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医卫-第3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俞咨皋尚在犹豫,沈有容和几名武官都劝道:“少将军,既然俞老将军弥留前指名要见秦长官,想必就是为着这一层……”

    俞咨皋看看牙关紧咬、人事不省的父亲,长叹一声,闪身站到旁边。

    青黛先取温水把止咳平喘散化开,接着用竹片撬开俞大猷的嘴巴,将yao水灌下去,停了一会儿,拿着银针在人ue位置扎下去,轻轻捻动。

    “咳咳、唔、咳咳”俞大猷突然一阵大咳,然后缓缓睁开了眼睛。

    俞咨皋本来紧紧盯着父亲,心情紧张之极,直到此时才长出一口气,边替父亲rouong口,边感ji涕零的瞧着秦林,嘴嗫嚅着,想说些感ji的话儿,却又说不出口——救父亲一命的恩德,拿什么话来谢?

    ,

    

477章 托付() 
~日期:~09月21日~

    ,

    477章 托付

    合帐武官都喜笑颜开,七嘴八舌的替俞咨皋感谢秦林:“尊夫人妙手回,真正yao到病除啊”

    “不愧为荆湖nv医仙,小小年纪就得了李神医真传,了不起,了不起”

    这些武人说不出太漂亮的、绉绉的话来,但完全看得出,对治好自家老将军的nv医仙,他们确实感ji涕零,恨不得把一颗心都捧出来。。joo

    青黛低着头不答话,秦林替她随口答应着,却不像众位武官那么乐观,因为从来爱说爱笑的青黛,这时候神sè却谈不上多么高兴,小脸儿上连一丝儿笑意都没有。

    趁着俞大猷又一阵大咳,俞咨皋、沈有容和众武官忙忙1uan1uan,秦林把青黛拉到旁边,低声问道:“怎么样?”

    青黛洁白的牙齿咬着下,无奈的摇了摇头:“方才我把了脉,脉象散1uan有难以为继之兆,俞老将军年过古稀,身上旧伤先在去年冬天感了风寒、后又在今年g湛内功压制,到现在已经油尽灯枯,就算是我爷爷亲临,也、也救不活他啦……”

    说着说着,小姑娘清澈如水的眼睛里就多了几分忧伤,这就是医生不得不面对的生离死别吧,无论医术多么jing湛,能治的终究是病而不是命,就算华佗再世、扁鹊复生,也必须面对许许多多的病患在自己眼前走向死亡。

    病榻上的俞大猷咳嗽渐渐平息,忽然大笑起来:“老夫早年抗倭御寇,亲冒矢石,身负大小伤四十余处,ong口这处旧伤逢天yin落雨就疼,挨到今日才死,已是便宜我多活了几十年,还生下个好孩儿,又有何憾?”

    俞咨皋赶紧道:“父亲,方才秦将军的夫人替您诊治,已有好转。她是国朝神医李时珍嫡传孙nv,一定能治好父亲的病。”

    俞大猷连连摇头:“咳咳,孩儿休得胡说,你爹我会不知道自己的病?咳咳,我今年七十七岁,旧伤加上新病,全靠一口真气压住,熬到今天已是油尽灯枯,哪里还活得转来?”

    众将官心下惨然,知道老将军说得有理,他须皓白,今年已经七十七岁,本有旧伤又添新病,全凭内功压制,一旦内力耗尽,就算是大罗神仙也难救了。

    只是奇怪,俞大猷既然明知自己活不转来,急着要见秦林是什么意思?难道并不是要nv医仙替他诊病?

    没等俞大猷说出原委,先听得外边不停的呼喝,踏实有力宛如鼓点的脚步声飞快的由远及近,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就见一道人影卷着罡风,宛如神龙经天般冲进了军帐

    俞大猷麾下许多武将伸手想拦,可被这人随手一拨一带就跌跌撞撞的让开,眼前一a,来人就冲到了病榻之前。

    众人大惊失sè,只道是哪里来的刺客,却听得俞大猷大声笑起来:“戚老弟,你功夫又有jing进了咳咳,若不是老夫缠绵病榻,定要起来和你较量一二。”

    只见来人年纪四五十岁,身材不高不矮,容貌普普通通最多算人之姿,青布包头,穿一领打着补丁的旧战袍,正是蓟镇总兵官、左都督、少保戚继光。

    戚继光瞧着老友神情憔悴、明显不久于人世,当即悚然动容,握着俞大猷的手,虎目含泪:“俞兄,你这又是何苦?小弟在蓟镇,距此快马一日可至,俞兄竟不派人知会一声若不是小弟得知消息之后,连夜打马赶来,几乎、几乎……”

    秦林见状顿觉诧异,俞大猷ing情严苛整肃不苟言笑,并且以气节自许,从不献媚权贵,连前任兵部尚书谭纶都赞他气节高尚。

    而戚继光长袖善舞八面玲珑,走mén子、送礼物、拜老师、拉关系无所不用其极,为了走mén路连千金姬和*yao都可以送得出手,很被这时候的士林清流瞧不起。

    这两个人的ing情可以说完全相反,怎么会是好朋友呢?

