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陆海巨宦-第2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阮信的参谋还在忙着清点从乡下夺来的军资,计算着这军资能用到什么时候,前线却传来了让他们面无血色的战报。

    “明军反攻?”

    唐举一直缩在小七里湾,一副不过此河半步的姿态,又大造防御工事——哪怕昨天也还在追加营造,这几乎给阮信的参谋造成了一种错觉,认为明军是打算长久防守下去了,至少短期之内不会妄动——可反攻就在这时发起了。

    由于与阮信军长期对峙,阮信对唐举这一部人马相当的警惕,他还在小七里湾外围安排了全套,他想明军若是行动也会落入自己的陷阱,可是先动的不是唐举部。

    动的是殷正茂,他带着三千步兵,潜行从西北绕了过来,直插阮信的侧翼!

    这里正是阮信军最虚弱的地方,一些“义军”正在这里劫掠呢——这些打着“义军”的旗号聚集,却连劫掠自家父老的事都干得出来,还哪里能盼着他们能对阮信保有多少忠诚?最早遇到殷正茂的“义军”被一击即溃,剩下的几支人马眼见不妙,纷纷投降,殷正茂就命这些人为前驱,反过来扑向阮信的主力所在。那个知县林正宗趁机起事做殷正茂的内应,一转眼间,西北方面的方向便告崩溃。

    西北线溃散的部队在的消息传时,阮信的中军还在与唐举周旋,他要从主力部队中抽调部分兵力前往西北时,东南方面又传来敌讯——却是李彦直另派五路兵马来攻,东南来的这五路兵马每一路都只一千多人,但目标所在却是那些落入阮信手里后靠着归诚“义军”守卫的州县,阮信无奈,只好急急调郑勇去增援,虽然这样一来东北的防线缺了一角,但也顾不得了。

    这郑勇是个在起事之前就和阮氏有所勾结的地方豪强,是最早依附阮信的人,在来归“义军”当中,阮信对他这一部也最为信任。李彦直料得没错,郑勇下的“投降”确实是诈降,但这时下书对象唐举没动,明军却从另外两个方向杀了过来。

    “别乱!”看着参谋有如没头蚂蚁一般,阮信暴喝着:“给我挺住!”

    阮信驻军所在乃是一片平原,无险可守,是胜是败,全看军势,得利时势如破竹,一旦攻守势易便有兵败山倒之忧。

    郑勇南下去收拾那五路侵州夺县、企图斩断阮信粮道的明军,他手里控制着八千人,人数虽然占优,但装备远为不及,明军这边是鸟铳利刃,轻铁甲、皮护套,郑勇的八千人却大多没有防护装备,一半的人拿着大刀长矛,两千多人拿着短兵器,一千多人带着自制的弓箭大棒,还有一千多人拿着诸如钉耙之类的农具!装备如此狼狈,训练更是不足——他们是听到号召后临时聚集起来的乡勇,本身组织力就不够,归附阮信之后也没时间接受正规训练,人数虽多,说来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走到半路,郑勇就心动起来,两军在蒙山乡初次接锋,明军五百人,郑勇部二千多人,却一接战被明军冲得四分五裂,幸亏郑勇主力赶到,这两千人才不致完全溃败,郑勇见明军如此善战,心中忐忑,忖道:“如今阮信已是穷途末路,不说大明国力雄强,绝不是阮信能打得赢的,就是这安南的百姓如今对他也恼恨起来了,再跟着他没活路了。”

    当天晚上就派人去和明军将领谈判,假戏真做,表示自己早就给唐将军下过投诚书,这次来就是来迎接天朝大军,不是来抵抗的。

    南面这五路兵马的总指挥是卢复礼,他听了郑勇使者的话以后道:“既然如此,你们便转头给我引路去,等拿了阮信的头颅来,我自然相信你们。”

    到了这份上,郑勇也无其他选择了,真个倒转队伍,背靠明军向阮信的主力攻去。

    西北东南同时出了岔子,三四万的归诚“义军”,这时要么被击溃,要么已倒戈,阮信的主力外围再无防护力量,就在他极度慌乱之际,唐举终于动了——这是进入安南的明军中的攻坚部队,阮信身边虽然还有将近两万人的部队,可唐举部的单兵战斗力还是整体作战能力都比他强得太多了,更何况,经历过河心岛一战的唐举,这次反击是带着死意来打的!一万明军对两万安南部队,进攻时竟占尽了优势!

