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六宫无妃-第5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芳菲苦笑一声,没想到,今天能证明自己清白的,竟然是当初的那一场——火殉!

  难道火殉才能体现一个女人的人格?

  她当然不会就此和李将军辩解,她忽道:“李将军,你信通灵道长么?”

  “当然!那是我们的国师。老臣除了先皇,最信任的便是他。以前,小女生病了,就是他解救的……”

  “通灵道长可以作证。正是他发现了王琚等在采集千叶红,所以,才提前通知了我。不然,我今天也不会坐在这里了。”

  李将军这时已经确信无疑,问道:“乙浑和王琚跑到哪里去了?”。

  东阳王道:“我连夜派人监视他们,发现乙浑昨晚下了山,不住在他的宰相府了,也不知道干什么去了。而王琚也不见了。这二人显然是畏罪跑了。太后,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所有人都盯着冯太后。

  冯太后却盯着李将军。此时,李将军回来,便意味着有三十万可以倚仗的大军了。

  乙浑等人此时显然不会善罢甘休。

  弄不好,便是一场军队的对决。这可是一个国家的大劫,比当初大战三皇子性质更加恶劣,毕竟,当时还是在两国边境作战,现在,可是要在首都或者陪都北武当,无论在哪里,只怕国家都有灭顶之灾。

  活捉冯太后8

  这时,忽然传来通报声:“京兆王到了。”

  “快快请进。”

  京兆王拓跋子推大步进来,神色十分严峻,见众人都在,急忙向冯太后行了一礼,“太后,到底发生什么大事了?皇上到底怎样了?”

  冯太后将事情简单交代了一番,京兆王见群臣汇聚,尤其是李将军和东阳王都对冯太后的话没有提出异议,他也没法说什么,只是握紧拳头:“果真是乙浑这厮?我一定要杀了他,替拓跋家族除去这个大害。”

  冯太后叹道:“可惜,皇上至今没有皇子,所以,还得劳驾皇叔帮忙,出来主理政局,先收拾了乙浑再说。”

  拓跋子推很是吃惊:“老臣只怕不能担当大任。”

  “皇叔何必推辞?皇上生前,最信任的便是你,你也是先帝的亲兄弟,由你出面,再合适不过了。”

  拓跋子推此时已经无法推辞。

  众人见弘文帝死后,竟然连继承人主理,连一个傀儡小皇帝都推不出来,更是不胜感慨。

  东阳王恨恨道:“正是乙贵妃父女把持朝政,她碍于‘立子杀母’的规矩,自己不敢生育,一旦听闻别的妃嫔怀孕,怕别人生了皇子被立为太子,妨碍他们家族的地位,就偷偷地出狠手,将嫔妃们的胎儿打掉……”

  芳菲听得暗暗心惊,这两年,弘文帝的后宫,真不知是如何的腥风血雨。

  但是,大家显然无心太过关心弘文帝的后宫问题,当前,是要尽快解决乙浑的事情。

  等朝臣们分工离开,只剩下了贾秀。

  贾秀不知太后为何单独留下自己,他就问:“太后,还有什么吩咐?”

  芳菲压低了声音:“贾秀,是谁指点你来找我的?”

  贾秀支支吾吾的:“这……是通灵道长。”

  通灵道长?

  芳菲追问道:“道长还说了什么?”

  活捉冯太后9

  “道长说,现在,只有你才能力挽狂澜,叫我们一定要相信你。她说,以前你是唯一能够在陛下面前说得上话的汉人,现在,陛下死了,你自然有办法带领我们走出这场困局……”贾秀的语气自然起来了,“实不相瞒,太后,当时臣找道长占卜,道长占了一挂,卦辞显示,北国江山,振兴要靠一个女人。我们就想,算来算去,便是只有你这样一个美誉度很高的奇女子了……你当初火殉先皇,举国上下,谁不敬仰?凭借你对先皇的忠心和坚贞,我们当然会绝对的相信你,服从你的领导,太后,只要你一声令下,我们誓死追随……”

  芳菲暗暗皱眉,真不知道长究竟在弄什么玄虚。这卦辞,显然是他故意为之。通灵道长的背后,到底站着什么神秘人?莫非是弘文帝早就和他安排好的?可是,既然如此,弘文帝也没有必要瞒着自己啊?但是,弘文帝行事,本来就令人捉摸不定,有时,她都很糊涂。

  而且,她对贾秀的说辞,显然是并不以为然的。但是,也无法继续追究下去,只摇摇头:“贾秀,你先下去。”

  慈宁宫,重新安静下来。

  此时,她四处张望,却不见侍卫处的李奕等人。

  她问道:“李奕去那里了?”