    不但如此,秦林还听曾省吾说起,当年俞、戚一块进福建剿倭寇,资格比较老的俞大猷是总兵官,戚继光是副总兵,结果俞大猷这炮筒子脾气得罪了臣上司,等到福建的倭寇剿完,两人的位置就掉了个儿,戚继光成了总兵,俞大猷降成了副总兵。

    连曾省吾都认为,俞大猷有被戚继光抢走职务的旧怨,俞龙戚虎,这一龙一虎的关系相当紧张。

    没想到今日亲眼见到的,和传闻大相径庭。

    病榻上的俞大猷喘息一阵,忽然笑道:“戚老弟,你蓟镇练兵事繁,又要a大力气应付朝廷的大佬们,咳咳,我这里就不想劳你费心了……”

    戚继光面sè微红,直言相告:“多亏兵部曾shi郎和锦衣卫秦将军扳倒杨兆这个大贪官,蕲辽总督换成了两袖清风、望重东山的耿都堂,小弟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多啦。”

    “秦将军,咳咳,”俞大猷又是一阵咳嗽,哈哈大笑:“秦将军就在帐,多亏他夫人施治,老夫才能和你说这几句话,否则戚老弟看到的,就是僵卧病榻的死人啦”

    “秦老弟”戚继光转身就看见了秦林,这次终于没有把那种油滑谄媚的笑容堆砌在脸上,而是恭恭敬敬、至至诚的抱拳行礼:“上次在相府不及细谈,直到今日才相会,俺这个做老哥哥的,可是老早就想多谢谢你啦”

    戚继光这八面玲珑的人,哪里看不出苗头来?新任蓟辽总督耿定力对他尽量配合,从不掣肘,粮饷装备都及时足量的拨付,话里话外稍微1ou点口风,戚继光就明白仍是秦林在幕后出的力。

    俞大猷听戚继光口气,也就明白了几分,瞧着秦林的眼神就更亮了。

    合帐武官见戚继光如此看重秦林,都暗自吃惊。

    自家俞老将军只做得个京师车营参将,戚继光却是边廷大帅,深受江陵相国张居正器重,又是有大功勋于国的大英雄,居然对年纪轻轻的秦林执礼甚恭,口口声声叫他老弟,真正奇哉怪也。

    “老夫没事了,你们都退出去,我有话要和秦将军说,”俞大猷令众位武官退下,只留秦林、戚继光、儿子俞咨皋和儿子的好友沈有容在帐。

    青黛迟疑不去,俞大猷爽朗的笑道:“多谢nv医仙妙手,不过老夫这病是治不好的,就不再劳烦秦夫人了吧。”

    青黛点点头,也退出了帐外。

    俞咨皋看看沈有容,不明白老爹这究竟要做什么。

    “咳咳,老夫五十多岁才有这个不肖子,真正是老来得子,脾气和他这个不成器的爹一模一样……”俞大猷颇为慈爱的看着儿子,接下来一句话叫众人目瞪口呆:“孩儿,你现在就拜在秦长官mén下,将来鞍前马后替他效劳吧”

    噗~~秦林立马就喷了,俞咨皋是武进士、世袭指挥同知,名将俞大猷的嫡亲儿子,就拜在自己mén下?咱秦长官的王霸之气也太厉害。

    俞咨皋、沈有容两个大眼瞪小眼,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意思。

    戚继光却是若有所思,神sè颇为复杂:“俞兄终于想通了,若是俞兄早想通三十年,唉……”

    “那就轮不到老弟你来抢走我的福建总兵啦”俞大猷拍着病榻哈哈大笑。

    “别人不知道,小弟心头有数,”戚继光淡淡的道:“当年的福建总兵,本来就是俞兄让给小弟的。”

    “对,是我让的因为你会应付那些大人先生,会吹牛皮、拍马屁、走mén路、拉关系,我却一nong这些就头疼你做总兵比我更合适”俞大猷直言不讳的承认了,然后直瞪瞪的看着戚继光,目光渐渐的柔和下来:“戚老弟,你比我可勇敢多啦,我佩服你,却又学不来你。”

    “父亲”俞咨皋有些不服气的喊了一声,他常听别人评价,说父亲的功业虽然不如戚继光,可气节高尚得多,怎么父亲反而说戚继光更勇敢呢?

