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陆海巨宦-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路程,黎宠到达以后,但见升龙四门大开,没有半点战乱的迹象。

    原来李彦直击破阮信以后,莫家本来很担心他进一步蚕食莫氏的权力,没想到李彦直并没有因为获胜而更改之前对莫氏许下的诺言,政务仍然交给莫家处理,也依旧保留莫家作为安南之主的地位,大军虽然都被收归麾下,但李彦直也未纵兵侵犯百姓,莫正中莫文明这时只求保住地位,兵权所属就不敢提了。

    阮信起兵后的这一场仗虽然打得惨烈,但战场位于升龙以北,升龙以南未受战火侵扰,得保平安,黎宠从南边来,因此一路见到的只是太平,并无乱象。

    这升龙本是黎家的故居,这时他望见高耸的城墙,既感慨唏嘘,又畏惧不前,护送他前来的郑检道:“来都来了,还怕什么?若他们真要为难我等时,我们一过边境就被拿下了。”

    一行人这才入内,进了镇海侯、海军都督府的行在——这行在却是莫氏特意为李彦直改建的。进了大厅,却听有人说话,一问才知是老挝国主派人越过拾宋早再来山来向李彦直请安——说是请安,其实是打探大明的动态,那老挝使者那不列这次来本是带着两种打算:若大明进军不顺,他便要强硬些,顺便卖点交情给大明,以争取得到朝贡这个发财机会;如大明进军顺利则打算起兵响应,占据洮河上游的土地分一杯羹。不料李彦直进入安南才一个多月,就把安南方方面面的军务政务都处理得妥妥帖帖,因安南平定得太快,老挝便失去了介入的机会。

    那不列到达升龙后闻见大明军威,心中更是敬畏,这时正匍匐在大厅中听李彦直训话,如敬王者。

    黎宠见远远望见李彦直这等威风,头又缩了一缩,郑检却把腰背挺得笔直,进入大厅以后,黎宠就要行礼,李彦直忙命蒋逸凡扶起,道:“你我爵位相去不远,按礼制不当行此大礼。”

    郑检给他磕头,他却坦然受之。

    宾主入座,黎宠自居那不列之上,坐在了李彦直的左手边,郑检侍立在旁,李彦直举手轻拍黎宠,和颜悦色地问他清华物产如何,黎宠竟支吾着不知如何回答,倒是郑检从旁应对。

    李彦直瞧了他一眼,便知这位大臣比其国主更有能耐,因道:“我方才已与老挝使者说了,邀请他们国主到飞龙一叙,又派了人去邀暹罗、真腊两国国王,并缅甸诸邦土司,到时候黎都统也一起来吧。”

    郑检听了心中为之一凛,李彦直此刻人在升龙,要往飞龙就必须经过清华、占城,但他要到飞龙会诸国国王,这等大事,说出来简直就是知会黎宠提前告诉他一声而已,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

    黎宠呆在李彦直身边如坐针毡,答不上话来,郑检便出声道:“下官斗胆,向请教侯爷,这次南下,是要走陆路,还是走海路?”

    蒋逸凡代为答道:“我们是水陆并下。”

    郑检又问:“那陆路是要取道老挝,还是占城?”他这句话乍一听简直就是说糊涂话,从升龙到飞龙,若走老挝,需翻山越岭,七弯八绕,再经真腊南下,然后才能到达飞龙,走清华、占城这条沿海平原道却是顺路,一远一近,一弯一直,李彦直带着大军,当然不可能都大圈子。

    但李彦直听了他这句“糊涂问”后却暗赞此人有真才干,便把话接过来,笑道:“放心放心,你清华黎氏只要安分守己,我朝便保尔百代平安。安南全境已被我拿下,我又何曾侵夺莫氏的权力?今日往飞龙只是借道而已,没其它意思。等我大军路过清华时,你们帮忙准备些吃喝之物便好。”

    他居上风,郑检居下风,所以郑检话说得尽量委婉,李彦直却直接点破。

    郑检心想:“我黎氏军力不敌莫氏,莫氏也抵挡不了大明五十日,何况我们?更何况飞龙那边大明还有两支重兵,若南北夹攻,海上炮响,我清华黎氏便灭亡无日了,他若真要取我疆土时,原也无须说谎失信。”却又问:“大明煌煌天朝,泽及万邦,自然不会贪图我清华这块穷乡僻壤。只是清华素来贫苦,若大明拥数万大军南下,只怕难以支应。”

    李彦直睨了他一眼,脸色忽然有些转冷了,心想这人虽然精明,却精明得有些过头了,他却不说话,蒋逸凡接过来,冷笑道:“好你个撮尔小吏,真是小气得可以,只是却有些不识时务!你要讨价还价,也要看看是跟谁,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我们也没准备占你城池,扰你百姓,夺你兵权,你居然还说什么清华贫苦,无法支应,要不要我跟你一道南下,就像我帮莫氏清理账簿一般,也帮黎氏清理清理?”

