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陆海巨宦-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利,士气又高涨,颇占上风,朱载垕身边又还有徐元亮部护着,本无大碍,但他是太平稚子,难闻虎狼吼叫,听到杀伐之声便紧张不安,张居正见到,又开口问跟在旁边的徐元亮说:“听风启兄言道,这位徐将军与李总督,乃是旧识?”

    徐元亮答道:“是啊!李总督还是孝廉时,曾组织乡勇机兵,入海平寇,所以我们海上男儿大多敬畏他。这次我们是叫王直给骗了,无意之中竟干下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但一接到李总督的命令,谁还听王直的呢?如今大伙儿都愿跟随李总督勤王保驾,只盼着能将功赎罪。”

    张居正赞了他两句,却低声对朱载垕说:“殿下,可再出数语安抚,这一路便再无祸患!”

    朱载垕微微点头,说道:“徐将军是真义士,与王徐那等逆贼不同,人谁无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将来只要小王说得上话处,就一定会保徐将军以及这里一干将士无恙。”

    徐元亮等大喜,口呼千岁,连连谢恩。朱载垕又安心了不少,连连向张居正点头,意甚欣赏。

    走不出多远,却听马蹄声大作,徐元亮报前方有大军掩来,朱载垕脸色微变,殷正茂叫道:“殿下宽心!王贼所部皆是步卒,前面来的是大批的骑兵,多半是李总督来迎护了!”

    徐元亮停下布阵成圆,那万余骑兵奔进前来,呼问:“是裕王殿下车驾么?”徐元亮喝道:“正是!来者何人!”

    那将领道:“末将付远,奉李总督命,特来保护殿下!徐阁老与李总督片刻就到,请殿下安心!”

    说着将骑兵布置成椭圆形,围在外围,朱载垕在车内问:“徐阁老?”

    张居正脸上带着欢容,说道:“臣听到消息,说徐阁老已经出城!此刻多半已与李总督会合了。”跟着就说了徐阶出京的始末。

    朱载垕拍拍胸口,这颗心算是放了一半:“若徐阁老也在,那就好了!”

    正说着,东南面的骑兵两边分开,一个青年大将骑着从蒙古人处夺来的大宛名驹,飞驰而近,他后面有人扛着一面大旗,却是一个“李”字!殷正茂望去,见正是李彦直,喜呼道:“殿下!来了!”张居正也出车来朝李彦直叫道:“彦直!殿下在此!”他是李彦直的同年,眼下虽然官爵有差,但相见也互相呼字。

    李彦直见到张居正殷正茂等,便知事已无妨,奔到车前,翻身下马,在车辇前行军礼,大声道:“臣李哲护驾来迟,请殿下恕罪!”

    朱载垕听他言语持谨,行动有礼,这颗心就放了七分,亲自推开了车门,下来握住了李彦直的手叫道:“李会元,见到你小王就安心了!”

    他不叫总督,不叫侍郎,不叫将军,却叫会元,这里头也有个学问,一来是暗示说李哲啊李哲,小王我从很早以前就关注你了,不是现在遇到紧急事情才想到你,二来叫会元是暗夸李彦直的学问,三来不问当下军功而诉往日文情,亦见亲近之意。

    朱载垕生于帝王之家,自幼耳濡目染,这点权谋基础还是有的。

    君臣之间,大功易见,亲近难得,李彦直哭功不如严嵩,眼泪没法说来就来,这时趁着跑马时被几粒沙子吹到了眼睛,眨巴了几下,眼眶里也有些湿了,重重地叫了一声:“殿下!”却是千言万语,尽在这一呼之中了。

    看着他们君臣相得,旁边的小太监赶紧帮忙感动流泪。

    这时后面又有一辆马车驶近,徐阶捧着官袍跳下来,连叫:“殿下,殿下!殿下无恙吧!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啊!”跑到朱载垕跟前,连呼:“老臣来迟!罪该万死!罪该万死啊!”

    李彦直等朱载垕其实还比较陌生,但徐阶他却是熟知的,见到了他这颗心才算全放下了,连忙扶了他起来,道:“阁老护驾有功,何罪之有?”