    一只手搭上了他的肩膀,秦林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俞老将军说的不错,戚帅以社稷为己任,不惜自污声名,宁愿被视为趋炎附势之徒,宁愿谤满天下,也要保住统兵之权,从而东平倭寇、北逐鞑虏,保出一个太平盛世,这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境界,实比令尊自负气节、独善其身更高一层。”

    同样为国为民,俞大猷过不了自己的那一关,拿佛法来比,修的是自证圆通的小乘佛法,戚继光则是不惜自废正果也要普渡众生的大乘佛法。

    俞大猷欣慰的看着秦林,很高兴他能明白自己的意思,俞咨皋则陷入了沉默,想必心理上的冲击让他很难接受吧。

    又等了一会儿,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俞大猷再次吩咐儿子拜到秦林mén下。

    不知道到底想没想明白,俞咨皋稍显犹豫。

    戚继光出言道:“其实,我那里……”

    俞大猷白了他一眼:“戚老弟唯自保而已,秦老弟的前程可比你大。咳咳,咨皋,你还不跪下么?”

    俞咨皋没法,只好跪下朝秦林磕了三记响头,秦林神sè肃然,坦然受之。

    又托付了儿子的好友沈有容,俞大猷便笑着请秦林、戚继光出帐,剩下的时间他要对俞咨皋jao待一些父亲与儿子之间的对话了。

    当夜,俞大猷溘然长逝,将星从此陨落。

    ,

    

478章 俞咨皋的烦恼() 
~日期:~09月21日~

    ,5wei8;

    秦林带着女眷,不便在军营留宿,从中军帐出来就赶回京师,牛大力则执弟子礼,留下来服shi师傅。

    回城时天sè渐晚,正阳门已经落锁,不过难不倒秦林,奉旨督北镇抚司办事官校的象牙腰牌一亮”立刻重新开门放他们进去。

    第二天清早,车营那边派快马来报,昨夜三更时分,俞老将军英hun归天。

    秦林听了好生唏嘘,又带了6远志和亲兵校尉过去吊唁。

    策马赶到车营驻地”只见满营缟素,将士们大放悲声,当初风雪寒天里站岗,肩头积雪三寸兀自岿然不动的铁汉子,现在一个个的哭成了泪人儿。

    俞大猷治羊爱兵如子,将士们自然视主将为父母。

    俞咨皋身穿重孝出来相迎,牛大力以弟子身份替师傅戴着半孝,戚继光、沈有容忙里忙外帮着操持。

    秦林早就知道俞大猷为将清廉,昨日见他病榻铺陈简朴,中军帐中除了宝剑1文牍地图之外便身无长物,于是准备了五百两纹银,装在拜匣里面,由6远志捧了送给俞咨皋,为助丧之用。

    俞咨皋神情憔悴,朝秦林磕了个头:“替先君谢过秦将军。但先君临终前说,耿介清高的牛脾气虽然不好,终究惯了一辈子,好歹图个全始全终,所以除了朝廷恩赏之外,合营军官、亲朋故旧的助丧银子一律敬谢不敏。”

    秦林闻言也就不为己甚,吩咐6远志把拜匣收回,心头则连连浩叹。

    俞大猷爱兵如子,如果收助丧银子,恐怕合营将士都会踊跃奉献吧,而边军将士们饷银微薄,一分一厘都不容易,俞大猷如何忍心叫他们破费?干脆连亲朋故旧在内”所有吊唁宾客尽皆一毫不取。

    老将军临死都还在替边廷将士着想,真叫人扼腕嗟叹。

    戚继光也冲着秦林苦笑”俞家连他的助丧银子也没有收,等俞咨皋去和另外的吊客答话,他走到秦林身边:“秦老弟”这个俞咨皋脾气实有七分像他父亲”刚寿真是……”

    “戚老哥放心,小弟心里有数……”秦林摆了摆手。

    戚继光当然不是说的助丧银子,而是俞咨皋的称呼。

    既已拜入秦林的门庭,是文官就该称他为老师、恩师,武官则应该叫恩主、恩相”自称门下或者沐恩,像戚继光拜在当朝辅张居正门庭”就是自称“门下沐恩小的”。

    这拜门可不是随便拜的,恩主要提拔门生,门生则效忠恩主,这种关系相当牢固,恩主出卖门生必被世人不齿,门生如果背叛恩主更要被视为狼心狗肺,无论在朝在野都难以立足。

    俞大猷令儿子拜在秦林门下,可谓用心良苦,不过俞咨皋好像还有点别扭”刚才他叫的不是“恩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