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啸嘿嘿笑道:“皇上,这关臣何事?臣只不过说说而已,真的要找西洋的学者来大明,那第一个就是宋应星大人,作为恪物学院的院长,需要他奏请的,第二个就是皇上您了,需要您亲自下旨敦请,臣就是一个看戏的,没臣什么事情的……”
崇祯脸色一黑,靠,这个小子甩得倒是干净啊,几句话就把自己跟宋应星给绕进去了,只怕连汤若望都跑不了!
崇祯咬牙道:“袁啸,你小子想躲个清净?朕偏不如你意!”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不世功业
“嗯,来人,拟旨,着袁啸为皇家恪物学院总监,与宋应星一同负责恪物学院一应事宜。”
崇祯淡淡的说道,袁啸心头咯噔一下,擦了,坏了,终究还是要掉进去了!
果不其然,“袁啸,这奏请恪物学院延聘西洋学者教授课程的事宜就交给你了,宋应星毕竟是刚刚来到朝堂,对于朝中事务不是很清楚,而且恪物学院也是刚刚上任,远没有你这个始作俑者清楚,宋应星只管联署即可,奏折可是要你来写了……”
袁啸的嘴一咧,特么的,还是没有跑的了,崇祯一脸的得意,小样,敢跟我耍手腕,你还嫩得很……
不过,说归说,当袁啸与宋应星联名的奏章递到朝堂的时候,依旧受到了群臣的猛烈抨击,不但将袁啸与宋应星卷入了进来,连同崇祯与汤若望都被卷入了进来!
“皇上,臣坚决坚决反对引入西洋学士讲授课程!自古华夷有别,泱泱中华垂世近五千年,什么学问没有?什么学问不是独占鳌头,还用得着偏壤小国的学者?难道咱们堂堂大明没有人了吗?”
吏部侍郎钱谦益首先站了出来驳斥袁啸的奏章。
钱谦益的话音刚落,有一个大臣占了出来,喝道:“皇上,臣反对聘用西洋学者,西洋学者专信耶教,与儒教势不两立,如今的西洋传教士在江浙一带大肆传教,众多士子加入,声势愈发浩大,儒教乃是国家之本,耶教兴起,不啻于农民揭竿而起,为祸之重,从所未见,朝廷绝对不能聘用洋教,臣奏请皇上,驱逐在朝的西洋之人,坚固国家正统,正本清源!”
大理寺正卿裴正贤。
“皇上,一个汤若望就任钦天监监正就已经是鸠占鹊巢了,现在又要从西洋聘用洋人教学,此乃不智之举,儒教方才是治国之本,这些洋人不敬天地,不孝祖宗,不遵周礼,与野人何异?皇上如若一意孤行,天道往还,必招大祸!”
吏部侍郎周应龙……
朝中的重臣一个个都跳了出来,前段时间,实在是被皇上压制的狠了,这一次终于被他们逮到了机会,说不得要狠狠的出口气了,连带着将这个袁啸一棍子给打死,这个家伙自从来到朝堂,朝堂之上就从来都没有安生过!不给他一点颜色看看他都不知道眉眼高低!
崇祯虽然有所预料,但是对于如此激烈的反应,却是没有想到,面对着言辞激烈的群臣,崇祯不断地揉着自己的脑门,特么的,好了,老子说不行,袁啸非要上书,好了吧,被这些人给咬住了吧,这下子可是骑虎难下了。
毕竟,让这些朝臣们掏点钱,他们倒也不会太过在意,又不是要抄他们的家,交了税他们照样获得很滋润,但是,这一次是将西洋教士大规模的引入朝堂啊,虽然不是入朝为官,但是进入恪物学院,影响更为深远,未来那里集中地可都是大明朝的精英人物!
到了那个时候,耶教与儒教之争,那是绝对不可避免的,是真正的道统之争,绝对没有任何后退的余地,一旦退让,那就是灭顶之灾,有可能会断了儒教两千余年的传承,整个士子阶层都有可能冰消瓦解,毁于一旦!
朝臣们一个个都挑了出来,最后言辞激烈的甚至直接提出了要将袁啸与宋应星处以极刑,要让皇帝下罪己诏以谢天下!朝堂之上犹如菜市场一般乱成了一锅粥!
崇祯气得眼前直冒金星,宋应星与汤若望浑身都已经被汗水浸透了,太要命了,看样子,这些朝臣们不但是反对啊,而且要要了自己的小命啊!稍有不虞,那就是灭顶之灾!