  赵立压低了声音:“太后,李大人昨日就出去了,他发现了王琚的踪迹。”

  芳菲大喜过望,李奕出手,她是非常放心的,只要拿住了王琚,事情便非常好办了。

  这一夜,表面上风平浪静。

  但是,芳菲却怎么都无法安寝。

  毕竟,和乙浑的较量,马上就要面对面了,这个老家伙,有那么容易对付么?

  她这样折腾到天亮,正迷迷糊糊的,忽然听到门外一阵聒噪,紧接着,是赵立惊惶的声音,“太后,太后……不好了,外面出了大事情……”

  活捉冯太后10

  她本是合身而卧,此时,立即跳起来,红云等人也急匆匆地跑进来,这些日子,她们都恨紧张,随时身上都带着匕首,红云面色惨白,大惊失色:“太后,不好了……”

  她低斥道:“不要慌张。”

  但是,几个宫女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一个个躲在屋里,再也不敢出来。

  芳菲大步出去,立即明白了她们的害怕。

  只见慈宁宫外面往下的山坡上,站满了密密麻麻的士兵,而慈宁宫里面的侍卫,也全副武装,双方已经陷入了僵局,只怕一言不和,就会马上发生大规模的暴力冲突。

  这是杀向自己了!

  是乙浑出招了。

  通往山脚的路,都被他们封锁了。

  这时,京兆王匆匆而来,冯太后立即下令,在慈宁宫召见所有在北武当的文臣武将。

  李将军首先报告,说一支从平城来的讨伐大军,已经开过来,而李将军的三十万大军,则在北武当外一百里,设下了三道防线。

  所有文臣武将都忧心忡忡,弘文帝之死,只怕要引起极大的内乱。

  冯太后坐在上首,大声道:“是谁要犯上作乱?”

  东阳王急忙道:“是乙浑这厮,他连夜跑出去,蛊惑了跟他素日亲近的大臣们;现在源贺和陆泰,以及任城王等不明真相的大臣,受到他的挑唆,以为是太后谋害了皇上,他们以讨伐谋逆的口号,气势汹汹地已经陈兵北武当脚下。外面的侍卫,就是任城王率领的,他们叫嚣着要替皇上报仇雪恨……”

  京兆王勃然大怒,立即冲出去,对着外面的士兵大喊一声:“任城王呢?叫这个家伙来见我!”

  领头的正是任城王的侍卫统领,自然认得京兆王,急忙跪下:“王爷息怒,王爷息怒,我家王爷是听得皇上死讯,外面都传闻,是冯太后害死了皇上,我们当然要替皇上报仇……”

  活捉冯太后11

  “混蛋!冯太后有什么必要害死皇上?”京兆王面带寒霜:“现在,你们这是要同室操戈了?快去叫任城王来见我……”

  “这……”

  “哈,见你?皇兄,我这不是来见你了?”

  外面,任城王一脸的哈哈大笑,可是,却殊无笑意,完全是一种干笑,神色十分愤怒:“冯太后毒杀陛下,你们这干人还为虎作伥。京兆王,你到底还是不是拓跋家族之人?枉先帝对你那么器重,皇上也对你那么器重,现在,一个辅政大臣的高位,就把你收买了?你对得起先帝?你可是拓跋家族的至亲骨肉,你到底是在向着谁说话?”

  这么大的一顶帽子扣下来。

  京兆王勃然大怒:“你休要听乙浑这厮胡说八道。本王因为正是拓跋家族的至亲骨肉,所以,才不能诬陷好人,而让真凶逍遥法外,你这是受了人家的蛊惑,还敢如此大言不惭……”

  “乙浑胡说?在慈宁宫的家宴,陛下死了,乙贵妃也死了,乙浑怎会胡说八道?”

  这时,不止京兆王,就连身后的冯太后等人也愣住了。冯太后失声道:“乙贵妃也死了?”

  任城王冷笑道:“冯太后,你就不要假惺惺的了,乙贵妃从慈宁宫赴宴回去,当夜就暴毙了,不是你下毒还有谁?难道乙浑会毒死他自己的女儿?”