    这句话说得好听,其实所谓下清华帮忙“清理账簿”,那就绝不是带着几个文官下去清点,而势必是如对付升龙一般,先打下了再作清点!

    郑检一听脸色大变,一时不知如何接口,黎宠有些怪他,忙道:“些许粮草,我清华还是有的,只是不知天军几时动身?几时到达?要停留多久?有多少将士需要用饭,好让我们有个准备。”

    李彦直看了黎宠一眼,心想:“这个黎宠,外表虽然柔顺甚至怯懦,其实心里未必糊涂。”

    蒋逸凡望向李彦直,因这事他也还不知,明军早已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出发,李彦直微一沉吟,道:“明日就动身,大军分水陆两路,齐头并进,水路不用你管,陆路应该有三四万人。我们不是急行军,一路前进,天明出发,黄昏而休,绝不停留。算起来,你清华南北不过百里之地,我们纵有几万人,也就吃你们两天的饭,黎家这也款待不起么?”

    黎宠慌忙道:“款待得起,款待得起。”

    郑检心想:“他们走得这么快,那是志不在清华了。”忙道:“若这样,待我回去准备准备。”

    李彦直道:“也不用怎么准备,黎都统发写封书信回去,知会一下家里人就可以了。”不再理会郑检,挽起黎宠的手说:“今天黎都统且好好休息,明日我们一同上路。至于郑副都统嘛,不如就且留在升龙,休息休息,降降火气。”

    黎宠点头称是。

    郑检虽有疑虑,却不敢不从。

    第二日李彦直果然点齐大军,留卢复礼驻小飞龙岗保护莫氏,其余水路兵将尽起。陆军由俞大猷挂帅,共起兵马四万人,唐举为前锋,殷正茂为后部,胡思周等三部归附人马也被整合在陆军当中。海军由李彦直自领,沿着海岸线南下。

    莫正中、莫文明辅弼着少主莫宏瀷,率领文武百官送出升龙十里,回到城中,莫宏瀷哭道:“两位叔公,姓李的终于走了,终于走了。”

    莫文明却忙掩住了他的嘴,低声道:“少主,别说这等话!要当心!”

    莫宏瀷嗫嚅问:“怎么?”

    莫正中一指小飞龙岗的方向说:“姓李的虽然走了,明军也罕出军营半步,可自从他提拔林正宗做了升龙知府,又让他主掌全境军资粮草,如今满国的士子,都知道这位镇海侯在安南也有生杀抬贬的大权,都抢着巴结他们呢。咱们说话还是小心为是,要不然让谁把风吹到镇海侯耳朵里,咱们……咱们的日子只怕就难过了。”

    莫宏瀷咬了咬牙,还是忍不住问:“那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取回莫家的天下?”

    莫正中一阵惆怅,叹息道:“这个……急不得,急不得……”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75章 之六十七 谣言吗?() 
索萨和洛佩兹仍然围在马尼拉湾,不舍得走。

    作为大明官方在南洋的“最后”一座碉堡,只要夺取了吕宋,中国的势力将会被全面驱逐出南洋,到那时不止香料群岛,就是广东沿海、大员海峡也都将全面敞开,直接面对欧洲战舰的压力。至于留在南洋的华人,等待他们的就是任人宰割的命运了。

    欧洲人眼中的“大明海军元帅”李彦直,他的座舰已经在澎湖一带巡弋了一个多月了,但还是一点增援吕宋的意思都没有。

    “这究竟是中国人在搞鬼,还是说大明朝廷本土又出事了?”

    从广东到福建到大员,这条防线以北的消息都被封锁了,索萨和洛佩兹他们能得到的仅仅是不足采信的谣言。

    对于大明政府的运作体系,其实他们仍然缺乏深刻的理解,一切的对策,只是按照他们的欧洲思维来推断。

    “会不会是大明内部的国王又开始向那位李元帅叫板了呢?”