    这时西面杀声忽然又响了几分,似乎有兵马闯近,朱载垕微微一惊,不由自主地就往徐阶身上靠——他的身份虽然是个王爷,其实还只是个孩子,危急自己自然而然地要寻求大人的庇护。

    张居正殷正茂一左一右又护了上来,徐阶扶住了朱载垕,在他手背上拍了一拍,道:“殿下不必担忧!李总督百战不殆,蒙古人在他手里也讨不了好去,何况区区几个海盗!”对李彦直道:“李总督,你去看看怎么回事。”

    李彦直笑了一笑,说道:“阁老可保护殿下前往通州暂住,军旅之事有学生在,不必担忧!”便翻身上马。

    朱载垕见他神色之间全没将来敌放在眼里,心里反而大安,却叫道:“李会元,一切小心啊!”

    李彦直在马上回头笑道:“殿下放心!”分出部分兵马,护朱载垕与徐阶回通州,自己却带领大军增援东直门。

    途中风启赶来,李彦直在马上问道:“家里安否?”

    风启道:“家里没事。”

    原来听说洪迪珍献门,徐元亮背叛,气恼得跳脚,一边派了毛海峰赶来夺人,一边又派陈东从另外一边杀出,要前后夹击洪迪珍,朱载垕刚才听到的杀声渐近,就是这支人马,这时李彦直带了大军赶来,陈东望见他的旗号?想起麻叶的遭遇,哪里敢接他的锋芒,匆匆忙忙就退去了,李彦直也不追他,先进了东直门,命人传话给毛海峰道:“尔等大势已去!我给你们半天时间,你回去告诉王直,勿扰百姓!那样我还可留你们一条性命!”

    毛海峰不敢恋战,嘿嘿而去。

    李彦直也不追赶,又传令全城,喝令所有“被胁迫”者投降!

    风启跟了过来,却指着紫禁城说:“那边怎么办?”

    李彦直哼道:“急什么!洪迪珍徐元亮既来归附,东海众内部便告分崩离析!林碧川叶宗满等人也会首鼠两端,至于那十几万降附军队更可传檄而定!到明日此时,只怕他还能指挥得动的便剩下不到三万人!如今我们又取了东直门,内城城防已不完整,王直便无地利可依!不足为虑了。”

    “虽然如此,”风启道:“但要防他狗急跳墙,沦为流寇,那时候可就祸害百姓了!”

    他们二人议论,竟全没顾到嘉靖的死活!

    李彦直问他:“那你说怎么办好?”

    风启屏退左右,却道:“不如想个办法,放他出海吧。”

    李彦直一听就放声大笑,旋即低声问:“你真是为了百姓么?”

    风启嘿了一声,说:“三公子你的年资不够,这场功劳虽大,但来得太快,要就这样立足中枢,手掌大权,士林会觉得突兀!而且三公子你赖以威震天下的乃是武功,天下一定,文进武退,三公子你除非作乱,否则便要退居闲职了。不如且留着这些人,三公子你也好在外领兵建功,积勋累进,等到基业牢不可拔时再回来不迟!但如今北马已退,若王直也死在这里,东南海盗便如一盘散沙。那时于三公子,是少了个可以大举征伐的大靶子!于东南百姓,则十几万海盗分作数百股流窜到各州各县,只怕为患更大且难收拾!不如任王直南下,收拾盗众,聚于一处,三公子再以大军破之,则可毕其功于一役!而我等也可趁着征讨王直之际,将开海禁诸事一并办了——此为公私两利之策!”

    李彦直听了风启的话,并没有露出多少意外来,只是轻笑了一下说:“风启啊,你这是要我养贼啊!”

    “这不是养贼,”风启正色道:“这是取可解之毒,疗难愈之疮!”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05章 之三十五章 敲诈() 
王直站在金銮殿上,心里空得慌!

    当初进北京城时,呼啦投降了几万人马,听了徐惟学的话,竖大旗一招,又多了几万,加起来十几万人,跟着封侯拜将,威风八面,一转眼间,死了个麻叶,叛了徐元亮,反了洪迪珍,那十几万人,被李彦直令旗一指,投降了一大半,剩下那一小半也不能信任了。林碧川跟着也倒,外城就全到了李彦直手里。

    王直看着还在他控制之下的金銮宝殿,口里喃喃着:“难道我就这么完了?我连皇帝都拿住了,连这金銮殿都在我手里了,为什么却变成这样!”

    他的叫声在大殿的虚空中回荡,“为什么这样……为什么这样……这样……”

    这是幽冥在回答他?还是老天才怜悯他?

    外头哄哄闹闹,原来陈东眼看不妙,已经纵容手下抢劫了起来,王直一怒之下,要斩了他,徐惟学来说:“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管得着他?不如留给李彦直去收拾,拖他的时间!”

