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奇妙的大自然-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猫,人类的宠物,教会人类在跳水运动中使用“猫式转体”,在汽车制造上设计安全的垫型轮胎……为我们带来了安全和健美!

    【小档案】

    经过数千代的繁殖,家养的猫在生理上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包括形体变小、爪子缩短,大脑和颅腔容积缩小,伸展双耳和尾巴的姿态以及皮『毛』的颜『色』和质地也起了变化。但是,家猫与其祖先野猫相比,在外貌上变化不大,在早期的考古发现中很难加以区分。在不同的史前人类遗址附近都曾发现过猫的残骸,包括约9000年前的以『色』列新石器时代遗址,4000年前的巴基斯坦印度河谷遗址。有趣的是,在地中海的塞浦路斯岛上还同时发现了8000年前的猫和老鼠的残骸。可见,这些猫是有意被带到岛上来对付鼠害的。猫喜爱吃老鼠和鱼,是因为它是夜行动物,为了在夜间能看清事物,需要大量的牛黄酸,而老鼠和鱼的体内就含有丰富的牛黄酸,所以不是鱼和老鼠的味道美猫才爱吃,完全是一种身体本能的需要。

第一百一十七章 神奇的七十二变——羊与克隆技术() 
小问号

    1996年7月,在英国苏格兰爱丁堡市郊外的一个羊圈里,一头“咩咩”呼叫的小绵羊诞生了,主人给它命名为“多利”。经过7个月的沉默,直到1997年2月23日,这头小绵羊的主人才对外宣布它那奇特非凡的身世:它是一头世界上首次采用一头6岁成年母绵羊已经完全分化成熟的『乳』腺细胞无『性』繁殖成功的小绵羊。它的主人是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的以伊恩·维尔穆特和基思·坎贝尔为首的研究小组。这一消息经各种媒体随即传播世界,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物理学家约瑟夫·罗特布拉特对此评价说,这项技术的突破可以与制造出*相提并论。那么,羊与克隆技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对人类生活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巨大影响?

    人类的克隆美梦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早在1938年,汉斯·施佩曼提出了“奇异的实验”——克隆动物,经过60多年的努力,人类才成功地克隆出一只绵羊。这也许就是羊的幸运吧,自从多利诞生后,羊这种动物也立即成了明星,变得家喻户晓。

    “克隆”,广义上是表示无『性』繁殖。对此,英国科学家伊恩·维尔穆特等学者一直想对动物“克隆”,希望动物能够像葡萄、草莓和仙人掌那样,会“七十二变”:一变十,十变百……于是,他们从苏格兰黑面羊体内,用极细的吸管从卵细胞中取出了细胞核,又从“芬多席特”六龄母羊的『乳』腺细胞中取出细胞核,然后,通过人工的方法让这两种细胞核相互协调,把这个细胞“组装”成新的细胞,让它分裂、发育成胚胎,最后将这个胚胎巧妙的放到了另一只母羊的*里。经过特殊的护理,1996年7月,这只母羊终于顺利产下了小绵羊“多利”。小绵羊“多利”没有爸爸,只有妈妈,而且是三个妈妈。其中,前两位妈妈给了它决定遗传基因的细胞核,最后一位妈妈给了自己长大的“温床”和必需的营养。

    羊的“克隆”,是人类在生物学上的一个极大创举,在全球立即掀起了一股“克隆热”。中国、美国、韩国、意大利等一些国家的科学家,不仅能运用克隆技术复制出新的个体,还在小动物的身上克隆出人体的器官,比如,在小老鼠的身上竟然克隆出了人的耳朵。

    那么,羊与克隆技术究竟对人类的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巨大影响?到目前为止,至少说明,一是人类有望用自己的细胞克隆成一个胚胎,在其成形前冰冻起来,或许某个器官有了『毛』病,就能从胚胎中取出一个器官进行培养,让它替换病变的器官——每人都能用“克隆”法为自己准备“配件”,或者说为患者提供所需要的相同功能的器官;二是为人类培育转基因技术开辟了新领域。通过克隆技术,从动物身上提取某种特殊『药』品,为医治某些疑难病症造福人类。

