁……)可不仅仅是个只会讨好群众,一无所长之辈,他是个真正的政治家和野心家。八一九时他站在坦克上发表演讲的画面让刘明记忆深刻。

    刘明没有说话,微笑着把玩着手中的杯子,然后他问道:“除了这封信之外,您来见我还有其他的事情吗?”

    德米特里·波茨戴叶夫尴尬一笑,:“另一件事情是戈尔巴乔夫同志让我来和您商量的,现在民主德国内部政局很不稳定,他们实施了放宽了对公民出境的管制,结果引发了逃亡潮。而捷克和波兰的政局也不稳定,我国准备应当地政府要求派出军队稳定局势,但是西欧国家为此停止了对我们的贷款,我们的处境很为难,所以……”

    原来是借钱来的……刘明心中叹息一声,堂堂超级大国混到这个地步实在是让人感叹。不过这个钱还必须得借一点,要不是当年苏联缺钱,苏军也不会那么痛快的撤出德国和东欧,而东欧局势也不会糜烂的那么快。

    历史上的波兰、捷克就是多米诺骨牌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