    这时李彦直已经进了内城,陈东在京城劫掠,这是不得人心的事,李彦直派出大军镇压,又发动百姓帮忙,这内城住的多是士绅大族有背景的人,家家都有些护院。

    李彦直没进城时被震慑着没一家敢动,这时有李总督的大军挑头,满城士民马上行动,陈东的主力两千多人被周文豹围堵击溃,流散出去的那十几股海盗,每伙或三五人,或十余人,士民们有李彦直的大军撑腰就都不怕他们了,拿了棍棒围堵,打完拿绳子绑了,送到李总督的驻地交割。

    李彦直传令安民,这才派了使者来和王直谈判,要他投降,王直冷笑道:“投降?皇帝还在我手里呢!大不了拼个鱼死网破!”

    就在这时消息传来,说徐阶一伙已经在通州拥护裕王监国了!王直听说整个人就乱了,这时再顾不得什么礼节,跑来和嘉靖道:“陛下,你的那帮好臣子,好儿子啊!原来都不听你的!你做的是什么皇帝!”

    嘉靖心中其实也担心得很,当初徐阶出去他没觉得什么,但现在裕王居然也出去他心里就没底了——因为徐阶再加上裕王再加上手掌兵权的大将,这天下就能定下了,再不需要他了!但在王直面前,他却还要撑一撑,因为作为“朱厚熜”他可以怕,但作为皇帝他还必须保持最后的尊严!嘉靖嗯了一下,说:“皇帝落入贼人之手,则由皇嫡子监国,这是祖制,没什么不妥。”

    王直大怒:“谁是贼人!”

    嘉靖怕刺激了他,就没再说下去,王直这时要杀他,还不大敢动手,要放他却又舍不得,要利用他又不知道怎么用,手里抓着这个皇帝就像捧着个刺猬,不知怎么处置才好!

    信如斋来劝,说:“咱们还是别管他了!趁着李三的大军还没占定九门,赶紧走吧!若能杀回天津,夺到了船,也还有条出路!”

    王直道:“天津的船现在只怕都在李彦直手里头了!”

    信如斋说:“他现在心思都放在北京这边,未必会在那里部属重兵,或许仍有机会。万一去到天津夺不到船,咱们就顺运河南下,直奔扬州,仍然是一条活路。”

    徐惟学毛海峰等都叫道:“不错!”徐惟学又说:“只是李彦直的人马都布置在东面,咱们要往东面去,却不是自投罗网?”

    “这个不怕,”信如斋说:“咱们可以拥御辇做先锋,李三的人再多也不敢打的。这叫投鼠忌器。”

    毛海峰不信,说:“他根本就没把皇帝的性命放在心上,会忌什么器!”

    “不同的,不同的。”信如斋耐着性子分析说:“他之前不奉皇帝的命令,那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再说皇帝又落在我们手里,那些命令其实是我们发的,他不尊奉,天下人都只会说他聪明。但要是他明明知道皇帝的车驾在那里还用鸟铳火炮轰过来,那就是弑君!以后不管他拥立了哪个皇子登了大宝,等天下一定,这弑君杀父的仇是一定要报的!所以李三可以不奉皇帝的圣旨,却不能不顾及皇帝的性命!”

    王直等听了,都道:“有理!”便决定拥御辇逃跑了。

    临走之前毛海峰说:“反正都来了一趟,就别客气了!”派了兵马去把皇宫大内的金银珠宝搜缴一空!

    王直这时已经顾不得大部分大臣了,只对首辅严嵩还看管得很严,严嵩因在徐惟学眼皮底下晃悠得多了,徐惟学心想他是个有名的贪官,家里多半有钱,就顺手去把他家也刮了一刮。

    这笔买卖,可比他们去十趟日本还赚!这一抢开了手,海盗们人人振奋!可惜他们实在没时间了,李彦直的大军又已在虎视眈眈,王直徐惟学都大是后悔,心想若在李彦直进城之前就杀人劫掠,把京师洗劫个遍,谁知道能搜出多少钱来呢!

    跟着又要放火,信如斋劝道:“火就别放了,这是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而且火一放,官军以为要大乱,说不得趁乱杀进来了!万一皇帝死在乱军之中,李三对我们就再没一点顾忌了!”只因这几句话,至少救了半城百姓。

    王直道:“有理!”又听了信如斋的言语,便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