    阮信终于扛不住了,部队从四面八方涌来,眼看后路就要断绝,阮信也没了拼死一战的信心,因为他自己也明白再打下去也没有成功的希望了。

    “回去吧,回去吧!”这时他想到了老巢——那里虽不产粮,却有雄关,带着这半个月掳掠到的军资,回到边关仍有负隅一战之力。

    这几乎已成为他最后的“希望”了,可李彦直却连这最后一点希望也不给他。

    东北方向尚未合拢的后路传来对阮信最后的打击——大明的广西驻军过界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72章 之六十四 平南略(求月票)() 
晚上还有一章,不过会比较晚……

    ——————

    就在阮信为攻打升龙弄得头破血流之际,俞大猷拥两万重兵,分两路从钦州和思明府两路入境,轻轻松松地就进入安南会师——这时离李彦直夺取洮河口已有三十五天。

    他的到来,对阮信来说乃是灭顶一击!几路大军一合,东南西北再无出路。这时候阮敬身边只剩下一万多人,无险可守,就算死战到底也无任何前途可言,士气低迷,人心思叛,由于先前的劫掠又让他在本地丧失了人心,没有任何当地势力愿意再为他提供援助,连最后一点本土优势也丢掉了。

    大军合围,各部将领以俞大猷地位最高,权力最大,所以自然而然就成了这次围攻的总领袖。

    殷正茂、卢复礼都来参见俞大猷,问他攻防之计,俞大猷道:“小小一个阮信,根本就不算什么,依我看,对都督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平定安南之后要做的事情。”

    殷正茂暗中颔首,卢复礼道:“继续南下?”

    俞大猷点了点头,说道:“差不多。你别看都督这一个多月的行事虽然不急不躁,但那是他修养好,知道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但这件事情其实是要快的。”

    正商议着,人报:“都督驾临!”

    慌得诸将急忙出迎,李彦直在两队近卫部队的护卫下入营,见到俞大猷捉住他的手,满脸欢喜地说道:“俞大哥!你一来,我可就放心了!”

    卢复礼上前要禀报最新战况,李彦直说:“我都知道了。阮信这只瓦盆里的王八,捉他出来下酒不过迟早的事情罢了。从这段日子他的作为看来,这人并非百战不挠之辈,我料不用多久他就扛不住要来请降了。”

    言语才落地,便有军官来报说阮信请降,诸将一齐大笑,说:“都督真是神机妙算!”

    卢复礼道:“都督,你看许不许他投降?”

    李彦直却转头问俞大猷说:“俞大哥,你看如何?”

    俞大猷说道:“安南之事,如今已定得七七八八了。若我们要自己接手其政务,只怕非一年半载无法全功,末将以为,接下来不如先用安南人来治安南,维持‘现状’,这样局势才容易平定,都督若有收回安南政权之心,也可待我们解决了佛郎机的事情之后,再行变革不迟。”

    李彦直大喜道:“还是俞大哥最知我心!”对诸将道:“咱们从上海出发,不走吕宋而走安南,又折腾了这么久,诸位可知此战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蒋逸凡心里明白,殷正茂也猜到了,卢复礼也有些谱,却都道:“请都督指点。”

    李彦直一笑,说:“咱们这次不先下吕宋而先下安南,其实乃是以迂为直,目的仍然是佛郎机——说白了,就是要从陆路进攻满剌加!”

    诸将除俞大猷外,都啊了一声,如约好了般一起惊道:“满剌加!”

    “不错,满剌加!”李彦直说道:“本来,若我们不顾安南,只沿着海岸线一路越过暹罗湾,然后攻取新加坡、满剌加,也无不可,而且更快,只是那样的话根基不牢,亦不符合我的另外一盘打算。幸而南海东西两岸,消息传递不便,就是军队望来,也要依靠风向洋流。这边虽然打得天翻地覆,但我一到达洮河口就让林道乾巡逻海岸,封锁消息,吕宋那边现在应该还不知道。”

    安南的消息要传到吕宋,有两条途径:第一是沿着南海从广西、广东一带绕半圈南海到达吕宋——这一条路线全是在大明军方的严密控制之下,第二是往南通过清华、占城、飞龙再到新加坡,这条道路被几块势力所割据,其中飞龙又被大明控制着,消息要从这里传过去也很难。

