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动纳税,那其他的藩王们,哪个还敢拖延或者反抗?”
崇祯心头一惊,看来,袁啸与卢象升是已经把德王给搞定了,不过德王怎么会跑到卢象升的府上?
崇祯沉声道:“建斗,他怎么会找到你的头上?”
卢象升心头一阵苦笑,朝廷最为忌讳的就是藩王与朝廷重臣走的过近,特别是崇祯,疑心过重,自己这下子可是被套进去了……
卢象升答道:“皇上,您初登大宝之时,臣还是大名知府呢?当时建奴在敌酋皇太极的率领下,围攻北京城,臣在大名募集精壮两万入京亲王,您还记得吧?”
崇祯点点头,不错,自己当年愁得头发都差点白了,天幸卢象升了横空出世啊,就想现在的袁啸一样,率领着两万精壮浴血奋战,大小十数战,方才解了京城之危,卢象升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平步青云,直接被任命为右参政,兼大明、顺德、广平三府兵备道,天雄军由此崛起,成为大明朝一等一的劲旅。
卢象升接着说道:“那次募兵勤王,臣多亏了德王相助,大名府与德州相邻,臣募兵之时,缺乏钱粮,是德王捐输了白银八千两,同时还捐输粮食五万石,再加上其他士绅商贾的捐输,臣方才能够北上勤王的,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臣与德王相识,也欠了德王一份情义,没有他,臣自然无法勤王,也没有后来皇上简拔臣与军伍之中了……”
崇祯面无表情,静静的听着卢象升的回答。
“这一次,朝廷下旨要求各地藩王纳税,藩王们纷纷上书反对,德王有些摇摆,不知道如何是好,恰好离着京城近,由于臣有着一些际遇,是以起身来京向臣请教此事……”
崇祯的脸色渐渐缓和下来,对于卢象升,他是万分相信的,可以说满朝的文武,他最倚重、最信任的就是卢象升了,如果连自己最为倚重的臣子都不信任,那还能够信任谁?
“这么说,是你和袁啸将德王给劝服了?”
还没有等到卢象升发话,袁啸连忙答道:“是的皇上,臣见到建斗大人的时候,恰好建斗大人正在向德王劝说此事,陈说利害,德王心头惊惧,且心怀忠义,是以同意率先向朝廷上书,缴纳税赋。皇上,这可是大好事啊,有了德王开头,咱们给德王以恩宠,然后对于继续顽抗的藩王严惩,恩威兼施,这些藩王们,想要不老老实实的都不行……”
卢象升一阵愕然,这件事情跟他有什么关系,不都是你小子出的主意吗?
但是,袁啸连连向自己递着眼色,示意自己承认下来,卢象升默不作声,终究是勉强认了下来。
崇祯点点头,答道:“嗯,不错,如果德王真的这么深明大义,说不得,朕一定要有所封赏的,恩威兼施,嘿嘿,好办法,真的是个好办法……”
第一百三十章 德王反水
果不其然,仅仅过了七天时间,德王的奏章就从德州发到了京城,德王怕夜长梦多,一旦皇上等不到那个时候再次出手,拿自己这个藩王可是最为合适不过的,必须采取主动啊!
德王用了不到五天时间就赶回了德州,回了王府,第一件事情就是起草奏折,一份奏折让他写的天花乱坠,什么国家危难,皇亲有责,什么覆巢之下,朱家子孙安有完卵?什么臣愿尽散家财,为解朝廷窘境尽一份心力,为祖宗基业,不惜赴汤蹈火……
德王先拍皇帝的马屁,在接着大表忠心,看到奏章的崇祯,尽管已经得知其中真相,心头也是激动万分,太好了,有了这个榜样,那还有什么说的?其他的藩王再不听话,那可就别怪朕不顾宗亲之谊了!
崇祯在朝堂上,狠狠的抖着奏章,喝道:“看看,看看!谁说朱家就没有孝子贤孙,忠臣义士?德王为了国事,如此尽心,朕必然要大加褒奖,堂堂的藩王,都是如此,你们呢?你们还有什么资格跟朕讨价还价?传旨,将这份奏章誊抄数十份,七八里加急送往各家藩王,拟旨,召德王入京见驾,朕要见见这位王兄,好着慰劳一番!”