两个人暗暗叫苦,真心有些后悔不该参与进来啊。
唯有袁啸脸色不变,对于这样的事情他早就预料到了,这些饱学之士,都是读着四书五经长大的,道统的理念如同楔子一般,钉入了内心最深处,一旦遇到了任何威胁,那就是天下儒生们的死敌!
而且这一次,只怕不光是朝臣们,即便是自己的死党孙承宗跟卢象升都未必会站在自己这一边啊,这可是涉及到了道统之争,两个人都是儒家子弟,读圣贤书入仕的,让他们放弃立场支持自己,也是太难了些,最多也就按照保护自己不要被这些人给搞掉就不错了。
袁啸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向前一步,躬身道:“皇上,臣袁啸有话说!”
糟杂的朝堂登时被袁啸洪亮的声音给压了下来,崇祯恨恨的盯了袁啸一眼,心中暗道,都是你小子惹出来的啊,要是你不给我把事情摆平了,老子就拿你当挡箭牌!
“袁爱卿,有话请讲!”
袁啸沉声道:“皇上,臣昨天给您讲的那句话,今日原封不动的说给诸位同僚,‘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让细流,故能就其深!’诸位同僚一个个都是博学硕儒,想必理解上没有任何问题,这句话,如果臣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秦丞相李斯说的,孙阁老,我没有记错吧?”
孙承宗点点头,答道:“不错,是李斯的《谏逐客书》中的名句。”
“当年,秦王由于用郑国人修筑郑国渠,后来发现是一个阴谋,一怒之下,采纳建言,大肆驱逐国内的客卿,于是,身为客卿的李斯写下了这篇文章,致使秦王改变了主意,取消了逐客令,同时重用客卿,使得秦国迅速壮大,最终一统六国,建立了不世基业……”
孙承宗突然间明白了袁啸的目的,缓缓的说道,满有深意的看了上面的崇祯一眼。
崇祯自然是看的清清楚楚,孙承宗的话,深深的触动了他,袁啸每一个动作,原来都是如此深远,倒还真的不是他胡闹了……
“皇上,孙阁老说的再清楚不过了,当时秦国与六国敌对,那是你死我活之局,即便是这样,秦王依旧是广纳天下豪杰为己所用,丝毫不怀疑这些客卿会身在曹营心在汉,破坏秦国的基业,这才有了始皇帝虎视天下的丰功伟业,皇上,如果您能够如秦王一样,那臣敢保证,成就始皇帝的功业,也不在话下!”
第一百三十九章 忽悠神功
袁啸这样的口才不去当一个专职演说家,算是暴殄天物了,几句话,就将崇祯心头忽悠的如同开水一般滚烫了!
建立始皇帝那样的不世功业,这只怕是从古至今任何一个皇帝都在梦想的事情,不要说向始皇帝那样,哪怕就是向先祖太祖皇帝北逐蒙古,定鼎中原那样的丰功伟绩能够实现,那也绝对是心满意足了,自己也不枉了皇帝一场,总算能够对得起列祖列宗了!
当然了,袁啸早就把崇祯的性格摸得清清楚楚了,好大喜功,耳根子软,生性多疑,你既然好大喜功,一直向往着能够像秦皇汉武一样建功立业,那我就给你这样的一个机会呗,我就不相信你不动心?笑话!
袁啸的一通白话,自然是将崇祯的心思给全部吸引了过来,自然,想要将袁啸当挡箭牌的鬼伎俩也就没了用武之地。
袁啸这番话不但是点燃了崇祯心头的斗志,同时也狠狠的甩了群臣们一记响亮的耳光,怎么,就引进几个洋人而已,这就能动摇华夏民族近五千年的传承?如果这传承那么容易断绝的话,只怕华夏民族亡族都不知道多少次了!
孙承宗与卢象升脸上也有着一些讪讪之色,原本他们两个心头也是有些担心的,被袁啸的一番话给彻底的泼醒了,就几个洋人而已,即便谁江浙那边闹得很凶,即便是南京教案闹得沸沸扬扬,但是大明还是掌握在朝廷的手里,几个洋鬼子翻不了天,大不了一纸召令,将所有洋鬼子全部赶入大海,他们难道能够有什么反抗的能力?
而且,袁啸说的很对,当年秦国与东方六国不共戴天,人家秦王都敢于大胆任用六国的客卿,不管是西洋各国,还是洋人,都与大明朝没有仇恨的,自己还在担心什么?泱泱大国的胸襟了,气度呢?