    【小档案】

    克隆技术诞生后,世界对此反应褒贬不一。欧洲许多报刊呼吁各国『政府』和议会立即着手立法,以禁止无『性』繁殖技术被应用于人类。其实,克隆技术并不是可以那么简单地应用到“复制”人体上来的,它受到技术、经费、环境、道德等约束。就是克隆多利,罗斯林研究所也经历了300多次失败,在277个卵细胞中才成功地育成一个,而且即使可以复制出100%基因相同的人体,也只能复制这个人的躯体,而不能复制出这个人的思维、情感、『性』格和行为,因为这一系列要素是后天形成的。然而,人类基于道德原因,还是反对把这一技术应用到人体克隆上来。到目前为止,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埃及等国『政府』和欧盟都已明确表示,坚决禁止人体克隆试验。1997年6月9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向国会建议,通过立法手段严格禁止把克隆技术用于人类,但是应该允许和鼓励克隆技术的研究。这样,为克隆胚胎、克隆器官等科学研究又开了绿灯,让我们看到了克隆技术在医学和农业方面的广阔诱人的应用前景。

第一百一十八章 展开国家和民族飞翔的翅膀——鸟与国鸟() 
小问号

    人类对鸟是有感情的,把它视为朋友,让它入画入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漫长的中外文学史上,歌咏鸟儿的诗句不计其数,时间也可以追溯至几千年前。可是,让鸟儿寄托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展开国家和民族飞翔的翅膀,成为万众心仪的国鸟,还是近200年的事儿。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确定了国鸟,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评选国鸟的国家。那些被选定为国鸟的,一定是为这个国家人民所特别喜爱、珍贵稀有的特产鸟类或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鸟儿。1960年,第12届国际鸟类保护会议的与会代表,建议世界各国都选出本国的国鸟,这不仅是要让各国人民确立国家和民族精神,更重要的是希望世界各国人民在环境日益受污染的大背景下,能够珍爱和保护鸟类。那么,评选国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什么样的鸟儿能够成为国鸟?

    在鸟的世界,虽然漫长的进化中已有120~130种鸟儿绝种,但它仍是一个人丁兴旺的大家族。目前,全世界为人所知的鸟类一共有9000多种,我们中国有记录的是1300多种,有的是我国特有的鸟种。从冰天雪地的两极到人迹罕至的世界屋脊,从波涛汹涌的大海到茂密无边的丛林,从寸草不生的沙漠到人烟稠密的城市,几乎都有鸟的踪迹。在所有的脊椎动物中,不论是它们的羽『毛』『色』彩,还是歌唱的声音,或者说延续生命的能力,都让人类爱慕不已。于是,为了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鸟类的保护之意,1782年,美国人首先把濒临灭绝的白头海雕定为国鸟。

    白头海雕这种鸟仅分布在北美沿海,是北美洲的特产,所以又叫美洲雕。18世纪美国发表《独立宣言》6年后,美国国会便选中白头海雕作为国徽的主要图标,从此白头海雕成了美国的国鸟。遗憾的是,到了1967年,白头海雕已成濒危物种。随后,美国『政府』和人民加大保护力度,经过40年努力,美国国鸟白头海雕才不再是濒危物种。

    那么,什么样的鸟儿能成为国鸟呢?或者说,什么样的鸟儿能传承或寄托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有的是看中它的精神风采,如美国国会经过多番争论,最后选定的白头海雕,主要欣赏它所蕴含的威猛、强悍的精神。同样的道理,菲律宾的食猿雕、阿尔巴尼亚的山鹰、厄瓜多尔的大兀鹰、比利时的红隼、冰岛的矛隼、智利的康多兀鹫等,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印尼、波兰等数十个国家把雄鹰选为国鸟都是出于这样的考量。有的是把本国特有的珍稀鸟类定为国鸟,如危地马拉的凤尾绿咬鹃、日本的绿雉等,目的是希望全国民众都来关注、爱护这种珍禽。现在,有40多个国家有了自己的国鸟。德国的白鹳,体态优美、风姿『迷』人,也是一种稀有的珍禽,自古就被德国人民认为是上帝派来的“天使”,被看成是吉祥的象征;丹麦的云雀,疾飞而上,直入云霄,鸣声悠扬,悦耳动听,是公认的鸟类中的“歌星”,富有乐天精神;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极乐鸟,是人民最喜爱的一种鸟,被认为是来自天堂的神鸟,又名“天堂鸟”,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自由的象征;澳大利亚的琴鸟、笑翠鸟,两种鸟都是国鸟,它们都是澳大利亚的特产鸟,前者集形态华丽和鸣声优美于一身,象征美丽、机智、真诚和吉祥,后者精明能干、忠于爱情、笑口常开、乐观开朗,象征着澳大利亚人民生活欢乐、幸福,是种“笑星鸟”……