    欧洲人的脑子,极度缺乏对大一统的认同感,索萨把神圣罗马帝国体制下欧洲列国的情况套往大明,就认为朱家的那些王爷也拥有强大的割据实力。也唯有这样,才能完美地解释大明的海军为什么在澎湖停滞不前。

    战争很多时候就是看谁支持得更久,在对北面戒备了将近一个月以后,索萨和洛佩兹又将炮口对准了哲河港,战斗重新打起了。

    新一轮的攻击并不比以往的攻击来得更加激烈,但由于吕宋的军民久久等不到援军,许多人心中也都开始有了疑虑,有了担忧,尽管吕宋的粮草物资还足以支持他们战斗下去,但士气的削弱却在所难免。

    但是,胡宗宪依然保持着最高昂的姿态,巡逻在各条战线之中,他那仿佛吃定了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的眼神,让望见他的兵将都得到了鼓励。

    “应该没事吧,”士兵们私下说:“胡大人镇定得很呢!”

    胡宗宪的这份信心不是装出来的,他是真的有信心。而且哲河城内,有这份信心的并不止他一个人。

    和索萨、洛佩兹这些欧洲人不同,张居正和胡宗宪对大明的专制体制有着极深的认知,他们非常清楚:在徐阶为首辅李彦直又重新执掌兵权的情况下,大明内部几乎是不可能有什么变动的。

    “徐阁老加李都督,那是见谁灭谁啊!”

    别说藩王,甚至就是皇帝也不是这对组合的对手。

    曾在北京就领教过李彦直权谋手段的张居正,以百分之百的信心肯定大明本土没有问题。

    “那么都督为什么却不下来呢?”张居正脸上带着狡黠的笑容:“唯一的解释就是,他在做一件比直接增援吕宋更加有利的事情。”

    胡宗宪也赞同这个主张:“都督是知道哲河底细的,他应该知道我们能支撑多久,也许他要等到最后关头才出手呢。”

    这时候,胡宗宪已经有些揣摩到李彦直的心思了,这事他已经琢磨了一个多月了,由于一开始就把大明本土出事、李彦直陷入内部斗争这个预判去掉,所以他的考虑只是李彦直为什么不增援吕宋。

    “如果是我的话……”对着南洋的海图,看着水工标出来的环南海洋流,看着这个椭圆形的南海,胡宗宪嘴角咧开了一丝微笑。

    马尼拉湾的战斗又开始了,新加坡的躁动也在加剧。

    统治着这个小岛的二鬼子集团,随着统治日久,正在逐步侵袭周边的农村,詹进费尽心思,可也没法完全阻止新加坡港城对农村一日紧似一日的盘剥,许多留守的地下兵将都已开始忍耐不住,准备要动手了!

    对于这股躁动,詹进拼了命在压制着,如今沈门逃到马来半岛上去了,在现在的局势下起事,成功的机会并不高。实际上,要不是想着飞龙府离新加坡不过隔着数日海程,如果不是念想着沈门随时会带领大军从马来半岛杀回来,詹进几乎会选择带领部下去投靠新加坡的二鬼子政府——而不是造反夺城。

    隆庆五年的夏天渐渐走向第三个月,只是整个南海周围的半岛、群岛基本都处在热带气候带,对四季的变化感应不强,这段时间里,弗兰西斯可?托斯坎诺和弗洛伊德?托莱多又进了好多的香料,分别囤积在马六甲和卧亚。

    索萨和洛佩兹的大军虽然还没攻克哲河港,但盛产香料的岛屿基本上都已被欧洲人占据,大量的香料以和稻谷差不多的价格被倒卖着,托斯坎诺和托莱多又进了一些货,不过这时候他们已经没什么钱了,有的只是一仓又一仓的香料、陶瓷、生丝,这些东西多囤积一日,价钱就要多降三分,哪怕事前就做好了种种“最坏打算”,这对表兄弟也开始对自己的预判产生了怀疑。

    还债的日子很快就要到了,但事情却对他们越来越不利!

    若再这么下去,不用三个月,他们就不用回欧洲——直接在马六甲和新加坡跳海算了。

    “打个败仗吧!”托斯坎诺暗中低吼着,诅咒着自己祖国的军队。

    这时候他已经没有退路了,香料在南海的价格已经跌到战前的五分之一,中国货物则维持原状,这样的价格,托斯坎诺就是把几十仓的东方货物成功运到欧洲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