孙承宗站了出来,奏道:“皇上,老臣以为,德王如此作为,实在值得朝廷大肆褒奖,老臣请皇上予以恩封,以示嘉奖……”
左都御史倪元璐站了出来,问道:“阁老,请问如今德王已经是亲王之尊了,再封?如何封?”
孙承宗脸色一滞,如何封,确实如此,其他人可以加封,男爵封伯爵,伯爵加侯爵,侯爵加公爵,就可以了,但是,现在要嘉奖的是一国亲王,还有什么要加封的?这已经是最高的爵位了!
黄道周在一旁答道:“阁老,倪大人,下官以为既然德王封无可封,我们可以放下德王,转而加封他的子嗣,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啊。”
孙承宗眼睛一亮,笑道:“黄大人说的不错,看来我是真的老了,皇上,老臣以为黄大人说的对,朝廷可以斟酌加封德王的子嗣,满蒙恩宠,更彰显朝廷的浩荡隆恩。”
崇祯点点头,兴奋道:“好,现在德王膝下应该有着四个儿子吧,长子继承德王爵位,其他三个儿子年纪尚幼,还没有什么封赏,传旨,加封德王次子慈义、三子慈孝、四子慈铭为三等候爵,以示恩宠,其余赏赐,礼部看着办吧。”
礼部尚书连忙答应一声,如今皇上如此兴奋,这样的事情可是不能扯了后腿,更何况其中还涉及到了一个亲王呢。
朝中的几个勋贵此时是真的傻眼了,他们这些勋贵与藩王们,一个在朝堂,一个在江湖,不断的向着皇上施加着压力,没有想到啊,这个时候竟然有人扯后腿,这个傻子一般的德王竟然蹦了出来要主动纳税!擦了,这不要命了吗?如果自己的阵营一直是统一的声音,即便是皇上依旧要推行这个政策,最后也要向他们做出巨大的让步的,硬顶,对谁都没有好处,但是现在可是坏了,德王半截路上撤了梯子,皇亲勋贵的阵营被人从背后捅了一刀子,连躲闪的余地都没有!
你们一个个不是叫喊着,皇亲勋贵纳税自古以来没有先例吗?好,现在德王纳税了,你们怎么说?难道你们都比德王尊贵?你们不是说一个比一个穷吗?好啊,人家德王为了家国社稷,甚至愿意将所有家财都捐输出来!甚至连往年的纳税都愿意补上,这特么的你们没有理由了吧?难道就你们穷,就德王富有?
任是谁都知道,德王是一个远支德王爷,比不得楚王,更不得福王,但是,人家都将所有的身家都拿出来,你们这些人就这么的不一样?
整个皇亲勋贵的阵营被德王全部给卖了,更何况他的奏章上甚至将自己一年的收入都给列了出来,一年所有收入折算成白银,足足三十五万两,其他藩王们呢?难道你们就真的如同自己所说的,一年仅仅几万两收入,都快穷的要饭了?
现在可是怎么办?
崇祯在龙椅之上,眼睛发出犀利的光芒,看着这些特意被招上金殿的勋贵们,倒是要看看你们怎么说!
勋贵之中,尽皆默然,这一关不好过了,今日是必须要做出让步来的,但是究竟要怎么让步?这可是有学问的,绝对不能任意而行啊,不然这些天来的功夫可就白费了!
只是,众人正在沉默以对的时候,又有人站出来了,这次是一个侯爷,不过这个侯爷在勋贵之中的号召力,可是不小,怀远侯,常延陵!
常延陵乃是开国名将常遇春的嫡系子孙,承袭怀远侯爵位,在一众勋贵之中,有着自己的一个圈子,在这个小圈子里他是当仁不让的领袖。
常延陵深肖祖风,虽然不服乃祖常遇春的名将之才,但是也是颇有才学,生性耿介,原本对于纳税一事,他就有所动摇,如今德王站了出来,主动向朝廷缴税,而且年入三十五万的收入,在常延陵看来,也绝对真实的很,一个不是很得恩宠的藩王,收入也就这样了,常延陵甚至怀疑这个德王一定脑子进水了,多报了他的收入!三十五万两,他的收入能够有这么高?
不过,终究还是震惊了常延陵,一国亲王锦衣玉食,都来为国事尽力了,自己这个世袭的一等侯,如果没有点表示,那可就实在是说不过去了!
常延陵站了出来,高声道:“皇上,臣常延陵愿意按照圣旨每年照章纳税,如今国家艰难,等人世受国恩,再不知进退,实在是愧对祖宗先人,臣甘附德王骥尾!”