  芳菲心里沉下去。乙浑这个老奸巨猾的东西,竟然狠毒到这个地步。为了有力地栽赃陷害自己,竟然把乙贵妃也给毒死了。

  如此,谁还会相信他是毒手?

  要知道,自己是太后,弘文帝却不是自己的亲儿子;

  而乙贵妃,可是他乙浑的亲生女儿。

  虎毒不食子,他却断然杀了女儿,这跟昔日他“大义灭亲”杀了自己的亲孙子,将柔福赶出去尼姑庵,是如出一辙!

  如此,他的话岂不是铁证如山?

  活捉冯太后12

  就连里面的群臣也都有些震惊,尤其是李将军,毕竟死的是他的家属——他的女婿。对于谁是真凶,他比谁都更加急迫地想知道。

  本来,他已经确信是乙浑了,现在,忽然又峰回路转。

  他的目光再次变得狐疑起来。对上冯太后的目光时,但见她的目光十分坦荡,神情也十分平淡,尤其是她那种站立的姿势,尽管遭遇了这样的剧变,但是,一点也没有慌乱,反而是更加镇定自若。

  一个年轻女人的身上,能够有如此的气场,就算是他,也不得不震慑——仿佛有些人,天生就是正派而坦荡的!

  冯太后,就是给人这样的感觉!

  再一想乙浑那尖嘴猴腮的样子,心里便有了个底。

  这时,忽然想起先帝临终时候的交代。三年之内,要自己,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要急忙回朝廷,除了冯太后征召之外。

  先帝的意思非常明确——自己必须,而且也只能听命于冯太后!

  所以,他这一次才匆忙地赶回来。

  先帝,难道早就预料到了今日?

  纵然他谁都不信,却不能不相信先帝。

  而且,冯太后,真的没有任何可以毒杀弘文帝的动机。

  芳菲冷笑一声,忽然道:“既然是我下毒,好,那么乙浑怎么活得好端端的?他为什么没有被一起毒死?”

  众臣也都很疑惑,现在乙浑和冯太后,互相指责是对方毒死了人,但是,这两个人偏偏都好端端的,死的却是皇上和乙贵妃。到底该相信何人?

  真凶就在两个人之间,可是,要取舍却是那么困难的事情。

  任城王大声道:“冯太后,你不用狡辩了,乙浑已经说了,赴宴当日,他身子不适,没有饮酒,所以侥幸逃过一劫。不想,他心爱的女儿为了皇上高兴,喝了酒,就惨死了。冯太后,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活捉冯太后13

  东阳王忽然站出来,大声道:“任城王,你怎么不分好歹?冯太后有什么必要毒死皇上?”

  任城王也很狐疑,这是他最拿不准的一点,冯太后一介女流之辈,自己没有生育子嗣,朝内没有亲信大臣,朝外没有家族倚仗,年纪轻轻,纵然曾经在神殿舌战群雄,但是,也不过是唇舌之争,而且,幕后是先帝罗迦撑腰。

  以她这样二十七八岁的年龄,真的就翻了天?

  而且,她一个人在北武当修身养性,驻守先帝之墓,弘文帝生前对她供奉也是十分周到,她有什么必要毒死弘文帝?

  毒死了对她是没有一星半点的好处!

  而她本人也捞取不了什么政治资本。

  除了让她自己陷入危险之外,她难道会蠢成这样?

  再说,她于弘文帝,还曾经有过救命之恩,传闻里,冯太后遭遇刺客,也是弘文帝救了她;说这两个人暧昧,也许他还能一下就相信,但是要说冯太后杀了弘文帝,实在是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可是,铁证如山,又不得不信,毕竟是两条人命摆着。

  他一时无法反驳,好一会儿,才大声道:“任你等花言巧语……”

  京兆王也怒了:“你想犯上作乱?”

  “我至少要提先帝报仇。”

  京兆王一怒之下就冲了过去,抽出腰上的佩刀,几乎要架在他的脖子上,大喝道:“在事情没有弄清楚之前,你胆敢作乱,我马上劈了你!”

  京兆王也是一员虎将,生前是王氏家族最能征善战之人,加之他的相貌又很有几分像罗迦,现在这么一猛冲上来,任城王吓了一跳,赶紧率众离开了。

  外面,暂时平定了下来。

  冯太后坐在椅子上,看着自己面前的这干文臣武将,心里一团乱麻,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