    2003年,我国林业部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启动了国鸟评选活动,并成立了专家评选小组和确定了评选标准。经过几年的专家评选和社会网选,目前国家林业局已将丹顶鹤作为国鸟的唯一候选者上报国务院。丹顶鹤被中国人称为仙鹤,丰姿秀逸,『性』情幽娴,矜持华贵,高雅洒脱。中国人对丹顶鹤崇拜已久,古人用“梅妻鹤子”比喻天『性』野逸、酷爱自然之人,用“焚琴煮鹤”比喻对美好事物的践踏毁坏。可见,中国人与丹顶鹤之间自古就有不解之缘。不过,也有不同声音,所以丹顶鹤是否能成为中国的国鸟仍无法下定论。

    鸟,是一种适应在空中飞行的高等脊椎动物,是由爬行动物的一支进化来的,而国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名片啊!

    【小档案】

    世界上最大的鸟卵化石是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岛南部的象鸟,现在已经绝迹。它的卵化石的长径为35。6厘米,相当于148个鸡蛋的大小。最大的鸟类化石是隆鸟的化石,估计它的身高达5米左右,原来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岛上,在公元7世纪时灭绝。鸟儿为什么能飞行呢?一是得益于它的身体外面轻而温暖的羽『毛』,具有流线形身体结构,在空气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最小;二是鸟儿的骨骼坚薄而轻,骨头是空心的,里面充有空气,减轻了重量,加强了支持飞翔的能力;三是鸟的胸部肌肉非常发达,还有一套独特的呼吸系统,与飞翔生活相适应,即鸟类的肺实心而呈海绵状,还连有9个薄壁的气囊,在飞翔时,鸟由鼻孔吸收空气后,一部分用来在肺里直接进行碳氧交换,另一部分是存入气,然后再经肺而排出,使鸟类在飞行时,一次吸气,肺部可以完成两次气体交换,这种特有的“双重呼吸”保证了鸟在飞行时能够有充足的氧气,有了动力源泉。

第一百一十九章 是魔鬼还是功臣——细菌与冶金() 
小问号

    细菌是微生物的一种,如果粗略地分一下,它包括细菌(狭义)、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我们通常所说的都是狭义的细菌,指的是原核微生物的一类,是一种形状细短、结构简单、多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原核生物,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有机体,也是大自然物质循环的主要参与者。它个体非常小,目前已知最小的细菌只有0。1微米长,只有用显微镜才能看到它们的真面目。细菌对人类来说,并不是那么可怕,也不是所有的细菌都是“魔鬼”,有的还是“功臣”呢。想一想,这是为什么?细菌对人类真的有帮助吗?

    虽然我们肉眼看不见细菌的存在,但是它广泛地分布在土壤和水中,或者与其他生物共生。人体身上也带有相当多的细菌。据估计,人体内及表皮上的细菌细胞总数约是人体细胞总数的十倍。瞧,够吓人的!细菌虽然弱小,可是它的生命力令人震惊,有的细菌竟然是长期生活在极端环境中的,如温泉,甚至是放『射』『性』废弃物中也有它们的身影,科学家还在意大利的一座海底火山中发现了一种细菌。可以说,如果不是真空,就是细菌活动的舞台。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细菌是可怕的,对环境,对人类和动物都有危害。有的细菌成为病原体,导致了破伤风、伤寒、肺炎、梅毒、霍『乱』和肺结核。在植物中,细菌导致叶斑病、火疫病和萎蔫。细菌感染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包括接触、空气传播、食物、水和带菌微生物。不过,细菌也帮了人类的大忙,如在醋的传统制造过程中,就是利用空气中的醋酸菌使酒转变成醋,还利用细菌制造了『奶』酪、泡菜、酱油、酒等,甚至利用细菌能降解多种有机化合物的能力来清除污染,进行废水处理等。你说,在这些方面,细菌难道不是“功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