崇祯闻言,心头如同吃了顺气丸一般,又一个,又一个啊,先是有德王,紧接着又是怀远侯,两个人都是很有影响力的,这一次,自己的税收政策是绝对不会再有阻碍了!
崇祯昂声道:“好!常爱卿,你的这份忠心,朕记下了,日后自会有所回报!”
第一百三十一章 钦天监正汤若望
朝会结束,众人向着门外走去。
“汤若望大人。”
袁啸在后面叫道。
钦天监监正汤若望身形一顿,停留了下来,回身望去。
袁啸笑道:“汤大人请留步,本抚有些问题想要请教汤大人。”
汤若望看到是袁啸,连忙拱手道:“袁将军客气了,请教可不敢当,不知道将军有何事垂询?”
袁啸笑道:“汤大人,在下早就听说汤大人学贯东西,可纳四海,是海内外尽皆静养的硕学,倾慕已久。此处交谈不便,今日在下请客,咱们在雅致酒楼小聚如何?”
汤若望略略有些诧异,第一,自己虽然已经入籍中国,但是毕竟是西人,并不为时人所重,甚至还经常会遭受到一些人的敌视;第二,自己仅仅是一个钦天监监正,从四品的官阶,不要说朝中的大佬,即便是比起袁啸来,也已经是颇有不如了,袁啸为何对自己如此恭敬?
汤若望不敢怠慢,连忙拱手道:“袁将军客气了,下官哪里敢当?”
袁啸却是不在听汤若望谦让,挽起汤若望的胳膊,说道:“汤大人,本官是真的有事请教,咱们这就请吧,雅致酒楼,我已经定好了位子……”
汤若望无奈,跟着袁啸一路来到了西直门的雅致酒楼,如今经过崇祯的折腾,雅致酒楼比之以往要冷淡了许多,但是依旧是数一数二的好去处。
带到进了雅间,小二端上热茶,汤若望方才问道:“不知道袁将军有什么事情?”
袁啸叹口气道:“汤大人,您原来是哪国人?”
汤若望连忙答道:“袁将军,下官乃是德意志人,属于神圣罗马帝国,自从万历四十七年来华,到如今,也已经有近二十年之久了……”
袁啸微笑道:“二十年之久,呵呵,这么多年在大明生活,不知比之罗马帝国如何?”
汤若望正色道:“袁将军,不得不说,大明国天朝上国,威震四夷,不管是哪个方面,都要比罗马帝国强盛上许多了……”
“那汤大人同您国家的人还有联系吗?比如说亲人、朋友亦或是同学?”
汤若望轻轻印了一口茶,目光充满了复杂的感情,叹息道:“自然是有联系了,每年我们都会有书信往来,特别是我的家人以及我的一些朋友……”
袁啸突然问道:“那请问您在神圣罗马帝国生活的时候,可是听说过伽利略这个人?”
汤若望一脸的惊异,问道:“袁、袁将军,您怎么会知道伽利略?意大利王国的伽利略?这、这,即便是欧洲,也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人,您在万里之外竟然知道他?”
袁啸眉头一挑,问道:“怎么,您认识他?”
袁啸现在正在筹建恪物学院,可是优秀的老师那里是那么容易找的?整个大明能够发掘到的精通数学、物理、天文等科学的人才都是少之又少!特别是拥有系统的理科知识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袁啸愁得头发都要白了,自己即便是再厉害,又岂能独自支撑起一座学院?而且自己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啊,不管是北方的满洲骑兵,还是关内的李自成,张献忠,绝对不会给他这么多的时间去准备的。
思来想去,袁啸还是准备挖墙脚,从哪里挖,自然是从西洋挖掘了,现在的西洋正处于文艺复兴的尾巴上,如果记得不错的话,伽利略就是生活在这个时代,欧洲的数学、天文、物理学,可以说已经开始超越中国了,而且全面的超越,中国如今唯一能够稳胜,估计也就是基础应用了,凭借着上千年的领先,在工程建设、医学等领域,暂时还能够压制西洋一头,但是,即便是这些领域被西洋超越,也仅仅是时间的问题。
袁啸最终将眼光瞄向了西洋,同时瞄向了汤若望,因为整个中国,能够与自己和西洋之间搭建起桥梁的,也只有这个钦天监的监正了。
汤若望凝重的点点头,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