    至于越过拾宋早再来山脉,经由老挝、暹罗然后再传到马六甲——这条信息渠道就更迂回了,靠这条途径怕不要几年才能有消息传到吕宋。

    当然,明军进入安南在东南半岛乃是一件大事,因为影响极大,民间也有可能通过口耳相传渐渐走漏出去,但这种形式的消息传递权威性不够,类似于“谣言”,而且又比较间接迂回,以这个时代的信息传递手段,真要传到吕宋最顺利也得几个月。正因此,李彦直才有把握说吕宋那边尚不知道安南这边的情况。

    李彦直又说道:“安南是个极麻烦的地方,看他从唐末至今能割据一方、扛住我中土大军的压力数度独立就可知道。但安南又是东南半岛的小霸主,对我们大明他是小弟弟,在其他国家面前他却有做老大的姿态。暹罗、占城素来是亲近我们的,缅甸、老挝又素来是敬畏我们的,如今安南一定,占城、暹罗的国主便都可传檄而至!所以我们这次取安南是同时下两盘大棋:第一是叫欧洲人知道谁才是东方的霸主,第二是要将清理咱们大明的后院,为将来逐步统一占城、暹罗、老挝、缅甸打下基础。”

    李彦直要攻打满剌加,诸将都猜得到,但听说他要此举更要趁机吞并诸国,无不倒抽一口冷气,一时都不敢接话,只听李彦直继续道:

    “待解决了阮信的事情,我便要大会东南半岛诸国国王,邀他们与我联军下满剌加。从他们配合的态度,来定以后对付他们的方略。待满剌加一得,佛郎机后路便断,那时再夺回新加坡、婆罗,如散步随手拾草芥,南海亦将成我大明内海,然后西取印度卧亚、东击巴拉望,葡萄牙、西班牙等跳梁小丑便会如今日阮信一般,成为瓮中之鳖!所谓关门打狗,门不在吕宋,而在满剌加,我们要打狗的这个院子,也不是马尼拉湾,而是南海!”

    诸将听了这番战略,无不叹服,蒋逸凡这才接口说道:“都督这条平南略真是雄大!那么待灭了阮信之后,我们便要着手准备南下的事情了。”

    “现在就要准备了。”李彦直道:“”

    因命蒋逸凡先去会见阮信的使者,过了不久蒋逸凡回来,禀道:“阮信希望我们答应他几件事情,第一件是不要再攻打他,第二件是给他封一个官爵,保证事后绝不会动他,第三件是放回他留在升龙的妻儿子女。只要我们答应了这三件事情,他便从此忠心归顺,为我大明镇守南疆。”

    诸将听了无不大笑,都道:“这厮到现在还弄不清楚状况,能留他一条性命就不错了,居然还要兵权、子女?”

    蒋逸凡却道:“都督,不如且先答应他,等他投降以后,赚他入营,那时再杀他犹如捏死一只蚂蚁。”

    阮信已是必败之势,但他若困兽犹斗,李彦直要解决他只怕也得费一番手脚。这时他既将大的战略挑明,诸将便都知道眼前之事,越快解决就越好。

    俞大猷却正色截断道:“不可!阮信虽然不足一提,但我们若这么做,莫氏担心我们兔死狗烹,必起异心。以一时之速而失信于安南全境,实在是得不偿失。”

    李彦直点头称是,对蒋逸凡道:“阮信的副将,叫什么胡思周吧?此外还有什么得权人物没?”李家军间谍系统十分发达,所以李彦直也知道一些阮信军中之事。

    蒋逸凡道:“胡思周是阮信的副将,确有实权,此外尚有两人最得阮信信任,一个是他的堂弟阮忠,这人是阮信侍卫队的首领,阮信军中第三号人物,另一个叫刘志明,是阮信军中的先锋,骁勇善战,我军围攻受阻,多出于此人之力。”

    李彦直沉吟片刻,说道:“好,我答应阮信的要求,逸凡你替我”诸将都有些愕然,等李彦直口述完毕,诸将这才钦佩不已。

    蒋逸凡挥毫立就,盖上了李彦直的帅印,才又派人把十几名投降的将领如郑勇、文官如林正宗等叫来。

    这些人是第一次见到李彦直,但久闻其名,知道他不但此刻已成为安南实际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