不过,袁啸说的再好,下面的群臣可是不买账,反对的声音依旧高涨,依旧喋喋不休的激烈反对着。
“够了!”
崇祯忍无可忍,这群人光会动嘴皮子,别人提出一个什么建议或者国策,这些人就像疯狗一样扑上来,不断地反对和抨击,有本事你们特么的倒是给朕拿出一些定国安邦的良策来,不需要多,哪怕一两条也行啊!都是一群没用的废物!
崇祯站起身来,来到了殿下,怒吼道:“好,好!钱谦益,裴正贤,还有你周应龙,你们不是都很有本事吗?现在对抗关外的满洲建奴,需要大量的火炮,你们有本事,就给朕造出最好的火炮来,现在满洲可以已经掌握了红夷大炮,敌我都已经拥有这逆天的利器了,你们不是本事吗?只要你们能够制造出比汤若望等人更加先进的火器,那朕就将汤若望等西洋教士全部赶出大明国土,任其自生自灭,相反,你们要是造不出来,那就给朕滚出朝堂!老子不要只会嘴上打仗的废物,当初满洲建奴肆虐京城的时候,你们的风骨都哪里去了,你们倒是带着雄兵给朕去冲锋陷阵啊?”
崇祯双目圆睁,嘴巴里不断地喷吐着怒火,吐沫星子见了裴正贤一脸,几个人被崇祯骂的面红耳赤,一个个抬不起头来!
终于,崇祯的怒火发泄的差不多了,裴正贤脖子一梗,朗声道:“皇上,术业有专攻,臣是文臣,不是工匠,臣的职责是辅助君王安定社稷,不是去铸造火炮,铸造火炮,那是兵仗局与火器局的事情,造不出好炮来,那有司官员问罪即可,皇上让陈去铸造火炮,那岂不是……”
“裴正贤……”
崇祯恶狠狠的吼道,“既然你没有那个本事,那就给老子闭嘴!要不就给朕滚出朝堂!朕的朝堂不养废物!”
裴正贤终于将崇祯心里压抑的所有怒火给点燃了起来,“来人,给我将裴正贤赶出去!”
下面的武士可是不会给裴正贤客气,几个人闯了上来,一把将裴正贤的帽子打飞,架着胳膊就向外走!
“慢着!”
户部尚书黄道周站了出来,向着崇祯躬身道:“皇上,臣以为君臣在朝堂之上畅议国事,裴大人只不过是直言上谏,仅仅如此,就要被赶出朝堂,皇上不怕阻塞言路,被史官狠狠的写上一笔吗?皇上,此时事关重大,牵涉甚广,即便是裴大人等人言辞过激,也是情有可原,此事宜从长计议,不必急于一时,待到尘埃落定的时候,皇上再下旨不迟……”
黄道周的法子倒是稳妥的很,面对君臣的激烈争执,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做这个和事佬了,先把朝堂的事情给宁静下来,再说其他的。
不过袁啸却是心急啊,谁还等得了你们这样推脱,过不了多久,老子可就南下江浙了,到时候,身边没有人给皇上提醒,皇上耳根子软,那可就半途而废了!
“裴大人,您刚才不是说术业有专攻吗?不是说皇上让你造火炮跟您一身所学不搭边吗?那好,作为朝中大员,向朝廷举荐人才总是你的职责吧,要不您向皇上举荐几个铸造火炮或者建造巨舰的人才,如何?这您总不会着与您无关了吧?”
崇祯怒哼一声,喝道:“对,你们几个入朝为官也有些年头了吧,袁啸进入朝堂不过月余,就给臣举荐了宋应星大人,你们呢?你们举荐的人才呢?难不成你们都是尸位素餐之辈?”
这几句话,彻底将几个人给挤兑住了,举荐人才,如果是治理地方的人才,或是辅助君王的人才,都没有什么问题,哪一个朝臣没有一帮故旧,都是饱学宿儒,难不住他们。但是这举荐这在工匠上的人才,他们哪里去寻找?且不说苏造火炮的工匠,即便是钦天监监正这个位子都还让汤若望这个洋人占着了,他们哪里能够寻找到相应的人才?
几个人面红耳赤,一个个都说不出话来,不能选贤任能,本身就是他们这些大臣的失职啊……
第一百四十章 孙承宗救场
黄道周有些不悦,心头暗道,袁啸真得是好不识趣啊,老夫费尽心机出来灭火,还不是为了你好?你这样不断地在朝堂挑起一场场的闹剧,难道不怕引起朝臣们的公愤吗?到时候大家群起而攻之,哪怕是仅仅露出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